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县城乡镇[22]
841、青城山镇
  201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都江堰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紫坪铺镇、虹口乡和翠月湖镇,将紫坪铺镇和虹口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龙池镇管辖,将翠月湖镇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青城山镇管辖。一、基本情况青城山镇地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旅游景区,距都江堰市区15公里,距成都市区60公里,是国家、省、成都市优先发展重点镇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镇域面积96.1平方公里,城镇规划区
842、蒲江县
  蒲江县隶属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成都平原西南缘,介于东经103°19′至103°41′,北纬30°05′至30°20′之间,东邻彭山和眉山、西界名山、南连丹棱、北接邛崃,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7.5公里。县城鹤山镇距成都68公里,距西南航空港60公里,距彭山青龙场火车站35公里。蒲江始建于公元554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宋代理学家魏了翁和抗日名将李家钰的故乡。全县幅员面积579平方公里
843、北川县
  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 44′~104° 42′,北纬31°14′~32°14′。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面积2867.83平方公里(国土详细面积2869.18平方公里)。距绵阳市中区42公里,距省会成都160公里。县人民政府最新选址为永昌镇 ,辖5个镇(曲山、擂鼓、通口、永安,安昌)、22个乡(桂溪、香泉、贯岭、禹里、坝底、小坝、片口、白什、开坪
844、长宁县
  长宁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东邻江安,南界兴文。西与高县、珙县交界,北与南溪县、宜宾市相连。总面积999.6平方千米。总人口43.27万人(2006年)。县人民政府驻长宁镇竹都大道一段166号,距宜宾市政府驻地57千米,邮编:644300。代码:511524。区号:0831。拼音:Changning Xian。南北两端小,中腹较大,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中低山,中北部为丘陵。主要河流有长宁河等。属中亚热
845、米易县
  米易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角,是攀枝市的北大门,幅员面积2152.695平方千米,境内东西最大跨距52.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3.2千米,成昆电器化铁路、214省道及在建的西攀高速纵贯南北,县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全县辖12个乡(镇),县政府所在地攀莲镇南距攀枝花市78公里、北距西昌市157公里。在这片资源独特、富饶美丽、欣旺发达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彝、傈僳、回、白等25个民族的21万米易
846、合江县
  合江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渝黔结合部,长江、赤水河交汇处,是长江出川的第一港。陆路距成都313公里,距泸州城区50公里,距重庆150公里,均为二级以上水泥公路,即将建设的宜泸渝高速公路在合江两跨长江,建成后到重庆市区(外环高速)距离将缩短到57公里,1小时即可到达重庆市主城区。合江县始建于西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距今2123年,是长江上游置县最早的三个县之一,有少岷、符阳、荔乡之称。幅员面积
847、泸县
  泸县,史称江阳,建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1913年改名为泸县,1949年设川南行署,1950年建泸州市实行市县分治,自此泸县无县城,县级机关寄住泸州市小市。1960年隶属宜宾专区,1983年隶属泸州市,1996年区划调整后定福集镇为新县城。“川南鱼米之乡”泸县,面积1532平方公里,系泸州旅游北大门;与恐龙之乡、重庆动物园、福宝国家森林公园一衣带水。 泸县,吸龙之灵气,吐龙之英华:有
848、南部县
  汉属阆中县地。粱改南部县。因地居东汉巴西郡之南而得名。2000年,南部县辖32个镇、4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8689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南隆镇 142722 河东镇 10941 老鸦镇 20022 永定镇 17588 碑院镇 17102 谢河镇 11609 盘龙镇 23261 铁佛塘镇 12467 石河镇 16930 度门镇 20474 王家镇 18716 富利镇
849、九寨沟县
九寨沟   九寨沟县位于四川省北部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东、北与甘肃省文县、舟曲县、迭部县交界,西、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平武县、松潘县接壤。地势西北、西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以高山山原、高山峡谷和中山河谷为主,海拨1000-4500米,县城1400米。气候冬长夏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温凉;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日照160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65%,年平均气压85
850、大林镇
