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镇[2]
21、同安镇
  同安镇位于平乐县城东南部,总面积137.15平方公里,距县城33公里。东与钟山县花山乡毗连;南于源头镇接壤;西南与阳安乡相邻;西北与张家镇相连;北与恭城县莲花镇相依。辖13个行政村(街),26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9351人。国道323线从镇中心贯穿而过,桂梧高速公路途经八个村委总长17公里,连接恭城、湖南的同莲二级公路已开通,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该镇为花岗岩低山区及丘陵地区,属岭南亚热带
22、大发瑶族乡
  大发瑶族乡位于广西桂林平乐县西南面,距离平乐县城18公里,是全县唯一的瑶族乡。分别与平乐镇、桥亭、青龙三乡镇相连;与荔浦、昭平两县西邻,桂江贯穿全境达50公里,把瑶乡分为东西两岸,清澈的桂江顺流而下,直达黄浦港。全乡辖10个村委会,113个自然村184个村民小组,其中大发、苍板、印山、塘冲、四冲、福瑶六个村委位于上面片,可陆路直通,广运、大田、巴江、黄龙四个村委位于桂江下面片,可由水路到达。总人口
23、二塘镇
  平乐县二塘镇位于桂林市东南部,全镇行政区域面积226.16平方公里, 辖19个村(居)委212个自然村。总人口7.38万人,其中城区人口2.4万人,是平乐县城镇规模和人口的大镇,也是自治区“A”类工业园区——平乐二塘工业集中区所在地。先后编制完成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212个自然村屯规划。距平乐县城12公里、桂林市区106公里,地处国道G323线与省道S305线交汇处,桂(林)梧(州)高速
24、咸水镇
  咸水乡位于全州县西南部,地处全州、兴安、资源三县交界之地,全乡总面积214.5平方公里,3.5万人,辖12个行政村,148个村民小组,是全州县粮食、水果、竹木主要产区之一。境内有咸水、四季田2个火车站,有集度假、钓鱼、休闲为一体的休闲胜地——石枧水库,有气势磅礴的山口瀑布和梅子坳百余座汉晋古墓群(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乡有中小型水电站4座,年发电量达6500KW。湘桂铁路、国道322线、资百公
25、平等镇
  2014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和平两个乡由乡建制改为镇建制,建镇后名称分别为平等镇、龙脊镇,原所辖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1、南山电站,计划投资3.5亿元,装机容量7.2万千瓦,目前正在实施,预计2005年发电。2、甲河电站,装机容量1260千瓦,目前已发电。3、新元电站,装机1800千瓦,目前已发电。4、麻龙电站,装机800千瓦,预计2003年10月发电。5、坝洞电站,装
26、百寿镇
  百寿镇位于桂林市西南,永福县西北, 306 省道贯穿全境,北距旅游名城桂林市 70 公里 ,南达广西工业重点城市柳州市 110 公里 ,距县城 47 公里 。全镇下辖 12 个村委会,面积 413.4 平方公里,耕地 4.2 万亩,其中水田 2.9 万亩。总人口 3.4 万,其中集镇人口 0.95 万,居住有汉、壮、苗、瑶、侗、回等民族。集贸发达,市场繁荣, 95 年被列为自治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27、罗锦镇
  罗锦镇位于永福县城东郊,面积238平方公里,共辖14个行政村,316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4万人,居住着汉、壮、回等民族。东接临桂会仙、六塘,西接永福县城,南与堡里、阳朔交界,北与苏桥新区接壤。交通便利,永良公路(现正在规划“四改二”工程)贯穿其中,圩镇距县城15公里,距桂林40公里,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 罗锦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文化底蕴丰厚,教育、文化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基础,素有“
28、两江镇
  两江作为著名爱国人士——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先生的故乡,曾为国人所敬仰。而今,随着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的通航,两江又将成为闪耀之星,为世界所瞩目。两江镇是桂林市西部重镇,下辖16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人口4.8万人,总面积154.6平方公里,东距桂林市区30公里,南连示福县,西通融安、融水县,北接龙胜县通湖南省,20171省道及义江河穿镇而过。优越的地理环境,培育了两江独特的区位优势。两江历史文化悠久,旅
29、南边山镇
  南边山乡位于临桂县南隅,距县城44公里,东与阳朔县葡萄乡交界,南与阳朔县企宝乡接壤,西与永福县堡里乡毗邻,北与本县六塘镇相连。全乡辖有13个村委会,169个自然村,总人口30110人,总面积159。7平方公里。近年来,南边山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提出的“1234610”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以市场为向导,经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大力调整粮经种植比例,提高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的比重
30、宁康乡
  宁康乡位于广西梧州市藤县西北部,距离梧州市城区195公里,距离县城135公里。面积约118.83平方千米,人口16262人(2017年),其中瑶族人口约占四分之一,当地住所多为聚落沿沟分布。宁康乡距平南至金秀二级公路仅5公里。为藤县、平南两县边境集市。行政区划宁康乡现辖宁康、料南、永太、孟塘、新旺、平桂、大塘和都邦等8个村委会、约150自然村。有中小学9所。宁康乡人民政府坐落宁康村寺垌组。历史沿革
31、檀圩镇
