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12]
441、垛庄镇
  垛庄镇于1956年由沂南县划归蒙阴县, 时称垛庄区。1957年称乡,1958年建垛庄人民公社,此后名称多次变更,于1985年9月正式称为垛庄镇,2000年3月批准为中心 垛庄镇隶属蒙阴县 , 地处蒙阴县东南30公里处,是“山东省中心镇”, 辖举世闻名的孟良崮旅游区,与沂南、费县交界的边缘乡镇。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全镇总面积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 5万亩,下辖48个行政村,10661户,3.5
442、蒙阴街道
  蒙阴县蒙阴镇位居县城驻地,辖109个行政村居,总面积25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8万亩,辖区内总人口若悬河1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7万人。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8.7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乡镇企业完成产值16 .9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财政收入2994.8万元,同比增长48.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11元,比上年增加142元。 农 业:通过推行土地流转,引导群
443、常路镇
  1历史沿革:该镇1910年属西二区,1921 年 为常路区,1933年属三区(汶南),1937年为常路、 台庄两个乡,1938年复属三区,1941--1956 年属高 都区、六区。1958年为常路乡, 同年成立常路人民 公社, 1963 年称常路区, 以后又改为常路公社, 1985年9月改称常路镇。 2、行政区划:该镇土地面积77.4 平方公里, 辖41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11625户,339
444、临涧镇
  平邑县辖乡。优质将军红花岗石主产地,已探明储量15亿立方米。1958年设临涧乡公社,1984年改临涧区,1985年设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3公里。面积63.8平方公里,人口2.3万。地庞公路穿境。辖临涧等37个村委会。农业种植小麦、地瓜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金银花为主。乡镇企业以花岗石开采、加工为主。.
445、卞桥镇
  卞桥镇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临沂市西陲,平邑县城东20公里处,北接蒙阴,东靠费县,南与327国道相接,总面积131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卞桥镇隶属临沂市平邑县,辖50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4.2万人。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10种,其中储量较大的有“三石一水”,即石膏储量15亿吨,花岗石储量10亿立方米,石英石储量3亿立方米,矿泉水储量20亿立方米。素称为“中国石膏之乡”。 农业资源
446、李庄镇
  李庄镇位于山东省南部,属鲁南重镇,辖区面积80余平方公里,人口5万。坐落风景秀丽的沂河武河之滨,水资源丰富,北部与临沂经济开发区紧紧相依,东与临沭县,西与罗庄区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民风淳朴,物产丰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其中水果种植面积近万亩。主要矿产有金刚石、重晶石、矿泉水、,优质黄沙等,其中金刚石的储量达52375克拉,重晶石储量为150万
447、马头镇
  历经沧桑,流淌依旧。沂河由北向南蜿蜒数百里,在郯城县马头镇驻地北急转弯,向西约2公里又折向南45里流经邳州徐塘口入运河。多少年了,它川流不息,日闻牛哞,夜听鸡鸣。就是这个90度的的急转弯,使座落在沂河南岸的马头镇藏龙卧虎,人杰地灵,成为堆金聚银的风水宝地,沂河岸边一颗耀眼的明珠。 马头镇东连县城,北濒沂河,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地域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万亩。辖58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7
448、大庄镇
  -镇辖区面积94.66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人,耕地面积8.2万亩,二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1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4亿元,二000年二月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开发区规划区域面积6.2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4万人。山东省沂蒙山区扶贫开发试验区位于沂南县城东南10公里的-镇驻地。  自1993年开发区设立以来,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镇驻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镇驻地建成三横两纵道
449、泉庄镇
  山东省沂水县泉庄乡地处沂蒙山区腹地,乡政府驻地位于沂水县城西北27公里处,全乡辖46个行政村,1.1万户,3.4万口人,总面积14.6万亩,可耕地面积3.8万亩。地势西高东低,多山地丘岭,平均海拔400米左右,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著名的沂蒙七十二崮,有十崮在泉庄,其中纪王崮是沂蒙七十二崮之首,沂河支流马连河自南向北纵惯全乡。近年来,泉庄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生产生活条件得到逐步改善。以乡驻地为
450、圈里乡
