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全国重点镇[4]
121、石桥镇
  石桥乡位于县城北6公里处,东接赵村乡,北邻310国道和陇海铁路,西通逻岗镇,新建的宁柳高速连接线纵穿我乡南北,著名的霍连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并高有上下路口,各村公路连网,交通十分方便,全乡有23个行政村,101个自然村,44000人,耕地面积64000亩,主要支柱产业酥梨、腊杆、花生、绿花菜、棉花,是商丘重点的农业大乡,酥梨面积3.5万亩,九九年被省定为万亩酥梨旅游景区。石桥乡不但是农副产品的集中地
122、胡襄镇
  胡襄乡位于柘城县东北边境、东、北与商丘县境交界,南与老王集、大仵乡接壤,西与马集为邻,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55200轩。辖29个村委会,88个自然村,205个村民组,共8806户,38126人。乡人民政府驻胡襄集。 该乡地势平坦,土质多为两合土,有少量淤土及沙碱地。太平沟、洮河平等斜穿境内。盛产小麦、玉米、油菜、棉花、三樱椒、烟叶等是驰名中外的胡芹产地。有西瓜、大蒜乡之称。.
123、杜集镇
  杜集镇位于虞城县南部,共管辖32个行政村,143个自然村,总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66000亩,人口48000人。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真干群大力弘扬“团结奋进、负重加压、超常超前、争创一流“的精神,实权真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1998年底,全镇共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52亿元,财政收入37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跨入了商丘市先进乡镇的行列。 农业方面,一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
124、利民镇
  虞城县辖镇。解放前称商均镇,解放后为县府驻地称城关镇,1954年县府迁出撤镇属利民乡,1981年改镇。位于县境北部,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北大街、南大街、西大街、东大街、西关、南关、北关、东关、范大楼、老东庄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食品、卫生用品、造纸、纺织、焊条、针织服装等厂。.
125、城关镇
  夏邑县城关镇位于河南省商丘市东部,豫鲁苏皖结合部,面积23.3平方公里,10.1万人。北依310国道,陇海铁路,西临105国道,京九大动力脉,霍连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是黄淮海经济开发重镇,夏邑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豫东明珠之美誉。几年来在-李纪中、镇长毕明德的带领下,全镇上下负重拼搏,大胆探索,超出了一条“农业稳镇,工业立镇,财政强镇,科教兴镇,流通活镇”的经济发展道路,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十年位
126、会亭镇
  会亭镇位于夏邑县城南17公里处,北靠霍连高速公路、310国道西临陇海、京九铁路及105国道,与郑州薛店国际机场及欧亚大陆桥相近,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4000公顷,辖35个行政村,总人口5.1万,其中镇区人口1.62万,回民4000人,是一典型的回汉聚居镇,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畜业兴旺,是豫东最大的万亩黄花菜之乡,又是闻名遐迩的中州小商品集散地
127、东双河镇
  信阳县辖镇。1949年为第二区,1958年建东双河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设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9公里。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4.2万。京广铁路、107国道过境。双河、杜河流经境内。辖老街、新区2个居委会和刘家畈、马店、双桥、保民、彭洼、王家店、白马庙、周庙、塘埂、左店、响山、双河、翟洼、黄楼、付河、土寨、杜河、敖湾、徐洼、河湾2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水稻,盛产板栗、香菇、木耳,
128、明港镇
  明港位于信阳市北部,地处信阳、南阳、驻马店三市结合部,为中州名镇、著名商埠。全镇总面积167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380个村民组、8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12万人,其中镇区人口6.9万人。镇区规划区面积3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明港镇是国家级小城镇试点和河南省重点镇之一。   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从经济区位上看,明港地处长江经济开发带和陇海经济开发带之间,直接接受两大开发带的辐射,
129、灵山镇