  位于灵山县中部,东北距县城13公里,西南距钦州98公里,西北距南宁173公里,是灵山通往湛江、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宁的南大门。全镇总面积159平方公里,辖23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258个自然村,总人口89358人,其中农业人口82336人。有耕地3317.47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508.8公顷。 主要盛产水稻、无籽西瓜、荔枝、龙眼、芒果、果蔗、凉粉草等。1999年,种植荔枝50091亩,龙眼3
32、平南镇
  位于灵山县城西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112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100个自然村,总人口53078人,其中农业人口51296人。有耕地面积2023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486公顷。粮食产量22836吨。农业总产值7612万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07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12.5%。财政收入3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1元。 在桃禾、白花建有茶叶生产基地,塘肚-勒菜公路沿线
33、贵台镇
  贵台镇位于钦州市的西北部,距钦州城区53公里,是革命老区,上思至大寺二级公路(20214国道)在境内通过,北面与邕宁接壤,西北面与上思、防城毗邻,交通发达,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环境优美,民情、民风淳朴,全镇共辖1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23个自然村,157个生产队,总人口为32840人,其中壮族人口28463人,占总人口的86.7%,总面积为 2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2350亩,山地面积为
34、武乐镇
  武乐乡位于贵港市城区东面的郁江北岸,距贵港城区18公里,地处浔郁平原中部,东与桂平市大湾镇交界,南与港南区东津镇隔江相望,西与港城镇相连,北与大圩镇接壤。武乐乡具有沿江、临港、近城的区位优势,辖区内公路网络完善,交通发达,沿江线达20多公里,西北面距南梧二级公路约10公里,西面距我国华南最大的内河港口猫儿港5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乡总面积9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149公顷,其中水田1053公
35、中里乡
  中里乡位于贵港城区以北的莲花山脉盆地中,距贵港城区22公里,东与奇石乡接壤,南与港城镇、根竹乡相连,西靠东龙镇,北界武宣县通挽乡。全乡现辖23个行政村,106个自然村,总人口70808人,总面积约190平方公里。中里乡地处贵港市北部山区,农业基础良好,有林地209185.90亩,果园197.90亩,水田42690.90亩,早地29101.6 0亩。辖区内杉木、松木遍布坡地、山沟。村边遍植梅树,梅子
36、奇石乡
  奇石乡位于贵港市港北区北部,距贵港市堀区30公里,东毗桂平市,北邻武宣县,南壤中里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83个自然屯,总人口2.6万人,其中90%为壮族,并且80%为达开水库库区移民。全乡总面积14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5万亩,水域面积2.8万亩。奇石乡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达开水库号称“千岛之湖”,水库水面碧波荡漾,湖光水色绚丽多彩,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奇石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故乡
37、瓦塘镇
  瓦塘乡位于贵港市南部,距贵港城区22公里。郁江“黄金水道”依境而过,兴六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乡辖13个村委会,总人口3.9万人,总面积96平方公里。瓦塘乡是广西早期老区,是桂东南起义重要策划地之一。瓦塘乡物产丰富,有速丰桉、松木等林地7.5万亩、荔枝1.3万亩、龙眼0.7万亩,蚕桑、中草药、甘蔗等2.5万亩。年产优质谷200万吨、荔枝200万公斤、出栏生猪二万多头、出栏家禽20多万羽
38、新塘镇
  新塘镇是港南区的一个较大的乡镇,位于港南区北部,东接八塘镇,南交瓦塘乡,西隔郁江与覃塘区石卡镇为邻,北接贵港市区,乡内地貌属丘陵地势,郁江环抱二分之一的乡境边界。全乡总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全乡有村民委员会19个,人口5.5万人。千年古寺南山寺就在新塘乡境内,国家重点工程仙衣滩水利枢纽建在该乡郁江边。贵港市南环二级路经过该乡。在建的兴六高速公路距该乡仅十多公里,奔流的郁江上可达广西
39、三里镇
  三里镇位于贵港市西部,东接西江农场及石卡镇,南邻五里镇,西靠三等岭、与横县镇交界,北连覃塘和黄练镇。镇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32公里,在覃塘区政府以南10公里处。全镇现辖10个村委,1个居委,有70个自然屯,2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6万人。全镇总面积133平方公里,有耕地5.5万亩,其中水田9万亩,早地2.5万亩,林地面积5.89万亩。圩镇规划建设四大新区,占地2 80公顷。境内有中小型水库6座,
40、紫荆镇
  紫荆镇位于桂平市西北部,座落大瑶山山脉南端,东连平南县,南接本市西山镇,西与武宣县相邻,北同金秀瑶族自治县交界,距城区41公里。总面积265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0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000人,有汉、壮、瑶、苗、侗、仫佬、土家等7个民族。2002年全镇社会总产值6000多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5000多万元,财政税收2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多元。紫荆镇耕地面积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