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县城乡镇[24]
921、中滩镇
  渠县辖乡。清光绪年间建场,1950年置中滩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1.7万。318国道过境。辖墨子、天山、长梁、宋岭、大房、桥坝、寨坪、葛麻、宁梁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酿酒、竹编、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产青麻、花生、油菜子。养殖业以生猪、家禽、淡水鱼为主。境内有县水电站3座。.
922、福善镇
  福善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处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的西部。镇政府驻从善场,距富顺县县城34公里,东临李桥镇,南接宜宾市南溪区林丰乡、西连宜宾市翠屏区邱场镇、翠屏区王场镇 [1],北连板桥镇。G85渝昆高速(内宜高速路段)途经该镇7个村29个农业社。该镇幅员面积6851公顷,总户数1.01万户,总人口3.82万人,下辖以下地区:丛善场社区、熊山村、熊坝村、菜子村
923、河市镇
  (一)基本概况。河市镇位于四川省达州市达县西南,北纬30°8′,东经107°26′。年平均日照时间1472.7小时,年平均温度17.3°,年平均降雨量1190.8m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镇以紫色土壤为主,丘陵地势,距达城13公里。镇境河流以州河为主要干流,属嘉陵江流域渠江水系,襄渝铁路纵贯南北,境内有河市坝站和洪家嘴站,达州机场座落其间,水、陆、空交通十分方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市、县
924、庙坝镇
  1934年称庙坝乡,1950年分为庙坝、同乐、民主、农云乡,1955年复置庙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5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1公里。面积33.8平方公里,人口2.5万。通公路,沱江可常年通航。辖坪上、庙坝、灯杆、破桥、黄荆、贾石、青杠、红光、杨柳、柑子、脚仙、梁冲、九房、花椒14个村委会和庙坝场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造、造纸、农机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薯类、高
925、汉源县
  历史上的汉源乡、汉源街、汉源场多指九襄(今汉源县九襄镇)。1914年改清溪县为汉源县(县治清溪镇,今汉源县清溪镇),1950年汉源县治由清溪镇迁往新成立的九襄镇(今汉源县九襄镇),1952年汉源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汉源场(九襄镇)迁至新成立的富林镇(1952年6月6日内务部【内民第203号】批复)。县情概况汉源县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南部,全县辖8个镇,32个乡,255个村,现有人口33万,共有汉、彝、藏、
926、石棉县
  石棉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雅安市最南端,东连汉源县、甘洛县,南接越西县、冕宁县,西依九龙县、康定县、北与泸定县毗邻。距离省会成都365公里,距雅安市城区210公里。境内山高谷深,山地为主,河流纵横,岭谷相间。有贡嘎山、大雪山、令牌山、黄草山、鸡冠山 、坛子山等主要山脉,最高海拔5793米,最低海拔780米;县域属中纬度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冬春无严寒,夏秋多雨无酷热的特点,干湿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927、宝兴县
  宝兴县位于四川西部,雅安市北部,夹金山下,幅员面积3114平方公里。辖3镇8乡54个行政村,5.4万余人。1930年建县, 因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取《礼记.中庸》“宝藏兴焉”之意而命名。这块迷人的土地栖珍藏奇。“动物活化石──大熊猫”,以其发现最早并命名、保护和贡献最大、活体存量最多而闻名遐迩。这片神奇的热土掩玉埋金。“宝兴白”大理石以其储量丰富,易于开采,“洁白无瑕、质地细腻、抗折性强、出材率高
928、安顺场镇
  石棉县辖乡。解放初属越西县安顺乡,1951年析入筹建中的石棉县,1952年置安顺乡,1958年建公社,1985年置安顺彝族乡。位于县境中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202平方公里,人口0.6万。石(棉)九(龙湾坝)公路过境。辖安顺、小水、新场、魁沙、松岗、麂子坪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矿、水电、木材加工等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水稻、薯类。为全县蚕茧生产和秸秆氨化养牛基地之一。土特产有板栗、核桃。18
929、硗碛乡
  宝兴县辖藏族乡。1928年置硗碛乡。1952年建硗碛藏族自治乡,1958年建硗碛藏族公社,1984年改为硗碛藏族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955.9平方公里,人口0.5万。宝(兴)硗(碛)公路终点。辖咎落、夹拉、泽根等4个村委会。境内名贵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有虫草、天麻、贝母、鹿茸、麝香、豹骨、猴骨、熊胆等近千种,有珍贵动物大熊猫、小熊猫、牛羚等。乡镇企业有木材加工厂和采石场。农业主产
930、茅河镇
  历史占镇、茶叶之乡——茅河,唐朝曾建百丈县城,地处国道“318”线和成雅高速公路之间,具有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是雅安的东大门。与蒲江县大兴镇、成佳镇、甘溪镇毗邻。全乡幅员面积19.3平方公里,海拔618米,全乡总人口7072人,总户数2150户,6个村,37今农业生产合作社,耕地面积8970亩。乡内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盛产水稻、油菜等农经作物,2001年全乡农业总产值3466万元,乡镇企业总卢值5
931、多功乡
  天全县辖乡。1951年置多功乡,1955年并入始阳乡,1962年析置多功公社,1983年复多功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2.6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0.5万。国道318线过境。辖多功、切山、罗代、半沟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制砖、石材加工及汽车运输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子,盛产烟叶、海椒、生姜、柑橘。.
