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6]
201、淇县
  淇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卫河北岸,总面积567.4334817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21.7%。总人口26万人(2002年)。辖朝歌镇、高村镇、北阳镇、西岗镇、桥盟乡、庙口乡、黄洞乡、铁西区8个乡镇区,175个行政村。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达。北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南至省会郑州120公里,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不久将建成的京广高铁、107国道纵贯全境南北,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傍县城而过
202、牧野区
   邮编:453002 代码:410711 区号:0373 拼音:Muye Qu  牧野区位于河南省北部、新乡市市区中北部。总面积80平方千米。总人口30万人(2004年)。  行政区划  牧野区辖7个街道、1个镇、1个乡:东干道街道、荣校路街道、北干道街道、花园街道、卫北街道、新辉路街道、和平路街道、王村镇、牧野乡。区人民政府驻学院路。东干道街道   代码:410711001   2006年,辖7
203、延津县
   邮编:453200 代码:410726 区号:0373 拼音:Yanjin Xian  延津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开封市西北部。县境南北长45.5千米,东西宽42.5千米,总面积946平方千米。总人口48万人(2004年)。本站注:2006年行政区域发生变化,新的面积人口数据暂缺。  行政区划  延津县辖3个镇、9个乡:城关镇、丰庄镇、东屯镇;僧固乡、石婆固乡、魏邱乡、司寨乡、王楼乡、马庄乡、胙城乡
204、华龙区
   邮编:457001 代码:410902 区号:0393 拼音:Hualong Qu  华龙区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总面积255平方千米。总人口51万人(2002年)。基本概况  濮阳市华龙区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成立于1986年,总面积119平方公里,人口34。4万人。是集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文明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于一体和国家
205、魏都区
  魏都区是许昌市唯一的市辖区,是许昌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8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辖12个办事处,97个社区居委会。全区总人口39万人,有17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6%以上。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满族、藏族、蒙古族、壮族等。   魏都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远古时期,东夷族部落酋长许由率众耕作于此,故称为许地,周朝时候被奉为许国。秦统一天下后,被改为许县。东汉末年,曹操迎汉献帝迁
206、源汇区
   邮编:462000 代码:411102 区号:0395 拼音:Yuanhui Qu  源汇区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总面积201.6平方千米。总人口32万人(2004年)。基本概况  源汇区历史悠久,古老而年轻。古老,是因为源汇区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五帝时代就建有隐阳城,唐朝中期称隐水镇,明朝永乐年间发展成为贸易重镇,称螺湾渡,清朝咸丰二年修建源汇寨,民国初年改称漯河镇。1948年设立县级漯河市。年轻,
207、灵宝市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北濒黄河,分别与陕西省洛南县、潼关县,山西省芮城县、平陆县,河南省陕县、洛宁县、卢氏县接壤。东经110°21′-111°11′、北纬34°44′-34°71′。东西长76千米,南北宽69千米。总面积3011平方千米(根据民政部《简册·2006版》)/2997.1平方千米(根据《三门峡市行政区划简册》)。总人口732296人(2005年)。  邮编:472500 代码:41
208、内乡县
   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属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缘。东接镇平,南连邓州,西邻淅川、西峡,北依嵩县、南召。地形呈南北条状,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54公里,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万亩。全县辖16个乡镇289个行政村和8个居民委员会,38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3万人。  邮编474350 区号0377自然地理  【 气 候 】  县境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
209、新野县
  新野,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襄樊市接壤,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三国历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部落,西汉初年置县。这块富庶美丽的土地,造就了邓禹、庚信、岑参等历史文化名人。三请诸葛、火烧新野等三国故事使新野声名远播,闻名遐迩。  新野,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社会稳定,政通人和。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辖8镇5乡两个办事处,266个行政村(居委会),98
210、睢县
