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年省级卫生村[10]
361、窑院村
  窑院村位于石寺镇西部,属于典型的豫西丘陵山区。全村共3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220余户,1020口人,耕地面积400余亩,人均耕地不足4分,是个人多地少,劳动力充足的小山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一、充分发动群众,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先后召开党员扩干会、村组干部会、村民代表会以及全体村民会议,组织学习新农村建
362、李村村
  李村位于石寺镇政府3.5公里处,辖9个村民组,1400口人,是镇的移民村之一。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该村以村容村貌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效果明显。一、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实行党员、村干部包组、包户,深入宣传动员,家家参与,人人动手,大搞环境卫生整治,共在村中设立垃圾箱16个,清运垃圾1200立方米,栽植女贞、侧柏150余株。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每户每月缴纳卫生费2元
363、北岭村
  北岭村位于石寺镇西北部,全村辖6个村民组,共1200余人。全村大部分土地被洛阳铝矿征用,人均土地不足3分,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多的村。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全村干群积极行动,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及理事会,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广泛发动群众。村组干部及党员、理事会成员深入群众家中,宣传方针政策,动员群众从自身做起,参与新农村建设;二是实行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及党员包户,层层落实责任
364、河西村
  河西村属黄河小浪底库区移民村,始建于1998年,位于仓头镇乡址东南2公里,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14户、434人。现有耕地420亩。全村现有小学一所,有学前班至小学五年级六个班,村级卫生室一个,农业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实行农药间作150亩,养猪专业户50户,农业收入主要靠种植养殖业,副业收入主要靠劳务输出。2008年,全村农民家庭总收入65万余元。人均1500元。 全村现有村干部3名,村室
365、云水村
  云水村位于仓头乡西南部,属移民后靠村,全村辖5个组353口人,土地面积800亩,其中耕地380亩,以种植业为主。
366、河窑村
  河窑村位于仓头乡西部,属移民后靠村,呈山区分布全村3个组420口人,土地面积2200亩,其中耕地面积420亩,以种植、水产业为主。
367、张村村
  张村位于仓头乡南部,地貌呈丘岭地势,全村辖23个村组3400口人,土地总面积4300亩,其中耕地面积3800亩,无资源,缺水,全村以种植业为主,药材种植800亩。
368、龙潭沟村
  龙潭沟村位于石井乡西部山区,距乡政府10公里,全村6个村民组,140户, 534口人,375.5亩耕地,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著名的AAA-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龙潭大峡谷景区就在我村境内。我村的主导产业是旅游服务和养殖业,村内现有商户36家,摊位30个,家庭宾馆45家,家庭超市50家,为旅客提供了服务的保障;养殖业以养蜂最为广泛,全村养蜂已有上百户,并且还带动了周围十几个村的群众一起养蜂,现已形成产业
369、黛眉村
  黛眉村位于新安县石井乡西北部,全村5个村民组,分别为东山组、金苗组、暗仓组、玉岭组、建东组,397口人,区域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2亩,荒山面积12432亩,天然林18460亩。全村村村通公路已修通。在本村范围内有县批乡卫生院一个,教学楼一座,村室4间,便民超市一个,大型宾馆两处,家庭宾馆6处,招商企业2个,集贸市场一个,全村主要以种、养殖及商业为主,近年来,我村发展较快,以后将依托旅游
370、大章社区
  新安县城关镇大章居委会位于县城西2公里处,1300口人,386户,4个村民组,土地面积1200余亩,占地面积187亩,是2006年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该居委会整体规划科学,环境优美,村内栽植绿化树木2000余株,安装路灯32盏,村庄现已全部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全村实行改厕、改圈、建沼气,建立了村庄长效保洁机制;新修通村入户道路2500米;建起130m 2标准化卫生室、2500m2的文化大院、2
371、峪里村
  峪里村位于石井乡西北部,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共有3个村民组,215口人,因小浪底水库的建设,全村人统一规划、建设了新的村庄,并对其进行绿化,现为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荒山面积215亩,耕地面积223亩,林地面积478.4亩,主导产业为中药材种植、养殖等。村内有村室、学校、卫生室、便民超市,集体规划养殖区,集中建成大型沼气池一个,能满足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我村西临黛眉大峡谷,东临黄河,山清水秀,
372、太平庄村
  太平庄村位于石井乡西部,与石井新乡址紧临,南与黑扒相连,北与南腰、元古洞两村相接,新峪路贯穿村庄而过,全村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共有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84户,1475人,1286亩耕地,1850亩荒山,年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养殖和外出打工,全村年人均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现村域内有招商项目一个:铁洗旋厂一个。
