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14]
521、陈坪村
  陈坪村是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毛垟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1127215。
522、上沙湾村
  上沙湾村是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毛垟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1127215。
523、毛垟村
  建国后建立行政村,属毛垟乡管辖。1958年称毛垟生产队。1961年称毛垟大队。1984年,1992年复称行政村,建村民委员会。毛氏宗祠建于明宣宗年(1430)。驻地毛垟,现辖毛垟、仙岩垟、南排(地名白象,南排整村搬迁到此)、章舟垟、桥局垟(不算村)等5个自然村,实际为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漈头、仓基、南排、章舟粗、章舟垟等5个自然村整村搬迁,已经成为废村。毛垟全村户籍人口为318户930人。耕
524、秋炉村
  秋炉村原由1个自然村组成,去年实行整村搬迁后为2个自然村,有144户608人。现有山林面积7921亩,耕地面积205亩。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5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87元,村集体年收入可达0.3万元。  村两委班子健全,村党支部成员6人,村民委员会成员5人。有正式党员21人,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2人,村后备干部3人。农村主要产业:1、小水电。辖区内已开发小水电站3座,总投资为 14
525、半山村
  半山村坐落于浙江省景宁县城西南,属秋炉乡,距离秋炉2.3公里,辖半山、古林、石桥头、路后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共718人。辖区海拔860-890米,有耕地467亩,林地15356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0000亩。村两委成员8名,党员28名,村民代表24名。半山村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近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半山村坚持科学发展的思路,围绕“讲稳定,创和谐,促发展”
526、新塘洋村
  新塘洋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西南,属秋炉乡,距离秋炉西3.9公里。昔日村尾田洋边有庙宇,故称“神塘洋”,后改称今名。辖新塘洋、第三坑、第四坑、万岱坑、第四岱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172户,780人,汉族。耕地面积455亩,林地面积7674亩。这里与庆元县仅一步之遥,出门放眼全是大山,山山相连直通百山祖。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5.49万元
527、叶谢村
  叶谢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西南,属标溪乡,距离标溪5.7公里,座落在景宁县境内海拔600多米的山腰之上。叶姓开基,谢姓迁入,现村均为严姓,与邻近小佐村严严相连。辖叶谢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56户,239人,汉族。耕地面积153亩,林地面积3539亩。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党的富民政策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村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现村康庄道路通村、自来水、有线
528、标溪村
  标溪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西南,标溪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2公里,庆景青与景标公路交汇与此,辖标溪和万圩两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80户,630人(包括非农户口),全村只有2平方公里,是我们县少有的山少地少资源少的“三少”之村,只有林地面积1670亩,耕地165余亩。标溪原名樟林,因村前有一片樟树林而得名,后改称标溪是因村前的河叫标溪港,故名标溪。因标溪处于瓯江小溪与标溪港交汇处,在没有公路的年代
529、南垟村
  瑞垟村:由原瑞竹垟、横坑头、杉树根等3村合并而来。
530、地畲村
  地畲村是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屏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1181107。
531、上畲村
  上畲村位于龙泉市西南方,隶属屏南镇。海拔750米,距离市区30公里。全村共有98农户、371人口,劳动力总数221人。耕地面积250亩,其中水田233亩,山林面积8877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7900亩(包括毛竹林500亩)。上畲村共有党员13人,其中流动党员2人。党支部委员1人,毛松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成员4人,村民代表20人,毛仁山为村委会主任。上畲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为:一是食用菌生产,二是劳务
532、库租坑村
  库租坑村是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屏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1181107。
533、外翁村
  外翁村是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道太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1181204。
534、荷上畈村
  龙泉市道太乡荷上畈村距市区46余公里,在乡道洋松线过村而走。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129户,472人,其中有劳动力250人。山林总面积18000余亩。是全省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之一。