  圈里乡位于沂水县东北部,地处沂水、临朐、安丘三县市交界处,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辖55个行政村,3.8万口人。地势西高东低,多属山地丘陵,气候独特,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物产丰饶,无公害,无污染,空气纯净,环境优美。境内浯河发源于此并流经全境。全乡交通便利,南接泰薛路,东红路,车王路、上郭路在此乡驻地交汇。境内文化底蕴深厚,有春秋古战场遗址,唐王李世民征战遗址,齐长遗址,罕见的明代双龙碑,著名爱国
451、马站镇
  马站镇位于八百里沂蒙的北端,地处三市(临沂、潍坊、淄博)五县(沂水、沂源、临朐、诸城、安丘)中心,距县城34公里, 辖76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2.1万户,6.9万口人,总面积133.1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积7.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0%,平均海拔340米,镇地势西高东低,地块多为丘陵,境内主要河流有马站河、沭河、金沟河。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无霜期
452、崔家峪镇
  崔家峪镇位于县城西20公里处,全镇辖31个行政村,1.1万户,3.4万口人,总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万亩,属纯山区乡镇,主要河流有清源河和胜利河,建小(二)型水库9座。200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1亿元,财政总收入7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2元。   该镇交通便利,兖石公路横贯东西,泉重公路沟通南北;通讯设施齐全,全镇村村通公路、通电、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移动、联通网络信号
453、四十里堡镇
  四十里堡镇位于沂水县东南部,距县城14公里,地处三县(沂水、莒县、沂南)两市(临沂、日照)交界。共辖99个行政村、2个自然村(董家山、徐家城子),总人口61483人(2017),土地总面积120.45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50米,境内地势平坦,属典型的丘陵乡镇。境内有黄花河、光照河两条河流,属沭河水系。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温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达240天。[1]2020年7月,获得20
454、杨庄镇
  杨庄镇位于沂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地处三市(临沂、潍坊、日照)、四县市(沂水、莒县、诸城、安丘)结合部,是沂水东北重镇。辖54个行政村,1.87万户,总人口6.4万人,总面积1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万亩。镇内风光秀美、民风淳朴、物产富饶。  交通条件便利。省道泰薛路(泰安-薛家岛)横穿东西,沂潍路(沂水-潍坊)纵贯南北,正在建设中的青红(青岛-新疆红旗拉甫)高速公路穿越东西11公里,设在沂水
455、棘洪滩街道
   政区人口棘洪滩街道座落于城阳区北部,地处东经120°09´,北纬36°16´。东靠城阳街道,西以桃源河为界与胶州市李哥庄镇相接,南同上马街道毗邻,北与即墨市蓝村镇、南泉镇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1.5公里,海岸线长10.5公里,总面积70.6平方公里。1994年6月,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棘洪滩镇整建制划入城阳区,辖24个行政村,3个城镇居委会。2001年
456、夏庄街道
  夏庄街道 2009年,夏庄街道在区委、区0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创新、超越、实干、争一流”的总要求,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生产总值完成96亿元,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1.65亿元,增长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增长27%;实际利用内资19.2亿元,增长13.7%;到账外资完成3300万美元,增长26%;出口创汇13.1亿美元,增长9%。一、以经济结构调整为
457、惜福镇街道
  惜福镇街道位于青岛市城阳区东侧,东以三标山为界与崂山接壤;西与城阳街道毗邻;南与西分别与夏庄街道、城阳街道相邻;北与即墨为邻。全街道总面积53.9平方公里。境内名胜较多,拥有百伏庵、童贞宫、唐王泉、歇佛寺等众多名胜景观。1994年6月青岛市区划调整,惜福镇整建制划归城阳区。辖31个行政村。2001年6月改建为惜福镇街道。2004年,辖29个居委会,2个行政村,全街道总户数12787户,38929人
458、上马街道
  政区人口上马街道位于胶州湾北岸,城阳区西部,东临青岛南万盐场,西与河套街道为邻,南与青岛东风盐场毗连,北与棘洪滩街道接壤。域内拥有海岸线16.5公里,河岸线16.2公里,东西最大长度16.5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1.2公里,总面积47.8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1994年6月,青岛市区划调整,上马镇由崂山区划属城阳区,辖25个行政村。2001年6月改为上马街道,境域建置未变,2004年,街道辖24
459、河套街道
  政区人口河套街道位于城阳区西部,南濒胶州湾,隔海与青岛相望;西、北与胶州市营海镇、胶东镇接壤;东与上马街道毗连。东西最大横距9.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4.2公里,总面积82.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44平方公里,浅海滩涂及水域面积38.7平方公里。海岸线15.95平方公里,大沽河、桃源河流经域内。1994年6月,青岛市区划调整,河套镇整建制划入城阳区,辖18个行政村。2001年6月改建为河套街道。
460、红石崖街道