    双流县大林镇地处龙泉山脉中段西麓,距成都50公里,双流国际机场50公里(1992年由原来的玉皇、水池、大林三乡合镇),幅员面积56.6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11个行政村,8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个社区居委会,18个基层党支部,891名党员,是双流县最偏远的丘区农业大镇。  2004年大林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狠抓“优质梨、优质棚柑、优质枇杷、水稻制种、
851、聚源镇
    聚源镇是都江堰市河东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重镇”。全镇幅员面积34.2平方公里,辖1717个自然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人口1.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500余人。聚源镇交通方便,气候宜人。全镇境内有国道213线、成灌高速公路和省道灌温路穿境而过,东距成都市仅40公里,西距都江堰市区仅8公里,是成汶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阿坝州的主要生活品供给地。聚源镇全年平均气温在15.7ºC,年降
852、白鹿镇
  白鹿镇地处合江东大门,由原白鹿、水竹、马庙乡合并而成,与重庆江津市接壤,距重庆市区120公里,距泸州60公里,距合江县城30公里,镇域面积77.1平方公里。2010 年,白鹿镇辖大山村、柏松村、两重滩村、楠木村、望城村、水竹村、尹坪村、江合村、袁湾村、邓家坪村、马庙村等11个行政村及白鹿1个社区。白鹿镇位于合江县东北部,交通十分便捷。东、北靠临重庆江津区,西、南邻接本县榕山镇和甘雨镇,是合江出川入
853、武庙镇
  简阳市辖乡。1935年建武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25公里。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1.4万。通公路。辖瓦窑、五龙、中坝、团堡、竹园、青山、五一、石庙、武庙、付夕坪、新庙、龙洞水、龙庙子、烂田14个村委会。有玻纤、酿酒、茶场、果场等乡镇企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甘薯,兼产棉花、油菜子,盛产柑橘、苹果。养殖业以生猪、山羊为主。三国蜀将张飞曾率兵在狮子山一带驻
854、黄龙溪镇
  双流县黄龙溪镇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区40km,距双流县城35km,距华阳镇28km,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是成都市郊区新的旅游热点,是以旅游业为主,商贸服务业为辅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始终坚持以旅游为龙头,农业为基础,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黄龙溪正在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交通便捷,设施配套,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环境优美,是有浓郁特色的旅游型山水小
855、黄甲镇
   黄甲镇地处桐城市西部,由原黄铺乡和原中义乡成建制合并建立,距市中心10km,全镇国土面积107平方公里,辖8个村,172个村民组。镇内资源丰富,山场面积1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是“桐城小花”的核心产区和中药材生产基地。全镇盛产优质食用菌,天然放养名贵淡水鱼,它们与以石灰石粉、油漆鬃刷、烟机配件、金属复合、黄铁砂矿开发等产业为重点的工业体系构成了我镇的支柱产业。全境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有
856、胜利镇
    四川省双流县胜利镇位于牧马山西北麓,成都市牧马山旅游新城腹地,距成都市区18公里、双流机场5公里、双流县城4公里。金马河、府河倚左右而下,川藏路、成雅路、成乐大件路、成昆铁路穿越其境。全长4千米,宽24米、4车道的高等级公路牧山大道与双流县城及双流国际机场直通相连。水、电、气、路、光纤电视、光缆通讯、移动电话基站等基础设施完善。  胜利镇年平均气温16.42oC,平均降水量917毫米,幅员面积
857、街子镇
  街子镇有一千多年的建置历史,为青城山古镇,著名古县城之一,后蜀广政十六年(公元953年)设永康县,隶属蜀州(治所在今街子场镇),它集中反映了四川省西南山坝结合部独特的自然风光,具有深厚的优秀文化积淀;其物产曾经影响过全国的政治、军事。 街子镇位于崇州市西北群山之麓,东经109度33分,北纬30度49分。东北毗邻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都江堰,北临青城后山、高尔夫球场,西北毗邻四川省级风景旅游区——九龙
858、平乐镇
  平乐镇是邛崃县三个老建制镇之一(其余两个是火井和固驿),集镇的形成期现尚无文字记载。隋朝建立后,场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邛州为临邛郡,先后辖十县,第一次在文字上提到火并县辖区内有个平乐坝(按,坝字古义为村民聚居之处)。这是文字记载最早的平乐二字。初年,邛州临邛挪辖七县一监,平乐属火井县辖区、改名为平乐镇,并在宋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将火井县的治所迁到这里。《宋史》卷八十九,地理五,邛州
859、夹关镇
   夹关镇始建于三国蜀汉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位于临邛古城西南山区,属革命老区。是“国家级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四川省先进文化乡镇”、“成都市特色文化之乡”、邛崃市五个中心镇之一。幅员面积47.4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19056人;其中镇区面积0.71平方公里,人口5800余人。 夹关镇属亚热带气候,常年降雨量1100—1300mm,无霜期长。交通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是
860、三道堰镇
  都江古堰的两大支流--柏条河、徐堰河流经这里,宛如两条婀娜多姿的彩带,从西北至东南翩翩起舞,给这片神奇的土地注入自然灵性和盎然生机。三道堰镇地处成都市近郊,属成都平原腹心地带,踞四川省省会成都市16公里,踞成都市卫星城郫县仅6公里,耕地面积1.7万亩,人口1.82万,辖6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居委会。三道堰交通十分便利,公路四通八达,紧邻成灌高速公路和国道213线,国家二级公路郫彭路、沙西线(成都国际
