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1、大阳镇
  泽州县辖镇。1965年设大阳公社,1983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32公里。面积52.6平方公里,人口2.6万。大板铁路和巴马公路、东大公路、陈大公路过境。辖一分街、二分街、三分街、四分街、西大阳东街、西大阳西街、王家庄、金汤寨、陡坡、向东、大南沟、小南沟、岭东、河底、李家庄、赵庄、都家山、刘家庄、马头山、香峪、靳沟、翟沟、宋家掌、南社、东山、西山、庙南沟2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煤炭、铸造、
2、周村镇
  泽州县辖镇。1962年设周村公社,1986年建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33公里。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2.5万。晋阳一级公路过境。辖周村、五行、上掌、下掌、河村、岸村、南堰、李堰、苗庄、川河、石淙头、下河、南坡、杨山、坪上、甲村、中山、坂上、常庄、下町、苇町、西庄、岭西2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煤炭、铸造、商贸、运输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兼产棉花。.
3、高都镇
  巴公镇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脉南端的泽州盆地。北控幽燕,南瞰中原。春秋时期,因晋襄公西伐巴蜀,迁巴子于此而得“巴公”名,有着2000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全镇辖44个行政村,62万口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濒临晋焦、长晋高速公路,太焦铁路、207国道穿腹而过,扼晋豫交通之要冲。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历史悠久,交通便捷,煤铁资源丰富,素有“太行第一镇”之称。改革开放为巴公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镇
4、润城镇
  润城镇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七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已是韩赵相争的重镇。”古称“少城”、“小城”,因冶炼业兴旺曾称“铁冶镇”,明嘉靖三十八年改为“润城”。 润城镇四山环抱,三水萦流。润城镇位于阳城县城东沁河东岸,樊溪由镇中流过。晋阳高速公路由村北经过,并设润城出口,南接晋韩公路,离侯月铁路线阳城站仅7公里。 润城镇占地面积72平方公里,全镇人口30519人,29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1707亩,镇村企
5、町店镇
  町店镇位于阳城县县城北部10公里处的芦苇河畔,东与本县润城镇、沁水县嘉峰镇交界,南与本县凤城镇、东城办事处为邻,西与本县西河乡接壤,北与本县寺头乡、沁水县端氏镇毗连,辖区总面积61平方公里,是山西省百家试点小城镇之一。全镇共有20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107个村民小组,5138户、15003口人,19654亩耕地;共有6807个劳动力,其中就业6376人(一产3022人,二产2285人。三产10
6、米山镇
  米山镇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市区东5公里处,总面积69.67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9061户,35019口人,其中农业人口33706口人,非农业人口1476人,镇政府驻米山村。米山镇文化灿烂,历史悠久。春秋战国已成集镇,成为长平之战赵军指挥中心。唐武德年间,置州建制,是远近闻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代的翰林学史、明史编修副总裁刘虞夔,清代两广总督祁贡都出自米山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全
7、大寨镇
  大寨镇地处山西省东部,昔阳县城南郊,属典型的北方干石山区,境内山峦迭嶂,沟壑纵横,起伏不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平均降雨量500—600mm,平均海拔1420米。全镇共有61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总面积185.31平方公里,总户数13554户,人口32699人,耕地面积4.2万亩,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为玉米、谷子,经济作物为核桃。这里是大寨精神的发源地,这里有便捷的交通、厚重的人文、丰
8、蒲州镇
  蒲州镇位于中条山下,黄河岸西,总人口4.16万人,占地12.9平方公里,唐代曾做为府地,境内有中国四大文化名楼鹳雀楼,《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国宝唐朝开元大铁牛,中条第一名刹万固寺,蒲州古城等旅游景点,有6万亩耕地,6.5万亩滩涂,有中国最大的芦笋基地6万余亩,8家芦笋加工企业,2005人均收入突破3000元,是一个旅游名镇,经济农副产品加工大镇,全省确定的重点小城镇之一。
9、荣河镇
  万荣县辖镇。原为荣河县址,1954年荣河县与万泉县合并更名荣河镇,1958年建卫星公社,后更名荣河公社,1984年复改镇。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32公里,西临黄河。面积75.6平方公里,人口2.8万。万临路过境。辖荣河、荣张、周王、上朝、塞子、刘村、南辛、临河、沙石范、西卓子、东卓子、西师、东师、南甲店、北辛、何庄、郑村、谢村、北里庄、贾巷、中里庄、南里庄、马家庄、南池庙、南坑东25个村委会。乡镇企
10、解州镇
  解州镇是武圣关公的故里,是山西省重点培育发展的中心镇,位于运城市区西南20公里处,南靠巍巍中条,北依粼粼硝池,东襟百里盐湖,西望风陵古渡,南北宽15.8公里,东西长27.2公里,总面积约204.5平方公里。解州镇现辖区21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4.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万人,农业人口3.7万人,耕地面积736000亩。辖区内共有省、市、区、镇单位78家,工农商学兵行业俱全
11、阳明堡镇
   阳明堡原名羊头城。史载春秋晋大夫复姓羊舌,名恬字叔向,相传巡行于此,有人夺羊以肉给叔向母,母埋之,故建羊舌大夫祠。庙塑有羊头像俗称其为羊头城,因地处滹沱河之阳,1065年筑堡。后遂演变为阳明堡。  二、概况  阳明堡镇位于代县县城以西9公里处,东经114°29′-114°31′,北纬38°46′-39°53′,是代县的西大门。其地东与上馆镇相连,西与原平市接壤,北与雁门关乡相邻,南以滹沱河为界。
12、台怀镇
塔院寺   台怀镇原址在五台山中部,清水河畔,因五峰环抱现而得名,附近是著名的五台山寺庙群。前清时,台怀曾为皇家行宫,康熙、乾隆多次巡游、居此。台怀是当地集镇,每年接纳无数旅游客商。.