  罗山县灵山镇,位于国家大型水库石山口水库上游,是国家AAAA级灵山风景区和国家级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京港澳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省道339线横穿东西,涩(港)何(家冲)旅游公路连通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灵山风景名胜区和董寨鸟类保护区。集镇西距信阳市仅30公里。镇区下辖涩港、大马、檀墩、长山、张楼、祁堂、董桥、高寨、彭庄、袁冲10个行政村和南街、北街两个居委会,辖区总人口25184人,其中集
130、马畈镇
  马畈镇位于光山县城西南部30公里处,属浅山丘陵区,总面积14.2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6万亩,山地面积8万亩。全镇辖14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居委会,311个村民组,41130人。共有33个党支部,其中村(街)党支部15个;党员986人,其中农村党员701人。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9亿元,乡镇企业入库税金238万元,财政收入5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马畈镇交通发达,商贾云集
131、白雀园镇
  白雀园镇位于光山县东南部,东与商城县搭界,南与新县相连,西和凉亭乡、砖桥镇毗邻,北与潢川县接壤。距县城35公里,距京九光山站20公里,106国道纵贯镇境。全镇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7.8公里。年平均气温15℃。全镇辖34个行政村(街),545个村民组,总人口6.2万人,户数14597户。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山地面积96835亩。白雀园镇历史悠久。1947年7月13日白雀园获得解放,在白雀园建
132、新集镇
  新集镇地处大别山腹地,江淮分水岭处,是河南省新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1985年由原城关镇和城郊乡合并建镇, 2005年12月原代咀乡并入新集镇,2012年10月,金兰、彭河、白果树等6个村(居)委会成建制划到金兰山街道办事处。全镇总面积1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8万亩,总人口10.2万人,所辖14个居委会和7个行政村,党委1个,党支部37个,209个村(居)民组,党员1215人。2016年
133、沙窝镇
  沙窝镇地处豫南边陲,鄂豫两省四县(市)八乡镇结合部,国道106线和省道南信叶线在镇区交汇成“X”型。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信息优势,是出入华东与华中地区的交通咽喉。集贸历史悠久,是鄂豫皖边界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全镇镇域总面积130平方公里,29003人,其中镇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已建成镇区面积2.9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9712人。全镇辖29个镇直部门,1个居委会,13个行政村,2
134、上石桥镇
  商城县辖镇。1958年属铁路公社,1962年建上石桥公社,1983年改乡,1994年改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51.2平方公里,人口2.4万。辖上石桥居委会和杨寨、范围子、田园、双河、双竹园、堆塘、太平、高棚、刘楼、回龙10个村委会和上石桥1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建筑、砖瓦、预制件、农机、酿酒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养殖鱼类。古迹有 夏商时期路沟文化遗址、战国时期任岗文化遗址。.
135、余集镇
  商城县辖镇。1958年设跃进公社,1962年更名余集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改镇。在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89.4平方公里,人口4.1万。辖余集街、东门街2个居委会和西湾、杨棚、何冲、文冲、仪学、朱畈、石板、花湾、文桥、连塘、曹集、红阳、迎水、黄洼、湾塘、皮冲、刘湾、雷冲、龙门河、响塘、李湾、张冲、前湾、西杨湾24个村委会。镇办企业有包缝机、制漆、食品、皮毛、编织、农机修配等厂。
136、达权店镇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钢铁公社,1962年置达权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153.6平方公里,人口3万。辖英窝、梅河、塘畈、黑河、香子岗、十二道河、新店、许冲、大造、乌龙岗、头战坪、油河、新建坳、何家畈、黄泥旁、大河冲、幸福、汪家埠、金岗山、狮子塘、盛店、石船22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铸锅、农机、猕猴桃制品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盛产竹木等。.
137、付店镇
  潢川县辖镇。1958年设傅店公社,1983年改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109.5平方公里,人口3.8万。312国道横穿境内。辖傅店、刘楼、榆树店、里棚、庙岗、余湖、新胜、樊村、何店、路口、晏店、新春、林淮、骆店、周洼、周围孜16个村委会。工业企业有砖瓦、饲料和副食加工等。农业主产杂交水稻、小麦、蔬菜,养殖业以樱桃谷鸭、甲鱼、猪、鱼类。境内有豫东南五县特委纪念碑。.
