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6]
201、大钱村
  大钱村行政区划属于吴兴区环渚乡,位于湖州市东北方,距湖州市区约12公里。全村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2599亩,其中水田1806亩,旱地793亩,桑地503亩,水塘36亩。现有农户750户,总人口2644人,下辖11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其中中心村由大钱、赵家舍、打铁兜、墙后四个自然村组成,农户428户,人口1429人。近几年来,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良好,主要产业有丝织工业、养殖业及传统农
202、东桥村
  东桥村:位于织里镇西北部,东临大娄村,西靠沈娄村,南与戴北村接壤,北滨太湖。湖薛公路从村北部穿过。共有24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739户,人口2976人,耕地2997亩。
203、伍浦村
  伍浦村位于吴兴区织里镇东北部,滨湖大道南侧,湖薛公路贯穿全村,交通便利。全村下辖8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504户,总人口1961人。全村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水田1141亩,旱地914亩,已进行土地流转1416亩,其中:水产养殖1254亩,生态蔬菜162亩。2010年村级集体资金收入50万元,人均收入13315元。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
204、泉益村
  东林镇泉益村座落于镇东南部,距镇区约6公里,南贴德清县曲溪村。村域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9亩,鱼塘面积553亩,桑地面积227亩。全村共有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9个,总户数303户,总人口1003人。现有个私企业8家,农家乐1家,社区卫生服务点1家。201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9.9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5万元。村班子成员共5人,男性4人,女性1人;45周岁以下2人,高中以上学历4人,
205、路村村
  路村村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句话20字”要求和现有发展基础,今后将紧紧围绕试验区“一区两地三园四样板五社区”建设目标,突出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优化公共服务体系,营造社会和谐氛围等重点,以新农村体制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群众生活安居乐业,构筑和谐的干群关系、邻里关系、民企关系,努力成为八里店南片新农村体制创新试验区农民安居乐业的新亮点,构筑社会管理创新的生态
206、移沿山村
  移沿山村位于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东南部,东临南浔区旧馆镇、南与南浔区和孚镇毗邻,西邻本镇尹家圩村、永福村,北面紧靠长湖申航道、318国道,村域中心离市中心11公里。全村区域面积5.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75亩,桑地面积606亩。现有20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共771户,人口3030人。2011年,全村实现村可支配收入119.7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0080元。  近年来,移沿山村党总支和村
207、红旗村
  红旗村地处吴兴区埭溪镇西部山区,距埭溪镇104国道11公里,东临老虎潭,南接莫干山,西连安吉,北通梅峰,全村辖南坞、石郎、大城、镇水四个自然村,共32个村民小组,于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成立,行政区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山林22932亩,耕地1683亩,茶、果地839亩,全村现有农户756户,总人口2971人,2007年成立党总支,下设四个支部,现共有党员90名,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
208、大冲村
  大冲村位于埭溪镇西部,全村总面积5.5平方公里,总人口1543人,拥有耕地面积625亩,园林377亩,林地面积7275亩,是一个典型的山村。也是湖州市第一大饮用水工程老虎潭水库集水源之一,竹木茂密,山水穿村而过,空气质量优良,环境优美。全村辖2个自然村(大冲和金山脚),1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48户,共1543人,其中党员52人。大冲村两委班子共有5人,其中支部3人,村委3人,村书记、主任一肩挑。
209、盛家坞村