  红石崖街道办事处位于胶州湾西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东与青岛老市区隔海相望,西接胶南市王台镇。总面积56.8平方公里,辖37个村(居)。 历史  据传,1898年始,邵明奎、李镇元、逄汉池、杨守灿分别从附近的邵家、石梁杨、逄家、山曹等村先后来此经商、开店。后不断有人来此经商、居住。居民来自两省、24县。因地处海崖,土石呈红色,故名红石崖。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末称红石崖。该镇辖境在清
461、灵珠山街道
  灵珠山街道办事处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六个街道办事处之一,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西部,辖22个社区,1.2万人口,总面积40平方公里。灵珠山街道办事处是以驻地灵珠山村命名,灵珠山村原名流化泊,是境内居民最多、建置年代最早的村。这里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辖区内珠山风景区群峰迭翠,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辖区东面是连绵起伏的青珠山、蜂子山、石老山和辛安街道相邻;
462、河山镇
  山东省日照市河山镇河山镇位于日照市东港区北郊,北靠两城镇,南接日照市市区,东南与日照港、岚山港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分别相距l0公里、20公里,距兖石铁路10公里。同三高速公路、204国道、石潮公路纵贯全境,交通十分便捷。全镇总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4.2万亩,共有59个行政村,3.1万人。  境内的河山,以众河之源而得名,河山山势雄伟,诚谓峭壁端严,屹然一邑屏障。河山,不仅云秀、峰险、石怪、松
463、南湖镇
  南湖镇位于城区西 12公里,东邻日照街道,西靠陈疃镇,南与岚山区后村镇相接,北与五莲县街头镇、潮河镇相邻, 总面积 172.6 平方公里,辖 82 个行政村, 7.1 万人口。境内有日照市第二大水库—日照水库,东港区第一大水库—马陵水库,有历史文化浓郁的会稽山(海拔 611.9 米 ),宅科梨园花开似雪,生态茶园滴翠飘香,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地理位置优越,公路四通八达。 335 省道横贯东西,日东
464、陈疃镇
  陈疃镇地处日照水库上游,距日照市区20公里,辖区总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8万亩,现辖38个行政村,3.2万口人,北依五莲县街头镇,东距日照港21公里,西与三庄镇相邻,335省道、222省道在镇驻地中心交汇,日东高速公路在镇内设一出口,与同三高速公路相距15公里,并与京沪、京福高速相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陈疃镇立足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65、浮来山街道
  莒县浮来山镇东距莒县县城2.5公里,西与临沂市沂水县、沂南两县为邻。辖63个行政村,5.3万口人,5万亩耕地,对空面积63.43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该镇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沸石、石英石等。境内有柳清河、海子河、黄花河三条河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主要农产品有大米、小麦、玉米、蔬菜、蚕茧、烟叶及银杏果、叶等。该镇文化底蕴深厚。有国家AA-旅游风景区——浮来山和万亩
466、中楼镇
  中楼镇地处莒县东南部30公里处,东临日照港,北依日东高速公路,南靠兖石铁路,对空面积135平方公里,辖65个行政村,5.8万口人,耕地面积5.2万亩,森林覆盖率34%,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5.1亿元,工商税收563.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13元。同比分别增长35%、61.4%、13%,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29:64:7。境内有国家A-风景名胜区—马鬐山,是鲁东南“橡胶之乡”、莒县“石材
467、龙山镇
  莒县龙山镇位于莒县县城东南部,辖56个行政村,总人口4.7万人,对空面积108平方公里。2004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549.6万元,人均纯收入3542元。龙山镇东距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市40公里,西距胶新铁路火车站30公里,日东高速公路、335省道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龙山镇环境优美,特别是通过近两年开发建设的花崖头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成为一道碧绿隽秀的风景线,上看瀑
468、后村镇
  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地处日照市东港区西南部,东部和北部与东港区的日照街道、南湖镇、西湖镇接壤,西部与南部与岚山区巨峰镇、高兴镇接壤,陆域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辖61个村,总人口5.9万,是省政府确定的“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后村镇地处我国沿海中段,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受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又具有海洋气候的特点,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6℃,无霜期273天,年平均降
469、黄墩镇
  日照市东港区辖镇。1912年置镇,1931年改区,1945年复镇,1950年复区,1958年改甲子山公社,1985年设黄墩镇。位于区境西部,距区政府驻地31公里。面积153平方公里,人口5.6万。日(照)十(字路)、黄(墩)中(楼)公路纵横境内。辖黄墩一、黄墩二、黄墩三、黄墩四、高家、小邵家沟、南塔岭、凌家滩井、赵家滩井、秦家滩井、崔家沟、单家沟、张家沟、辛庄、后崖、北塔岭、小刘家沟、姚家沟、陈家
470、松柏镇
