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第六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
201、银川村
  银川村位于凤山乡政府西南部、距凤山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东面是店子村,南面杉坪村,北面是安乐乡.银川村西部地势较低,北部以平缓山地和深切河谷地为主,海拔1550-1750米之间,平均海拔1600米。属乌蒙山喀斯特地形。银川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7-15.1℃,年降雨量109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
202、店子社区
  一、地理位置店子村位于乡政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东面是六龙镇,西面是马干山,南面是杉坪村,北面是凤山村。全村下辖8个村民组。二、户数、人口、劳动力情况全村总户数760户,总人口2696人,居住有汉族,彝族,蒙古族,仡佬族,穿青组,家人族等,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80人(以汉族、彝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21.51%;总劳动力1636人。三、地质地貌及水文、气候特征店子村西部地势较低,北部以平缓山
203、松树社区
  松树村位于大方县城东北部,星宿乡政府北部,离星宿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与本乡云峰村、龙山村、河山村、重山村及大山乡沙土村接壤,总面积5.7平方公里,辖2个村民组(松树组、深山组)188户729人,耕地面积1039亩,林地面积2450亩,荒山草坡4900亩。居住汉、苗、彝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81人;有党员23名,劳动力396人,低保人口40户97人,2009年人均粮食407公斤,人均纯收入2980元,
204、驮煤河社区
  驮煤河社区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莲城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520522001010。
205、箐河村
  箐河村位于红林乡东部,总户数214户,总人口896人,其中农业人口896人,非农业人口0人,所辖5个村民小组,居住有汉,彝,苗等民族;全村耕地面积838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等农作物,全年生产总值达197万元,在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大会的推动下,我村危房改造,生态家园等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老百姓们不再住危房,一栋栋的黔西北民居把我村装饰得无比的漂亮,在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大会的推动下,我
206、青沟村
  青沟村位于锦星镇西南部,与金碧镇、五里乡交界。面积约8平方公里,距锦星镇政府5公里。辖5个村民组545户2680人,少数民族人数占0.8%,耕地面积2210亩,有小二型水库一个,全村共有林地250亩,全部承包到户。人均收入1100元,我村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烤烟等,还有少量畜牧养殖。总体上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单一,无规模化种、养殖。--人口总数:2680人 农业人口:2
207、新厂村
  新厂村距中坪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总户数511,总人口2208人,外出务工1095人,耕地面积1799亩,林木面积4575.42亩.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畜牧业主要有牛、马、猪、家禽等。 --人口总数:2208人 农业人口:2015人非农业人口:193人--行政区面积:7500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9.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发展口号:--
208、扯泥社区
  扯泥村位于雨朵镇西面,与雨明村、蒿枝村、雷家寨村和绿化乡前进村接壤,距雨朵镇政府8公里,距县政府驻地7公里,占地面积4.9平方公里,发源于雨朵村的雨朵河从该村穿村而过,同时,该村有龙潭4个,水资源极为丰富,耕地面积2463亩,水田1032亩,土地肥沃,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有11个村民组,806户2865人,以种植大米、玉米等粮食作为为主,经济作为有油菜、烤烟为主,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历史文化厚重,有
209、化屋村
  巍巍青山下,悠悠绿水旁,有一个古老神奇的村子,这就是著名的乌江源百里画廊景点——化屋苗寨。位于百里乌江画廊鸭池河大峡谷、东风湖北岸,属二水(鸭甸河、六圭河)交汇、三县连界的河谷地带,海拔870米至1360米之间,素有“鸡鸣三县”之称,景观壮丽,清代成寨。全村总面积8.2平方公里,辖227户978人,居住着苗、彝、汉三个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98﹪,是新仁乡乃至黔西县最具代表的苗族聚居村落。全年人均纯
210、群立社区
