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2018—2020年度市级文明村镇[5]
161、和阳镇
  和阳镇位于南和县中部偏西,下辖3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是南和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和通讯便利,能源充裕,是发展经济的理想之地。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形成网络,东离京九铁路70公里,西距京广铁路20公里,距 京深高速公路仅7公里, 邢临(邢台━临清)公路贯穿东西,可直通山东、山西两省。水肥土丰,自然优越,发展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是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基地、环京津蔬菜基地。蔬菜以西葫芦、西红柿、黄瓜、
162、贾宋镇
  贾宋镇位于南和县北部,东临郝桥镇,西接邢台县祝村,南靠和阳镇、河郭乡,北与任县毗连。地理位置优越,邢清公路从境内穿过。全镇辖47个行政村,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以板材加工为龙头,养殖业也较发达,并建有蔬菜出口基地一处。   目前,贾宋镇建有番茄种植区、奶牛养殖小区、板材工业区、高新农业开发区等。.
163、郝桥镇
  邢襄粉都——是郝桥镇的美称,也是对郝桥镇特色产业的形象概括。郝桥制粉历史悠久,早在明朝年间,家庭作坊式制粉业就已经起步。四百年后,郝桥制粉业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亦步亦趋。九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0在南和县掀起,郝桥镇制粉也深受影响,走出手工制粉的郝桥群众,引进了先进的制粉机械,制粉摊点和粉制品数量迅猛上升,短短几年间,很快形成了一大地方特色产业。制粉业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支持。近年来,郝桥镇党
164、三思乡
  南和县辖乡。1983年置三思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44平方公里,人口2.8万。沙(河)南(和)公路过境。辖西宋、淮庄、西大、东大、里首、西南部、西北部、东北部、东南部、前-、后-、辛村、南韩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运输、建筑、建材等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棉花。.
165、河郭乡
  河郭乡位于南和县西部,辖27个行政村。交通便利,邢临公路从其境内穿过。土地肥沃,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农作物以种植各种蔬菜为主,养殖业发展迅速。加工业以加工各木材、板材为主。.
166、苏史张村
  苏史张村总人口数1017口、耕地997亩,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全村有女性455人、妇女代表30人、参加苏史张村本次换届妇女代表大会25人、苏史张村设立妇女小组2个,苏史张村在各组妇女小组带领下,组织妇女代表,多次慰问帮扶贫困户、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还定期开展街道,庭院卫生评比工作,并评选出“卫生庭院”示范户,还多次组织妇女代表到学校,卫生室,小广场等公共场所宣讲十九大精神。
167、后寺上村
  后寺上村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527101226。
168、宁营村
  宁营村全村辖381户129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41人,其中脱贫享受政策户18户38人,未脱贫户两户3人。村庄耕地1350余亩,年集体收入约3500元,主要来源为土地流转。
169、东韩村
  东韩村位于县城北一公里处,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 652户,总人口 2568人,村内面积550亩,耕地面积1500余 亩。主要以农业为主。村内设有便民服务室1所,卫生室1所,幼儿园2所,已有保洁人员6名,经济发展:主要以外出打工和种植农业作物为主。人文建设:全村主要街道环村路已硬化;村主要街道已进行初步绿化。
170、巩庄村
  巩庄村位于南和县城东1.5公里处,和阳镇政府以东,澧河北岸,全村人口720人,227户,党员36名,村民代表19人,农村双委干部5人,耕地880亩,荒滩地200余亩。村内主要道路全部硬化,排水现状良好。有标准卫生室一处。有文化活动中心和文艺队,有村民活动广场。有移风易俗礼堂一处.进村路和街道全部绿化,种有乔木、灌木、花树、错落有致。
171、张李召村
  张李召村位于和阳镇东北部,村域面积1500亩,村庄建成区面积116亩,全村共有村民128户,623人,农村“双委”干部4名,党员30名。村内主要道路已经硬化,排水现状良好;有标准卫生室一处,有文化活动中心和文艺队。有固定卫生保洁员,定期清理垃圾。
172、吴村村
  吴村位于南和县东北部,距离县城8公里, 距郝桥镇人民政府6公里,北邻西果乡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全村380户1526口人, 耕地面积2297亩,土地平整、肥沃,便于管理。
173、南葭村
  南葭村位于郝桥镇男6公里处,西临329省道,北至西果乡道,南石线由南至北贯穿全村。常居人口2300人,耕地面积2290亩.南葭村以发展蔬菜种植和水果种植观光休闲农业为主,不仅可以为农户创收,还能推动我村经济发展。
174、红庙村
  红庙地处郝桥镇政府驻地正东2公里,共532户1686人,耕地1000余亩。红庙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党支部、村委会等办公场所均能较好使用,村综合服务站、卫生室等能较好的服务群众;村内有文化礼堂一处,村民活动广场两处。
175、大林村
