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县城乡镇[17]
641、巴东县
   巴东县在湖北省西部,西北邻四川省巫山县。面积3354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483408人。  县人民政府驻信陵镇西壤坡。邮编:444300。代码:422823。区号:0718。  县境狭长。北有大巴山余脉盘踞。中有巫山山脉沿楚蜀省界南北走向。南有武陵山余脉,全县平均海拔高1053米,最高点小神农架3005米,最低点66.8米,相对高差为2938.2米。多崇山峻岭、峡谷深沟和溶洞伏流。行政区
642、毛嘴镇
  毛嘴镇地处天门、潜江、仙桃三市交汇处,宜黄高等级公路、318国道、215省道穿境而过。辖行政村30个,居委会2个,共有村民小组231个。国土面积116平方公里,镇区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254亩。全镇总人口76850人,镇区人口18620人。 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5.12亿元,比上年增长9.2%;财政收入2100万,比上年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3506元,比上年净增371元。固定
643、木兰乡
  木兰乡乡政府驻塔耳岗,人口50614人,面积169.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8个村委会:塔尔岗、磨盘、德兴、仙台寺、马鞍寨、小寨村、王湾、富家寨、小泉山、天子冲、甲山、双泉、青石桥、桥头边、刘咀、将军庙、桥店、白石、静山、同兴集、谌家寨、宁岗村、梳店、旋峰峙、姚湾、令牌店、椿树岗、刘岗、姚岗、七里岗、卢子河、长岗、雨霖、经堂庙、柿子集、七里冲、友爱、柳畈、塔尔村。-旅游景点木兰湖旅游度假区位于
644、红坪镇
  红坪镇位于神农架林区中西部,东经110°北纬32°。东与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松柏镇相连,西与房县九道乡毗邻,南与木鱼镇接壤,北与房县上龛乡交界。国土总面积742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红河村、温水村、板仓村、红举村、红花村、高坪村、塔坪村、官封村)、1个居民委员会,42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1687户,总人口6435人,其中农业人口5585人,城镇人口1175人,汉族是主要民族,男女比
645、长沙县
   长沙县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总面积1997平方千米。总人口74万人(2008年)。  县人民0驻星沙镇,邮编:410100。代码:430121。区号:0731。拼音:Changsha Xian。  长沙县是一块美丽、富饶、充满无限生机的活土,辖5个乡,15个镇,494个村,38个居委会。县域面积1997平方公里。  长沙县位于省会长沙东郊,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有“三湘第一县”之称。   长沙县旅
646、华容县
  华容县位于湖南省北陲,岳阳市西境,北倚长江,南滨洞庭。全县集雨面积1642平方公里,人口71万,耕地面积81万亩。华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4处,公元280年始设县治,迄今已有1700多年。几千年来,华容人民在这块肥沃土地上耕耘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大禹曾在这里登山治水,杜甫曾在这里把酒赋诗,岳飞曾在这里插旗操军,明朝诞生了兵部尚书刘大厦、状元黎淳等先贤人物;在现代更是
647、平江县
  平江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处汨水、罗水上游。东与江西省修水、铜鼓县交界,北与湖北省通城县和本省岳阳县相连,南与浏阳市接壤,西与长沙县、汨罗市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0′13〞-114°9′6〞、北纬28°25′33〞-29°6′28〞。总面积4118平方千米。总人口100万人(2003年)。县人民政府驻汉昌镇,邮编:414500。行政区划代码:430626。区号:0730。拼音:Pingjia
648、岳阳县
  岳阳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东接湖北省通城县,东南连平江县,南抵汩罗市,西南以湖洲与沅江市、南县交界,西与华容县、君山区毗邻,北与临湘市、云溪区、岳阳楼区、君山区接壤。县界极端位置,东至月田镇钟山村钟家山南麓,南至长湖乡民主村王家寮分水岭,最西、最北均以东洞庭湖湖洲与君山区相接。全县土地总面积2930.95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9.51%。县境地貌自东北幕阜山余脉向西南东洞庭湖呈降阶梯状倾斜。山
649、嘉禾县
   嘉禾县,古称“禾仓堡”;禾仓,即谷仓,是天下粮仓,清人李元度重修《南岳志》卷十引《湘衡稽古》云:“今桂阳县北有淇江,其阳有嘉禾县。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为禾仓。后置县,因名嘉禾。”  “嘉禾”,美禾,茁壮之禾,硕大之禾,祥瑞之禾也。东汉许慎《说文》云:“禾,嘉谷也。以二月而种,八月始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王充《论衡·讲瑞篇》云:“嘉禾生于禾中,与禾中异穗,谓之嘉禾。”古
650、石门县
    石门市的由来   20世纪初叶,石家庄还是获鹿县辖下的一个乡野小村。随着1903年、1907年京汉、正太铁路的建成,石家庄村东一举成为京汉铁路与正太铁路的交会处。使石家庄迅猛发展起来。1925年8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1273号指令批准,石家庄与休门、栗村等村合并,取石家庄与休门首尾各一字,称“石门市”。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普通市组织大纲》,因石门市不符合建市要求被取消。1937
651、澧县
   澧县古为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洞庭湖西岸,是湘西北通往鄂、川、黔的重镇,素称“九澧门户”,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全县辖32个乡镇,据-门统计,2004年末全县人口总户数308289户,总人口880002人,总面积2107.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  澧县位于湖南省北部,澧水下游。属常德市所辖,位于常德市北部。县域面积2074.8km2,辖14个镇、18个乡、10个农林渔场。2004年末
