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13]
481、泽头镇
  泽头镇位于文登西南部,母猪河下游,濒临黄海,镇政府驻泽头村。辖48个行政村,1.53万户,3.84万人,面积114平方公里,耕地4012公顷,海岸线长29.65公里。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6亿元,财政收入12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20元,比上年增加314元。该镇交通发达,桃威铁路、青威汽车专用线横贯境内,环境优越,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滩涂面积2000多公顷,滩涂养殖业成
482、乔官镇
  乔官镇位于昌乐县中部,面积98.8平方公里,辖79个行政村,人口4.7万。2002年,全镇实现GDP总值2.7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89万元,实现利税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 2002年,全镇累计引进各类项目44个,合同利用外资2.4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96亿元。90多家塑料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达4万吨,成为江北塑料加工生产的重要产地。山东江海麦芽有限公司年产优质麦芽12万吨,产
483、鄌郚镇
  鄌郚镇位于昌乐县西南部,总面积223.9平方公里,耕地14.6万亩,辖153个行政村,10.5万人,是省政府确立的“中心镇”。潍坊市母亲河白浪河发源于西部的打鼓山,境内车罗顶为全县海拔最高点,高崖水库为国家大二型水库。鄌郚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人文底蕴丰厚、物产丰富、商贸繁荣 、是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和潍坊市“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镇”。鄌郚镇自古就是历史名镇
484、都昌街道
   都昌街道是山东省昌邑市下辖的一个街道办事处,位于昌邑市主城区,成立于1997年12月。 都昌街道位于都昌街道转盘昌邑市中西部,面积168平方公里,辖82个行政村, 2.5万户,人口8.8万,耕地面积11.3万亩。(以上数据截至2009年)[1]-沿革区划历史沿革  1997年7月4日,撤销都昌镇,分别设立奎聚、都昌两个街道办事处(注:以原都昌镇北海路以东的行政区域设立奎聚街道办事处,以原都昌镇北
485、邵庄镇
  邵庄镇位于曹县南部,距县城 12 公里 ,面积 121 平方公里,辖 49 个行政村, 114 个自然村, 5.8 万人 ,6.8 万亩耕地。  该镇自然环境优越 , 地处黄河故道 , 南沙北淤 , 属温带季风性气候 , 冬夏季节较长 , 春秋季节相对较短 , 雨季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 全年平均降雨量在 700 毫米 。境内主要河道 2 条 , 自西北向东南有引黄河干线和杨河贯穿全境 , 支流纵
486、王坟镇
  王坟镇位于青州市西南山区,辖101个行政村,5.1万人,总面积22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万亩,是青州市面积最大的乡镇。  农业。主要发挥当地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现已形成果品、黄烟、畜牧、蚕茧、木本花卉、中药材和旱作 蔬菜七个支柱产业。尤其盛产山楂、柿子、梨枣、凯特杏等果品,先后建成梨枣基地8000亩,青州敞口山楂基地1万亩,小萼柿子基地4万亩,凯特杏基地5000亩,常年果品产量1800万公斤
487、姜庄镇
  姜庄镇 位于高密市北部,版图面积75.6平方公平,辖47个行政村,11354户,人口3.5万,耕地面积7.5万亩,是山东省中心镇。2005年,全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27万元,比上年增长1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利税3.6亿元,分别增长36%和 5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46元。  姜庄镇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是著称于世的高密“三绝”发源地,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泥塑
488、醴泉街道
  醴泉街道是0高密市委、高密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版图面积22平方公里,下辖14个居委会,16507户,人口6.3万,耕地面积7388亩。醴泉街道是一个以民营经济为基础、工业企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补充的新型街道。 醴泉街道成立于2001 年3月,2007年9月镇街行政区划调整后,地域面积达到146 平方公里,人口11 万人,下辖 69个村(居)。地理位置东起市中心的夷安大道,西与昌邑接壤;总体占据高密市