932、飞仙关镇
  芦山县辖镇。1950年置飞仙关乡,1957年凤禾乡并入改飞仙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凤禾公社析出,1984年复飞仙关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3.2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0.6万。国道318线、飞(仙关)宝(兴)公路在此交会。辖飞仙、埝坎、新庄、山峰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石材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子。特产柑橘、盘子姜。境南有四大峡谷之一的飞仙峡,风景
933、小堡藏族彝族乡
  汉源县辖乡。原属越西县大树镇,1951年划归汉源县置小堡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2.3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0.7万。辖团结、丁家、汪家、解放、铁口5个村委会。境内高岭土、花岗岩矿资源丰富。为“四川红”花岗岩生产基地(储量达290万立方米)。乡镇企业有发电、采矿、石材加工、粮食加工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
934、迎政乡
  石棉县辖乡。解放初属汉源县美罗乡,1951年析入筹建中的石棉县,1952年置迎政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7.9公里。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0.7万。国道108线过境。辖八牌、三合、新民、红旗、前进5个村委会。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乡镇企业有石材、机砖、煤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盛产水果。.
935、黑龙滩镇
  仁寿县辖镇。1952年建高店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5年更名黑龙滩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34.7平方公里,人口0.8万。仁(寿)眉(山)、仁(寿)黑(龙滩)公路过境。辖天桥、山王、拱桥、创造、江山、望峨、平顶、坪岗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薯类、小麦、油菜子。境内“黑龙滩水库”为省内闻名的游览胜地。.
936、顺龙乡
  顺龙乡地处丹棱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海拔在800—1100米之间,幅员面积55.93平方公里,有6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2957户、9338人,与雅安市名山县、成都市蒲江县接壤,连接本县三镇一乡(丹棱镇、张场镇、双桥镇、石桥乡)。2014年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98万元,增速完成9%;三产业生产总值2912万元,增加值增速3%。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340元,增速11%
937、柳圣乡
  眉山县辖乡。清代属青衣乡,1949年前置柳圣乡,1958年属永寿公社,1962年析建柳圣公社,1984年复置柳圣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1.5万。通公路。辖五圣、楠桥、白鹤、桂花、洪宇、石榴、雪桥、八井、力争、龙汇、尖锋11个村委会和柳圣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2019年,撤销柳圣乡和复兴乡,设立复兴镇,以原复兴乡、原柳圣乡和原金花乡通政街社区
938、观音镇
  彭山县辖镇。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50年建观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北8公里。面积27.6平方公里,人口2.6万。成昆铁路、成乐公路、纵贯镇境。辖七一、杨柳、曾家、白庙、椿巅、唐河、梓橦、文埝、文昌、梁河、观音、果园、陈家13个村委会和东升街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农用车、化工、饲料、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子等。养殖业以
939、汪洋镇
  仁寿县辖镇。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51年建汪洋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4公里。面积34.3平方公里,人口3.2万。省道仁(寿)威(远)公路贯穿境内。辖黄沙、新华、五四、八一、金泉、群洋、大勇、大忠、大志、东阳、红阳、墙园、燕咀、民力、盐坝、合一、广石、四合、共乐19个村委会和东风街、人民街、富民街、大洪街、洪湖街5个居委会。乡镇企业以原
940、汉王乡
  汉王乡地处眉山市洪雅县西部,距县城 19公里 ,总岗山脉横贯全乡,东与中山乡、中保镇相交,南与槽渔滩镇交界,西与雅安雨城区、名山县相连,北与丹棱县接壤。辖建设、谢岩、杨咀、王沟、联合、李山、爱国7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3148户,11233人。幅员面积74.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28.6亩。国民生产总值14858万元,其中乡镇工业增加值630万元,农业总产值14228万元。出栏生猪1.8万
941、柳江镇
  洪雅县辖镇。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49年为柳江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更名柳江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8年建柳江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160.345平方公里,人口1.93万。洪(雅)高(庙)公路过境。辖红星、柳坝、两河、洪江、金河、新建、柳沟、杨村、黄坪、介子、凤凰、双河12个村委会及场镇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建筑、运输、矿石加工等业。农业主产水稻、油菜子、玉米、
942、汉阳镇
  青神县辖镇。1935年建汉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22.2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公路通乐山。辖团结、光芒、向阳、五一、红光、上游、新路7个村委会和米市街、下正街2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养殖业以蚕、生猪、鱼为主。境内岷江平羌山峡产肉嫩味鲜的名贵“江团鱼”。.