652、安乡县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位于东经111°59 ~112°18 ,北纬111°59 ~112°18;总面积为1087.0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6783万亩,总水面20.45万亩。安乡县凹陷于洞庭盆地北部,北接华容隆起的黄山至虎山台地,南达冲天湖鞍部,西抵太阳山隆起,东至目平湖突起。县境在四周隆起起带控制的断裂带之中。地壳厚度推断为33.8公里,重力布格异党值-10~30毫伽,是全省地壳最薄、重力高
653、桃源县
   桃源县,历来被誉为“世外仙境”。域内生活着以汉族为主以及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满族、侗族、壮族、瑶族等13个民族,人口97.6万(农业人口84万,非农业人口13.6万)人,180余个姓氏在这块“仙源乐土”上休养生息,和睦相处。桃源地理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对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和旅游等其它各种事业,都是得天独厚的黄金宝地。(一)地理位置  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其地理位置:西起牛车河乡
654、沅陵县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东与桃源、安化为邻,南接溆浦、辰溪,西连古丈、泸溪,北与张家界交界,素有“湘西门户”、“南天锁钥”之称。总面积5852平方公里,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全县辖23个乡镇,有汉、苗、土家、回、白等25个民族,人口65万。  沅陵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在这一带繁衍;夏、商、周时,少数民族在此生息,史称“南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置沅陵为黔中郡郡治。汉高祖五年
655、靖州县
   靖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6℃,年降雨量1400MM,无霜期290天,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资源丰富。  林果资源;全县共有林地面积22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93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7.7%,每年生产商品材在20万立方米左右,均居全省前列,2007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县”、“全省林业十强县”。其中木洞杨梅、八龙油板栗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中国杨梅之乡”。  药材资源:全县药
656、新晃县
    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西部,居湖南“人头形”版图的“鼻尖”上,沅水支流舞水的中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47'13──109°26'45 ,北纬27°4'16──27°29'58东连本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南、西、北三面分别与贵州省天柱县、三穗县、镇远县、玉屏县及万山特区毗邻。全县辖7镇16乡297个村,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回等26个民族,总人口26万,其中侗族占80.
657、辰溪县
  辰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北部。东连溆浦,南邻怀化,西与麻阳、泸溪接壤,北与沅陵交界。全县土地总面积1976.81平方公里,总体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属丘陵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境内平均气温在16. 5℃-17.9℃之间,降雨量为1328.4毫米,日照时数1476.8小时,多为偏北风。全县现辖30个乡镇,425个行政村(居委会),50.95万人。
658、索溪峪乡
  索溪峪土家族乡、天子山镇、军地坪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军地坪街道张家界市武陵源区辖乡。区府驻地。1949年属慈利县娄南乡,1952年属慈利县十一区,1956年设喻家咀乡,1958年属慈利县星明公社,1961年设喻家咀公社,1983年置乡,1986年建索溪峪镇,1989年划归武陵源区,1995年置索溪峪土家族乡。面积184平方公里,人口1.1万,其中土家族1万。乡政府驻喻家咀。慈(利)索(溪峪)、飞(机
659、泸溪县
   泸溪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总面积1565.5平方公里,共辖11乡、8镇,221个村委会、19个居委会,1167个村民小组、7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5.53万人。  梁萧鸣凤三年(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始建卢溪县。唐天宝元年(742),改辰州卢溪郡,卢溪县治西迁至洗溪口。南宋绍兴妆,复迁至沅、武水交汇处。清顺治六年(1649),改卢溪县为泸溪县。1
660、炎陵县
    炎陵县原名酃县。因华夏始人炎帝葬于此,1994年更名为炎陵县。炎陵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西麓。东与江西(宁冈、井冈山、遂川)交界。全县总面积2030.24平方公里,人口196652人,其中农业人口147964人,非农业人员48688人。县辖15个乡镇。2001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91亿元。炎陵县建县于嘉定4年(公元1211年),原名酃县。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陵寝,坐落在
661、攸县
   攸县地处湘东南部,罗霄山脉中麓,南通粤港澳,北临长株潭,西屏衡阳南岳,东与江西萍乡、莲花接壤,古有“衡之径庭、潭之门户”之称。全县辖20个乡镇,总面积2664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  攸县历史悠久,是传承文明的古邑。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攸县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所开发,是中南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正式置县,因攸水流贯全境而得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
