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镇[4]
61、逻沙乡
  逻沙乡位于乐业县城西南面,距县城26公里,柏油路直通政府所在地,东与武称乡和甘田镇交界,南跟甘田镇及田林县平山乡相连,西同田林县百乐乡接壤,北和花坪镇、雅长乡相邻。全乡总面积230平方公里,石山面积占67%。辖11个村民委,148个村民小组,184个自然屯,有3859户,2003年末总人口1.7万人,农业人口16576人。逻沙乡素有“文化之乡”和“文明之乡”之美誉。解放战争初期,邱玉金(原广西军区
62、浪平镇
  浪平乡位于田林县东北部,东邻凌云,北抵乐业,地处田林,凌云、乐业三县结合部,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乡府驻地离县缄63公里,与世界级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景区相距60公里,位于自治区自然森林保护区岑王老山脚下,总面积205.99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189个自然屯,13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077人。浪平乡属石山区,中部、西部及西北部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南部及西南部为土山区。岑王老山自然森林保护区内山峦重
63、那比乡
  那比乡地处田林县的西南部,总面积236.24平方公里,距县城93公里,东、南、西分别与云南省富宁县的剥隘镇、那能乡、阿用乡接壤,北部与本县的高龙乡、八渡乡、弄瓦乡相连。全乡共5个村,46个自然屯,51个村民小组,共有1658户8097人,其中农业户数1529户7719人。美丽、神奇的西洋江越乡而过。该乡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有耕地面积22000亩,其中水田4000
64、克长乡
  克长乡位于隆林各族自治县东南部,距县城47公里,是一个泥石交错的大石山区。全乡现辖7个行政村,82个自然屯,2726户,12715人,居住着壮、汉、苗、彝、仡佬5个民族,全乡总面积143平方公里。克长乡有通往岩茶、介庭、隆或、长发等乡镇的公路穿乡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是隆林南部七乡的中心。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克长乡成了南部地区商品集散地,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有充满神奇色彩的溶洞群和地下
65、岩茶乡
  岩茶乡位于隆林县城南部,距县城63公里,是全县有名的鱼米之乡。岩茶乡辖6个村93个社,总面积142.93平方公里,聚居着壮、汉、苗、仡佬等民族共2224户12191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5%。   这里山川秀美,资源丰富。境内水力资源仅次于隆林的冷水河,开发梯级小水电站前景看好;地下矿藏有锑、黄金、水晶、硅石等,冶炼行业久盛不衰。          岩茶乡是隆林南部6个乡的中心点,地理位置优越
66、走马镇
  走马乡位于昭平县城东北30公里处的思勤江畔,是两地(桂林地区、贺州地区)三县(昭平、平乐、钟山)的交界地,源(头)昭(平)公路、白(沙井)黄(村)公路和思勤江贯穿全境,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乡总面积204平方公里,辖4个村委会,1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万。 走马乡是昭平县重点林区之一,现有林面积26.93万亩,其中用材林22.76万亩,经济林2.13万亩,竹林0.25万亩,其它林木1.79万亩
67、东江镇
  在河池市东部。面积197平方公里。人口2.7万,其中壮族占96%。辖11村委会,有134自然村。1958年建东江公社。1962年改置区。1965年复改公社。1984年改设乡。有煤矿。产甘蔗、柑橙、梨、芭蕉等。为市甘蔗产区之一。境内有自治区、地、市的棉纺、机械、冶炼、草酸、造纸等厂。有中小学13所。乡人民政府驻地东江街,在金城江东偏北10公里。人口3 000 ,有壮、汉等民族。因大环江流经东面,故名
68、怀群镇
  怀群镇位于罗城仫佬自治县西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1公里。全镇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164个自然屯,203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2.1万多人。有壮、汉、仫佬等多民族杂居,语言以壮语为主。全镇总面积172.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608亩。西北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交界,西南与宜州市接壤。怀群农贸市场是仫佬山乡四大市场之一,并有“一圩三县(市)同赶”之说。怀群镇风光迷人,特产丰富。素有“小桂林
69、川山镇
  洛阳镇地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中部,东与大安乡接壤,南与思恩、水源镇相连,西与下南乡、川山镇毗邻,北与明川山镇地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东与洛阳镇相邻,南与下南乡接壤,西与木论乡临近,北与贵州省荔波县毗连。全镇总面积450平方公里。川山于1997年撤乡建镇,镇政府驻地由动街。全镇下辖14个村(区)民委员会,207个自然屯,2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200多人(不含异地安置移民),居住着壮、汉、毛南
70、芒场镇
  芒场镇位于南丹县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22公里,北面与贵州省独山县、荔波县接壤,西南出海大通道和黔桂铁路纵贯全镇腹地。全镇总面积387.68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253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壮、汉、瑶、苗、回、布依等10个民族,2002年末总人口2.37万多人。全镇有耕地面积22185亩,森林总面积18545.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2%。境内水能资源丰富,建有拉希、坝后、三岔河
