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镇[3]
41、孙镇
  孙镇位于蒲城县东15公里处金粟山脚下,是蒲城县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地势北高南底,北部依山随塬地形成山前台塬地,中南部为蒲城中腰带塬地。全镇南北长14.5公里,东西宽4.5公里,总面积70.5平方公里。   相传孙镇是因孙氏家族人众而起名孙家庄,民国时改称洛西镇(洛河以西)。1946年定名孙镇,1961年这孙镇人民公社,1983年为孙镇乡,1995年再次定名孙镇人民政府。全镇现辖12个行政村
42、黑池镇
  黑池镇东临黄河,西界金水沟;北依新池,南接马家庄。合马公路贯穿南北,距县城22公里,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3.1万人口,属典型台塬黄灌区,主产小麦、红薯、棉花、苹果、西瓜等,是合阳县经济强镇、文化大镇。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路过此地,应村人邀请写字,用池水沾过笔,池水变黑,为纪念书圣,特将其命名为黑池。黑池民间艺术源源流长,刺绣、剪纸、土布床单、面花等最为活跃。刺绣图案清晰,情态逼真,
43、史官镇
  白水县辖乡。1961年建史官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2.5公里。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1.6万。石堡川水库干渠横贯东西。辖孙家山、郭家山、史家山、段家山、武庄、洞耳、史官、西章、东丰乐、贺苏、东城、首居、贾家庄、狄家河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烤烟、苹果。乡镇企业以建筑、建材、粮油加工为主。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仓颉墓和仓颉庙。仓颉庙碑现移西安碑林属汉代碑石,是金石学
44、罗敷镇
  罗敷镇地处秦岭脚下,美丽的罗敷河畔,是汉乐府·《陌上桑》秦罗敷的故里,也是陕西省华阴市的西大门。镇辖桃下、华阳两个管区,38个行政村,4个居民社区,9897户62512人,其中农业人口40586人、城镇人口21926,总面积198.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9924亩,人均0.98亩。党委下辖党总支2个,党支部44个,党员1365名,其中党政机关、非公企业支部6个,农村支部38个。镇域有着得天独厚的区
45、河庄坪镇
  延安市宝塔区辖乡。1972年设河庄坪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区北,距市区10公里。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1.7万。辖兰家坪、李家瓜、石圪塔、河庄坪、小沟、杜家沟、井家湾、新尧沟、陈团沟、崔家圪崂、芦草湾、解家沟、李家湾、康家沟、赵家崖、石尧、杨老庄、刘兴庄、贺团峪、红庄、枣圪塔、万庄、余家沟等28个村委会。矿藏有石油、石卷、天然沙石。农产有玉米、谷子、大豆、花生、红薯、马铃薯、西瓜、苹果、大
46、南泥湾镇
  延安市宝塔区辖镇。1972年设南泥湾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市区东南,距市区45公里。面积356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南蟠龙、樊庄、高坊子、桃宝峪、南泥湾、三台庄、九龙泉、后九龙泉、红土窑、金家砭、南阳府、马坊、金庄、张家沟14个村委会。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农林牧业,畜牧业以养羊为主。南泥湾有革命旧址毛泽东旧居、烈士纪念碑、九龙泉饮水厅、桃宝峪红楼、南泥湾大生产展室、中央炮校遗址。.
47、甘谷驿镇
  宝塔区甘谷驿镇位于延安以东40公里处,210国道穿镇而过,辖31个行政村,15各企事业单位。全镇总人口1.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万人。总土地面积172平方公里(折合25万亩),适宜种草面积10万亩。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江总-、朱总理关于封山绿化、退耕还林(草)的指示精神,实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林木大区”的宏伟目标。今年,镇党委、镇政府针对粮食积压、价格不变、农产品销售不畅,而国内外草种紧俏,草
48、永坪镇
  永坪镇地处宝塔、延川和子长三县(区)结合部,东连延川县城,西与子长相邻,南接延安宝塔,北通榆林、包头;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延川县最大的建制镇。本镇地下资源丰富,市场繁荣,自古是商贾云集之地。镇内拥有国家大型“I”档企业――延长油矿管理局的九个核心单位,2002年,延长油矿管理局被列入全国500强企业行列。全镇共辖5个行政村,23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居委会,5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共有人口4
49、文安驿镇
  文安驿镇位于延川县城西北15公里处,210国道穿境而过。全镇辖21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44个村民小组,1669户6943人,劳力1003个。总土地面积96平方公里,有耕地41667亩,“四田”面积13050亩。有挂果梨果园3000亩,年产水果4000吨;大家畜815头,羊子5000只,家禽5万只;冬暖式温棚130座,春暖式温棚123座,“四位一体”生态棚44座;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第三产业蓬勃
50、铁边城镇
  铁边城镇地处吴旗县西北部头道川境内,距县城37公里,总土地面积325.5平方公里,东西宽16.5公里,南北长19.5公里,辖13个村77个村民小组1458户6808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8人,党员355人,有镇属单位20个,初级中学1年,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15所。全镇属梁状丘陵沟壑区,海拔高度1406米,降水量300—450mm,无霜期134天。石油、林草资源丰富,全镇有林地15.7万
51、下寺湾镇