  盛家坞村位于湖州市西南山区,距离埭溪镇16公里,离湖州市35公里,东邻五石坞村、南靠太平桥村、西接庄上村、北与长兴县和平镇小岭、滩龙桥相连。依连绵青山而座,竹海翠涛、古树葱郁,景色优美、空气清新。全村主要以山林毛竹资源为主,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全村现有在册农户305户,总人口1033人,辖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8.1平方公里,拥有山林面积8166亩(其中毛竹5800亩,小竹73亩),
210、茅坞村
  茅坞村位于埭溪镇北偏东方向,104国道、茅坞公路分别从东西、南北穿越村域,对外交通极为便利。总面积10795亩,其中耕地809亩,园林150亩,林地9798亩,水面38亩,下辖9个村民小组,410户农户,总人口1523人。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18万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34元。茅坞村先后获得省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湖州市卫生村、湖州市民主法治村、湖州市生态村、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211、五星村
  五星村位于妙西镇西北部,西与长兴县和平镇接壤,区域面积5.2平方公里,全村拥有水田1440多亩,山林4068亩,果地250亩,茶地380亩,旱地316亩。现辖何家埠、范坞、沈店、长远里、郎村等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257户809人。村内现有党员30名,村两委会成员5人,大学生村官1人。2012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62万元,人均集体经济收入766元,农民人均收入12724元。
212、射中村
  射中村地处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西南8公里处,辖18个自然村,38个村民小组,现有区域面积5.5平方公里。驻地射中村(原名射村)为湖州市著名古村之一,也名石村、又名宝溪。清代《归安县志》记有:“旧有集市,名射中村市”,是传说中后羿射九日的地方,古老的村庄也因而得名。全村共有农户876户,村民3276人,党员88名。射中村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为蚕桑和特种水产养殖,全村有450户从事水产养殖业,淡水鱼养殖面积
213、下昂社区
  下昂社区位于菱湖镇西面,是原下昂镇的集镇中心,菱湖三中、菱湖三小的座落地,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越。全社区区域面积1.7平方公里,社区下辖有4个居民小组,总户数481户,总人数876人,集镇常住人口1850人。近年来,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常抓生态环境建设,认真落实“五水共治”精神要求,环境卫生为重点,围绕市河、居民区、小区美化、道路绿化等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2014年批证为城市社区荣誉称号。
214、竹墩村
  菱湖镇竹墩村(也称下昂)是沈氏家族发源地之一。她本是武康余英溪畔沈氏世系分支,于中晚唐时期,迁徙至竹墩村,以此开启了沈氏宗脉新篇章。竹墩的长春书院曾是朱熹讲学的地方。明时沈太宦至兵部尚书。这里历史上产生过多名状元、进士和举人,历任各级职官75人,号称产生过倪、孟、何、葛、夏5相国,唐宋时的颜真卿、苏东坡,《渔隐丛话》的作者胡仔及贾收、富弼、富直柔等人,就在这里把酒吟诗。文化底蕴深厚。  竹墩是明清
215、新庙里村
  新庙里村位于菱湖镇的西北部,距离镇区约9公里,东邻和孚李市村,南与下昂村相接,西、北分别与后庄漾河、和孚镇勤益村为界,现有33个生产队,共884户,总人口3150人。村域面积约9000亩,其中农业园区面积2815亩,桑地面积约为993亩,内水塘面积1387亩。全村多数农户以养殖业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5.8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8500元。近年来,新庙里村先后获得湖州市文明村、
216、南双林村
  南双林位于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西南5公里处(1999年进行行政村撤并,原东村和菱南撤并入南双林村)。南双林村现村域面积5.4平方公里,其中中心村域0.621平方公里,现有农户875户3145人,辖区10个自然村,36个村民小组。南双林村是一个典型的湖群粮桑渔区,全村有耕地1863亩,桑地1449亩,池塘871亩,西侧还有一各2500多亩的双林漾。(渔业收入780万元,全村各项经济总收入4730万元,
217、含山社区
  含山位于南浔区善琏镇含山村,为湖州东部之胜景。含山又名涵山、寒山。因高耸挺拔,又称笔塔,高仅60米,大不到百亩,含山座落地理位置独特,为南浔、桐乡、德清三县(区)的交界处,是湖州与嘉兴、杭州的天然中心点。京杭大运河经含山蜿蜒依山而过。含山是蚕花圣地——中国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含山民间清明节有轧蚕花的习俗。每年清明时节方圆百里数十万蚕农乡民们纷纷前来含山轧蚕花,祭蚕神。含山轧蚕花,祭蚕神习俗。现已成
218、善琏村