138、马集镇
  淮滨县辖镇。1951年置区,1958年建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改镇。位于县境中部偏西,距县府18公里。面积68.4平方公里,人口2.9万。信(阳)阜(阳)公路穿境。辖马集、龙泉、项园、李围孜、刘大园、鲁围孜、陈庄、徐楼、帅庄、郭集、洛庄、彭庄、赵庄、闻庄、方园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运输、粮油加工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养殖猪、鱼、鸭。.
139、防胡镇
  淮滨县辖镇。1949年设防胡区,1958年建公社,1960年复置区,1962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4.3万。马(集)包(信)公路过境。辖防胡、路沿、高林、林洪寨、大黄庄、黄新庄、魏庄、冯庄、付庙、杨围孜、陈寨、熊寨、蔡庄、胡园、林楼、甘庄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筑、建材、肉类加工等。农业主产小麦、棉花、烟叶、玉米。.
140、夏庄镇
  夏庄镇位于县境东部,是一个平原乡镇。东与长陵乡以乌龙港为界,南隔汪湖、泥河与陈棚乡相望,西北部、西部与张陶、项店二乡镇相连,北依白马港与小茴店镇毗邻。106国道和337省道纵横交汇于镇中心,交通便利,物流、人流畅通。全镇面积78.5平方千米,辖十五个行政村,228个村民组,38764人。近年来,夏庄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夏庄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带领全镇党
141、曹黄林镇
  曹黄林镇位于息县最南端,距县城22公里;南以金河沟为界与光山县寨河为邻;西至李塘乡界;北与八里岔接壤;东与许店乡毗邻。乡域东西约10公里,南北约6公里,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171亩。辖10个行政村,157个村民组,共5020户,20259人。曹黄林镇区位优势明显,东有阿深高速公路,南有312国道和叶罗高速,省道息寨线南北过境,宁西铁路贯穿东西。曹黄林镇大力发展基地型农业水稻、花生
142、白潭镇
  吕潭镇位于扶沟县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东与太康县常营镇接壤,311国道,许郸铁路横贯东西,清水河,幸福渠、跃进渠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镇面积99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244个民组,98000亩耕地,47000人,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的故里,历史上中州四大名镇之一。2000-年被省科委命名为省科技示范乡。2001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此31000万元;账政收入356万
143、逍遥镇
  逍遥镇位于西华县境西南部,地处五县三市交界,沙颍河傍镇而过,总面积53平方公里, 53745 亩耕地,辖29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 总人口 5.1万,主系汉族,其中回族3500人,是西华县主要的回民聚居地。  逍遥镇为中州名镇,历史悠久, 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初名“小陶”,因沙河、颍河傍镇而过, 又名“合流镇”,宋末曾设清水县于此。明清之际, 此地成为连接沙河上下游的重要商阜,与漯河、周口、 界
144、聂堆镇
  聂堆镇位于西华县北部,距县城12.5公里。据传,商王武丁巡游至西华,驾崩葬鸡鸣山(今田口乡陵西村东),聂王伴驾庐墓之年,病故,葬于此,曰聂王冢,聂堆由此得名,1989年撤乡建镇至今。全镇总面积70平方公里,辖22个村委会,61个自然村,180个村民小组,45998人,耕地69645亩,域内现存女娲城、聂王冢、女娲陵、龙泉寺等遗址或旅游景点。农业基础地位稳固 西靠贾鲁河,建有12孔闫岗闸,清水河流经
145、奉母镇
  在豫东平原、黄泛区腹地,有美德弘扬天下之称的奉母镇,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西部颍水河畔。相传在明朝,这里有兄弟二人为争相孝顺母亲,而发生争夺纠纷,故名“夺母城”,清代翰林王遵训途经此地,感慨至深,为弘扬美德更名为“奉母城”。全镇总面积7.8万亩,辖区35个行政村,5.7万人。 奉母镇这个美好的传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奉母人孝顺父母,勤俭持家。同时,也鞭策着历届党委、 政府进行艰苦卓绝的创业奋斗。从
146、固墙镇