13、良户村
   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自然环境优美,依山傍水。当代著名古村落保护专家、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认为,良户村是我国现存明清两代最杰出的太行古村落之一,堪称我国古村落的活化石。 良户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相传唐代中叶,郭、田两姓家族在此建村,故古称“两户”。从宋代初年开始,陆续又有王、李、秦、赵、张、高、邵、宋、宁、苏、窦等外姓人家迁居此处,人口不断增加,村落逐渐扩大,至元明时已很具规模,村名也由“两户
14、苏庄村
  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西靠牛山东临丹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富甲一方,村内民居星罗棋布,古街老巷旧貌犹存,其中仅清中前期的院落就有近百处,这些民居从建筑工艺到数量均为高平之最。自古就有“苏庄民居冠全县”的美誉。苏姓何时建村已不可考,相传初有苏姓建庄,故取名为苏庄。后分成南北二庄。南苏庄在发展中逐渐没落,而北苏庄到明清时,有贾、杨两姓迁入。随着贾、杨两大家族的繁荣兴盛,村中人口剧增,村庄扩大,形成今天的
15、天井关村
  天井关村简介天井关地处周碗公路旁边,是历史上“孔子回车”之地,距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全村共有2个自然村,一个党支部,七个村民小组,250户,1050口人,经济主要以运输业和畜牧业为主。2007年,全村经济纯收入524万元,人均纯收入4770元,比2006年增长15%,是晋城市新农村建设达标村。新农村建设以来,该村紧紧抓住改善人居环境和促进农民创收这两大主题,全力发展。完成了2公里的街道硬化工程
16、拦车村
  拦车村简介拦车村位于晋城市南端,紧连晋洛复线,距晋城市区26公里,东与范谷坨村接壤,和晋庙铺镇仅千米。全村共2个自然村,540户,1980口人,全村居住在2公里长的山脊上,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30年以上,全村劳动力827人,其中男劳动力419人,女劳动力408人,分四个村民小组,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0名,其中男47名,女3名,下设3个党小组。拦车村是一个地上无企业,地下无资源,以农业为主导产
17、东沟村
  东沟村是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大东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525102200。
18、上庄村
  上庄古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是晋城市文保单位,属于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村内保留有从明、清至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曾任过明朝太子太保、隆庆年间刑部尚书、万历年间吏部尚书的王国光故居,占地面积4000平方,建筑风格迥异,阳台式的楼阁融进了南方的建筑特色,此外有中西合璧的樊家花园,内容之丰富,群落之庞大,文化历史之厚重,均令人瞠目,令人震撼。 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位于县城东北的可乐山下,是一
19、尧沟村
  尧沟村简介 尧沟村位于北留镇高速路出口处,全村有六个村民小组,共395户,1071余口人,耕种着760亩土地。全村村民主要以农业为主,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全村现有支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40名。自2009年开始尧沟村党支部就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原先的活动场所已经破旧,经支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和村民代表会决议,于2009年投资20万余元
20、南安阳村
  南安阳村简介基本情况南安阳村位于县城东6公里获泽河南岸,全村620户1503口人,分8个村民组,现有耕地1200亩。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共有56名党员,两委班子成员共10人。企业状况全村现有阳城县绿之恋农林花卉有限公司,阳城县溢绿农业园区、大型采石厂、金鸿特种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松峰日用陶瓷厂、铸造厂、预制板厂、加油站、潘锋机械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经济构成2012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