943、柳林镇
  巴中市辖镇。1951年置柳林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3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32公里。面积37平方公里,人口2万。唐巴公路过境。辖铜城寨、人和寨、檬子垭、猫儿铺、罐子沟、 玉金、七星寨、七颗石、过街楼、海山、凤鸣垭、钟家坝12个村委会。有自来水厂1处,乡镇企业有蚕种、丝织、建材、化工、造纸、水电、酿造、饲料加工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
944、水宁寺镇
  巴中市辖镇。南北朝置水宁郡,1950年置水宁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水宁寺乡,1993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35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2.2万。巴中至通江至 ? 达县2条公路在境内交会。辖龙台、印盒、梭椤、红栋、佛坎、勇山、天宫、沙嘴、枇杷、凉风、金银坎、、橙子垭、香炉、龙骨、三皇、水宁寺16个村委会和水宁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电力、农机修配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兼产柑
945、光雾山镇
  光雾山镇位于南江县北部边缘,地处光雾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腹心,北靠陕西南郑,距历史名城汉中75公里,南距南江县城70公里,西接广元旺苍,处于川、陕、渝旅游“金三角”地带,境内交通便捷,S101省道公路穿境而过。 全镇辖8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4个国有林场,总人口3428人,其中农业人口2351人,幅员面积57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8%,镇内主要河流焦家河系嘉陵江上游支流之一,呈东西走向穿境
946、广纳镇
  通江县辖乡。民国置广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22公里。面积47.4平方公里,人口1.8万。通(江)平(昌)公路过境。辖火峰、檬子垭、铜钵山、佛驹山、高坑坝、隆家碥、铁山、碑垭湾、新桥、金堂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运输、建筑、加工、酿造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947、元山镇
  剑阁县元山镇,位于川北,地处梓潼、盐亭、南部、剑阁四县交汇处。东连演圣镇及南部县、盐亭县,西南接梓潼县,北邻王河镇。幅员面积102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44个村民组(强村并组后合并为72个组),1个居委会,5个居民段(组),7771户,总人口28932人(其中农业人口27178人),有耕地34313亩。财政总收入334万元。  税改前人均负担129元,税改后人均负担79元,人平减负50元,减
948、红四乡
  红四乡位于大巴山脉西南的大南山系之南麓、南江县之西南角,乡政府驻地于惠民寨下,距南江县城63公里,地属四川盆地东北盆舷上,地形北高南低,单面扇形山区。全乡幅员面积42.6平方千米,东与沙河镇接壤,西与竹岭乡相连,北与旺苍县相望,以大南山脊分水为界,南与长赤镇为邻。位于东经55°3′,北纬66°8′。 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约7.2公里,东边最终点为沙河镇华光村窦家岩,西部最终点是邓家寨,最北端为
949、下八庙镇
  巴中市辖镇。1951年置下八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3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49公里。面积24.3平方公里,人口1.3万。唐巴公路过境。辖石桥、凤凰包、安乐、钱库、东峰、铁城、马鞍、尖山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酿造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有各类寺庙8座,雕梁画栋、工艺精湛。.
