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县城乡镇[27]
1041、鸡场坪镇
  鸡场坪镇是鸡场坪老区所在地,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将原大营乡拼为现柏果镇,将原银山乡和鸡场坪乡的歹马村撤并为现松河彝族乡,将原孔官乡撤拼为现旧营白族苗族乡,将原保庆乡和滑石乡拼为现滑石乡,由鸡场坪乡、和中乡、塘山乡拼为现鸡场坪彝族乡。位于盘县北部,距县人民政府(红果镇)69多公里,属盘北中心地区,东与淤泥和旧营两乡接壤,南与滑石乡相连,西抵柏果镇,北邻松河乡。全乡东西长18多公里,南北宽13多公
1042、松桃县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黔东北与湖南湘西、重庆市秀山、酉阳毗邻,是苗族集聚居住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锰、磷、汞、铅、石煤等,其中犹以锰矿得天独厚,其质优量大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总储量的10%,全县辖13个镇15乡,国土总面积3400平方公里。松桃城市规划范围6.32平方公里,现有城市人口4万人,规划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10万人,县城内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1043、江口县
   江口县行政区域总面积1868.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1.1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7.21%。辖7个民族乡,2个镇,148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7个居民委员会。年末总人口22.3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2万人,少数民族11.21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主要矿藏有紫袍玉带石、褐铁矿、硫铁矿、钨、锡、铜、石英砂岩、磷、金、硅、铅、锌等10余种。   2002年,国
1044、印江县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斜坡地带。印江,古称邛江。唐代初期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思王县”、“思邛县”,明弘治七年改设“印江县”,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相传从“邛江”改为“印江”,是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当年地方-向皇帝呈报印江政况,皇帝一时没注意,把“邛”字认做“印”字,脱口而出。天子发话,金口玉言,于是中国
1045、思南县
   思南(SinanXian)   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的中心地带,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南靠泉都石阡,北顺乌江经沿河达重庆涪陵入长江。铜遵公路干线横穿县境东西,黄金水道乌江纵贯南北,是黔东北联系湘、渝、川的水陆交通要塞。境内山川秀丽,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县域面积2230.5平方公里,辖13个镇14个民族乡,有汉、土家、仡佬、蒙古等17个民族,
1046、川硐街道
  川硐镇位于铜仁市北郊,距铜仁机场和铜仁火车站各10公里。辖区面积97.71平方公里,辖9个村1个居委会,74个村民组,16000人。有耕总面积1943公顷,其在常用耕地面积811公顷,田535公顷,常用耕地面积的65.97%,有林地面积2208亩,封山育林面积842公顷。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镇”称号,2009年初,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 “文明村镇”称号,农民人均纯
1047、桐木坪乡
  桐木坪侗族乡成立于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位于铜仁市西南部,东经108°50′—109°28′,北纬27°26′—27°52′,距铜仁城17公里,总面积66.29平方公里。2008年末有汉、侗、土家、苗等14个民族,共2306户,总人口9114人,其中少数民族有5920人。该乡辖桐木坪、卜口、棉花坪3个行政村,52个村民组,东与河西办事处的新庄村、茅溪村接壤;南与谢桥办事处楚溪村、挞扒洞村相连;
1048、太平镇