  下寺湾镇位于甘泉县西北部,洛河上游,距县城36公里,镇域面积443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200人,有驻镇事企业单位22个。下寺镇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大陆性气候。有耕地28885亩,其中川台地8408.8亩。森林面积28万亩,盛产桃、杏、黑木耳等森林特产,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丰富的建筑用砂、天然气以及石油资源。 “九五”以来,下寺湾镇坚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立足
52、石堡镇
  黄龙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属超英公社,1961年属石堡公社,1964年析建石堡镇人民委员会,1984年更名石堡镇。位于县境中南部,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1.0万。渭(南)清(涧)、洛(川)韩(城)、黄(龙)宜(川)公路纵横过境。辖石堡一、石堡二、石堡三、石堡后街4个居委会和砖瓦窑、麻地湾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运输、建筑、建材、木材加工、玉米加工和饮食服务业。农产以玉米、糜谷、马铃薯、大棚
53、白马滩镇
  陕西省白马滩镇位于黄龙县的东部,南邻合阳县,东面邻接韩城市,南北两面均是连绵的青山。全镇总面积15平方公里,分为17个自然村小组,共1523户,总人口6759人。在镇管理区内,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禢马鸡及其它珍贵动物.2002年4月,以白马滩镇为中心的白马滩中学和白马滩小学都相继落成,成为黄龙县的第二大教学园区--白马滩教学园区.白马滩中学教学质量高,年升学率均在90%以上.黄龙县的有些望子成龙的父母
54、店头镇
  店头镇位于黄陵县城西28公里的两川交汇处,是一个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主导型小城镇,是延安市最大的行政建制镇和黄陵县的经济中心;是国家确定的全国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示范区,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100个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全镇总人口3.5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9331人,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902亩。东西宽约17公里,南北长约29公里,城区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已建成
55、金鸡滩镇
  金鸡滩镇地处榆阳区东北部27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南沿、属北部草滩区区东部与神木县大保当镇相接壤,西南与榆阳区牛家梁镇接壤,北部同榆阳区孟家湾乡相连,神延铁路、榆府公路、110、330千伏线路均穿镇而过,地下水、煤碳储存量大,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属国家二期煤碳开采——金麻煤田腹地。  全镇辖10个村委会,85个村民小组,2880户,13119人(其中农业人口1114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镇辖
56、镇川镇
  镇川镇是全国有名的商贸重镇,素有“塞上香港”、“旱码头”的美称。她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南65公里处,东南毗邻米脂县,西邻横山县,总土地面积59.87平方公里,规划面积8.2平方公里。全镇辖32村,1个居民办事处,中、省、市、区驻镇单位45个。总人口3万多人,镇川镇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列入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7年被省体改委列为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2002年又被国务院体改办中国小城镇改
57、大保当镇
  大保当镇位于神木市西南部,东隔秃尾河与锦界镇相望,西与榆阳区金鸡滩、孟家湾、小壕兔等乡镇接壤,北与尔林兔镇、南与高家堡镇为邻。离榆林市区、神木城区均为51公里。素有神木市西大门的美誉。镇域面积715.3平方公里,具有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厚重,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全镇辖18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总人口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万人),境内有事业单位18个,企
58、锦界镇
  锦界镇位于神木市西北30公里处,辖20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6.5万人(农业户籍人口2.13万),总土地面积777.7平方公里,锦界工业园座落在境内,属全国重点镇。一、历史沿革1958年建瑶镇公社,1984年改为乡,2004年撤销瑶镇乡,设立锦界镇,镇政府驻地由瑶镇村迁往锦界。二、资源现状镇域内土地资源广袤,耕地7.5万亩,林草地90多万亩,同时储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全
59、东坑镇
  东坑镇位于靖边县城西22公里处,全镇总土地面积522.5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202个村民小组,有耕地28.6万亩,其中水浇地25.6万亩;人口6.97万人.2017年全镇农工服务业增加值总计19.3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33元。东坑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土地肥沃,资源富集。境内天然气、优质建材沙料储量十分丰富;古文化遗址际山梁庙(又称“乌云山庙”)是塞上三边最大的道教圣地,新石
60、名州镇
  名州镇位于绥德县西南部,无定河下游,是县城所在地,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3个行政村,11个社区居委会,省、市驻镇单位60多个,总面积5.86平方公里,总人口47284人,农业人口4242人,暂住人口11086人。名州镇交通便利,210国道、307国道穿境而过,是晋、陕、宁、蒙四省的交通枢纽,也是陕北地区的商贸集散地,自古就有“旱码头”之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本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