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3]
41、虎邱镇
  虎邱镇位于安溪县西南部,拥有山地面积15.7万亩,耕地面积2.2万亩,茶园面积1.2万亩,是安溪县茶叶主产区之一,也是乌龙茶“黄金桂”、“佛手茶”的发源地;茶苗繁育、茶叶加工、茶叶机械制造等行业初具规模。2002年底,全镇人口50310人。2001~2002年,虎邱镇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社会事业迈上新的台阶。200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8015万元,工业总产值198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
42、古田镇
古田镇   古田镇,位于福建省上杭县东北部、梅花山南麓,地处龙岩市新罗、上杭、连城三县区结合部,是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所在地,又是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处交通要塞,北通连城、长汀,连接江西,西南达上杭、武平,通往广东,东连龙岩、漳平、达厦门,交通便利,来往旅客川流不息。该镇开发较早,宋代即有人家居住,民国期间辟为圩场。建国后,经历年开发建设,已成为繁荣的山区集市。古田镇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重
43、潢溪镇
  潢溪镇地处余江县中部,位于鹰潭、余江、锦江镇交界处,距华东铁路枢纽鹰潭约18公里,距余江县城约15公里。206国道、梁余线、景鹰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捷。2003年被列入全省100个重点建设镇。辖区面积为46平方公里,辖区内13个行政自然村,1个居委会,18个镇直单位,全镇总人口37340人,人均纯收入为3200元。  多年来,镇党委、政府以-理论为指导,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效益
44、大冲乡
  我乡位于吉安县北部,官澧大公路穿境而过,距吉新公路6公里。总面积88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人口12380人,现有耕地23365亩。200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完成6843万元,财政收入完成109.2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548元。我乡工商业和基础设施较薄弱,但近几年来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004年,投入20余万元对主要乡村道路进行了全面维修。实施“户户通自来水”工程,涉及11个村委会
45、万龙山乡
  芦溪县辖乡。1958年属茅店公社,1960年析置万龙山公社,1966年并入国营万龙山垦殖场,1984年改乡。面积78.3平方公里,人口0.6万。位于县境东部,乡政府驻东坑,距县城13公里。有公路北通320国道,西南接319国道。辖东坑、长岭、陇上、南岭、下冲、槽下、下村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汽车电器、电风扇、水电、塑料制品、胶合板、钨砂、造纸、罐头笋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盛产杉、松、杂木、毛竹、茶叶
46、里岔镇
  里岔镇位于青岛市西南部,距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距青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同三高速公路出口8公里,正在建设中的济青高速公路复线在该镇设有出口,交通极为便利。镇内各项资源丰富。境内有占地1200亩,蓄水800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两座,水质清澈无污染;建有供水站及35万伏变电站各一处,可满足镇工业和生活需求;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大批熟练的缝纫工和机械车床工,可满足企业所需技工要求。目前,全镇已构筑起以农
47、齐都镇
  齐都镇位于区境中部偏北,面积50.73平方公里。辖43个自然村,设47个村民委员会,人口420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95人,人口出生率为7‰,人口计划生育率为100%。有耕地3116.7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00%,是临淄的重点产粮乡镇之一,也是山东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2003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4677万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841万元、31076
48、唐村镇
  唐村镇距邹城15公里,是鲁南新兴的能源城镇。下辖5个管区,29个行政村(居),耕地面积2.7万亩,辖区面积38.5平方公里,社会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总人口2.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为5‰。镇内有全国最大坑口发电厂——邹县电厂、山东电力一公司、兖矿集团唐村公司、兖矿集团峄化公司等省、市属大中型企业。该镇傍临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福铁路,邹石公路贯穿全境,具有交通便利、资源丰富、通讯快捷等经
49、大水泊镇
  大水泊镇座落在胶东半岛东南部,南临石岛港,北依威海市,西接文登,东壤荣成,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是一个军事、文化、经济的重镇,镇区内不仅有部队、军用机场、民用机场,而且还有天福山中学、文登市第二人民医院,以及20多个双管单位。全镇辖89个行政村。15225户,4.6万人,面积123.53平方公里,耕地6.4万亩。  大水泊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新、老309线横贯东西,威石路、机场专用路都在镇
50、侯营镇
  侯营镇位于聊城市西南近郊,全镇现有4.3万人,7.6万亩耕地;辖6个管理区,64个行政村;总面积76平方公里,是东昌府区第二大镇。  该镇是市区卫星乡镇,距城区仅4.5公里,境内公路四通八达,聊莘、聊张、李田、侯贺公路从横交织;西环高速、京九铁路和南外环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京杭、西新、周公、徒骇四条河流纵贯南北,地下水源充足,水利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我镇通讯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通讯