861、清江镇
  清江镇位于金堂县西北端,距县城9公里,毗邻广汉、青白江,连接成南、成绵高速公路,交勇四通八达,是全县唯一的自流灌溉平坝乡镇,也是全省首批100个试点小城镇之一。2004年被县委、县政府列为“2+5+1”示范小城镇,全镇幅员面积20.42平方公里,集镇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2.4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余人,辖4个村,1个社区。镇域地处海拔440—450米,属成都冲积平原,土壤肥活沃,气候温和
862、花水湾镇
  大邑县花水湾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西部,幅员面积77.1平方公里,辖有4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87个村民小组,人口8198人。花水湾温泉以“人间瑶池”著称,享誉全川,闻名遐迩。成,其天然独特的地热矿水——花水湾温泉,属古海泉水,是成都地区唯一的达到以医疗热矿水命名的大型热矿水。具有流量大、水温高,医疗矿水水质良好的特点。景区已成为国内距大都市最近的以温泉浴疗为主的大型旅游度假区。花水湾镇毗邻国家级风景名
863、西岭镇
  西岭镇位于县城西北,地处大邑县城至西岭雪山黄金旅游线上,是大双旅游线的最后一个集镇。原名双河乡,始建于明末清初,因乡政府所在地建在两河交叉处而得名。唐朝诗人杜甫在成都居住时曾留下“窗含西岭千秋雪”诗句,句中的西岭就在双河乡境内,1992年撤区并乡扩镇时,双河乡改名为西岭镇。西岭镇山川灵秀,地大物博,气候温和,风光独好。在景区内,海拔最高处达5369米,景点星罗棋布,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高山飞瀑
864、普安乡
  简阳市辖乡。1935年置普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撤乡,1995年复置乡。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12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1.1万。简(阳)云(龙)公路横穿乡境。辖连山、永明、安全、太山、大坝、大柏6个村委会。有酿酒、食品加工等乡镇企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甘薯,兼产棉花、油菜子,特产红花。养殖业以生猪为主。.
865、大山铺镇
  自贡市大安区辖镇。国家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1959年建爱和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建大山铺镇。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7.1公里。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2.5万。内宜、内乐公路穿境。辖大山、新燕、新塘、桐胜、盐井、永和6个村委会及松林、桃子林、大山铺、横街、黄荆巷5个居委会。乡镇企业以建材、矿山化工、机械铸造、电子原件、食品酿造等业为主。农业主产水稻、蔬菜。著名佛教寺庙青莲寺在境
866、仙市镇
  1934年置仙市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5年姚坝、大岩两乡并入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釜溪河东岸 ,距县城25公里。面积55.3平方公里,人口3.9万。富(顺)自(贡)公路过境。辖上水、天成、芭茅、华丰、石塔、月合、瑜龙、鱼洞、箭口、坳店、云溪、水口、姚湾、洞山、五七、蕉湾、象山、大岩、余家、百胜、八斗、狮吼、石桥、马丘、南和、柏树26个村委会和仙滩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造、饲料
867、五宝镇
  自贡市贡井区五宝镇地处贡井区西南,属浅丘山区,东与龙潭镇、荣县鼎新镇接壤,南与莲花镇、牛尾乡接壤,西与宜宾古罗镇、北与荣县古文镇相邻,是贡井区的一个边远大镇。全镇幅员面积74.1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五宝、高林、莲花、大同、凤翔、楼房、香枫、九曲、照石、田坝、保证、云峰、平房、吴家、恒丰、中华、七凤、观塘、蔡家、王家、堂煌、艾家、复兴),176个农业社,一个社区居委会6个居民小组,全镇总户数9
868、代寺镇
  代寺镇地处富顺东大门,省道邓隆公路穿境而过,幅员面积74.3平方公里,辖29个农业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58万人。 代寺镇是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全国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2003年,大力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狠抓农业富镇、工业强镇、教育兴镇、小城镇建设扩阵,辖区面积扩展到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1万人,全面实现水、电、气、路、闭路电视、光纤通讯“六通”和绿化、美化、亮化、
869、红格镇
  红格镇位于盐边县东南部,东靠和爱乡,南面与会理县鱼鲊乡接壤,西与仁和区隔江相望,北与益民乡、新九乡相连。最高海拔2400米,最低海拔1200米。地势北高南低,西向北为浅丘平坝,金沙江河谷地段,东部为中山山地,南面为金沙江干热河谷稀树灌丛草坡。年平均气温20.5摄氏度,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85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为59%。幅员面积159.6平方千米,总耕地面积1000万平方米,其中田
870、垭口镇
  垭口镇是全国重点小城镇之一,是米易县南菜北调蔬菜基地之一。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及发达的通讯网络和繁荣的商品交换市场,现在火车站、邮政电信局、农贸市场,中国联合通信公司、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机站各一个,108国道公路横穿全镇,距县城32公里。