71、长江镇
  长江乡位于东兰县北部,乡政府驻地距离县城42公里,东与隘洞镇相邻,南跟东兰镇相连,西同凤山县接壤,北和巴畴乡交界,全乡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63亩,其中,水田7499亩,旱地3064亩。现辖10个村民委,18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万多人,2002年财政收入42万元。长江乡境内多山,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利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生产着白米椎、红米椎、杉木等优质木材,盛产板栗、八角、黄皮甘
72、百林乡
  百林乡是在 1988 年 7 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大化县后,由原羌圩乡的阳春、那弄、罗皮、那莫和原那桃乡的平田村等五个行政村组成。 百林乡位于东经 107.4 o , 北纬 23.9 o ;地处巴马县东南部,辖区面积 114.43 平方公里,东与大化瑶族自治县交界,南与平果接壤,西与田东县接界。全乡总面积 11244.5 公顷,占总面积 98.26% ,最高海拔 650.7 米,最低海拔 178 米,
73、凤凰乡
  凤凰乡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东部,东邻东山乡和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西与巴马镇接壤,南为盘阳河,与大化瑶族自治县乙圩乡隔水相望,北靠东兰县三石镇,是巴马瑶族自治县的东大门。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巴马县城 28 公里。全乡现辖 4 个行政村, 67 个自然屯, 126 个村民小组, 2002 年末总人口 10042 人。凤凰乡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全乡土地总面积 92 平方公里,其中农
74、寺山镇
  寺山乡位于来宾市兴宾区的东南部,迁江武宣二级公路贯穿境内15公里,乡政府驻地二级公路旁的寺山街,距来宾市中心约38公里,东面与南泅乡和武宣的介岭接壤,南面与石牙依山傍水相连,西面与三五乡隔山相邻,北面与蒙村乡田园交界,境内有来宾八景之一的鳌山、金峰山风景区,总面积198.6平方公里。寺山乡现下辖17个村民委员会,98个自然村屯;2003年寺山乡有户数11707户,总人口58306人。有耕地面积41
75、马泗乡
  马泗乡位于忻城县北部,东与六塘镇相邻,西与宜州市接壤,南与宁江乡交界与欧洞乡毗邻,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忻城县城24公里,全乡现有6个村民委;134个村民小组,2002年底全乡总人口19134人。全乡土地总面积30470亩,其中水田5770.28亩,早地24700.63亩。2002年甘蔗种植面积16088亩,水果种植面积5800亩,年产水果13050吨,一年四季果蔗飘香,是远近闻名的果蔗之乡。2002年
76、欧洞乡
  欧洞乡系1984年10月从原马泅公社分出成立,位于忻城县北部。欧洞乡地处323国道线与柳忻公路干线的相交地带,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距县城36公里,北与宜州市相距38公里,东与柳州市相距80公里。全乡总面积134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委,54个自然屯.全乡共3781户,1.49万人,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仫佬族等民族,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日7%。欧洞乡地属丘陵山区,地势略高,山脉呈东南走向,土质为红
77、河里镇
  河里镇东、南、西分别与来宾兴宾区良塘乡、桥巩乡、迁江镇、溯社乡相邻,北接合山市岭南镇、北泗乡、位于合山市东南面。全乡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辖l0个行政村,46个自然屯,5300产,总人口2.73万人。河里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清水秀,自然风光迷人。有独山水库、怀集水库等自然风景点。来宾到合山铁路、322国道和南柳二级公路主要路线经乡而过,红水河流经西南面,新建港口—合山港就座落在本乡马安村境内
78、中平镇
  中平镇地处大瑶山西麓,象州县东部,东与金秀县六巷乡交界,南与百丈乡相连,西同寺村镇接壤,北和大乐镇相邻.1999年9月撤乡设镇,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仅32公里。全镇现辖9个村民委(社区),79个自然村,总面积97.22平方公里。属丘陵平原,有耕地面积3.8万亩,其中水田3.3 万亩,旱地0.5万亩。2002年末总人口3.4万人。该镇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乡镇,盛产优质谷、甘蔗、蚕茧、花生、西瓜、
79、桐岭镇
  桐岭镇是闻名遐迩的革命老区,聚居着36000多各族人民,镇内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优质米、甘蔗、玉米、黄豆、花生、木茹、莲藕、李果、龙眼、黄烟、木材、竹制品等,储藏大量的石灰石、锰、铁、铅锌、氧化铁、重晶石等。多年来,该镇坚持农业立镇、林果强镇、畜牧业富镇的原则,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实行宜蔗则蔗,宜果则果,宜林则林的多种经营发展战略,使全镇两个文明建设不断跃上新的台阶。1985
80、大樟乡
  大樟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东南连桂平县紫荆乡、平南县大鹏乡,南邻武宣县河马乡,西北部与象州县百丈乡、妙皇乡接壤。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70公里。全乡辖8个村民委,75个自然屯。2002年全乡共有2678户,总人口12134人。大樟乡每隔两天一圩。全乡总面积241.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154亩,人均耕地2.1亩,水田 575亩,人均水田0.6亩。东部和东南部属于山区,北部为平原,其余为低山或丘陵,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