535、西坑下村
  西坑下村距离乡政府所在地38公里,是紧水滩库区移民安置村,全村共有136户、476人,有两个自然村,分7个村民小组,大部分人口集中在西坑下自然村,山林面积20313亩,耕地面积690亩。2010年度,被列为丽水市级生态村。
536、石马村
  龙泉市龙渊街道石马村位于龙泉市区北隅海拔665m的半山坡上,整个村庄屋后竹海连绵,村前沟壑险奇,四周群山环抱,村中阡陌纵横。虽然离城仅14公里,但一踏入石马境内,那宛若世外桃园的田园风光让人一下子就沉浸其中,城市的喧嚣、工作的压力等仿佛在不经意间已荡然无存。石马全村共10个村民小组198户779人,拥有耕地面积664亩,山林面积24663亩(其中毛竹林7000亩,经济林100亩)。2007全村经济
537、内双溪村
  【内双溪村】行政村,属龙泉市城北乡。属盛溪管理区,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市区32公里,海拔500米。辖内双溪、上垟岙2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内双溪,因有内外两村,该村居内,故名。2012年,耕地326亩,山林5632亩,7个村民小组,居民108户385人,人均收入8579元。1951年为黄鹤乡第七行政村,1961年改称内双溪大队,1984年5月改内双溪行政村,属盛溪乡。1992年改属城北乡。产木材、
538、上墩村
  上墩村距离查田镇政府8公里,距离龙泉市区36公里,全村现有人口62户228人,党员15名。有耕地面积345亩,山林面积4046.3亩,其中毛竹林1645亩,2014年实现人均收入12907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山林、种植香菇。
539、西井村
  西井村是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住龙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1181106999。
540、住溪村
  住溪,美曰其名,因全村沿居在美丽的乌溪江溪流边上而得名。这里既有着明、清时期商旅繁华的的迹象,又印记着当年红月,同时又散发着当今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的气息。住溪还因民风淳朴、农舍齐整、环境清洁、村庄优美、村民勤劳而闻名于全市内外。 住溪村系住龙镇政府驻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市的重点革命老区。全村分为5个自然村,305户,1038人,人均年约收入3342元,有山林面积1.73万亩,耕地
541、周际村
  周际村地处龙泉市剑池大道与53省道交汇及丽龙高速公路出口处,与市区相毗邻,交通便利,区域优势明显。全村270户,总人口1000多户,分11个村民小组,设党支部一个,党员27名。有水田540余亩,山村面积2987亩,村里现有私营工业8家,餐饮服务业7家(周际村鱼庄)。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6990元。
542、兴源村
  兴源村是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龙南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1181207。
543、龙井村
  龙井村是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龙南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1181207。
544、岩后村
  龙泉市西街街道岩后村位于市区西北部近郊,距城区约9公里,与下樟村白云岩名胜风景区相距仅1.5公里,整个村庄坐落在林茂翠竹怀抱之中,四周云雾缭绕,仿佛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全村拥有山林面积6552亩,耕地面积465亩,总人口323人。岩后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据《叶氏宗谱》记载,南宋诗人叶绍翁为避难过继岩后叶昱为子,曾在岩后吟有《秋日游龙井》、《闻顶山徐道人改卜》、其《游园不值》:“0满
545、盖竹村
  【盖竹村】行政村,属龙泉市竹垟畲族乡。距龙泉市区西南30公里。1984年,辖盖竹、隔溪、石壁头3个自然村。现辖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盖竹,一说在竹林遮盖之下得名;一说产竹品种多,形状怪,取名怪竹,方言“盖”与“怪”谐音,故名。2012年,耕地1170亩,山林6612亩,居民1123人。总收入2421万元,集体收入14万元,人均收入10597元。1951年为竹垟乡第一行政村,1961年
546、罗墩村
  罗墩村是竹垟畲族乡四个少数民族村之一,全村主要产业是黑木耳,香菇,茶叶.全村207户,总人数792人,山林面积4621亩,耕地面积1255亩,人均收入2803元(2009年度)。
547、肖庄村
  龙泉市锦溪镇肖庄村距龙泉市区20公里,距离镇所在地34公里,东与西街街道相邻、西南与本镇墙甲、半溪村相邻、北接岩樟乡,肖庄溪河道为龙泉市饮用水水源头;由周边、柳边、黄家山、坑头4个自然村组成,辖7个村民小组,139户农户,526个人口,劳动力320人;有耕地面积523亩,林地面积14632亩,其中笋竹两用林4660亩;肖庄村村风淳朴、村民纯洁、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村容整洁、风景优美、素有路不拾遗、
549、上源村
  上源村距乡政府11.8公里,有两个自然村,村两委干部共8人,全村已安装有线电视、电话,交通便利,乡道延伸公路4.5米水泥路已穿过上源、里黄两自然村,离丽水丽新乡的麻田村近3公里。去年完成村庄政治工程,今年年底前让村民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村民主要由山林、毛竹等作为经济来源,采箬叶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有两家竹制品加工厂。*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550、里庄村
  里庄村是三都乡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5公里,交通便利,海拔640米,风景秀丽,民风纯朴。截至2010年,村民有268户,826人,村民小组15个,党员28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共有9人。全村共有耕地624亩,山林面积1709亩。外出人口有441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778元。1998年开始发展两高农业以来,里庄村就一直以种植高山蔬菜(900多亩,主要是茭白)和高山水果为主.
