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8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
1、苏圩镇
  一、概况苏圩镇是邕宁县的重镇,是广西重点乡镇。苏圩镇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西南面,邕宁县西面,东北面与吴圩镇接壤,东南面跟延安镇为邻,西面及西南面和扶绥县交界,镇政府所在地——苏圩街,距南宁市中心45公里,自古客商云集,商贸发达,是邕宁县最繁华的集镇之一,历史上与宾阳芦圩镇齐名,素有“上苏(圩)下芦(圩)”之说。苏圩镇是国家(广西)小城镇建设示范项目镇,经济比较发达,是邕宁县粮食、甘蔗、西瓜、蔬菜主要
2、延安镇
  延安镇东与南陈镇相连,西南与扶绥县、上思县交界,北与苏圩、吴圩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32平方公里,总人口25357人。管辖1个社区、5个行政村、69个自然坡,314个村民小组。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17000万元,财政收入3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44元。.
3、江西镇
  一、行政区划及民族文化、历史沿革江西镇原属邕宁县管辖,因南宁市城市发展需要,于1983年划归南宁市郊区管辖;2001年12月,撤郊区后划入永新区;2005年3月,南宁市第三次行政区划调整,永新区撤消后划归江南区管辖。现辖10个行政村(锦江村、同新村、同华村、同良村、同宁村、安平村、智信村、扬美村、那廊村、同江村)。全镇总面积214平方公里,总人口45251人,其中劳动力人数25702人。江西镇居民
4、南晓镇
  南晓镇位于广西南宁市最南端,地处南北钦防经济圈核心位置,东与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交界,南与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长滩镇、那蒙镇、贵台镇相连,西、北均与大塘镇接壤。镇政府所在地距首府南宁市56公里,距钦州市区45公里。南北高速公路、南北二级公路、邕钦公路、南钦高速铁路、南防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穿境而过,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必经之地。南晓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肥沃,境内有屯六水库等优质水
5、大塘镇
  大塘镇位于南宁市良庆区南部,地处在南北钦防沿海经济区的中心地带,距南宁市45公里,距钦州市50公里,距防城港市110公里,距北海市1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必经之地,邕钦公路、南北二级公路、南北高速公路、南防铁路、南钦高铁穿境而过,境内设有那铺火车站,并配有大型物资储运场。全镇土地总面积498平方公里,是南宁市良庆区面积最大的镇。镇党委下辖3个党总支部,36个党支部,党
6、那陈镇
  那陈,一个大山之隈、滨水之畔的传奇,是南宁市重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滨水之乡),是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主区域,是中国“嘹啰山歌”民俗文化发祥地(嘹啰歌乡),是广西平话文化重要源头,是桂西南盐马古圩,是广西水果之乡。坐落广西首府南宁西南偏隅,地处防城港市上思县的十万大山北麓。距离南宁市区53公里,地域面积299平方公里。东与大塘镇接壤,西与延安镇毗邻,南与防城港市上思县交界,北与吴圩镇、那马镇相连。水域
7、蒲庙镇
  蒲庙镇建圩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至今已有286年历史。蒲庙镇系邕宁区政府所在地,位于八尺江与邕江交汇处,距南宁市中心15千米,是全城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蒲庙镇东接青秀区刘圩镇,南毗新江镇、那楼镇,西连良庆区良庆镇,北隔邕江与青秀区仙葫开发区相邻,总面积236.7平方千米;语言多种,农村居民以壮话为主,城市居民以白话(粤语)为主;辖4个城市社区、17个行政村,有自然坡140个,村民小组79
8、那楼镇
  那楼镇位于南宁市邕宁区东南部,镇政府驻地那楼街,距城区26公里,距市区45公里。镇政府所在地—----那楼街是邕宁区繁华的圩市,是青秀区的刘圩镇,邕宁区的百济、新江、中和等乡镇的区域中心城镇,辐射十多万人口,城镇面积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2万人,交通便利,蒲庙至太平跨县区公路贯穿全境。全镇辖22个村(居)委会,97个自然坡,719个村民小组。2010年,年末总户数24000户,总人口9.2
9、新江镇
  新江镇位于南宁市邕宁区东部,距城区政府所在地16公里,邕宁至钦州省级公路贯穿境内,南宁外环高速从境内穿过并设有出入口,新江至那马公路连接桂海高速、南北二级公路。新江镇全镇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59万亩,林地面积9.69万亩,建设用地0.64万亩,农保地7.81万亩,人均耕地2.57亩。总人口约33300人,管辖9个村(社区),共61个自然坡,220个村民小组。镇党委下设17个党(总
10、百济镇
  百济镇位于邕宁区南部,镇政府驻地百济街,距邕宁区38公里,交通比较便利,邕钦三级公路纵贯镇境南北。全镇总面积31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8225人;2013年5月,百济镇实现撤乡设镇,现辖百济社区和红星、南华、屯宁、新平、华灵、八联、屯王、屯茶、南弼、平派、华达、屯林、桥学14个村(社区),共116个自然坡,408个村民小组。全镇共有19个党(总)支部,951名党员。百济镇耕地总面积17.49万亩,
11、中和镇