  群立村辖9个村民组,人口3011人,面积12平方公里,有耕地1936亩,森林覆盖率达45%,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油菜,全村阳光充沛,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人民安居乐业。--人口总数:3011人 农业人口:2689人非农业人口:322人--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36.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发展口号:发展经济 构建和谐--所辖村:让塘,柳马沟,干田湾,下坝,小
211、中坪村
  中坪村位于禹谟镇政府东北面,距禹谟镇所在地5公里,全村有耕地2930亩,其中田1712亩,土1218亩;全村辖13个村民组,626户人家,2529个人口,其中男1374人,女1155人。八宝山景点距金沙县城16公里,距禹谟镇政府所在7公里,地处金坝村和中坪村的交界处,面积有35平方公里,八宝山因出产娃娃鱼、穿山甲、金钱豹、锦鸡、果子狸、猕猴、斑鸠和蛇等八种野生动物而得名,是禹谟镇的主要景区之一。八
212、文兴社区
  文兴村紧靠石场乡集镇,境内山地、丘陵相间,辖13个村民组,有住户538户,224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5 %。全村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有耕地738亩,全为旱地。金太公路穿经而过,全村主要以种植玉米、蔬菜为主。--人口总数:2324人 农业人口:2050人非农业人口:274人--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0.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发展口号:--所辖村:中学组,柏香树
213、金民社区
  金民社区是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民兴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520523005004。
214、大树社区
  大树村距木孔乡人民政府所在地2.5公里,位于木孔乡西面,总面积为9.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980亩。其中田87亩,全村25度以上耕地面积占60%,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810米,沿偏岩河1.5公里,绕村而流,东接洋坝村,南靠沙土镇,西接长沟村,北接关渡村,并与遵义县马蹄镇隔河相望,岚偏公路与“龙木”专线相接从我村经过,距金沙县城35公里,距遵义市65公里,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大树村辖17个村民组,
215、红岩社区
  红岩村位于金沙县城东北部,属城郊结合部。村行政区域面积25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500余亩,水田700余亩,旱地800余亩。村域内汉、苗、彝、布依等民族聚居。全村辖八个村民组,户籍人口4898人,外来流动人口五千余人。红岩村有大小企业二十多家,另有种植、养殖、加工、餐饮、娱乐等各种行业,年生产总值1850余万元,人均年生产总值3700余元。并有手工酱油、辣椒、羊肉粉、臭豆腐等名特产品及地方小吃。
216、普安社区
  一、地理位置普安村位于金沙县西北部,距县城52公里,距清池镇政府9公里,东临仁怀市九仓镇,西、北接大坝村,南面是清池镇园坪村,全村下辖10个村民组,716户,2891人,金清油路由东向西贯穿村境。二、地质地貌及水文气候普安村自西向东呈马槽型,南北两面是高山,中普河从槽底中间穿过向东注入赤水河。河两岸土地肥沃,土壤湿润,水源好,年均日照1600小时,年均气温18摄氏度,年降雨量970毫米,全年无霜雪
217、金新村
  金新村北中亚热带湿边区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海拔1100多米,主要产玉米,水稻,辣椒、高粱;胜产:梨子,核桃、葡萄等水果,有大型养殖猪场两个,是城关镇鹅产业的主要基地之一。--人口总数:1384人 农业人口:1380人非农业人口:4人--行政区面积:2.7333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64.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发展口号:十二五期间,人均收入从3000元发展到5000元--
218、箐门村
  箐门村位于太平乡西南部,距太平乡政府约12公里,所辖22个村民组,东至平坝乡湖水、南至箐门乡、西至大方县大山乡、北至大方县果瓦乡接壤,总人口2498人,农户667户,农村党员64名,全村总面积22.9平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比较适宜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山庄,由于气候、土质、荒山及交通等自然资源的特点特别适宜发展种、养殖业,有铁、硫等矿产,有茶、烤烟、原生态黑山羊等特产。 --人口总数
219、惠泽社区
  惠泽社区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惠民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520524007002。
220、白水河社区
  白水河社区是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珙桐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520525006001。
221、安大垮村
  安大垮村位于化作乡东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海拔1400至1700米,年平均气温13℃,全村共6个村民组391户1552人,贫困户50户,人均耕地0.55亩,人均粮食300公斤,耕地面积736亩,荒山草坡1000亩,人均纯收入800元。建有村级完小一所,现有教职工9人,在校学生319人。通组公路4个村民组,农作物以玉米、稻谷、马铃薯、大豆为主,全村山多地少,水资源缺乏,村无集体经济。 --