  睢县地处河南省东部,隶属于商丘市,辖8镇12乡,545个行政村,总面积924平方公里,人口80万,耕地87万亩。旅游资源  睢县是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200多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近几年来,睢县人民以争创“优秀旅游城市,优秀园林城市”为动力,不断开发潜在的旅游资源,现已形成精品旅游线路。北线有中原四大名寺之一的白云寺、王伯党墓、睢杞战役烈士陵园、神秘秀丽的北湖;东线有古色古香的明
211、柘城县
  柘城,一片厚积着黄河文化历史瑰宝,闪烁着悠久商业文明之光的古老土地。柘城,一座在改革开放的春风细雨中焕发了青春活力,在新世纪经济建设全面提速中迅速崛起,在春来八面、风生水起的时代大腾越中崭露头角的现代文明之城。  柘城一名始于战国,属楚国。据《太平寰宇记》:“邑有柘沟,以此名县。”柘沟应是以当地广泛生长柘树为名。秦置柘县,隋改柘城县。柘城县属河南省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豫东平原,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212、罗山县
   罗山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面积2077平方公里,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隋开皇十六年始置县。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先后哺育了三国名相费祎、治水名臣黎世序、历史学家尚钺、起义将军张轸等七十多位历史名人。1979年,在莽张天湖挖掘出来的商周古罗国遗址,轰动海内外,举世惊叹!罗氏华人纷纷前来寻根问祖归宗正源,随墓地出土的白酒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于1990
213、平舆县
  邮编:463400代码:411723区号:0396拼音:Pingyu Xian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驻马店市东。总面积1285平方千米。总人口94万人(2002年)。历史沿革秦置平舆县,为古挚国地,奚仲之后,并有奚仲造车的故事。据《说文解字》:“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所以战国时称“舆”,加之这里地形平坦,以“平”字冠名,称平舆。?年,平舆县辖4个镇、14个乡:古槐镇、庙湾镇、东和店镇
214、巩义市
  代码:410181区号:0371拼音:Gongyi 巩义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中部。北纬34°31′-34°52′,东经112°49′-113°17′。总面积1041平方千米。 总人口79万人(2002年)。基本简介巩义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中岳嵩山巩义在河南省的位置北麓,北纬 34”31 一 34”52 ,东经 112”49 - 113”17 。总面积 1041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50 万亩,
215、滑县
  滑县位于豫北平原,属安阳市管辖,与濮阳、延津、浚县、长垣、封丘、内黄接壤。县城道口镇南距郑州市153公里,北距安阳市70公里,东北距濮阳市53公里,西南距新乡市70公里,西北距鹤壁新市区25公里。全县面积1814平方公 里,耕地面积171万亩。辖10镇12乡,1020个行政村,总人口1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3万人。气 候  气候湿润,雨量较充沛,平均气温13.7度,平均降水量634.3毫米,日
216、江夏区
   【人口民族】 2007年底,人口68万人。  【地形气候】 属江汉平原向鄂南丘陵过渡地段,区境地形特征是中部高,西靠长江,东向湖区缓斜。地貌以第四系红色粘土组成的网状平原为主,其两侧为平坦的冲积平原,东侧为梁子湖底地。三种地貌形体基本平。丘陵地形主要分布在区境北部,呈东西向带状,横刻在网状平原和冲积平原之中。东部和西部为滨湖平源,地面高程约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岗丘。境
217、青山区
  青山区是武汉市中心城区之一,东与洪山区接壤,西与武昌区毗邻,南倚东湖风景区,北濒万里长江,与天兴洲隔江相望。全区面积47.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27万,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和钢都花园管理委员会。境内驻有武汉钢铁公司、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武汉石油化工厂、中冶集团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等10多个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是“一五”计划时期国家投资建设的新型工业基地,素有“十里钢城”之美誉。  全区绿化
218、襄城区
襄阳古城墙     2011年末,襄城区辖王府、昭明、檀溪、庞公、隆中、余家湖6个街道,卧龙镇、欧庙镇2个镇,尹集1个乡,共9个乡级政区和鱼梁洲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辖有47个社区居委会、12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33个居民小组、672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51.3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5.44万人,城镇化率69.02%。另有流动人口19461人。总人口中,男性25.62万人,占4
219、襄州区
  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襄阳区位于鄂西北,地处汉水中游属南阳盆地边缘。境跨东经111.44″-112.23″,北纬31.46-32.28″,东接枣阳,西接老河口、谷城、南连宜城、南漳,北与河南省的邓洲、新野、唐河接壤。全县南北长江79.6公里,东西宽余77.2公里,总面积3226平方公里。   襄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优势,历史上就有“南船北马
220、猇亭区
  宜昌市辖区。位于市区南部。辖3个街道。面积119.67平方公里,人口4.6万。区府驻正大路,距宜昌市中心16公里。古称猇亭,又名兴善坊、虎脑背、古楼背。民国时期设猇亭镇公所,1949年后为宜都县古老背区,1957年为古老背镇,1962年恢复古老背区,1982年划归枝江县,更名为猇亭。1983年改公社为镇。1994年划归宜昌城区,1995年设置宜昌市猇亭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全区以丘陵为主,东部、