489、枳沟镇
  枳沟镇是0“一大”代表王尽美烈士的故乡。位于鲁东南潍坊、日照、临沂三市交界处。东经119°13′,北纬35°55′,总面积85.2平方公里,辖55个村,4.8万人;镇区建城面积3.0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2万人。 近年来,勤劳、智慧的枳沟人民依托优越的条件,丰富的资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全镇农业发达,工业振兴,商贸繁荣,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3年全镇实现经济总收入12.52亿
490、林家村镇
  林家村镇位于诸城市境东部。全镇面积320平方公里,辖167个行政村,9.8万人,18.4万亩耕地,镇驻地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林家村镇地处诸城、胶南、胶州三市交界,至青岛国际机场、前湾港码头都在半小时经济圈内。省道薛馆路、青莱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林家村镇区位、交通优势日益凸显,被诸城市确定为全面对接青岛的桥头堡。 林家村镇位于诸城市境东部。辖167个行政村。面积320平方公里。18.4万亩耕地。
491、贾悦镇
  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辖64个行政村,4.3万人,版图面积106.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万亩。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贾悦镇是诸城西部的交通枢纽,央赣路、泰薛路两条省道干线纵横穿过镇境。镇政府驻贾悦村,村原名田庄,后因地处交通要道,商贾集聚,易名贾(gǔ)悦,后讹为贾(jiǎ)悦,距诸城城区25公里。 工业企业齐全,基础雄厚。目前,全镇拥有民营、个体、股份制企业260多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2
492、昌城镇
  山东省诸城市昌城镇辖78个村,6.5万人,版图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8万亩。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昌城镇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距青岛120公里,西临206国道,南达日照80公里,北通潍坊70公里。平日路、诸朱路两条省道,陆海大通道--哈长铁路胶新线及即将修建的青莱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得利斯火车站座落在镇区东部;镇内村村通油路,市内公交车通车里程146公里。 镇村工业异军突起。先后发
493、辛兴镇
  山东省诸城市辛兴镇位于诸城市城东16公里处,总面积80.73平方公里,辖68个行政村,4.1万人口,2003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6.6亿元,财政收入21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和29.5%;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 悠久的历史传承。辛兴镇早在新石器后期就有人类活动,属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晚期。古属夷地,《禹贡》青州之城;周属莒子国封地;春秋属鲁;战国归齐;秦属琅琊郡;西汉属昌县;东汉属东
494、桃林镇
  山东省诸城市桃林乡辖72个行政村,3.8万人口,版图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亩。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桃林乡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北距诸城25公里,东面与青岛相接,南面与日照相邻,距日照港口30公里,离黄岛码头80公里。省道平日路纵贯南北,是境内重要的交通干线,通讯便捷,设施完备。资源雄厚,物产丰富。桃林乡境内山地、丘岭、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有大小山头386座,至高点“大山”海拔57
495、相州镇
  位于诸城市境北部。辖50个行政村。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4.9万。镇政府驻相州。相州镇建置于明初,村临潍水,因潍水改道无常,村人备受迁徙漂泊之苦,宛如水中泊船,故名“象舟”,后演变为相州。清初,诸城县下设八乡里社,即乡下有社,相州属城阳乡;尔后废乡社设练坊,置相州练,领67村;1929年改行七区制,相州属第二区,境内辖10乡;1945年9月9日诸城县人民政府成立,设相州区;1958年设相州乡
496、百尺河镇