  大林村位于南和县东北部,距离县城12公里, 距郝桥镇人民政府3公里, 南史线贯穿村内,西邻329省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全村321户1450口人, 耕地面积1733亩,土地平整、肥沃,便于管理。
176、赵牌村
  赵牌村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372户,总人口1436人,耕地面积1260亩。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4年修村村通公路5公里,改变村容村貌,极大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新建便民服务中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同时修建党建小游园,设立健身小广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15年10月在村东北出一座桥面被村民所发现嘉庆年间“孝”圣旨碑,此圣旨碑现保存在赵牌村历史文化馆中 。
177、康庄村
  康庄村全村3个村民小组,耕地1100亩,330户,1060人。村民以种植业为主,近十年发展木材加工 40多户 、汽车运输 20多户。村内设便民服务站1所,卫生室1所,图书室1所,德法小游园1座,小广场1处,超市2家。
178、郄庄村
  郄庄村全村共有335户,耕地面积40亩,总人口1155人。产业以粮食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设有便民服务站1所,卫生室1所 ,小游园1个,图书室1所,小广场1个别墅区1个,幼儿园一个。
179、河上村
  河上村全村常住人口5020人,1810户,有23个村民小组。该村人杰地灵,解放战争时期有16名壮士为解放全中国献出了年轻生命。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朴实的河上村人主要以大棚种植、运输、养殖等发展经济。
180、肖庄村
  肖庄村位于南和县三召乡政府北2公里处,全村共262户,1171人,耕地500亩,村庄占地130亩;以种植玉米、小麦、苗木为主,今年以来发展中药材300余亩。村内主街道已全部硬化,村内全部绿化。
181、东善友桥村
  东善友桥村座落在乡政府东北部,距离乡政府一公里,是一个民风纯朴、和谐美丽的村庄,北边紧邻史召乡胡佃村、东临三召乡张村、西邻三召乡丁庄村,南邻鸡泽县沙洋村。全村由8个生产小队组成,共534户,2340人,拥有耕地3050余亩,现有党员人数4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2人。邢临公路,邢临高速贯穿东西,善史路贯穿村南北,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182、南韩村
  三思乡南韩村位于南和县城东南方向3公里处,紧邻邢临高速南和道口,全村420户1745人,村庄面积295亩,村庄土地1320亩已经全部流转,目前主要种植苗木和药材,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完成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群众带来更多收益。南韩村是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河北省美丽乡村、省级移风易俗文明村,村庄自来水、水泥道路、电路网络、天然气、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
183、西北部村
  北邻329省道,交通十分便利。三思乡西北部村村庄占地约320亩,耕地面积约2000亩,全村共有592户1980人。农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为主,小麦为主产,经济作物主要种植花生、棉花。尤其是花生种植面积较为广泛。
184、白庄村
  白庄村全村共192户,人口996人,全村耕地面积1034亩。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主要有土地流转服务管理费和光伏收益组成。
185、南高张村
  南高张村位于南和县城东北20公里处,东界平乡县,村南紧邻新改建的G340国道,村口设有公交车204路终点站,交通十分便利,村庄面积150亩,人口210户、916人,党员32人,“两委”班子成员3人。
186、北师村
  北师村全村辖350户144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23人,已于2018年全部实现脱贫。村庄耕地亩2000,年集体收入约500000元,主要来源为土地流转。
187、宋台村
  宋台村是大唐名相宋璟故里,毗邻邢临公路和邢临高速。全村共有1041户,4665人,耕地5541亩,党员135名,两委班子成员7人,其中支部班子5人(设纪检委员1名),村委班子5人,交叉任职3人,有农村致富带头人3人,后备干部2人,有65个村民代表、有22个生产队,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88、东汪镇
  东汪镇位于宁晋县城东南12公里处,镇驻东汪而得名。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建镇,1996年艾辛庄乡并入,总人口33111人,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5.8万多亩(3870.9公顷),辖16个行政村。东邻新河县,南与大曹庄农场、耿庄桥镇隔北围堤相望,西傍城关镇,北接贾口镇,308国道横贯全镇,银青高速临境而过,高标准公路35公里直达京深高速。镇内村村通公路,金融、邮政、电讯、11
189、大陆村镇
  大陆村镇是宁晋县东部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距省会石家庄市61公里,近邻银青高速(银川至青岛)、京深高速、308国道,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镇辖24个行政村,42609人,耕地73262亩。镇域面积6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7.62平方公里。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投资环境500佳乡镇”、“全国绿化百佳乡镇”、“全国重点镇”、“河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河北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示范单位”、“河北省