221、当阳市
玉泉寺铁塔    当阳市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西接宜昌,东临荆门,南联荆州。1988年10月撤县建市。现辖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55个村、18个社区,国土面积2159平方公里,人口48.6万人。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灿烂。当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为权国,战国时秦始建当阳县,距今约2200多年历史,为楚文化及三国文化重要发祥地。境内有号称“天下丛林四绝”之一的佛教圣地天台宗祖庭玉泉寺和全国三大
222、大冶市
黄石地质博物馆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地跨东经114°31′—115°20′,北纬29°40′—30°15′。西北与鄂州市为邻,东北与蕲春、浠水县隔江相对,西南与武汉市、咸宁市毗邻,东南与阳新县接壤。距省会武汉仅90公里,由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黄石市代管。全市总面积1566.3平方公里,辖1个乡、10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有农场。自然
223、茅箭区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面积540.3平方千米/578平方千米(简册)。2004年末总人口232282人。  区人民政府驻顾家岗。邮编:442012。代码:420302。区号:0719。拼音:Maojian Qu。【行政区划】  截至2007年12月31日,茅箭区辖3个街道、1个镇、1个乡、1个开发区。共有26个居委会、37个村委会。   五堰街道 办事处驻东山路,人口77402人,面积6.6平方千米。
224、张湾区
   张湾区面积652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320000人。  区人民政府驻张湾。邮编:432001。代码:420303。区号:0719。拼音:Zhangwan Qu。  张湾区原属郧县管辖的黄龙区和茶店区的茅坪公社。1967年6月6日,湖北省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批准设立。行政区划  张湾区是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辖县级区,位于十堰市城区中西部,是十堰市政府所在地。版图面积652
225、荆州区
荆州区    荆州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1955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1979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辖市。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京山县、钟祥市划出。市政府驻沙市区。  沙市市
226、监利市
  隶属于湖北省荆州市。城区江城大道监利县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北岸,隔江与湖南省岳阳、华容县相邻。面积3118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1378957人,居荆州各市县之首。县人民政府驻容城镇。邮编:433300。行政区划代码:421023。区号:0716。拼音:Jianli Xian。县境属河湖淤积平原地区。地势平缓,河渠纵横交织,河泊星罗棋布。南临长江,北滨东荆河,东沿洪湖,西界白鹭湖。最大人工河
227、东宝区
  东宝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15〞(马河镇易畈村沙滩河叉口)-112°21′15〞(牌楼乡杨冲村马家集),北纬30°46′02〞-31°27′58〞(仙居太平村胡湾)。东与钟祥市毗邻,西与远安县、南漳县交界,北与宜城市接壤,南接当阳市、沙洋县。全区南北最大长度约70.75千米,东西最大宽度48千米。面积1645平方千米。2004年底,全区人口363721人。  区人民政府驻金虾路9号。邮编:4
228、华容区
   华容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鄂州市西部。东连鄂州市区,北与黄冈市团风县、武汉市新洲区隔江相望,西与武汉市洪山区接壤,南临鄂州市长港管理区。面积460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262280人。  区人民政府驻华容镇。邮编:436030。代码:420703。区号:0711。行政区划  华容区辖4个镇、2个乡:华容镇、庙岭镇、段庙镇、葛店镇、临江乡、蒲团乡。历史沿革  1987年8月10日国务院批准(
229、孝南区
  孝南区位于湖北省北部偏东,面积1020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826072人。  区人民政府驻书院街。邮编:432100。代码:420902。区号:0712。行政区划  孝南区辖4个街道、8个镇、3个乡:书院街道、车站街道、新华街道、广场街道、西河镇、杨店镇、陡岗镇、肖港镇、毛陈镇、三汊镇、祝站镇、新铺镇、卧龙乡、朋兴乡、闵集乡。其他:东山头、朱湖农场、南大等。历史沿革  1993年4月10日
230、红安县
  【位置面积】红安别称将军县,原名黄安,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邻接河南省。面积178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43146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516662亩,林地面积118万亩。县城距武汉112公里,距黄州130公里,京九、京广铁路联络线从县南穿过。【行政区划】2004年底,辖10个镇(城关、七里坪、华家河、上新集、二程、高桥、觅儿寺、八里湾、太平桥、永佳河)、1个乡(杏花),9个社区居委会、396个村
231、团风县