  太平乡地处梵净山东麓,位于江口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太平河和云舍土家民族文化村,全乡国土面积360.1平方公里,是全县九个乡镇中面积最广的乡,辖7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48个村民组,现有4256户,1.75万人。其中一类贫困村1个;二类贫困村2个,贫困人口4296人;全乡总耕地面积13994亩,其中田12495亩,土1499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
1049、怒溪镇
  怒溪土家族苗族乡位于江口县东北部,梵净山东南麓,东连桃映乡,南邻坝盘乡,西接太平乡,北与松桃县寨英镇接壤,距县城约37公里,铜仁市45公里,大兴机场58公里,桃映新寨火车站15公里,黑湾河风景区23公里。全乡总国土面积138.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2.05万人,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民族。 -支柱产业  分利用荒山资源,实施植树造林,植杉树800亩,马尾
1050、五德镇
  五德镇位于石阡县城东南部,距县城35千米。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32.24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136个村民组。2005年末,全镇人口总户数4278户,17003人,其中农业人口16375人,非农业人口628人。耕地总面积985公顷,其中:田627公顷、土358公顷。2005年,五德镇党委、0坚持以“农”为主,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宵产服务,深化农村改革,把’农业增效、宵民增收、财政增长”纳入工作
1051、白沙镇
  白沙镇位于石阡县西部,距县城38千米,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29.81平方千米,辖5个行政村,157个村民组。2005年末,全镇人口总户数3999户,26415人。其中:农业人口25686人,非农业人口729人。耕地总面积1274公顷,其中:田941公顷,土333公顷。2005年,白沙镇党委、政府本着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全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
1052、洪渡镇
  洪渡镇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部,是乌江流经省内的最后一个乡镇,距县城水路76公里,陆路138公里,自古以来是黔东北和渝东南的物资集散中心。地跨东经108°14′14″~108°19′40″,北纬28°55′22″~29°05′43″。北面和东北面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鹿角区双龙乡和善感乡,东面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龚滩区沿岩乡,南面与客田镇,西面与塘坝乡接壤。镇人民政府驻洪渡村场上,与县城直线距
1053、大龙街道
  大龙,素有“黔东门户”之称,位于东经108°34′—109°09′,北纬27°08′—27°31′,与湖南省西部临界,地处大西南与中南的结合部,是贵州省全方位开放战略中“东联”的窗口和桥头堡, 是全国100个首批重点建设小城镇之一,是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镇。全镇国土面积83平方公里,辖19个村,1个居委会,共184个村组,总人口32451人,其中农业人口25645人,现在耕地面积790公顷,农
1054、朱家场镇
  朱家场镇位于县域北部,全镇辖18个行政村,全镇总面积为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28公顷。总人口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98%。全镇平均海拔500M,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无霜期长,土地肥沃,是玉屏县重要产粮区。主要农产品有大米、花生、柿饼、油茶、犁、板栗、柑桔等。其中油茶久享盛誉,1958年-总理曾亲笔题词“油茶之乡”。境内重晶石、大理石、方解石藏量丰富,极具开采价值。境内建有牛羊两个专业市场,
1055、高楼坪乡
  高楼坪侗族乡位于 西南部,是进入特区的南大门,全乡国土总面积75平方千米,耕地总面积为926.1公顷,辖6个行政村,151个村民组,1个居委会,全乡总人口14786人,其中非农业人675人,乡内杂居着侗、苗、汉、回、土家等民族,其中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
1056、谢桥街道
  谢桥办事处位于铜仁市城郊,属城乡结合部,是铜仁市的南大门。全处总面积111.57平方公里,辖7个村,1个社区,共94个村民组。境内居住着汉、回、苗、侗、土家、瑶、畲七个民族,总户数4309户,16520人,其中农业人口14673人。2008年,全处实现社会总产值1446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875万元,工业总产值65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辖区资源丰富,区位独特,有著名的挞扒洞