662、茶陵县
   茶陵,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地处湖南东部,隶属株洲市,北抵长沙,南通广东,西屏衡阳,东邻吉安。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58万,辖20个乡镇、2个办事处。茶陵是湘赣边境地区交通枢纽,京广、京九铁路侧翼东西,醴茶铁路、106国道,三南公路交汇于此,周边县(市)物资多在此集散。茶陵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寒期短,无霜期28
663、宁远县
  宁远县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南部,辖16个乡镇(其中少数民族乡4个)、4个街道办事处,4个国有林场,687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2510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其中县城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已初步建成25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15万多人。 宁远历史文化悠久。自秦汉设郡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定名宁远,寓武定功成,远方安宁之意。《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
664、新田县
   1.新田,春秋战国时属楚地,秦至汉初属长沙郡(国)。西汉、东汉时期先后属泠道、营道、舂陵县。三国、魏晋南北朝时属泠道、舂陵县。隋时属营道县。唐时属唐兴、延唐、大历县。五代时属延昌县。后晋为延熹县地。自宋乾德三年,至元、明时期属宁远县。明万历二年(1574年),设新田营于今龙泉镇(城关)。崇祯十二年(1639年),由宁远、桂阳划地设新田县。   秦汉至唐,新田县先后为泠道、舂陵、舂阳、营道县地。唐
665、东安县
   东安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上游。东界芝山、冷水滩,南邻广西全州,西接新宁,北连邵阳,是通往大西南的咽喉要道。全县辖13个镇,3个乡,1个国有林场和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共有503个行政村,6个社区,38个居民委员会。土地总面积2219平方公里。境内居有汉、瑶、壮、满等14个民族。南北最大长度83.86公里,东西最大宽度59.42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土地格局为七山半水两份田,半份道路和庄园。
666、湘阴县
  湘阴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南洞庭湖滨,湘资两水尾闾,东经 112 °30 ′-113 °02 ′,北纬 28 °30 ′-29 °03 ′,现隶属湖南省岳阳市。湘江自南向北贯穿全境,把全县分为东西两部,东部为丘陵岗地,西部为滨湖平原。全县辖 19 个乡镇,总面积 1581.5 平方公里,人口 69 万人,其中县城面积 16 平方公里,人口 14 万人,是全国粮食百强县、全国渔业百强县、全国无公害茶叶
667、临澧县
  临澧县辖9乡8镇、1个经济开发区。土地总面积1203.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98千公顷。年末总人口454475人,其中城镇人口86949人。人口出生率10.54‰,自然增长率7.74‰。年内气温最高38.2℃,最低﹣4.8℃,年降水量1350mm。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7.91亿元,比上年增长8.3%;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6.53亿元、49.33亿元、52.05亿元,分别增长4.5%
668、衡阳县
  衡阳地处湘中偏南,湘江中游,因位于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东与衡山交界,南毗蒸湘区、石鼓区、衡南县,西邻邵东、祁东县,北与双峰县接壤。东西宽74公里,南北长55公里。现辖26个乡镇,893个村,总人口113万。县城西渡镇距衡阳市18公里,是衡阳市发展前景最具优势的卫星城。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衡阳县自西汉建制,名人辈出。明末清初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船山,清廷兵部尚书彭玉麟
669、芷江县
   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系南麓云贵高原东部余脉延伸地带,东经109°17′-109°54′,北纬27°04′-27°38′,东邻中方县、鹤城区,南接洪江市、会同县及贵州省天柱县,西连新晃侗族自治县及贵州省万山特区,北界麻阳苗族自治县及贵州省铜仁市。县城芷江镇距怀化市仅39公里。素有“滇黔门户、黔楚咽喉”之称。  芷江古属“五溪蛮地”,因著名诗人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而得名。远在旧石
670、通道县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西南部,怀化市南端,东邻邵阳的绥宁城步,西边贵州黎平县,北靠本市靖州,南接广西的龙胜三江,处湘、黔、桂三省六县交界之地,是湖南省南下两广的咽喉要道。县人民政府驻双江镇。县城距怀化230公里,距桂林195公里,全境南北长68公里,东西宽53公里。现辖7镇14乡21.69万人,其中侗族占73%,是湖南最早成立的以侗族为主体,侗、汉、苗、瑶等多民族和睦共处的自治县。在历史上为楚越分
671、开慧镇
  开慧镇和白沙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开慧镇长沙县辖镇。1949年属白石乡,1956年为开慧乡,1958年属开慧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38公里,面积52.4平方公里,人口2.1万。乡政府驻竹山铺。京珠高速公路过境,并在境内设分路口,通往107国道。辖清泰桥、大华、竹山铺、双华、飘峰山、枫林市、山田源、开明、开慧、毛家坳、葛家山、高山殿、永兴桥、狮冲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轻纺、化
672、乔口镇
