福建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4]
121、龙湖村
  龙湖村位于明溪县的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共有341户,总人口1282人,外出务工人数515人。全村现有土地总面积19057亩,耕地面积1984亩,林地面积15796亩,经济总收入154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938万元,第三产业收入604万元。产业结构:龙湖村以农业为主,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达2730亩,产量1010吨,烟叶种植面积达300亩,木薯种植面积
122、白叶村
  白叶村位于明溪县盖洋镇的西北部,与与本镇温庄村、泰宁县龙安乡、将乐县万全乡相邻,距集镇本点31公里,距明溪县城40公里。全村分6个村民小组,219户,总人口830人,土地总面积48750亩,现有耕地2187亩,林地43620亩。
123、衢地村
  1、基本情况:盖洋镇衢地村村位于明溪西部,辖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176户675人,党员17名。2011年,全村农业总产值400百万元,村财收入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万元。2、主要做法:近年来,该村坚持以“168”机制为抓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强力推进党建工作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生态立村,侨力富村”的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基层组织建设双赢的目标。一是建强组织,坚强堡垒聚民心
124、笔架村
  笔架村距县城36公里,距伊家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与宁化县安远乡东桥村、红山村、后溪村毗邻。作为革命老区基点村,该村涌现了以陈纲、陈品行、陈真元、肖怀女、柯邦环、陈远荣等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先烈,其中陈纲同志是黄埔军校首期学员,参加过平定军阀叛乱,1925年6月参加广州各界市民支援上海“五卅”运动、反对帝国主义的--时,在“沙基惨案”中牺牲。这些革命先烈的后裔至今还生活在这块红土地上。全村辖10个村民小
125、罗源村
  罗源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距乡政府驻地7公里,全村共有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截至2012年,全村共有183户,812个人口,28名党员。全村区域面积8.6平方公里,山地面积7544亩,其中县村联营山场5372亩,油茶山1500亩,果山100亩,耕地面积948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
126、岩上村
  建宁县里心镇岩上村地处闽赣交界处,海拨790米,辖3个自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186户802人,全村山地面积19630亩,耕地2182亩,其中有林地17500亩,旱地100亩,主要产业有水稻、制种、黄花梨、莲子、烤烟和食用菌,是典型的农业村。
127、东坑村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山村,南宋末年就有人迁居到此;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小山村,千余人的村庄曾设立过7个书院,明清期间曾出进士1人,举人5人,贡生14人,任知县以上主官8人;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保留着许多的明清建筑、传世文物、沿袭至今的民间习俗这个古老的小山村深藏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寨。这座古寨无论从其规模、形制,还是设施、结构都堪称是筑堡自卫的典范工程。随着发掘工作的展开,这座古寨露出了迷人的
128、胜一村
  胜一村系泰宁县杉城镇,位于泰宁县城区金湖东路至西路,城区中心也有部分,东与胜二村和红光村相邻。[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34.3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1520人,400户,村辖10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给我村村容村貌带来了很大变化,全村规划建设全部按现代化建设实施,条条街道实现水泥路面硬化,主要街道有胜一街、台前巷、清富巷。[物产经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改
129、民主村
  杉城镇民主村地处泰宁县城区,交通便捷,地理优越,东南与水南村相邻,西北与红卫村相邻。全村17个生产小组,三个自然村,户数620户,人口2540人。全村耕地1070亩,林地2000多亩。 全村主导产业:种烟和种水稻,个体私营企业4家,专业养殖户4户,蔬菜大棚种植户2户,全村农业总产值12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8187元。 今年冬村委计划在杉津桥头(泰宁四中上方)兴建十二层老年人综合楼,计划招商引资
130、朱口村
  朱口村为泰宁县朱口镇中心村,也是泰宁县最大、三明市第二大行政村,全村现辖朱口、金坑、水茜、福星新村四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1393户、6041人。朱口村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23名。2012年实现村财收入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880元。 朱口村村情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全县最大行政村。在人口方面,朱口村是全县最大的行政村,也是全市第二大村;在面积方面,朱口村辖区面积2
131、红卫村
  红卫村系三明市泰宁县杉城镇辖区行政村之一,位于县城区西南、环绕炉峰山森林公园,金溪河北岸,东与和平中街东侧胜一街相连,南与民主街金湖河北岸连接,西与丰岩村交界,北倚炉峰山,是县城中心,经济商业贸易繁华地段,现全村人口367户1457人,7个村民小组。[村落与居民]红卫村古时叫一、二图街,一图街景观梨和 红军街、岭上街、小南门一带,二图街是澄清街、浮头坑(现工商银行)到大南门,大街头一带,1931年