1057、煎茶镇
  一、镇情简介煎茶镇位于铜仁地区西部,德江县的南部,326国道和303省道穿境而过,在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区交汇,位于东经107°58′12″,北纬28°15′4″,东西长17.30km,南北宽19.40km。周边与复兴乡、合兴乡、平原乡、楠杆乡和堰塘乡接壤,是县城进出口的重要通道,距省城350公里,距县城20公里,素有德江县南大门、铜仁地区西大门之称。全镇辖20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户数9275户,
1058、合兴镇
  合兴镇 位于德江县的东南面,铜遵公路横穿中部,东南面与思南县的宽坪、东华两乡交界,西南、东北面分别与德江的复兴、煎茶、堰塘等乡(镇)接壤。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呈狭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总面积128.64平方公里。 全镇总人口约2.49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约190人,其中农业人口24681人,少数民族人口1.1万人。全乡有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77个村民组。全乡耕地面积24684亩,其中
1059、塘头镇
  一、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塘头在唐代为洋川县,武德二年(619年)改属义州;贞观四年(630年)改属贵州为乐源县;明洪武十年(1337年)置苗民司,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一年(1413年)改属石阡府;民国三年(1914年),印江、沿河、务川、德江、凤泉、石阡等县互拔插花地,塘头由石阡拔入思南;解放后(1950年2月)塘头成立区公所,1992年底建镇并乡撤区后建为塘头镇。塘头镇位于思南县城西南部,距思南县
1060、许家坝镇
  许家坝镇位于思南县面南部,地处思南县河西片区的中心,东连大河坝、思林两乡,南接枫芸乡,西与香坝乡、青杠坡镇接壤,北与胡家湾乡、张家寨镇毗邻,是思南县河西片区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镇集镇所在地距县城33公里。全镇总面积1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530亩,辖22个行政村,235个村民组,8605户,35320人,居住着以苗、土家为主的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镇域内地势较为平坦
1061、合朋溪镇
  合朋溪镇位于思南县西部,距县城75公里,处在思南至长坝乡的公路干线上。东邻香坝乡,南界长坝乡,与文家店隔江相望,西壤风岗县王寨乡,北邻青杠坡。辖14个行政村114个村民组,1个居委会。全镇东西长9.1公里,南北宽14公里,总面积88875亩。主要山脉呈西南至东北斜坡状走向,山坡约占86%,平均海拔620米,最高峰丫口岩,主峰海拔达815米,最低大院坝379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温湿型气候,年降雨量11
1062、木黄镇
  木黄镇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陵主峰梵净山脚下,地处两省(市)三县(印江、松桃、秀山)交界处,距印江县城41公里,素有印江东大门之称,是中国工农红二·六军团会师圣地,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镇辖28个村(居委会),196个村民组6771户28620人,是土家族集居地。国土面积137.74平方公里。境内交通便利,集镇商贸繁荣。省道304线贯穿境内阳坝村、集镇、燕子岩村、乌溪村、乌巢村,
1063、紫薇镇
   紫薇镇位于印江自治县东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面,南与江口县接壤,东、西、北与新业、木黄、合水、朗溪、罗场 5个乡镇交界,东西相距 41千米 ,南北相距 8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 169.6平方,是面积第二大乡。其中有近2/3的面积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全乡森林覆盖率达61%,辖17个自然村、112个村民组,现有2987户,乡0所在地永义村,距县城 32千米 ,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永义
1064、迓驾镇