373、郭凹村
  郭凹村位于石井乡北部,距乡政府12公里,全村10个村民组,245户, 952口人,1210亩耕地,村域面积约9平方公里。全村世居两岭四凹,近年来,随着山区道路的改变,修通全长4.5公里的印郭公路。2006年郭凹村建设新移民村,建造楼房三栋,使我村偏居户74户集中新农村生活,给群众改善了生活条件。2006年我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我村现有山野菜厂一个,投资35万元。另外我村还投资了45万元打深井一眼,
374、前口村
  前口村位于石井新乡址南2.5公里处,东邻小浪底库区,西与本乡黑扒村交界,南处本乡边缘,北与石井村为邻。区域面积为1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8村民组,15个自然小村,总人口1036人,有耕地696亩,人均6分。总林业面积 1500亩,现有荒山 6000余亩,我村主要产业以种粮为主,兼营部分家庭养殖。50%的闲散劳力在外打工。村里有学校一所、便民超市一个,文化大院一所,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近年来,
375、介庄村
  介庄村位于万山湖畔,距乡政府11公里,是新安县西北部65公里处的丘岭山村。全村266户,5个村民组,1026口人,1199亩耕地,村域面积约8平方公里。全村人世居在两岭四沟九圪塔上,近年来随着山区道路的改变,谢拴路、介庄路横贯全村,村组道路硬化4.9公里,大部分农户实现户户通水泥路,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村域内现有恢修三官古庙一座(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围绕古庙,新建集贸市场一个,现
376、潭上村
  潭上村位于石井乡东部,地处万山湖畔,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是洛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998年被命名为新安县“文明单位”。04—06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综治先进单位,“五好党支部”。全村16个居民组,辖区人口2409人,耕地面积 2301亩。村双委班子励精图治,团结奋进,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固定资产总投资82.2万元,新建村部一所,建筑面积32
377、石井村
  石井村位于新安县西北部,距县城38公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东临万山湖畔,西于世界地质公园——龙潭大崃谷交汇,南至北治乡面邻牛星大山,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322户,1350口人。其耕地面积1200余亩,天保林区4000余亩,有效开发区域1500亩,水域面积3平方公里。俯瞰全区,群山环绕,九龙汇集,郁郁青青,丰富的铝土资源,为石井村经济兴隆增添光彩,大山脚下湖光山色,鸟语花香,一叶叶扁舟,一艘艘快艇
378、南腰村
  南腰村位于石井乡西北部,距乡址4公里,全村有9个自然村,具体分部于土沟、后沟、火石三大片之内,总人口896人,耕地1135亩。全村主导产业主要靠种、养、输。农业主要以种小麦、玉米和其他杂粮,间作中药材。人均产粮1500斤左右。养殖业主要以养猪、鸡、牛为主。年出栏肉猪1400余头,仔猪1600头左右,牛存栏数150头,年纯收入在15万元以上。劳务输出300人,总收入150万元,全年人均纯收入可达40
379、石寺村
  石寺村位于新安县北部的邙山北麓、畛河之滨、距县城15公里,是通往青要山、黛眉山等著名景区和北部四乡镇的交通枢纽,也是石寺政策、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心。全村辖25个村民组,1380户,5360口人,耕地面积980亩。地下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铝、磺、铁矿及石灰石等。交通便利,铁路专运线和新峪路、曹石路、庙石路穿村而过。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村两委按照镇党委的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分期实施。
380、石泉村
  石泉村 位于正村乡北部,与北沟村、王庄村等为邻。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49户,总人口982人,耕地面积97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300余亩。交通便利,有近2公里村村通水泥路与主干道李仓路相连接。群众收入以农副业和庭院养殖业为主,部分农户种植瓜果、中药材等,人均纯收入3400余元。该村民风纯朴、社会稳定和谐,2005年荣获县级文明村称号。并且紧临万山湖,有着丰富的荒山资源和水资源优势,现有“水上人家
381、后地村
  后地村位于正村乡西北部,与上坡村、西沟村等为邻。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263户,总人口990人,耕地面积1390余亩。交通便利,正上路穿村而过,且新修有连村通组水泥路近3公里。群众收入以农副业和庭院养殖业为主,部分农户种植烟叶、中药材等,人均纯收入3200余元,该村民风纯朴、社会稳定和谐,并且临近乡新规划的正上路工业区,背靠万山湖,有着丰富的荒山资源和水源优势,是个投资开发的好地方。
382、北沟村
  北沟村 位于正村乡北部,与正村村、西沟村、石泉村等为邻。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71户,总人口675人,耕地面积870余亩。交通便利,正上路穿村而过,且新修有连村通组水泥路近2公里。群众收入以农副业和庭院养殖业为主,人均纯收入3100余元。该村民风纯朴、社会稳定和谐,并且有着与乡0紧临的区位优势。
383、北岳村
  位于正村乡中东部,与中岳村、尚庄村等为邻。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381户,总人口1560人,耕地面积1800余亩。该村交通便利,李仓路穿村而过且有村村通及通组水泥路近3公里与其连接。群众收入以农副业和庭院种养业为主,部分农户种植中药材等,人均纯收入3200余元,该村虽发展相对滞后,但民风纯朴,社会稳定,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
384、正村村