132、留仙村
  留仙村是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赖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22105219。
134、柳园村
  柳园村位于仙游县西北部,在雄伟的戴云山麓东面,北与永泰县赤水村接壤,南临前溪村,距县城69公里。村落总面积4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58户,总人口1000多人,为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莆田市六个少数民族(回族)行政村之一。【村风村貌】柳园村山清水秀,从古至今民风淳朴,热情好客,邻里和睦,尊师重教,人才辈出。解放后就有研究生、大学生、大专生等一百多人走出山村。广大干
135、东阳村
  东阳村位于拱辰街道东面,距镇址约5公里,东与余埭村接壤,西与长丰村交界,南邻西洙村,北至涵坝。全村共558户2200人,面积1.5平方公里。该村现有耕地860亩。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下辖:东阳、梧圹、郊尾、郊西、徐桥、西施6个自然村,共11个村民小组。 莆田东阳村浮山陈氏出了明代陈道潜、陈岳、陈文滔、陈云衢、陈叙、陈志、陈应元,清代的陈汝亨、陈汝梅、陈云章、陈池养等11名进士,在莆田科举文化中传为
136、后黄社区
  后黄 村后黄村位于莆永路东侧,距镇中心1公里,是著名的侨乡。现有6个村民小组,居民258户,总人口达973人,党员65名。全村拥有耕地345.3亩,林地85.5亩,果树250亩,现有村道4公里。2007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197吨,蔬菜417吨,水果总产量32吨,畜产品产量达66吨,村财收入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22元。
137、洋尾村
  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地处莆田北洋平原,位于白塘镇东南部,紧邻白塘湖,距白塘镇人民政府1.5公里,距涵江区中心3公里。全村共辖东墩、李角、西林、霞楼、塘边、西墩六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面积1.5平方公里,780户,人口3536人,耕地面积850余亩。洋尾村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为辅的结构形式。其中,第二产业以铁件加工制造和塑料制品为主,已经初具规模,全村共有200余户从事“贡银”等手
138、上后村
  江口镇上后村下辖7个自然村,分划为15个村民小组,村民总户数767户,人口总数2916人,设一个0党支部,全体党员有79人,村民代表45人,耕地面积有625亩,旅居港、澳、台及海外侨胞有3012人。上后村现有班子成员共7名,其中女性1名,村书记林福龙,主任林瑞连。该班子整体团结,凝聚力强,战斗力强,思想政治学习抓得紧,工作务实,村主干工作团结协作,上下能形成合力,村级工作能稳步有序地开展。
139、梅洋村
  梅洋村村情简介全村土地总面积3.44平方公里,山地面积3455亩,有13个自然村,总户数196户,总人口801人,水田面积514亩。梅洋村现有茶叶面积1200亩多,主要以铁观音为主。
140、港里村
  港里村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山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5109211。
142、宫下村
  宫下村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305108201。
143、村头村
  村头村位于闽北山区,与古田交界,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海拔150米,是革命老区村。总面积40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8306亩,全村302户,1254人,8个村民小组,分布村头村及黄连自然村,有杨、黄、陈、池、阙等诸多姓氏,其中杨氏占总人口的50%。本村有森林面积14864亩,木材蓄水量500万立方米,村民从事第一、二、三产业之比1:1:1,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0万元;烟叶总产值达72万元
144、谷园村
  谷园村位于延平区东南部山区,北与岭根村相连,南与慕坑村接壤,距南平城区75公里,距巨口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南平至巨口公路穿过境内,海拨180米,年平均气温20℃,降雨量1500毫米,无霜期290天左右。土地面积11976亩,其中耕地面积1695亩,林业面积8768亩,毛竹751亩。全村255户992人,其中劳动力606人,党员44人,设10个村民小组,辖兰峰自然村。村民主要有吴、张两大姓氏,占总人
145、九龙村
  九龙村位于闽北最偏僻的一个贫困村,南面靠古田县黄田镇交界,距巨口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海拔340米,是全乡最高的一座山脉,有历史古迹,笔架山是我村旅游胜地。我村总面积8895亩,其中耕地面积2053亩。全村334户1342人口,设11个村民小组而成,分布在九龙村及南坑自然村。有林、王、郑、詹、陈、吴等诸多姓氏,其中王姓占总人口的45%。该村有森林面积6780亩,非林用地2115亩,2005年实现农业
146、馀庆村
  馀庆村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巨口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702200226。
147、上埔村
  上埔村位于闽北东北山区,武步溪中游,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海拔118米,总面积18871亩,其中耕地面积1332亩,林地面积15379亩。全村212户,868人,6个村民小组,有张、陈、朱、赵、王、章、阙等诸多姓氏,其中张、陈姓氏分别占总人口的67%、25%。该村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约7万立方米,平均每年出售商品材500立方米。200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16万元,粮食总产量520吨,村财收入3
148、田溪村