  五莲县松柏镇位于县城东 12公里,座落在鲁东南第一高峰——马耳山南麓。境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具有浓厚的政治、文化与历史底蕴。1946年,五莲县委、县府分别诞生于该乡王家口子村和东白庙村;全省第-报《大众日报》报社也在该乡起源。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九仙山风景区就在松柏境内,齐长城、孙膑书院等历史文化遗迹名声远扬。全乡辖31个行政村,1.47万口人,总面积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3%。乡驻地
471、街头镇
  街头镇地处五莲县最南端。全镇总面积 238平方公里,辖77个行政村,5.6万口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素有“江北石材第一镇”、“山东省中心镇”、“全国小城镇试点镇”之称,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石材加工业和制造业强镇,是一个对外经贸合作潜力很大的乡镇。   街头镇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近年来,街头镇立足基础优势,以争创 “日照市经济强镇、山东省一流中心镇”为目标,大力实施“石材兴镇、
472、满庄镇
  满庄镇辖6个管区,43个行政村,7万人口,7.8万亩耕地,总面积113平方公里,是泰安市“一城两区”建设的两区之一,2000年被确定为省级中心镇,城镇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规划布局合理。目前,建成区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成为泰城南邻一座日益繁荣兴旺的卫星城。 满庄镇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均穿境而过,镇驻地分别设有京沪、京福高速公路上下道口。北距泰山10公
473、马庄镇
   马庄镇地处岱岳区西南,总人口5.1万人,总面积57.23平方公里,是岱岳区唯一的纯平原乡镇。2011年全镇财政收入实现2509万元,同比增长19.7%。在全区社情民意调查和全区社会治安群众安全感电话调查中,均获得全区第一名。近几年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级卫生镇,市级文明镇、全市经济工作20强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市先进基层党委等。马庄镇素有“中国石膏、岩盐第一镇
474、仪阳街道
  肥城市仪阳街道位于泰山西麓,肥城市城市东区。区域面积97.4平方公里,辖49个行政村,4.5万人。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距济南国际机场80公里,东去泰安20公里接京沪、京福高速公路,距京沪铁路泰湖支线仅4公里,货物可直达日照、青岛、烟台等沿海港口,济微公路、泰肥一级公路在乡驻地交叉过境,至历史名城泰安仅有15分钟的车程。境内村村通柏油路,已形成完备的交通网络。仪阳乡驻地与肥城市市区已融为一体,乡驻地
475、老城街道
  老城镇位于肥城市北市区,是肥城的北大门,南与新城办事处接壤,北与济南市长清区毗邻,面积7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88公顷,平原、山区、丘陵面积各占三分之—。北隅为山区,南部为康汇河平原,地势北高南低,落差较大,平均海拔88米左右。矿产丰富,主要有煤、钾长石、黄金、石英石等。交通便利,内有肥城市最大的火车站,泰湖铁路、老泰临公路、建设路横贯东西,济兖路.肥万路、新牛路纵贯南北,104、202
476、安临站镇
  安临站镇位于肥城市中部,东岳泰山西麓,地理坐标为东径116°39′-116°50′,北纬36°01′-36°07′。北邻省会济南,距济南国际机场80公里、津浦线20公里;东接旅游名城泰安,泰肥一级路直通京沪、京福高速公路,行程时间为15分钟;距青岛口岸400公里,行程时间为3.5小时;西与水泊梁山相望,京九铁路距该镇100公里。省道济兖公路纵穿全境,安边、安孙、安桃、潮汶、王边、牛孙六条县乡公路通
477、湖屯镇
  湖屯镇位于五岳之首的泰山西麓,东面是肥城市高新区,西面是石横镇,南面是桃园镇,北面与平阴、长清接界,共有48个行政村(居),1.2万户,辖区人口8.2万人,总面积86平方公里,境内有5处大中型国有和地方煤矿,是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泰安市经济强镇、文明小康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近年来,湖屯镇的财政运行一直非常稳健,始终保持着较好地增长势头,200
478、边院镇
  边院镇位于鲁中宝地肥城南部,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80个行政村,8.4万人,耕地10万亩。明清时隶属泰安直隶州,清末属济南市泰安县,民国初年为泰安县明镇区,49年6月划归肥城县。58年9月成立边院人民公社,85年11月撤区建乡,划分为边院镇和过村乡,96年1月过村乡改镇,2001年2月过村镇撤销并入边院镇。边院镇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早期0员李鹤年的家乡,原泰安县第一个党支部就是
479、小协镇
  小协镇位于驰名中外的泰山脚下,柴汶河畔,地域39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居),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人。新汶矿业集团年产200万吨的国有大型煤矿协庄煤矿座落镇中心,-公路、蒙馆公路、磁莱铁路横贯镇区,交通极为便利。该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石膏、白云石、石英石等矿藏四十余种。泰山水城光明海旅游度假区初具规模,环境优美,风景怡人,自然山水风光旖旎。近年来
480、崖子镇
  崖子镇面积18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3万亩。镇政府驻崖子村,辖58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43666人。该镇南临309国道,桃威铁路横贯境内东西。盛产苹果、大樱桃、黄金梨、板栗、柿子、冬枣、银杏等,是胶东有名的水果、干杂果之乡。马石山风景区位于该镇境内。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农业总产值5.3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9.01亿元,财政收入6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