222、茅草坪村
  茅草坪村位于羊场乡人民政府驻地北面,距乡人民政府驻地5公里,总面积8.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678亩,平均海拔1590米。全村所辖16个村民组703户3192人,主要居住着汉族、苗族等民族,人均占有粮320公斤,人均纯收入2120元。主要农作物种植为马铃薯、玉米和花豆。特色产品为为核桃。 --人口总数:3192人 农业人口:2932人非农业人口:60人--行政区面积: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8
223、倮保鸠村
  倮保鸠村位于纳雍县西南,距猪场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国土面积3.98平方公里,人口1231人,其中苗族占75%,全村辖五个村民组. --人口总数:1231人 农业人口:1226人非农业人口:5人--行政区面积:3.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5.0亩--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彝族、白族、穿青人、汉族发展口号:抢抓机遇 实现跨越--所辖村:刘家,中坝、上寨、中寨、大寨生产总值:142.0 万元--主要经
224、营头社区
  营头村位于曙光乡南面,东与水淹塘村连接,南与水城县交界,西与坝子村接壤,北与百兴镇接壤。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瞎13个村民组,486户2054人,地域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60亩。我村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种植,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引导下,目前我村种植烤烟1290亩,杂交玉米3500亩,全村人均收入4000元左右,生产总值350万元。我村成立了育兴农业合作社,为周边乡镇育苗5千余亩,解决了10
225、团山村
  团山村位于威宁县城的西北部,牛棚镇的东部,距县城101公里,距镇政府驻地21公里。地处东经103°49′40″,北纬27°04′0″。全村土地总面积10平方公里。地貌类型团山村属高原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大。成土母岩主要是石灰岩,有铁铝质山地黄泥、白沙、铜汞沙土等三个土类。由于石灰岩溶发育充分,其土层浅薄,加之人为活动加剧,大片耕地已逐渐向石漠化演变,是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全村平均海拔2150米,
226、鱼塘社区
  鱼塘村位于威宁县城的西部,牛棚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85公里。镇政府驻地,基础设施相应很好。有一所中学、一所小学,一所乡镇卫生院。全村土地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00亩,林地面积500亩,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250亩,占林地面积的50%。部分坡耕地和荒草地已演变为石漠化,生态环境脆弱。草地1000亩,其他面积300亩(含荒山荒坡、城镇建设用地),土地面积小,人均占有耕地0.8亩。由于
227、六角村
  六角村位于哈喇河乡南部,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7平方公里。地貌类型:六角村属河谷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大。全村平均海拔2230米,最高海拔2400米,最低海拔2060米,相对高差340米。境内有河流2条,因受地震和高温干旱,近年来水资源匮乏。境内无探明的矿产资源。六角村土地总面积25500亩,部分耕地基岩裸露,土壤肥力差,广种薄收。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土壤酸性重。全村总户数为561户
228、朱嘎村
  朱嘎村位于威宁县城的西部,距小海镇政府6公里,土全村土地总面积11平方公里。地貌类型:朱嘎村属高原地貌,地形起伏不大。成母岩主要是石灰岩,有铁铝质山地黄棕壤、棕壤、灰泡黄泥土等三个土类。由于石灰岩溶发育充分,其土层浅薄,加之人为活动加剧,大片耕地已逐渐向石漠化演变,是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全村平均海拔2300米,最高海拔2350米,最低海拔2250米,相对高差100米。朱嘎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229、峨嘎社区
  峨嘎村位于新发乡西部,距乡人民政府16公里,东面是田边村,西面是云南省宣威市,南面是水城县平寨乡,北面是中心村。耕地面积348亩(旱地)。峨嘎村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处,梅花山山脉体系,地势从东向西倾斜,全村处于较高的高海拔位置,地貌以山间盆地和丘陵为主,海拔2100-1850米之间。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峨嘎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8-14.9℃,年降雨量11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
230、双河村