  广西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中和镇位于邕宁县东南部,镇政府驻中和街,距县城34公里。中和镇以种植甘蔗和制糖为主要经济来源。 邕灵公路纵贯全境。行政区域面积17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373.07公顷,其中,水田1810.07公顷,畲地563公顷。有林面积8652.6公顷,森林覆盖率52.1%。2003年,辖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个村民委员会共37个自然坡、332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31987人,其中农
12、雁江镇
  雁江镇位于隆安县的西北部,地跨右江两岸,东界敏阳乡,南界与城厢、杨湾两乡相连,西北部与平果县接壤,全境呈长方形,东西走向,东西横距18公里,南北纵距9公里,总面积115.54平方公里。解放前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了隆安县远近闻名的商埠,素有“小南宁”、“小香港”之称。全镇辖1个社区、9个村民委员会,86个自然屯,17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万人。距离县城约17.5公里,
13、丁当镇
  丁当镇是广西隆安县所辖的一个乡镇,位于隆安县的东部,东北与南宁市武鸣县的锣圩镇和玉泉乡相邻,南与南宁市郊的那龙镇相接,西南、西北分别与本县的那桐镇、城厢镇及敏阳乡相连,镇境呈葫芦形,总面积267.5平方公里,为隆安县面积最大的镇。下辖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共99个自然屯,202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全镇总人口33049人,在壮、汉、瑶、三个民族共居,其中壮族占95%。耕地总面积12万多亩,其中
14、加方乡
  加方乡位于马山县东部的大石山区,东与忻城县北更乡、上林县镇圩乡接壤,西与古寨乡相联,南与上林县镇圩乡隔河相望,北与里当乡、金钗镇毗邻。全乡共辖17个行政村,443个自然屯,辖区总面积204.69平方公里,石山面积18040公顷,耕地面积1755.8公顷,其中水田148.13公顷,旱地1603.74公顷,总人口30131人,居住有壮、汉、瑶三个民族。加方乡地处大石山区,自然资源贫乏。几年来,镇党委、
15、古寨乡
  古寨瑶族乡位于马山县东部的大石山区,东与加方乡接壤,西南与古零镇、白山镇相联,南与上林县镇圩乡交界,北与里当乡、金钗镇毗邻。全镇共辖9个行政村,260个自然屯,辖区总面积152.61平方公里,石山面积18040公顷,耕地面积1245.8公顷,其中水田3.87公顷,旱地1243.13公顷,总人口21048人 。乡政府驻地距马山县城23公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旱涝灾害频繁,该乡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种植业
16、古辣镇
  古辣镇位于宾阳县东南部,辖11个村委,现有人口50172人,总面积112.4平方公里,境内平原开阔山林苍翠,生态环境优良,一年温暖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辖区交通便捷,有湘桂、黎钦铁路、桂海高速公路、省道宾横公路穿境而过,并分别设有稔竹火车站和高速公路出入口。走高速公路至首府南宁仅79公里,至工业重镇柳州138公里,至南宁到广州高速公路六景转盘15公里。古辣镇历来就是宾阳县东南农产品集散中心,在
17、峦城镇
  峦城镇位于横县西部,政府所在地是原永淳县县城,1952年撤销永淳县后划归横县。全镇总面积75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247亩。下辖15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32个自然屯,人口54710人,13194户。峦城,以永淳八景、四奇观著称。名胜古迹--承露塔,距政府所在地2公里处(俗称高村塔),是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永淳县知县童时明建造的。该塔砖石结构,共7层,高30米,呈八角形,塔巷底宽
18、六景镇
  六景镇位于横县西部、南宁东部,距首府南宁仅48公里,总面积165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1个航运公司,49个村屯,总人口31855人。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8482.65万元,农业总产值5503万元,财政总收入达420.5万元,人均收入达1571元。六景镇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湘桂铁路在六景设火车站,离黎钦铁路横县站仅10公里;桂海高速、南广高速、六良二级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有六景出入口;郁江
19、雅瑶乡
  雅瑶乡位于融安县东北部,距县城38公里,全乡总面积240平方公里,水田1.4万亩,用材林24万亩,辖福田、雅瑶、大琴、章口、黄金、冠带、车平、苏田八个行政村,105个自然屯,149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6万人。全乡已实现村村通公路(80%的屯通公路)、村村通程控电话(75%的屯通程控电话),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全乡围绕四篇文章,按照一竹二果三八角经济工作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全乡三个
20、东起乡
  东起乡位于融安县东南边缘,距县城40公里,在209国道东面,北面与浮石镇相邻,南与大良镇接壤,东与沙子乡、泗顶镇交界;全乡总面积76平方公里,全社会耕地面积9369亩,其中水田7807亩,旱地1562亩;下辖安太、红日、长丰、崖脚、良村五个村民委员会(其中有4个区定贫困村)40个自然屯;全乡2485户10340人,其中农业人口10038人,是个典型的农业小乡,也是全县仫佬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