551、小槎村
  小槎村是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裕溪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1124213202。
552、凤弄源村
  裕溪乡凤弄源村总户数286户,人口874人,村民小组15个,山林面积13009亩,耕地面积257亩。
553、高亭村
  高亭村,又名亭川,离松阳县城72公里,位于松阳西面,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在解放初曾是高吉乡所在地,苏维埃政府旧址,现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152户,53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267元,农村集体经济收入3.4万元。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94亩,林地面积5753亩,村民主要以食用菌、笋竹两用林、外出务工为经济收入。村民风情淳朴,热情好客。高亭村有村级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村民业余闲暇时以拉二胡为主
556、七村村
  七村基本情况 七村距离大东坝镇政府约4公里,在石仓溪的下游,是石仓源口,古名叫下茶排,溪水由南至北,贯穿全境。石仓地势南高北低,群山连绵,北面山峰多在500米上下,东、西、南则多是900米以上的高山,在南部与云和县交界处,最高的山峰牛头山高1282米。七村共有农户183户,有9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 600人,实有劳动力400余人,全村有0党员20人,有村民代表18人,低保户15人,五保户3人
557、大湾村
  大湾村基本情况 大湾村是大湾乡驻地,东面与务溪乡接壤,南面与林山下村、项山村相邻,西面与沙铺乡林山村相连,北面与崇头镇砻铺村相邻。辖大湾、叶马岱、吊庆坑、坳头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40户、582人,党员21名。耕地面积390亩。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121人,主要在本村种植香菇、代料黑木耳,近年有小部分人跨省提供食用菌生产技术行业。该村的经济收入以生产食用菌及劳务输出,农业以种植水稻、豆
558、栗溪村
  栗溪村基本情况 栗溪村地处崇头镇西北方向,分散坐落于崇头镇西北方向山区,周围青山环绕,景色宜人。距崇头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距县城15公里。辖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0户,总人口913人,党员22名。山林面积7764亩,耕地面积909亩。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300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城等地,从事玩具、轴承行业。该村的经济收入以食用菌种植、外出务工为主,茶叶种植为辅。现有72户村民发展种
559、叶山头村
  叶山头村基本情况 叶山头村地处大湾乡东南方向,与景宁县毗邻,海拔近800米,距乡政府所在地9.1公里,距县城40公里。辖叶山头上村、下村、下洋3个自然村,9村民小组,总户数160户,总人口669人,党员26名。山林面积5900亩,耕地面积745亩。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180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城、天津塘沽区等地,从事玩具加工,食品、小百货零售行业。该村的经济收入以食用菌生产,高山四季豆种植,外出务
560、坑下村
  坑下村位于云丰乡政府的南面,行政村住地坑下村距乡政府16公里。行政村平均海拔900米。全村有农户125户,人口463人,全村有劳动力300人,外出劳动力260人,共有党员14人,其中外出8人。下辖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424亩。林地面积5008亩。全村125户、463人中有低收入农户(2500元以下)50户、177人,其中有低保、五保户9户、13人,全村人均纯收入2846元(低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