  一、地理状况双河村位于威宁县城的北部,羊街镇的北面。距县城49公里,距镇政府驻地19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5.65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组,分别是夏弯组、老王寨组、火厂组和启处组,共447户1861人。全村最高海拔1820米,最低海拔1734米,平均海拔1777米,相对高差86米。村地貌类型属高原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大,土壤的团粒结构较好,土质为黄棕壤;成土母岩主要是石灰岩,由于石灰岩溶发育,其土层浅薄
231、新街社区
  新街村位于古达乡政府驻地东面沿赫纳公路1公里处。全村共有4个村民组,919人,耕地面积532.1亩,林地面积348.8亩,荒山荒坡1277.7亩,粮食总产量21.14万公斤,人均230公斤。全村总纯收入149.15万元,人均1623元。但由于地少人多,无较好的经济来源,又无工业矿区,所以还比较贫困。本村内有古达中心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本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近几年来,随着本民意识的进步,
232、营塘村
  营塘村位于辅处乡政府东北部,距辅处乡政府13公里,东邻可乐乡,南接本乡葛布村,西接本乡茶花村,北抵可乐乡马街组,全村属缓坡地形,总面积7.85平方公里,有耕地1125亩,林地590亩,畜牧地660亩。主要作物有洋芋、玉米、豆类等,常年产量374000公斤,烤烟500担,畜牧品种有猪、牛、羊。全村总人口为2001人,共418户,其中少数民族有354人,居住着汉、彝、苗和布依四种民族,辖龙井、寨上、营
233、车浪社区
  车浪村位于野马川镇东大门,326国道和正在建设的毕—威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生态良好,辖5个村民小组390户1434人,其中有劳动力1003人,外出务工56人,从事运输、经商、修理、建筑、加工等行业200余人,全村行政区域3.9平方公里,有基本农田913亩(其中田356亩),年末实有耕地995亩。全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种植业,水稻、玉米、马铃薯是当地群众常年种植的粮食作物,2009年全村人均占有
234、发达社区
  发达村位于雉街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距赫章县城52公里。全村总面积17.83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418户,1865人。森林覆盖率达58.78%,海拔在1800米至2600米之间,属于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半凉山地区。这里矿藏资源丰富,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铁、锌、铅等金属矿产;这里物产丰富,盛产马铃薯、玉米、苦荞等农副产品;这里民风古朴,民族文化底蕴厚重,彝族《铃铛舞》、《酒礼歌》等民族歌舞及
235、营兴村
  营兴村位于双坪乡北部,距乡政府5余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301户1385人,有汉,彝,苗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32%。全村总面积6875亩,其中耕地面积1091亩。森林覆盖率为56%。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为主,境内有煤矿等资源。人口总数:1385人,农业人口:1377人,非农业人口:8人。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1.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236、中营村
  中营村,是一个二类贫困村,距威奢乡人民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组,总面积7.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总面积996亩,退耕还林面积1015.97亩,草山草坡面积400余亩,现有常住人口333户、1568人,其中五保户6户,低保户126户,低保边缘户100户,贫困人口484人。村内山高坡陡,生态良好,可耕地面积较少,2008年被县委、县政府定为科技扶贫养羊项目试点村,系2010年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
237、龙竹社区
  龙竹社区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百纳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0521223002。
238、后坝社区
  后坝社区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大水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0521220002。
239、飞雄社区
  飞雄村位于大方县西北部,响水乡政府所在地南面,距县城23公里,北面与双山镇沙子村接壤,南与官寨村接壤,东与前进村接壤,西与吊兰村接壤。东西相距3公里,南北相距2.5公里,总土地面积5.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030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40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全村10个村民组,555户,3120人,少数民族人口735人,占总人
240、腾飞社区
  腾飞社区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响水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0521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