  百尺河镇位于诸城市境东北部,诸城市区东北18公里处。辖79个行政村。面积125.2平方公里。人口5万。镇政府驻百尺河。境内有白龙山,古时曾为中草药集散地。平日公路斜贯境内。百尺河镇 东部与胶州接壤,北部与高密相邻。属半丘陵、半平原乡镇。境内有百尺河、五龙河、九龙河三条主要河流,水源充足。省道平(度)日(照)路和下(关)海(青)公路纵穿南北,在镇驻地交汇,胶(州)新(沂)铁路穿越境内。2002年,
497、解甲庄街道
  解甲庄街道办事处基本情况简介莱山区解甲庄街道办事处地处胶东半岛中部,东、南临牟平区、北接烟台高新区,西连莱山区莱山街道办事处、莱山区滨海办事处,南北长16公里,东西宽4.38公里,总面积70余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设在东、西解甲庄村之间,距莱山区013公里,距市08公里,交通便利,北邻烟威高速路、五区连接路、烟石公路、滨海路,距烟台港、火车站、飞机场均在20公里以内。解甲庄街道下辖21个行政村,24
498、南隍城乡
  全乡岛陆面积1.83平方公里,辖1个行政村,2005年底总人口930人,其中农业人口897人。2005年全乡渔村经济总收入1.6亿元,其中渔业捕捞收入1800万元,多品种养殖收入3200万元,工副业收入7800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0万元。人均居住面积38平方米。特色产业南隍城岛海域辽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全乡大力发展多品种人工养殖,形成了贝、藻、珍,上、中、下立体化生态型养殖新格局,年产虾夷
499、新嘉街道
  新嘉街道位于龙口市北部平原,辖28个行政村,2万人,总面积23.24平方公里。街道地处城区,交通便利,206国道横贯全境,东距烟台莱山机场100公里,西距全国最大的地方港口龙口港15公里。农牧业发展:新嘉街道气候宜人,光照充足,土质肥沃,发展高效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素有“胶东粮仓”和“胶东养殖第一镇”的美誉。拥有耕地面积966公顷,2003年粮食总产达到9988吨;蛋鸡存栏量200万只,生猪存
500、新港街道
  新港街道 党工委-:吴明光   办事处主任:鲁 伟概况:总面积45.4平方公里。辖17个居委会。年底总人口2.2万人。2008年经济总收入3676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7096万元。街道生产总值235000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例11.7:62.6:25.7。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893人,实现利税2403万元,利润1962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6630人,实现利税11320万元,利润8510万元;第
501、高疃镇
  烟台市福山区辖镇。1958年建高疃公社,1984年设镇。位于区境西部,距城区中心14.5公里。面积79.2平方公里,人口2.8万。204国道、烟(台)栖(霞)公路横穿境内。辖高疃北村、高疃西村、高疃南村、肖古家、大谷家、肖家沟、湘里、曲家沟、李家沟、孙家疃、肖家夼、口子、西罗格庄、东罗格庄、陈家庄、邹格庄、上疋山夼、下疋山夼、王家疃、小河子、隆口、赵家庄、义井、西栾家疃、唐家疃、湘河、店子、古上、
502、门楼街道
  门楼街道位于山东烟台福山区。下辖:370611007201 111 门楼村委会 370611007202 112 南庄村委会 370611007209 220 东周格庄村委会 370611007210 220 西周格庄村委会 370611007212 220 西汪格庄村委会 370611007213 220 塔寺庄村委会 370611007214 220 东汪格庄村委会 370611007215
503、武宁街道
  烟台市牟平区辖镇。为小镇建设示范乡镇,经济强镇之一。1958年置东风公社,1984年更名武宁乡,1992年设镇。位于区境北部,距城区中心3.5公里。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2.8万。烟(台)威(海)一级公路和荣(成)烟(台)、牟(平)乳(山)公路过境。辖西武宁、南岭前庄、新垦庄、王从曲、周家庄、西王从、北官庄西、心合、北官庄东、南堠子夼、南官庄西、邵家沟、南官庄东、东谭家泊、于家庄、七里店、五里头、
504、苏家店镇
  苏家店镇位于栖霞市西北部,西部、北部、东部分别与招远、龙口、蓬莱三市接壤,全镇有5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5万人。总面积136.5平方公里,林业覆盖率达到48.7%。著名的河流黄水河,分东、西两条支流,纵贯全镇。著名的山有崮山、蚕山等,是人们游览观光的好去处。全镇共有各类科技人员278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104人,初级职称157人。镇驻地有电影院一处,能容纳观众1000多人,全镇有文化
505、臧家庄镇
  臧家庄镇位于栖霞市东北部,北与蓬莱接壤,东与烟台市区毗邻。2001年元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中心城镇,辖112个行政村,8.8万人口,镇域面积224.4平方公里。臧家庄镇是山东省重点规划发展的中心城镇。臧家庄镇区位优越,设施配套。全镇交通、供电、电信、邮政、商业服务等设施日臻完善。同三线高速公路、204国道横穿东西,蓬寨公路、臧桃公路纵贯南北,同三高速公路在镇区设有出口,镇驻地东距烟台市区及(烟
