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16]
601、蔡和村
  蔡和村:蔡和村位于浙江省遂昌县西部,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麓。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8度27分与东经118度56分交差点。东倚蔡源乡大柯村,南邻郭家岭,西至大风岭,北与甚坑村大枫坑毗连。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受季风影响显著。平均年降水量1692.5毫米,年平均气温15.4℃,无霜期211天。夏天(7月),温度在26.1℃,秋天(10月),温度在16.1℃,气温舒适期长,空气负
602、举淤口村
  举淤口村座落在西畈乡的西部,四面环山,经村规模调整后,全村共3个自然村,154户,487人口,劳动力266个,人均收入6532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山林面积14544亩,耕地面积171亩,其中水田156亩,旱地15亩,粮食播种面积414亩,粮食总产量109.4吨,海拔235米。有古居、有红色古道、有数百年古树,我村环境优美,河道溪水清澈,两边房屋建设错落有致,是一个古色古香的村庄。  西畈乡
603、大洞源村
  大洞源村位于遂昌西部、黄沙腰镇东北部,黄沙腰镇的交通要道。大洞源村海拔700米,是通往西部乡镇柘岱口、西畈的必经之处。村规模调整后,有6个自然村,466户,1371人,水田面积989亩。林业总面积15586亩。2013年人均收入1022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8.5万元.农户经济主要依靠水稻种植、红提种植和高山蔬菜。大洞源无公害四季豆,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大洞源村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村庄环境整洁,民
604、黄沙腰村
  黄沙腰村位于遂昌西南部,地处九龙山麓,东距县85公里,是黄沙腰镇政府所在地,也是遂昌至柘岱口公路的交通要道。黄沙腰村共有有10个自然村,总户数有373户,有农业人口1184人,党员人数32人。旱地面积479亩,水田面积503.5亩,2013年人均收入10239元,村级集体经济20.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160万元,林业总面积14819亩。历史上黄沙腰由于地方人稀,交通不便,生产力低下,素有“遂昌
606、黄水村
  黄水村位于庆元县东部,海拔890米。有农户145户,人口517人。耕地面积425亩,林地面积10065亩,2007年人均收入为2698元。
607、桥陌村
  百山祖镇桥陌村位于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南麓,距县城32公里,海拔1180米,人口442人,面积22100亩,其中有耕地面积512亩,毛竹林面积2000亩,生态公益林8400亩,农业产业主要有香菇和高山蔬菜,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144元。村里建有廊桥、庙宇、仙殿、宗祠等。
608、龙岩村
  龙岩村地处百山祖东麓,东靠景宁英川镇,北连龙泉龙南乡,南邻本乡枫坪村,西与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接壤。是龙、庆、景三县交叉之地。距县城72公里,离镇政府所在地34公里,县道兰荒线贯穿龙岩村中。通信、电话、电视覆盖率为100%。全村辖三个自然村,(龙岩、石薤、三井溪)九个村民小组,有182户,601人口。有耕地面积567亩,有山林面积16712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051亩。生态公益林封山面积4036亩。村
609、三堆村
  三堆村位于百山祖镇东北部,北与景宁畲族自治县毗邻,南与本镇兰泥村接壤,东与合湖村相邻,西与百山祖景区相连。距庆元县5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27公里。有2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39户,851人。共有耕地面积851亩,林地面积12041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179亩。三堆村地形为高山盆地,海拔1100米。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最为突出的是一龙三凸古树群,三堆龙井;香菇工夫、迎神节、百事吉剪纸等民
610、新村村
  据考昔称“十八寮”棚户,零落分散,以新房换旧棚,盎然成村。故名,位于贤良以北5公里。有626人1949年称新村农民协会(行政村),1956年称新村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新村生产队,1961年称新村大队,1984年复称新村行政村。置村民委员会。以农业为主有水稻、香菇、锥栗、疏莱等农产品,林地有松木,杉木,杂木等资源
611、黄坛村
  黄坛村是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贤良镇黄淤村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07200。
612、岙头村
  岙头村坐落于庆景公路沿线,沿南阳溪而建,毗邻库山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28户403人口,耕地面积249亩,林地面积2456亩,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037元。经过美丽乡村、村庄整治工程后,现村庄内已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防洪提修建工程及新建公厕项目已顺利竣工,并修建了沤肥房进行垃圾集中处理。一、自然条件: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二、交通
613、坝头村
  坝头村位于江根乡西面,地处55省道与坝大二级战备公路交接点,西靠青田村、东面与乡政府所在地江根村邻近。交通方便,环境优美,一条河道趟流穿过全村,生态良好,古老红豆杉高大挺直,直插云霄。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224户,755人,耕地面积457亩,山林面积约7437亩,2008年香菇生产42万袋,产值8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708元。2007、2008年在全乡率先开始实施江根花菜和小尖椒的“菜菜
614、箬坑村
  箬坑村地处江根乡南边,西连江根村,北靠青田村。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2人,149户,总面积7.35平方公里,山林面积7123亩,耕地面积345亩,水田面积289亩。2008年人均收入4561元,有低收入农户79户,301人。箬坑村是江根乡食用菌生产发展重点村,全村2008年香菇总量达52万袋,总量排在全乡第二,产值104万元,因食用菌生产推广应用“公司+农户”的模式,致使农户生产的香菇价格
615、转水村
  转水村位于庆元县龙溪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耕地面积166亩,其中水田面积151亩,林地面积4930亩,地处半山腰,海拔850米,全村总面积3.4平方公里,村民小组2个,全村共66户,213人,其中,在家有10户16人;外出56户,166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6187元。转水村的特色产业有毛竹、茶叶、锥栗、稻田养鱼四大产业。其中以毛竹、茶叶为主要产业,锥栗,稻田养鱼为辅助产业。
616、鱼川村
  鱼川村简介鱼川村处于龙溪乡西南部,距乡政府5公里,海拔750米,所辖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1亩,林地面积2752亩,茶园面积315亩,截止2008年底,共有村民小组6个,121户,在册人口434人,村民代表15人,村党支部委员3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为水稻种植,茶叶,外出务工等,2008年人均纯收入2491元。五年内主要项目规划一、茶叶产业发展1、做好茶叶质量提升工
617、冯家山村
  冯家山村简介冯家山村位于庆元县东南部,与福建寿宁县下党乡毗邻,距庆元县城75公里。村域面积5.3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156户536人,山林面积7388亩,耕地面积593.3亩、粮食总产量176吨,有低收入农户42户,135人,全村经济总收入达45万元,人均纯收入2737元。一、茶叶产业发展1、做好茶叶质量提升工作。在现有175.6亩茶园基础上做好质量提升,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Q
618、岙里村
  岙里村简介岙里村距县城20公里,距乡政府5公里,辖岙里、下湾两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147户、534人。耕地面积425亩,林业用地2785亩,茶园面积105亩。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2154元,有低收入农户44户、136人。目前,岙里村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多集中在嘉善、平湖一带,留守在村的多为老人、儿童,留守人口为85人。岙里村竹木资源较为丰富,农民仍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要收入,辅之以毛竹等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