51、詹店镇
  詹店镇位于武陟县的东南部,地处郑州、焦作、新乡三市交汇的“金三角”地带,北靠巍巍太行,南临九曲黄河,与郑州隔河相望。附近有闻名遐迩的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焦郑高速、詹泗公路、郑新公路、京广铁路穿境而过,内有武陟、老田庵两个火车站,年运送旅客2万余人次,货物吞吐量达100余万吨,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引黄灌渠——人民胜利渠贯穿全境,水资源丰富,盛产优质大米和黄河鲤鱼,素有“豫北小江南,中原鱼
52、侯庙镇
  侯庙镇位于河南省的东北角,豫鲁两省交界处,南临黄河、北倚金堤。濮台商等级公路及濮台铁路穿境而过,是鲁西南和豫东北的交通咽喉。侯庙因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城镇建设发展较快,而被誉为镶嵌在濮阳市“濮东桥头堡”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1998年3月,侯庙镇被确定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999年3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镇,2000年4月被列为全省117个重点镇之一,2002年通过了省政
53、槐店乡
  槐店乡位于大别山北麓,县城南部,寨新公路、光白路、京九铁路、阿深高速公路纵横全境。全乡总面积9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万亩,山林面积2.8万亩,辖18个行政村(街),365个村民组,总人口3.2万人。  槐店乡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素有“红色的土地、将军的故乡”之称,是红四方面军、红二十八军战斗过的地方,境内有“望城区苏维埃旧址”、“潢光战役槐店战斗纪念地”,是万海峰、曹学德将军的故乡。西
54、水屯镇
  水屯镇是驿城区的一个农业大镇,位于驻马店市东8公里,驻新公路两侧,东靠中国最大的人工湖一宿鸭湖,行政区域面积为10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6.4万人;现有耕地面积为9.4万亩,辖20个行政村,304个村民组。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5.2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3.1亿元,农业总产值2.1亿元,财政收入125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193元。 水屯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55、竹林镇
   竹林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部,处在省会郑州与古都洛阳之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于1994年撤村建镇,全镇总面积19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下辖3个村,4个居委会,15255口人。镇党委下辖17个支部(总支),党员519人。2005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320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5300万元,人均纯收入8100元。全镇总资产达14亿元。2001年以来在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镇评比中均名列
56、温泉镇
  温泉镇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闻名中外的太极拳发祥地,三国著名军事家司马懿的故里。盛产的山药、地黄、菊花、牛膝“四大怀药”享誉中外。全县总面积462平方公里,辖262个行政村,总人口41.9万人。  温泉镇地处郑州、新乡、焦作、洛阳四市环抱之中心,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特别是焦作黄河公路大桥、焦温公路、新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其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温县土地肥沃
57、熊河镇
  荆州市江陵区辖镇。1958年设熊河公社,1961年设区,1975年撤区建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中心30公里。面积127.2平方公里,人口4.2万。沙(市)洪(湖)公路从镇中穿过。辖花桥、司马、花彭、熊堤、熊河、捷口、明星、新庄、沙岭、新河、永固、两桥、洋湖、建国、彭市、国强、荆干、跃进、新垱、民主、边江、三闸、南湖、严中、侯垱、黄林、-、花兰、严北、吴桥、南桥31个村委会和熊河
58、沉湖镇
  沉湖镇位于汉川市西南,南枕汉水,与仙桃隔江相望;西与天门接壤,北抵荷沙主干线。全镇国土面积72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16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7200亩,人口59800人。 沉湖镇素有汉川“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几年来,通过深度开发和结构调整,现以形成以优质稻、优质棉、双低油菜、经济林、蔬菜、水产、畜禽为主的成片种养基地;大型排灌设施——湖北“五七”泵站座落该镇,建成一座功率为100千瓦的福
59、洛阳镇
  随州市辖镇。1956年为洛阳区,1959年改公社,1984年复为区,1987年建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36公里。面积230平方公里,人口4万。北濒荞麦河、中有桃园河横贯境内,水源充足。辖向湾、金花冲、金鸡岭、花屋湾、邱畈、潘家桥、龙泉寺、小岭冲、铁塔寺、桐木冲、黄金堂、骆家畈、易家湾、潘家店、土井、代燕坳、王家桥、凤凰寺、刘家桥、珠宝山、曹家冲、九口堰、张畈、胡家河、蔡家咀、龚店、三眼桥、青林畈
60、岳口镇
  岳口镇位于天门南部,全镇辖51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总人口14.5万人,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万人。近年来,岳口镇瞄准“全市第一镇、全省重点镇、全国示范镇”的发展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上项目、努力创环境,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全镇实现地区总产值34.6亿元,增长17.5%;财政总收入5120万元,其中地方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