506、桑村镇
   桑村,初建于春秋,形成于战国,时名灵丘,齐之南邑。两汉繁荣,城域千顷。明清云集商贾,因遍植桑蚕而成名。桑村,位于枣庄市山亭区西部,与滕州为邻,总面积78平方公里,23个村(居),人口9.1万人。 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经济强镇、山东省级中心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山东省文明乡镇、山东省机械制造特色产业镇和枣庄市科学
507、店子镇
   店子镇位于泰沂山脉西南麓,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北部,枣庄、临沂、济宁三市交界地带,属砂石丘陵山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3.10万人。店子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全镇山林面积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有小二型水库13座,塘坝36处,大口井67个,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大理石、矿泉水等,特别是花岗石中的“莲青花”、“富川青”两大稀有品种,储量大,纯度高,易开采。境
508、西王庄镇
  枣庄市市中区辖镇。建国前属峄县,1958年属峄县郭里集公社,1962年析置西王庄公社,属齐村区,1983年属市中区,1984年建乡。面积36.5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辖西王庄西、西王庄南、付湾、东花沟、西花沟、碌桥、黄楼、姚庄、于官庄、陈刘耀、冯刘耀、付刘耀、石羊、赵庄、高庄、洪村、横沟、陆庄、扬楼、西大楼、宋楼、南山、东王庄2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兼产花生、豆类、蔬菜等。.
509、税郭镇
  枣庄市市中区辖镇。建国前属峄县,1960年属枣庄市(县级),1962年属枣庄市齐村区,1983年划归市中区,1984年建税郭镇。距市区20公里。面积39.5平方公里,人口2.1万。206国道过境。辖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孟庄、玉皇庙、中义合、上义合、花古泉、齐山头、师山口、宋湖、王家庄、东郝湖、西郝湖、西长汪、东长汪、上桃园、下桃园、陈岭、北沙沟、南沙沟、董楼、东三屯、西三屯、宋庄26个村委会。
510、涧头集镇
  涧头集镇位于枣庄市最南部,西邻张山子镇,东邻江苏,邳州市,南界江苏贾汪区,北靠运河与峄城区古邵镇,隔河相望。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6。2万,辖32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206国道,‘博山——徐州’、‘台儿庄——张山子’公路在此交汇并设停车点,韩庄运河与伊家河建有港口、码头、水陆交通比较便利。 建成国前属峄县,建国初属兰陵县。1952年由江苏铜山县黄邱区划入张楼、穆庄、曹林、周庄、土山五个村,1
511、滨湖镇
  滨湖镇暨滨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滕州市西北部,是2001年3月6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望庄、岗头两镇合并而成的建制镇。北与邹城市接壤,西濒微山湖,东邻大坞镇,南接级索镇。全镇行政面积14900公顷,耕地面积8518公顷,辖90个行政村,2.76万户,12万人,其中回、苗、傣等少数民族近2000人。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安先进镇”,“全省农村审计工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先进
512、大坞镇
  南沙河镇面积44.7平方公里,人口4.8万,辖38个行政村,被列入滕州市经济开发区B区。京福高速公路、济枣路、笃西路、益康大道在境内纵横相连,并设有京福高速公路南出口,京沪铁路南沙河站,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工业发展起步较早,九十年代初,就被誉为:“山东省百强镇”、“山东省经济强镇”、“枣庄市工业总产值第一镇”等荣誉称号,现已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工业格局。农业基础地位突出,东部山
513、姜屯镇
  姜屯镇地处滕州市西郊,是2300多年前滕国的发祥地。古文公台为滕州八景之一,滕文公礼聘孟子,“法先王,行仁政,施善教”,誉为善国。全镇辖83个行政村,8.6万人,总面积84.48平方公里。市污水处理厂、新源电厂、武所屯电厂、庄里煤矿、武所屯煤矿、赵坡煤矿坐落其中,北留路、济枣路两条省道贯穿东西,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素有“滕西粮仓煤海”之称。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5亿元,镇级财政收入2