  固墙镇风味食品、土特产品独具特色,源远流长。如热豆腐、手擀捞面、油炸香酥等。其风味均与众不同,尤其热豆腐,更是当地一绝,闻名遐迩。1997年7月,朱总理视察周口,固墙镇“热调豆腐”以其清香、细腻、酥软、纯正等特点,被特邀列入宴席食品系列之一。文化遗址固墙镇历史悠久,据史者记载:固墙,古时《淮阳志》称互乡,《上蔡志》称固墙,后沿袭上蔡称谓至今。境内现有楚国孰城遗址、赵匡胤囤粮遗址、又有朱洪武(元章)
147、谭庄镇
  谭庄镇位于商水县西部边陲,周漯公路中段。全镇35个行政村,59000人,84000亩耕地。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49米,总面积90.5平方公里,土质以黄土、黑粘土为主,境内有枯河、汾河、南干渠、托儿沟、付韩沟、大雁沟交错相连。周漯公路、漯周界高速公路、漯 阜铁路呈三条平行线横贯东西,107国道复线在境内贯穿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是商水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文明繁荣的“西大门”,1997
148、槐店回族镇
  槐店回族镇位于沈丘县西北部,在沙颖河畔,蔡水之滨,是沈丘县政府所在地,辖9个行政村,10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9.3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5.12平方公里,总人口9.8万,其中回族2.1万,是豫东主要回族聚居地之一。槐店回族镇有三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西周时曾为项子国都,历州县治所,得沙河航运之利,自古商贸发达,素有“小上海”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槐店回族镇人民在党的英明正确领导下,伴随着共和国前
149、付井镇
  付井镇位于县城东30公里处,素有沈丘东大门之称。东与安徽省界首市相邻,北依古黄金水道沙颖河,京九铁路翘首可望,省豫20线横穿腹地。镇域面积68.4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7.1万人,6.3万亩耕地,是豫东沿边的明星乡镇。 付井镇因街中古有一口深井,姓付人家邻其居住,故而得名。80年代初期付井人即以灵活的头脑,长远锐利的目光,重点以工业为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采取工农业齐头并进的长远发展思路,打造
150、汲冢镇
   汲冢镇地处郸城县西部,素有郸城“西大门”之称。汲冢因西汉廉吏汲黯陵墓所在地而得名。全镇辖33行政村,128个自然村,7.5万人口,10万亩耕地。省级“漯双”公路(s329线)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早在1998年,全镇33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柏油路。目前全镇公路柏油路长达112公里,自然村之间70%通上了柏油路。全镇初步形成了“东南红薯西南烟,北部棉花中部园,人均一亩经济田,畜牧养殖多赚钱”的农业
151、宁平镇
  宁平镇位于郸城县城东部12公里,全镇总面积7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万亩,辖26个行政村,120个自然村,270个村民组,总人口6万人。(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宁平镇为历史名镇。 据历史资料记载,西汉时在此置宁平县、 东汉时为光武帝刘秀之妹伯姬(宁平公主)封地,故为“宁平”。 西晋时废县,永嘉五年,东海王司马越的灵框东运时,路过此地,被石勒的军队追上,焚其尸骨,故又名“临兵城”, 清属鹿邑
152、四通镇
  淮阳县辖镇。1957年建黄路口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更名四通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58.7平方公里,人口3.4万。商(丘)周(口)公路过境。辖黄路口、门张楼、张彪、小何、陈老将、叶新、叶老家、人祖庙、张大-庄、谷宋庄、时庄、马蔡园、棠棣、叶庄、宋楼、大张寨、宋洼、小吴庄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化工、农产品加工、建筑等业。农业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盛产胡桑、烟叶。境
153、新站镇