  正村村位于正村乡中心地带,距新安县城15公里,乡0所在地,是全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村共有24个村民小组,784户,农业人口3107人,常住人口近5000人,耕地面积3100余亩。该村交通便利,李仓路、正上路交叉穿村而过。工商业发达,集贸市场繁荣,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加上近年来新乡址的规划建设并已初具规模,给该村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商机,是个投资、发展、创业的理想之地。群众或工、或商、或农、或
385、上坡村
  上坡村 位于正村乡西部、新安县城北8公里处,西、北分别与铁门镇、石寺镇接壤,全村共有27个村民小组,642户,总人口2603人,耕地面积2550余亩。交通便利,工业发达,村域内有洛阳诺铭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新安县长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新安县创兴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是远近闻名的优质耐火材料生产基地,民营企业10余家。新峪路景观大道穿境而过。全村现拥有水泥路面近10公里,率先在全县实现组户通
386、白墙村
  白墙村位于正村乡西部、新安县城北5公里处,西与铁门镇接壤,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864户,总人口3353人,耕地面积276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127亩。交通便利,新峪路景观大道穿境而过。工业发达,村域内有年产120万吨的新义煤矿、新安万山湖工业园等大型骨干企业和基地,还有耐火材料厂和免烧砖厂等民营企业10余家。全村已实现主干道通水泥路面,群众收入以工副业为主,除在企业务工、运输业外,其他参与二、
387、甘泉村
  一、现状 甘泉村位于北冶乡西南3公里,距南石路线北冶段1公里处,东西长1.5公里,南北相距1.2公里,东临北冶乡张官岭村,南与石寺镇山岔村接壤,西邻石寺镇西沟村,北与北冶乡岭后村相接。地处丘陵,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常年干旱少雨,土质为沙土。 甘泉村据说得名于村中的一个泉眼,因其水比周围其他地区的水甜,所以命名为“甘泉”。本村共计1706人,435户,分为9个生产小组,依次为一
388、王庄社区
  王庄居委会西临新安县城,村庄分布于310国道两侧,交通便利。有1037口人,257户,1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305亩。该居委会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村内有投资1000万元的村办集体企业1个、投资5000万元的镇属骨干企业华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及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的港澳家具城。县委、县政府在该居委会规划建设的550亩工业隔离带和依河而建的西湖游园为村民营造了良好居住环境。
389、上河社区
  上河村有324户、1228口人,耕地面积20公顷,7个村民小组,村有木地板厂。近年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力度,目前已达到组通、户通水泥路,森林覆盖率达40%。村内群众以种植、劳务输出为主要收入来源。
390、河南社区
  河南社区位于人民路以东,四高以西,涧河中心以南,南大山以北,1.605平方公里,该社区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大力发展以煤碳运输、商贸、服务、房屋开发租赁为主的产业经济,有力促进了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加强党的组织、思想建设,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使全村经济、文化、活
391、塔地社区
  塔地村位于城关镇东北区,属于小浪底移民搬迁村,总人口360人,共96户,4个村民组,村两委5人,党员13人。该村有黄牛养殖场1个,民营企业3个,村集体年收入17万余元。塔地村2006年是市级示范村,村庄已进行了高标准规划,并按规划建沼气池36个,改厕96个,改灶71个,三改分别占全村总户数的40%、100%、75%,村内卫生由专人保洁,并建立了长效卫生管护机制;村内“三线”已改造入地,安装节能路灯
392、德亭村
  德亭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德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10325105200。
393、梅子沟村
  梅子沟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德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25105213。
394、杨村村
  杨村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德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25105208。
395、毛庄村
  毛庄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10325101221。
396、陆浑村
  陆浑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陆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10325111230。
397、樊店村
  樊店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25101201。
398、新和店村
  新和店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10325101220。
399、小安头村
  小安头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25101224。
400、白河街村
  白河街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白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1032510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