514、柴胡店镇
  柴胡店镇位于滕州市的最南部,总面积62.74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辖41个行政村。 境内有庞大的古汉墓群,唐朝时修建的“老君庙”、摩崖石刻,供奉吕洞宾的吕祖阁明吕祖阁。建于明朝,号称鲁南道观之首的老北宫,供奉奚仲的车服祠等。环境优美秀丽,刘村万亩梨园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四季风光令人陶醉:春季有“似风卷起千堆雪的梨花胜景”,夏季如翠绿的海洋,秋季黄橙橙酥梨压弯枝头,冬季的梨园雪景千姿百态;
515、东郭镇
  东郭镇位于滕州市东北部,位于滕州、山亭、邹城三县交界处,区域面积148平方公里,92个行政村,11.6万人,是山东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镇。该镇西靠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滕平公路、枣庄市农业示范路穿境而过。境内有莲青山省级地质公园,马河、户主等十几座大中型水库。山、水、石、林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东郭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确立了“培植三大亮点(招商引资与民营经济、道
516、常庄镇
  枣庄市薛城区辖镇。1960年建常庄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位于区境南部。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2.9万。京沪铁路和104国道过境。辖常庄、后大、单庄、前大、周庄、店子、石坝、杨庄、渐庄、彭楼、朱桥、六炉、两满、孟岭、姬庄、西麦、东麦、西小、东小、西姚山、东姚山、邵庄、何庄、种庄24个村委会。矿藏石英石。乡镇企业以玻璃、造纸、建筑、煤炭、运输和服务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
517、阴平镇
  阴平镇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西南部,全镇面积为90km2,辖86个行政村,共4.8万人。 北依闻名遐尔的“冠世榴国”,南临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京杭大运河,东接枣台公路,西面与美丽的微山湖相邻,206国道、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从境内两侧纵穿而过,前薛公路横贯东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息好的经济开发优势。
518、底阁镇
  底阁镇位于山东省枣庄市东南部,处于两省(山东、江苏)、四县(邳州、台儿庄区、峄城区、苍山县)结合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东距-公路20公里,西距徐州观音机场88公里、京福高速公路和枣庄西火车站26公里。南邻京杭大运河台儿庄码头,234省道穿境而过。全镇辖46个行政村,区域面积71.5平方公里,人口5万人,耕地面积5.3万亩。底阁镇境内有全省最大的石膏矿区,现有石膏矿16家,民营
519、源泉镇
  源泉镇位于博山东南部地区,地处淄河上游,鲁山脚下。全镇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08亩,总人口16000人。 全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重工、调农、兴商、强镇”的总体思路,积极进行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其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地抓特色、求突破、不断引进名、优农产品品种。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高值经济作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大好局
520、池上镇
  池上镇位于博山区东南部,淄河上游,与淄川区、沂源县、临朐县交界,山东省第四高峰鲁山坐落镇内,全镇总面积156.51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境内海拔800米以上山头有13座,鲁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其中。耕地面积1.7万亩。省道仲临公路横贯全境,镇内村村通油路,通车路程60公里;通讯便捷,中国通信、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镇。池上镇是淄河水发源地,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无污染,水质含有对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