190、徐家河乡
  宁晋县辖乡。1952年设徐家河管理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2.8万。辖徐家河、榆树庄、盐场前、盐场后、宋家庄、刘家场、张家庄、贾家庄、渔滩头、泊里庄、北鱼一村、北鱼二村、北鱼三村、黄赵台、郭家台、于家台、老王家庄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制造、机器加工等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
191、宁北街道
  宁北街道办事处是宁晋县第一个新组建成立的街道办事处,单位性质为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关,主要职责是推进宁晋新城建设,打造宁晋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新区。重点抓好县城建设,配合完成土地征用、收储及拆迁、安置等工作,推进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加快重点工程落实,加速大型商贸项目建设,打造集行政办公、商务休闲、绿色生态于一体的“城市客厅”,创建县城新地标。宁北街道位于宁晋县中心城区北部,
192、苏家庄镇
  宁晋县辖乡。1953年置苏家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87.7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苏家庄、赵羊杯、孙羊杯、段羊杯、毕家寨、汤家寨、小杨庄、段木庄、高庄窠、东丁村、西丁村、西马庄、南高里庄、北高里庄、东马庄、司马、伍烈霍、浩固、五家庄、北朱家庄、李羊、疙瘩头2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化工、电缆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
193、四芝兰镇
  四芝兰镇位于宁晋县东北部,东临辛集(石家庄市),北接晋州(石家庄市),南与冀州(衡水市)接壤,处在三市四县交界,地理位置特殊。该镇辖大杨庄、北圈里2个办事处,29个行政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人,耕地面积7.4万亩。四芝兰镇是宁晋县东北部商业、交通、文教卫生中心和对外开放重镇,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镇”荣誉称号,29个村中现有市级文明村2个、县级文明村15个。2004年农村
194、大曹庄乡
  宁晋县辖乡。1961年建大曹庄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城7.3公里。面积17.2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东镇、南镇、西镇、北镇、中镇、小马、周村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省属国营大曹庄农场在境内。.
195、贾家口镇
  贾家口镇位于宁晋县城东13公里处,紧临308国道,距石家庄60公里。省道郑昔线和青银高速从境内穿过。辖21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总人口47673人,耕地75540亩,镇域面积94.3平方公里。工商、税务、法院、公安、土管、供电、金融、电信、邮电等部门都在我镇设有分支机构。2004年完成乡镇企业产值27.9亿元,完成工商税收3200万元,位居全县各乡镇之首。我镇电线电缆业起步于80年代,90年代
196、小刘村
  小刘村位于邢台市宁晋县东35里处,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1248户,4234人,耕地面积666.33亩地,党员165名。支部书记李志勇,村主任胡中良。村内产业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兼营梨、苹果等水果。村内建有30多家电缆及辅料厂,青壮年多以经商和在工厂打工,年收入相当可观。
197、小及村
  宁北街道小及村座落在宁晋县城北2.5公里处,距青银高速口2.5公里,距新308国道0.5公里,西临凤凰路,安宁街东西、石坊路南北贯穿村域全境。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宁晋城市建设的黄金地段。有居民210户,713人,全域面积600亩,耕地467亩,分为2个村民小组,党员41名,两委班子成员10人。
198、大陆村二村
  大二村位于镇政府东北方向,距镇政府500米,该村共有人口2663人,其中党员88人,两委班子人员总数6人,其中党支部委员5人,村委委员3人,交叉任职人数2人,村级活动场所位于长平街北段,建于1992年.
199、东汪五村
  东汪五村隶属于东汪镇政府所在地东汪村,东汪村位于宁晋县城东南沿308国道12公里处,东汪村建于元朝末年,因南临大陆泽,积水宛若汪洋,又因位于宁晋县城东南,故取名东汪。清光绪年间《宁晋乡土志》载:“东汪为阖邑巨镇,户逾万家”,解放战争时期曾一度为宁南县治所,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1966年邢台大地震,宁晋县作为重灾区,周总理来此对受灾的人民群众进行视察和慰问,迎接总理的“四一广场”保留至
200、校口村
  校口村地处黑龙港流域,共有1100户,4099人,拥有耕地面积6350亩,规模企业23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村两委干部12名,中共党员72名,村坚持发展企业为第一要务,坚持企业支持农业共同致富为落脚点,全村出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荣登宁晋县30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