  田溪村位于巨口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6.5公里,海拔140米,全村共有居民310户,1256人,7个村民小组,有赖、杨、张等诸多姓氏,其中赖姓占80%。该村总面积13339亩,其中耕地面积1739亩,森林面积9884亩,木材蓄积量370万立方米,200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0多万元,粮食产量200吨,蔬菜产量50吨,水果产量27吨;村财收入13万元,人均纯收入3897元。同比去年增加20%和7.3
149、巨口村
  巨口村系南平市延平区巨口乡集镇所在地是巨口乡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东邻九龙村,南邻樟湖镇武步村,西邻慕坑村,北邻上埔村。武步溪从村庄流过。土地面积27388亩,全村人口l365人,333户,9个村民小组,辖管赤岭、洋尾、赤坑头3个自然村。在村庄的北部建有长泉电站,南部建有赤岭电站,形成的库湾,风景优美。巨口村属余西里,解放前属慕坑乡。解放后属南平具第三区管辖,1958年属樟湖人民公社管辖,1961
150、岭根村
  岭根村位于闽北山区,与赤门乡毗邻,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海拔200米,土地总面积7506亩,其中耕地面积1283亩,林业用地面积5928亩,毛竹面积2131亩,一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216户,817人。有陈、黄两大姓,陈姓分布在北坑自然村。该村有森林面积5000亩,木材蓄积量为300万立方米,村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其中一、二、三产业之比为2:1:1。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90万元。外
151、大坝村
  大坝村位于南山镇中部,南与南山集镇交界,北与凤池村连接,东与店口村毗邻,西与夏道镇上溪村相连。全村面积 0.6524万亩;有548户、2078人;下设11个村民小组。距延平市区32千米。 1936年秋,闽东北军,在司令员饶守坤、政委的带领下。红军队伍第二次攻打大坝区公所-军队并获得胜利。1987年大坝村被省评定为老区村。2003年大坝村被省评定为历史文化名村。基础设施通村通组道路 100%硬化。投
152、凤池村
  凤池村位于南山镇西部,南与大坝村交界,北与后埔村连接,东与店口村毗邻,西与夏道镇上溪村相连。全村面积1.3463万亩;有536户、2206人;下设1 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距延平市区32千米。1987年凤池村被省评定为老区村。基础设施通村通组道路100%硬化。投入69万元改造农村安全饮用水。村级卫生所2所,乡村医生3人,有文化俱乐部1个,设有活动室、娱乐室和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1个,安装健身活
153、江汜村
  江汜村基本情况 一、村名来历:村庄位于闽江上游、富屯溪畔。双岛护卫东西,东面是大洲岛,西面是高洲岛,又称雌、雄鱼岛,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村中有双港、黄竹港、张宝港元,张宝港急水回流,形成天然的船只停泊港口,是当时商贸贸流通,民船停靠的主要港口,也是村名“汜”的字型来源,又因本村地势中国高,四周低,春夏涨水季节,村庄四周都是流水,四周环绕着水是村名“汜”字意的来源,所以本村取名江汜村,最早的地名是长元
154、横源村
  名称来厉:因河道弯曲,故名横溪,后更名为横源。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8° 10′ 30″~118° 5′ 3″,北纬28° 57′ 9″~28° 1′ 15″。地处武夷山市岚谷乡北部,与江西省毗邻,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武夷山市城区43公里,东与岭阳、山坳村接壤,南与江西省接壤,西与吴屯乡一村村接壤,北与横墩村接壤。电话区号:0599,邮政编码:354311。政区沿革:1958年成立横源大队,1
155、曹墩村
  曹墩村是武夷山市星村镇所辖的行政村。位于九曲溪上游,是通往保护区 、龙川、玉龙谷、等景区的必经之路。2002年开发了民俗旅游村,交通方便,经济活跃。全村412户,约2000人。
156、黎前村
  黎前村是武夷山市星村镇所辖的行政村,位于星村镇西南部,地处三黎线,与建阳市麻沙镇接壤,属少数民族村,距武夷山市区39公里,离星村镇政府17公里,原属于黎源大队,于1971年12月分队为黎前大队,1985年改为黎前村。黎前村土地面积17.9平方公里,辖有9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现全村有358户,总人口1392人,其中少数民族61户,人口460人,全村拥有耕地面积2805亩,其中旱地88亩,水田2
157、上梅村
  上梅村地处梅溪上游,数称上梅。宋朝咸平元年(998)由建阳划归崇安县,宋元两代分属于东乡和五夫里,清雍正年间属五夫开耀乡,民国25年属双梅乡,1951年属上梅乡,1984年改为上梅行政村。上梅村是省定老区基点村,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在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上梅村是0崇安县委机关所在地,是闽北革命活动中心.1928年10月1日,徐履峻等在此领导了著名“上梅-”誉为“红旗不倒”之村。上梅村位于武夷山区东部
158、首阳村
  首阳村位于武夷山的东部,距武夷山市30公里。全村以竹业为主,辖11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47户,总人口1437人。土地总面积31798亩,其中:耕地面积2300亩,林地面积26667亩(竹山面积5479亩)。
159、后源村
  吴屯乡后源村地处东溪水库上游,位于吴屯乡东部,14公里,距市区40公里,是闽北革命老区基地贫困村和省级贫困村,平均海拔700多米,最高海拔1080米,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村,人口1128人,总户数265户,耕地面积1785亩,山林面积10860亩,竹林面积6020亩。
160、五夫村
  五夫村简介 政区概况地理位置 五夫村是五夫镇最大的行政村,位于东经118°14′6″~118°13′46″N,北纬27°35′45″~27°37′56″,在五夫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区60公里。政区划分 辖东岸、西贯、毛羽前、寺前,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人口面积2012年全村总人口2346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辖区面积为12.32平方公里。现有党员60人,其中正式党员59人,预备党员1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