  迓驾镇位于松桃县北部,距松桃县城约40公里、秀山县城35公里、花垣县城34公里。国土面积6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378.9亩,林地2183公顷,辖5个行政村,镇内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量充足,日照时间较长,年降雨量为1100至1400毫米,无霜期270天以上,属于温带地区,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和亚热带果树的生长。 迓驾镇位于松桃县北部,距松桃县城约40公里、秀山县城35公里、花
1065、孟溪镇
  曾是古黔东五大集镇之一,拥有近九百年的历史,素有“梵净府城”、“文化老区”之称。全镇辖24个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40.9平方公里,总人口31400人,是一个多民族集居乡镇。渝怀铁路穿城而过,与铜仁大兴机场相邻。这里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百家绿化乡镇和贵州省重点建设示范镇之一。 孟溪镇地处梵净山腹地东麓、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中部,北和大路乡、冷水溪乡相接,东与大坪场
1066、长兴堡镇
   长兴堡镇,古称大塘,位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城北部片区,史称“北区”,为东经109°11′30″,北纬28°19′08″,距县城19公里。与湖南省花垣县的民乐镇、茶洞镇、重庆市秀山县的洪安镇、雅江乡、石耶镇、中坪乡、岑溪乡、梅江镇毗邻,史称三省周边或三省结合部,有“东北门户”之称。-城镇结构  镇政府驻地海拔630米,最高处施把坳680米,为低山丘陵地貌。全镇国土面积70.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
1067、金沙县
  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东部,地处乌蒙山脉与娄山山脉交汇处,坐落于乌江与赤水河之间,东以偏岩河抵遵义县,西交马洛河接毕节市,西南以崇山峻岭枕大方县,南达乌江与黔西、修文、息烽三县接壤,北临赤水河与四川省古蔺县,以大河沟等与仁怀县、遵义县交界。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47个村(居、社区),2007年末总人口62.19万人,是贵州省首批建设的20个经济强县之一。【资
1068、黔西县
  黔西县位于贵州省中西部。总面积2554.1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83.17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彝族、苗族、仡佬族、布依族、白族。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551500。代码:522423。区号:0857。拼音:Qianxi Xian。  中国杜鹃花都—黔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北、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2007年末划除金坡、仁和两个乡镇及红林乡石笋村、岩脚村委托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
1069、海子街镇
  在毕节市中部。面积127平方公里。人口5.5万,有汉、苗、彝等民族。辖38村委会。1949年属八寨乡和张新乡。1954年析设海子街、福集、观音、烧缸箐、邵官铺、沙地、王张、滥泥、十三亩、鸭子塘等乡。1958年撤乡建海子街公社。1961年后原各乡分出各置公社。1984年改置海子街镇及烧杠、沙邵、烂泥、观音桥、鸭子塘、迎宾、王张、十三亩8乡。1991年合并置海子街镇。镇境有煤矿。产生漆。有中小学52所
1070、青场镇
  在毕节市西部。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2.4万,其中彝、苗、壮、水、仡佬等民族占9.9%。辖13村委会。明、清为彝目领地,名清汹夷部院子。1949年为青汹乡。1954年析设吴家屯、青松、鲍家屯乡。1958年撤乡建青场公社。1961年析建3公社。1984年置青场镇及青松、鲍家乡。1991年镇、乡合并置青场镇。镇境有煤、铁等矿。产生漆、油桐籽、核桃。有天麻、五倍子、栓皮等药材。有小学19所。猪拱箐苗族
1071、普宜镇
  在毕节市东北部。面积88平方公里。人口2.2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25.1%。辖19村委会。1949年为普宜乡。1954年析设普宜、小河、火马、沙田乡和乐都民族乡。1958年撤乡建公社,旋即合并置普宜公社。1962年析建普宜、小河、火马、沙田、乐都5公社。1984年置普宜镇及沙田、火马、小河3乡,乐都彝族乡。1991年镇乡合并置普宜镇。产生漆、核桃、板栗、油桐籽、乌桕籽。有中小学25所。镇人民政府
1072、谷里镇