871、平地镇
  平地镇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最南端,即攀枝花市“南大门”所在地,是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它东临金沙江与凉山州的会理县隔江相望,西南与云南省永仁县毗邻,北与本区的大田、大龙潭彝族乡接壤,成昆铁路、108国道、214省道穿镇而过。全镇幅员面积182.7平方公里,镇域辖5个村,1个居委会,45个合作社,居住着彝、汉、傣、白等民族,总人口数14960人,少数民族人口9844人,占全镇人口的67%,是全省117
872、云锦镇
  泸县辖镇。1934年设云石镇,1956年更名云锦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于东部,距县城70公里。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6.6万。泸永公路经此,支线与泸荣公路、川云公路、成渝高速公路相接。三溪口水库干渠横穿境内。辖天福、全民、龙井、杨寺、板桥、坳上、稻子、骑龙寺、民众、黄泥堡、罗山、冯石、湾头、旺龙山、水库、0、斑竹林、天台寺、石灰、道场、建新、云峰、花园、胜利
873、黄舣镇
  江阳区辖乡。1950年设黄舣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由泸县划归江阳区。位于区境东部,距市府20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3.6万。泸合公路过境。辖九聚、桃村、跃进、大石、邓元、盘龙、罗湾、郭石、长山、化锋、龙头铺、石面、金钢、化堂寺、永兴、新街堂、蟠龙湾、三潭18个村委会和黄舣、中兴2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酒、建筑、砂石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高粱,兼产柑橘、甘蔗。.20
874、长安镇
  长安镇位于泸州市东大门,距泸州市城区和长江深水港集装箱码头仅15公里,省道泸(州)永(川)公路和县道长(安)石(洞)公路横(纵)贯全境,是2000年9月1日龙马潭区区划调整建立的乡。全乡幅员面积21平方公里,辖5个农业行政村104个组4563户(其中农业户4442户,非农业户121户),总人口15102人(其中农业人口14677人,非农业人口425人,外来人口390人),有从业人员10090人,其
875、德新镇
  德阳市旌阳区辖镇。四川省200强乡镇。1940年设德新乡,1958年并入黄许公社,1961年析建德新公社,1984年复德新乡,1994年建镇。位于区境北部,距市区18公里。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2.7万。孝(泉)黄(许)公路、德(阳)柏(隆)公里横贯全镇。辖长江、长征、延寿、经楼、金瓶、红庙、新场、五郎、莲花、金玉、龙泉、石泉、曾皇、新棉14个村委会和第一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机械、建材等厂。天
876、向阳镇
  广汉市辖镇。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51年建向阳乡,1958年改向阳公社,1980年复乡,1986年撤乡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青白江北岸,距市区9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1.5万。有宝成铁路、成汶铁路过境,川陕(108)国道和乐(山)德(阳)大件公路横贯境内。辖江南、瓦店、胜利、聚合、张华、荣升、月亮、丰收、青云9个村委会和第一、二、三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冶金、化工、造纸、机械、建材等厂
877、师古镇
  师古镇位于中国四川省什邡市西北部,距什邡市区12公里,距省会成都市65公里,省道彭什路,县道永马路纵横交错。师古镇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平均气温15.9℃,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无霜日300天,日照时为121257个小时,平均海拔560米。属国家级重点小集镇。清朝初年“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中,因徐家场距东之什邡、西南之彭县较远,周围之场镇亦稀,当时入蜀移民便在这一代插地垦荒。入蜀的徐姓老人,在
878、孝感街道
  德阳市旌阳区辖镇。四川省200强乡镇。1940年设孝感镇,1951年置孝感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建镇。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市区6公里。面积29平方公里,人口1.9万。宝成铁路、德(阳)天(池)铁路、德(阳)柏(隆)公路过境。辖灵庙、共和、红光、黄河、伏凤、联合、孝感、太平、杨柳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电线电缆、建材、机械加工、棉纺、皮革制品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养
879、遵道镇
  绵竹市辖镇。清代设遵道场,1935年建区署,1937年建遵道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8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区8公里。面积32.8平方公里,人口2.3万。有绵(竹)遵(道)公路与县城连接。辖文风、方泉、龙泉、翔符、新田、双土、保水、双泉、秦家坎、东岳、永泉、马跪、龙凤、高安、太平、坪安、棚花、黄会18个村委会和遵道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矿泉水、化工、饲料、酿酒等厂。农业主产水
880、冰川镇
  冰川镇位于四川德阳什邡市。下辖:510682119001 121 场镇社区 510682119201 220 新拱村 510682119202 220 双桥村 510682119203 220 爆竹园村 510682119204 220 五马村 510682119205 122 杉木林村 510682119206 122 楠木村 510682119207 220 天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