  乔口镇地处三地四县交界,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占地45平方公里。人口326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86人。镇域经济不断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镇党委、政府的不断努力,按照“作水字文章,建小康乔口”的发展定位,克难奋进,扎实工件,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3.8亿元,人均纯收入3706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亿元。出口包装厂、华望集团、絮
673、大瑶镇
  杨花乡和大瑶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大瑶镇浏阳市大瑶镇位于湘赣两省三市(萍、浏、醴)结合部,处于319、106国道和1835省道交汇点,是浏阳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市的四个中心镇之一。全镇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29个村,2个居委会。自浏阳撤县设市以来,大瑶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2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6亿元,财政收入3046万元,农民人均纯
674、灰汤镇
  枫木桥乡、偕乐桥镇和灰汤镇成建制合并设立灰汤镇灰汤镇位于宁乡县西南,总面积43平方公里,其中温泉区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19亩。全镇下辖14个行政村,19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2124人。有镇直部门7个,驻镇单位17家,中小学校11所,学生2140人。域内有温泉,水温达89摄氏度,为全国四大高温复合泉之一,泉水富含钾、钙、钠、碳酸盐等27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祛病疗伤之神奇功效,誉为“神
675、沩山乡
  沩山乡地处宁乡县西部山区,距县城92公里,与安化、桃江二县毗邻,是湖南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有名的茶叶之乡。村级区划调整后辖6个行政村,129个村民小组,3097户,11237人。总面积4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5.58公顷。最高海拔1100多米,云雾锁山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沩山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遗址众多,密印寺、大沩凌云、芦花瀑布等构成了有名的沩山三十六景与新沩山十景。同时,沩山也是世界罕
676、沙湾镇
沙湾古镇   沙湾镇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总面积52.7平方公里,人口12万,毗邻穗港澳。沙湾镇是一个具有800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璀灿的文化。沙湾自古以来文风鼎盛,名家辈出,文化积淀丰厚。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广东音乐的代表人物“何氏三杰”,涎生了《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传世名曲;沙湾留耕堂、宝墨园、三善古庙群堪称岭南建筑艺术的杰作;沙湾飘色不愧为名闻遐迩的民间艺术瑰宝;还有醇香诱人的传统小吃—
677、石碁镇
  石碁镇地处珠江三角洲番禺区中部,总面积71.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万,外来人口约18万,下辖29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地理位置优越,东离莲花港7公里,水陆直通九龙、香港;西与番禺区政府所在地相连,北上广州市13公里,南距南沙港36公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地肥沃,物产丰厚,历来是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黄金地带,是番禺区经济繁荣的地区之一。石碁镇历史悠久,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
678、石楼镇
番禺大岭村   在番禺区东部狮子洋畔,屹立着 一个文明、富庶、美丽的海滨城镇 ——石楼镇。美丽的珠江贯穿全镇南北,南濒深圳、珠海特区和香港、澳门,东邻东莞,北通广州,与黄埔港隔江相望。   石楼全镇面积 126.5平方公里,人口12万多人,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卫星镇,广州地区科技镇,广州市创建文明示范镇,广东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广东省、广州市中心镇。   莲花山客货运港进出口岸的依托支持,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储备
679、大浪街道
  大浪街道位于深圳市宝安区东部,总面积37.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74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约3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862人。辖区交通位置优越,机荷高速公路横贯辖区,距宝安国际机场仅15分钟车程,福龙路直达深圳市中心区,车程仅需10余分钟。大浪街道下辖同胜、大浪、浪口、高峰、龙胜五个社区工作站,20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5.96亿元,社会
680、民治街道
  民治街道办于2006年4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街道辖区总面积30.69平方公里,总人口49.3万,其中户籍人口1.9万,下辖民治、民新、民乐、新牛、上芬、龙塘等6个社区工作站,共20个社区居委会。全街道共有6个社区党总支部、6个片区联合党总支部、42个党支部、1052名党员。民治街道是市、区区划调整与管理体制创新的产物,成立两年多以来,街道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区划调整与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