  谷里镇位于黔西县东部,距黔西县城17公里;行政区域面积6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418亩,辖16个村,1个居委会151个村(居)民小组,7485户30074人,其中少数民族1108户4655人,占总人口的14.9%,森林覆盖率达13%。境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万亩茶园,故有“煤海茶乡”之美誉。年平均气温13.7℃,谷里曾是水西古驿道,文化昌明、人杰地灵,谷里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等粮食作
1073、大关镇
  大关镇位于黔西县以东,乌江上游鸭池河畔,东与清镇市新店镇隔河相望,南与铁石、钟山乡接壤,西接新仁、绿化乡,北连谷里镇,史称“水西要害,贵筑藩屏”,总面积93.2平方公里,全镇辖18个行政2个居委会,234个村民组,9704户40122人,以汉族为主,居住着苗、彝、白、布依、仡佬等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15%,镇机关驻大关镇和平路,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黔西县城32公里,贵阳市96
1074、素朴镇
  素朴镇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黔西县的东南面,海拔在800—1500米之间,东距贵州省的经济、文化中心——贵阳82公里,西离地区行署——毕节142公里,距县城黔西仅31公里,与修文县隔河相望,贵毕高等级公路穿镇而过,到贵阳仅需1个小时,至毕节约1个半小时,30分钟就可到达县城,交通十分方便。全镇辖22个行政村、253个村民组、1个居委会,总土地面积111.7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汉、苗、彝、布依等人口81
1075、岚头镇
  在金沙县东部。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1.35万,其中彝、苗、布依等民族占3.7%。辖17村委会。1949年属茶园乡。1953年置岚头乡。1959年并入安底公社。1962年析建岚头公社。1979年增置新一公社。1984年改置岚头、新一(茅岗)乡。1991年合并置岚头乡。有煤、铁矿。产柑橘等水果。有中小学16所。乡人民政府驻地大岚头,在城关镇东29公里,老虎坡东南麓。人口900。海拔840米。原名大蓝
1076、桂花乡
  在金沙县西北部。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其中苗、彝、布依等民族占18.1%。辖11村委会。1949年分属回龙乡和石场乡。1953年析设回龙、柿花、梨子、烂坝乡。1958年撤乡建回龙、烂坝公社。后并入石场公社。1962年析建回龙(桂花)、柿花、烂坝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1991年合并置桂花乡。产茶叶、生漆、油桐籽。有中小学15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木瓜沟,在城关镇西北17公里,盐井河畔。人口
1077、沙土镇
  在金沙县东部。面积144平方公里。人口4.3万,有汉、苗、彝等民族。1949年为沙土乡。1953年析设醒群、中心、天堂、普惠乡。1958年撤乡建公社。1959年合并置沙土公社。1962年析建沙土、中心、天堂、普惠公社。1984年改置沙土镇及中心、天堂、普惠乡。1991年合并置沙土镇。有煤矿。产油桐籽、乌桕籽、柞蚕。有中小学24所。镇人民政府驻地沙土,在城关镇东南38公里,花滩河西岸,烟灯坡麓。人口
1078、勺窝镇
  勺窝乡位于县城西南面,乡政府驻地黄河坝距县城约18公里,东经105度11分至105度18分,北纬26度42分至26度98分,东与雍熙镇相邻,南接骔岭镇,西抵猪场乡自新一带,北连龙场镇,东西宽约10公里,南北长约9.8公里,总面积为71.41平方公里。勺窝乡彝语译成汉族是杉木的意思,现勺窝乡辖撤并建并的巴雍、杓可、法地、勺窝四个老乡区域,据有关资料考证,1941年前为大定府管辖,后划归纳雍。1958
1079、百兴镇
  “百兴”,原名“糯溪”,是彝族的古堡,又名“白泥屯”,素有“好个白泥屯,四条路口进”之美称,后以“百废俱兴”之意而得名,是纳雍内部商贸经济极其活跃的“金三角”,是贵州西北边陲璀璨的一颗明珠。百兴镇在县城西南部,镇驻地距县城50公里,东经105度14分至105度18分,北纬26度13分至26度35分,东连织金鸡场,西接本县曙光乡,南面与织金鸡场乡相邻,北面与六枝乡接壤。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7
1080、黄泥塘镇
  2013:撤销大方县鸡场乡、黄泥塘镇,合并设置新的黄泥塘镇,以原鸡场乡、黄泥塘镇地域为新设置黄泥塘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黄泥村。在大方县东部。面积145平方公里。人口2.77万,其中彝、苗、布依、仡佬等民族占9.7%。辖1居委会、15村委会。1949年属鸡场乡。1953年析设甘棠、在拱、化联等乡。1958年撤乡并入鸡场公社。1961年析建甘棠、在拱、化联公社。1984年置黄泥塘镇及甘棠、在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