  团风县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北岸。面积833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380100人。县人民政府驻团风镇。邮编:438000。代码:421121。区号:0713。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河流南有长江,东有巴河,西有举水。行政区划团风县辖8个镇、2个乡:团风镇、方高坪镇、淋山河镇、回龙山镇、马曹庙镇、上巴河镇、总路嘴镇、但店镇、贾庙乡、杜皮乡。历史沿革1995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冈地区和县
232、咸安区
  咸安区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东临阳新,南极崇阳,西界赤壁,北交江夏,东南与通山接壤,西北与嘉鱼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6′-114°43′,北29°39′-30°02′。东西宽58千米,南北长41千米。面积1502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547408人。  邮编:437000。代码:421202。区号:0715。行政区划  咸安区辖3个街道、9个镇、1个乡:浮山街道、永安街道、温泉街道、汀泗
233、随县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   随县位于湖北随州市。下辖:随县以西周封国随为名。春秋分属随、厉、唐三国。战国末属楚,置随县。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置随州。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2年属襄阳专区。1970年属襄阳地区。1979年,析随县城关镇及近郊,设立县级随州市。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随县,将随县的行政区域并入县级随州市。1994年,湖北省政府将随州市由襄樊市代管改为省直辖。2000年,撤销省直辖县
234、宣恩县
   宣恩县在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中游南岸,东南邻湖南省桑植、龙山二县。面积2730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342400人。  县人民政府驻珠山镇。邮编:445500。代码:422825。区号:0718。拼音:Xuanen Xian。  县境内有3条大山脉,均处武陵山与齐岳山余脉之间,走向与褶皱一致,呈东北高西南低的总趋势。全县丘陵(500米以下)占总面积的0.64%,低山(500-800米)占25
235、开福区
   开福区位于“楚汉名城”长沙市的北部,辖1个副县级洪山旅游区管理局、12个街道办事处和3个镇,面积188平方公里,人口42万,是长沙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   开福区区位得天独厚,拥有完善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湘江一桥、二桥和长石铁路桥飞架湘江两岸,霞凝深水港码头通江达海,京广铁路、京珠高速贯穿南北,长石铁路横卧东西,319国道、长湘公路、芙蓉北路、青竹湖大道与一、二、三环线纵横相连,长永高
236、望城区
  望城——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故乡,被-同志誉为“希望之城”,是历史文化名城长沙近郊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城。她扼湘西北门户,北连浩瀚洞庭,南毗麓山毓秀,望城县辖13个镇、3个乡,总面积1046.42平方公里,总人口56.63万人;县域全境已纳入《长沙市城市整体规划(2003~2020)》。 望城区位交通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地处美丽富饶的湘中河谷平原,湘江下游两岸,位于北京至广州、上海至重庆(京广经济
237、攸县
   攸县地处湘东南部,罗霄山脉中麓,南通粤港澳,北临长株潭,西屏衡阳南岳,东与江西萍乡、莲花接壤,古有“衡之径庭、潭之门户”之称。全县辖20个乡镇,总面积2664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  攸县历史悠久,是传承文明的古邑。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攸县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所开发,是中南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正式置县,因攸水流贯全境而得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
238、湘乡市
  湘乡市 名胜古迹有东山书院、岱子坪遗址、云门寺等。   湘乡市[Xiāng Xiāng Shì,Xiangxiang Shi]  概况  湘乡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支流涟水之畔。总面积2003平方千米。总人口89万人(2003年)汉族为主。。  市人民政府驻地邮编:411400。代码:430381。区号:0732。  湘乡市辖4个街道、14个镇、4个乡:望春门街道、新湘路街道、昆仑桥街道、东山
239、永兴县
   永兴县总面积1979平方公里,辖8镇17乡, 总人口63万,是郴州市人口第二大县。交通便捷,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素有“华侨之乡”、“油茶之乡”、“鱼米之乡”、“煤炭之乡”、“冰糖橙之乡”的美誉, 2002年9月又被世界白银协会授予“中国银都”称号。近年来,我县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工作全局,按照“坚持项目带动、调优经济结
240、绥宁县
   绥宁县历史悠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森林资源蓄积量居全省之首,因境内森林茂盛,山奇水秀,被誉为“神奇的绿洲”。农村已初步实现电气化,全县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  绥宁县地处东经 109°49′~110°32′,北纬 26°16′~27°8′。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东邻武冈、城步,西连靖州、会同,南抵通道,北与黔阳、洞口接壤,县城距邵阳市208公里。绥宁周朝时为荆州之地,战国时属楚。唐代绥宁名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