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镇[3]
41、中沙镇
  中沙镇位于桂平市最南端,毗邻玉林市兴业县、北流市、容县等县市,背靠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桂东南第一峰--大容山。距玉林市区50公里,离桂平城区82公里,全镇总面积117.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7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264万亩。现有11个村民委员会,2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万,是一个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边远山区乡镇。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中沙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抢抓机遇,因地制
42、石嘴镇
  石嘴镇位于桂平市境东部,濒临浔江,南梧二级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北回归线横跨南部,桂平市北回归线标志公园座落在该镇小汶村。镇政府驻地石嘴街,距市区陆路16公里、水路14公里。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80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52738人,耕地面积33722亩,其中,水田2l538亩,早地12184亩。林地面积97公顷。池塘3日公顷。河流主要有摩天河、青楞河
43、马皮乡
  马皮乡是1987年从石咀镇分出的乡镇,位于桂平市东部,与木圭、木乐、石咀、社坡4个乡镇毗邻,南梧二级公路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总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1723公顷。全乡辖8个行政村、1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1万,有汉、壮两个民族乡内有4个敬老院、1个卫生院、l所初级中学和8所小学,在校教职工200多人,在校学生6000多人。马皮乡是典型的农业乡,除了大量种植优质水稻外,还致力于发展优质荔枝
44、寻旺乡
  桂平市寻旺乡位于贵港市东北部,304省道横贯其中,黔江、郁江流经寻旺乡汇合后,流入浔江。全乡共辖13个行政村,行政区城面积108.5平方公里。2004年末人口5.526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46‰,耕地面积0.2766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0.580万公顷。有农用机械动力2.706万千瓦,有林面积28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0%,二级公路里程15公里,主要矿资源有石灰矿和河沙。全年实现国内
45、油麻镇
  油麻镇位于桂平市东部。辖18村,行政区域面积166平方公里。2004年末人口4.8万多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1‰。耕地面积0.14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0.03万公顷。农机动力1.2万千瓦。有林面积1.0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4%。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1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8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8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9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00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0万
46、社步镇
  基本情况社步镇位于贵港东部,桂平市正南。东与油麻上运、六平、谢余,西与蒙圩西村、顺东,下湾团结、龙岭、邓明、双福,南与麻垌莲山、义圹、白石,北与寻旺珍珠,西山西长为邻。民国时期发展成圩,以担水步头旁有社坛,故名。清未民初属中秀里与永和里,民国中后期属南区辖,1953年成立第七区,辖社步、下湾、新民、石冲四个乡,区公所驻地社步圩;1958年成立社步公社;1966年划出下湾等14个大队,另立下湾公社,
47、大洋镇
  大洋镇位于桂平市南部,东与罗播乡相连,南与玉林市兴业县蒲塘镇、高峰乡接壤,西邻大湾镇,北与白沙镇、下湾镇交界。镇政府所在地距桂平市中心69公里。全镇现有15个村委会,172个自然屯,355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总人口6.95万人,总面积1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14.33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003.33公顷。大洋镇地理位置优越,有大洋河穿境而过,玉林--桂平公路从城镇中部经过,是桂平通往玉林、
48、大湾镇
  大湾镇地处桂平市西南,郁江横贯全镇。东连桂平市大洋镇;南接玉林市兴业县;西交贵港市港南区的东津镇;北和桂平白沙镇隔江相望。辖区面积134平方公里;管辖18个行政村,258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全镇人口6万多人。 大湾镇是桂平市的农业大镇,农业在大湾镇的经济中占重要地位。200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7000多万元。主要农副产品有优质大米、玉米、西瓜、荔枝、龙眼、木薯、木材等。耕地面积37897多亩,
49、安怀镇
  安怀镇,位于平南县城北面,东与东华乡、南与环城镇、西与官成镇为邻、北与同和镇以及藤县交界,距县城7公里,是一个半平原半山区的乡镇,总面积209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5.7万人,耕地面积4.03万亩,其中水田2.9万亩,旱地0.8万亩、坡地0.33万亩,山林19万亩,森林覆盖率78.6%, 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2.4亿元,财政税收2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34元。  全镇以农为主,农