  淮阳县新站镇辖28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266个村民组,1.6万户,6.9万人,6.6万亩耕地,全镇总面积72平方公里。全镇经济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养殖、农产品加工业、各类个体民营企业为主。2003年全镇GDP总值达2.7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620元。  新站镇位于淮阳县南部,地处淮(阳)、项(城)、商(水)三县交界,南邻沙颖河航道,106国道由北向南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越、各种基础服
154、常营镇
  常营镇位于太康县西部,与扶沟县接壤。总面积100.3平方公里,耕地10.3万亩,6.3万人,辖36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G311国道贯穿境内8公里,乡级公路48公里,村村通柏油路,交通便利;国家化工局太康培训中心、河南油田农场、54635部队农场和太康县农场均驻境内。 常营镇是周口市历史名镇之一,因明初名将常遇春大将曾驻扎此地而得名。历史古迹有夏朝开国王启的五位王子筑台作“五子之歌”讽劝夏王太康
155、老冢镇
  老冢镇位于豫东平原,属河南省太康县,现有耕地八万亩,人口63000人,106国道和许郸铁路穿镇而过,地理位置优越。  老冢镇历史悠久,相传隋朝末年一起义军将领战败牺牲,下葬于此,其冢如丘,故而得名。老冢地处南北通衢,自古商业发达,成为一方商品集散地。老冢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绿豆、芝麻等,品质好、产量高。近年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镇调整了农业结构,扩大了经
156、高寺镇
  高寺镇位于市境中部,东邻官会镇、新桥镇、西邻范集乡,南邻老城乡,北邻丁集镇、永丰乡。面积64.7平方公里,耕地59610亩,辖26个行政村,106个自然,人口6.6万。镇政府驻地高寺。古代,此处有一高丘,名高阳丘。《太平环宇记》载:“应、南顿人,兄弟俱有名,自比高阳氏才子,故号高阳丘也。”后在丘上建寺,名高丘寺。后,清同治元年修寨,名高丘寺寨,简称今名。1965年由新桥、老城、丁集三个公社划出部分
157、秣陵镇
  秣陵镇位于市境中南部,四周与老城乡接壤。辖4个居委会,4个郊区行政村,面积4.79平方公里,耕地2550亩,人口1473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088人。是回族居住较多的乡镇。据史料记载:明宣德三年(1428),项城县旧治从槐坊店(今沈丘县槐店)迁此,长达525年之久。民国时期为城关区,1942年称过一段秣陵镇。1950年,项城县人民政府驻地,亦称城关区。1953年冬,县政府迁水寨后,这里俗称老城
158、蚁蜂镇
  蚁蜂镇位于确山县西北部,东距驻马店市及107国道仅20公里,交通位置非常优越。全镇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67%左右,林地面积11万亩,耕地面积5.3万亩。辖13个行政村,141个村民组,20768人,全镇地貌为三面环山中部平原,有豫南小盆地之称。 2000年6月蚁蜂撤乡设镇;2000年10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百强文化乡镇”;2000年11月金顶山林场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省级森林公
159、出山镇
  出山镇是西平县境内较大集镇之一,位于西平县城西50公里处。西临舞钢市,东有西出公路与漯河、驻马店相通,北接舞阳县、平顶山市,省级重点工程高兰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48.5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4.3万亩耕地,2.7万多人,畜牧业和种植业发达,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富足,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      全镇水域面积达3000亩,有6座中小型水库,以及众多的塘、堰、坝,水产养殖业前景
160、权寨镇
  权寨镇位于西平县城西北15公里处,辖14个村委,共3.7万人,6.2万亩耕地西出公路穿境而过,此距漯舞公路5公里,东距107国道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农业——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春抓万亩烟,夏种万亩豆,梨枣做示范畜牧抓常年”的基本思路,强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1999年至今,全镇种植烟叶25000亩,产值近3000万元,创税250万元。2002年2万亩玉米、大豆间作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