950、凌云乡
  巴中市辖乡。1951年置凌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3年石门乡并入。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府17公里。面积46.5平方公里,人口2万。巴中至南阳的公路纵贯境内。辖寨子包、王家院、方山雁、何家坪、古楼山,白岩河、柏垭庙、印山坪、天桥、长角梁、桥炉、西溪沟、管家沟、侯家沟、范家沟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造、建材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红薯、蘑菇、芦笋。石门寺唐代摩崖造像
951、回澜镇
  在什邡县东南端。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2.3万。辖16村委会。1949年为回澜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4年撤乡设镇。产烟叶。有猪鬃、肠衣、灯泡、磷肥等厂。广岳铁路过境。有中小学16所,卫生院1所。镇人民政府驻地回澜,在方亭东南3公里。人口100。以境内龙桥畔有“洛水回澜”石碑而得名。有榨油、生化等厂和电管站等。广汉—木瓜坪公路经此。.
952、南津镇
  资阳市辖镇。1909年置南津乡,1939年建镇,1940年复置乡,1951年析设南津镇,1955年乡、镇合并改和平乡,1958年改公社,1980年更名南津公社,1984年复南津乡,1985年复建镇。位于市境南部,沱江左岸,距市府11公里。面积75.7平方公里,人口5.1万。资(阳)资(中)公路过境,沱江通航。为古成渝大道五大驿站之一。辖竹林、刘家、罗成、新店、谷湾、斜石板、擦耳岩、振书、冻青铺、老
953、孔雀乡
  建置沿革清初属定川乡(治今筠连镇)辖地,同治后属安乡(治今双腾镇)辖地,民国初年于孔雀场,帅家村置团,属西一区(治今塘坝乡)。后改联保及乡,皆为丰乐乡(今塘坝乡)辖地。解放初属第三区(治今双腾镇)丰乐乡,1951年始置孔雀、帅龙2个,1956年撤帅龙乡入孔雀乡,属双河区(治今双腾镇)。1958年称孔雀人民公社,1984年复名孔雀乡,1992年撤区直属县至今,乡政府驻孔雀场。2001年辖11村57组
954、鸳大镇
  位于县城西北方,距县城10公里,毗邻来凤乡、城西乡、岳阳镇、乐至龙溪乡。全镇幅员面积46.97平方公里,年末耕地1495公顷,其中田615公顷。辖17个行政村,175个村民小组,1个独立居民小组,总户数8878户,总人口23085人,非农业人口964人。【自然环境与资源】属典型中丘地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为350~510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345天,年平均气温17.6oС,年总降
955、汶川县
  汶(wèn)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县域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8820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48%。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海拔1325米,周围有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围绕,距省城成都146公里、州府马尔康246公里,国道213、3
956、漳扎镇
漳扎镇   漳扎镇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城西部,岷山山脉南段,东接白河自然保护区,南与松潘县的漳腊区以弓杠岭为界,西与大录乡接壤,北与黑河乡绕腊沟、陵江乡羌河沟相邻,距九寨沟县城46km。地理坐标北纬33°02—33°21,东经103°3830—104°0340。漳扎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漳扎村而得名。全镇幅员面积1348.412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
957、水磨镇
  汶川县辖镇。原属灌县(现都江堰市),1957年划归 ? 汶川县,1958年成立公社,1980年置乡,1984年建镇,1992年石百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70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0.8万。漩(口)三(江)公路过境。辖老人树、寨子坪、黑土坡、连山坡、大岩洞、黄家坪、牛塘沟、大槽头、衔凤岩、郭家坝、刘家沟、茅坪子、马家营、灯草坪、白石、高峰、陈家山、白果坪18个村委会和水磨镇1个居委会。
958、川主寺镇
  松潘县辖镇。1956年置元坝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同年漳金乡并入后更名川主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5公里。面积958.3平方公里,人口0.5万。国道213线过境。是到黄龙、九寨、大草原风景区的必经要道。辖漳金一、漳金二、漳金三、金河坝、巴郎、元坝子、林坡、八十沟、五间房、传子沟、两河口、黄胜关、东北、黑斯14个村委会。境内矿藏丰富,特别是砂金矿储量和含金品位均高
959、九龙县
  九龙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山西南,处在雅安、凉山、甘孜三市州的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6770平方公里,辖17乡1镇,总人口5.2万人,2008年GDP达到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873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4963元。从地理、自然、经济和社会全方位概括,具有以下五个之“最”。—是中国西部自然特征最为明显的县份之一。—是中国西部民俗文化最为独特的县份之一。—是中国西部生态资源最为
960、稻城县
  稻城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东侧。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界乡城县,并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理塘县,总幅员面积7323平方 公里,呈长条形。1990年,全县辖3个区、14个乡以及金珠集市1个,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全县有藏族、汉族、纳西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黎族、白族等民族,共有人口25445人,其中藏族2449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6.27%。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