50、大鹏镇
  大鹏镇地处大瑶山南麓,距县城43公里,位于平南县最北端,与金秀县、桂平市相接,四面环山,素有小瑶山之称,聚居着瑶、壮、汉等民族。  全镇辖16个村民委员会,360个农经社,人口40000多人,面积2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2万亩。  大鹏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鹏山峰峦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且有各种奇崖怪石。鹏山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有着不少历史胜迹和人文景观,
51、六陈镇
  六陈镇位于平南县西南部、距县城50公里,东南部与寺面、平山镇毗邻,西与桂平市的油麻、麻垌、罗秀三个乡镇接壤,北与大新镇交界。东南西三面群山环绕,属大容山余脉,多是100至200米高的山丘,占全镇面积的75%,北部是-原。容太公路横贯腹部。全镇面积232.7平方公里,20个村委会,800多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全镇人口95%,均为汉族。  六陈镇靠北回归线,热力强,日照足,雨量多
52、武林镇
  武林镇地处西江南岸,位于贵港市东部,水陆交通便利,陆路距南梧二级公路5公里,水路上往南宁、柳州、下往广州、澳门、深圳、也是平南县唯一建有千吨级船泊位的港口城镇。全镇辖7个村委会,101个农经社,总人口约2.8万人,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公顷,其中水田666.7公顷,早地133.3公顷,山林地面积1000公顷。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32亿元,财政总收入221万元,同比增长33.9
53、江宁镇
  在博白县西部。面积154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11村委会,有494自然村。1950年设江宁区。1958年改高峰公社。1960年改江宁公社。1984年改设乡。1993年改置镇。矿产有花岗石、瓷土、硫磺等。产茶油、甘蔗、茶叶、竹、木材、荔枝、龙眼、柑橙等。为县茶叶生产基地和芒竹编制品出口基地之一。有林场、茶场。有中小学14所。镇人民政府驻地江宁圩,在博白西南42公里。人口780。原名坡头圩。清光绪
54、太平镇
  太平镇位于平果县西部偏南,东与坡造镇交界,南跟果化镇相连,西与田东县思林镇接壤,北和耶圩乡相邻,镇政府距县城22公里。全镇现有11个村委会,139个自然屯,294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总人口4.7万多人,镇内居住壮、汉、瑶、毛南等民族。全镇土地总面积226平方公里。辖区内建有联合、布见、布干等3座中小型水库,以布见、联合水库为主,常年有效蓄水量3352.6万立方米,是平果县城、铝业公司及城郊8万
55、下甲镇
  下甲镇总面积181平方公里,辖内有10个行政村共30177人。其位于百色市凌云县东南部,距凌云县城10公里,是凌云通往百色的交通要道。近年来,下甲乡历届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乡一园”(即:特色农业示范乡、城镇建设精品乡、红色生态旅游乡和凌云县美丽家园)建设的发展思路,依托县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面貌日新月
56、伶站瑶族乡
  伶站瑶族乡位于凌云县南部,是百色市进入凌云县的第一站,东与沙里乡、右江区龙川镇交接,南与右江区永乐乡相连,西与朝里乡毗邻,北与下甲乡接壤。距凌云县城30公里,距百色城50公里,距首府南宁330公里,距百色火车站54公里,距百色飞机场90公里,百色—凌云—乐业二级公路穿乡而过,交通地理条件比较优越,素有凌云县“南大门”之称。伶站瑶族乡全乡总面积194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104个自然
57、朝里瑶族乡
  朝里瑶族乡位于凌云县西南部,东北、东南分别与玉洪、泗城、下甲、伶站4乡镇相邻,西南与右江区汪甸、田林县利周接壤,距县城35公里,凌云至田林二级公路穿境而过。全乡乡域面积181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42个自然屯62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壮、汉、瑶三种主体民族,共2162户9328人。现有五保户41户,44人;低保户250户,1464人;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421户1789人。是广西民间艺术之乡、革命
58、逻楼镇
  逻楼镇位于凌云县东面,东与河池地区凤山县江洲乡毗邻,南与沙里乡相交,西与东和乡相连,北与加尤乡及凤山县中亭乡接壤。距凌云县城37公里,海拔650米,年平均气温22°C,年平均阵雨量1800毫米。全镇土地面积246.99平方公里,境内石山林立,重峦迭嶂,沟洼纵横,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全镇共辖15个村民委员会23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壮、汉、瑶三种民族。据统计,2000年全镇总户数为6296户,
59、加尤镇
  加尤镇位于凌云县东北部,距县城27公里,北与乐业县接壤,东、北与凤山县、天娥县交界,属土石山结构的山镇。全镇总面积275平方公里,属土石山结构的山镇。全镇总面积27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1560亩,其中水田7583亩,人均.85亩,所辖12个行政村224个村民小组,分别居住着壮、汉、瑶三种民族5384户2.6万余人(农业人口呀4465人),其中:壮族3369人,占总人口的12.9%;汉族1874
60、玉洪瑶族乡
  玉洪瑶族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辖下的民族乡,地处云贵高原余脉的岑王老山之麓,位于位于凌云、田林、乐业三县交界处,凌云县西北部,东接加尤镇,南邻泗城镇,西北与田林县接壤,北与乐业县毗邻,素称凌云县的“北大门”和“金三角”。全乡管辖12个行政村共135个村民小组216个自然屯,总面积206.5平方公里。玉洪瑶族乡土特产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以八角、茶叶著称,另外还有黑糯米、核桃、板栗、茶油、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