  善琏村地处善琏镇镇区的中心,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总人口1284人,全村耕地面积689亩。党支部现有党员73人,村“两委”成员5名,交叉任职3人。随着争先创优在的深入开展,全村经济快速发展,共有大小个私企业53家,以湖笔、毛纺为主;农业以家禽家畜、特种水产养殖为主,逐步向优高农业发展。近年来全村的村庄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新建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活动中心、市级文化长廊、图书室。全
219、商墓村
  商墓村位于千金镇西部,西连菱湖镇,南接德清县钟管镇。民间传说是商纣王死后所葬之地,后人为纪念而取名为“商墓”。商墓村文化底蕴深厚,水乡风光秀丽,有市级文保单位圣堂墩遗址等古迹;也有远近闻名、在湖州、嘉兴、苏南等地特别是太湖渔民之间有着广泛影响,始建于1128年的千年古刹——潮音庙,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六传统庙会更是热闹非凡,香火旺盛  2001年10月千金镇行政区划调整,原商墓、章介坝两村合并而成
220、东马干村
  东马干村位于南浔区千金镇西南,东邻排塘港,西与德清县鈡管镇交接,南邻洋溪港。全村有20个村民小组,农户566户,农业人口 2079人。本村现有16个自然村,共543户,总人口2009人,村域总面积3.56平方公里。村设党支部1个,党员66名,村两委干部6名。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约3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2781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常抓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落实“五水共治”精神要
221、荃步村
  荃步村,地处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西部,距镇中心3.5公里、湖盐公路1公里,村内水网交织,水陆交通极为便利。现有村民小组16个,农户508户,总人口1896人,正式党员64名,总耕地面积2978亩,行政区域面积3.13平方公里。荃步村为湖州市著名的古村之一,村中心有护国报恩寺,因明太祖朱元璋曾避居千步报恩禅寺一说而得名,千步护国报恩寺名闻海内外。作为练市镇三大中心村之一,荃步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质,一形
222、民当村
  民当村始终围绕以建设和谐村庄为目标,结合村庄提升、“美丽乡村”、“ 魅力水乡”等创建活动,深入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平安创建工作取得良好实效。 推荐理由:健全民主制度,确保群众“信得过”。扎实推进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党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法治村建设。2011年,该村顺利通过验收并创建了“市级民主法治村”,逐步实现了农村基层规范化、法治化。在“美丽乡村
223、新获村
  新获村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503106201。
224、陈塔村
  全村共有耕地1232亩,其中水田面积1094亩;桑地面积850亩;内塘面积830亩;水产外河迁养面积800亩。全村拥有个私企业11家,2008年度全村经济总收入40804万元,其中二、三产业产值36591万元。2008年度村级集体收入75.8万元,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37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08元。2007年被评为市级健康教育示范村,2008被评为区级文明村,2008年被评为区级绿化示范村
225、建林村
  建林村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西南2公里,毗邻海宁,村域面积5.8平方公里,共有22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农户722户,总人口2760人。南排重点水利工程莲花港,嘉海一级`公路纵横穿越村内,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建林村,村内主导产业有粮油。蚕桑种养殖,羊毛衫加工以及特色农业、水产、牲畜、花卉、苗木等规模种养殖,200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34亿元,村民人均收入8931
226、新民村
  新民村位于南湖区凤桥镇西南,在古老的兴善寺集镇旁,西南靠海盐县沈荡镇,北邻大星村、余新镇,东接庄史村,属二县(区)三镇交界处,区域面积7.46平方公里,全村有28个村民小组、1185户,人口3844人,耕地面积6500多亩,辖区内有住宅小区一个,小区内有户数55户,全村有个私企业29家,主要产品涵盖五金、箱包、建材、化工产品等,辖村内以种殖业为主,其中葡萄种植面积1500亩,甜瓜种植面积301亩,
227、莲花泾村
  莲花泾自然村是展幸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区块,依托省级文保点大往圩遗址文化底蕴,结合农业特色产业和自然风貌,按照“道路硬化、河道净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环境洁化、路灯亮化”标准要求,将自然村内58户农户分成5个组团,分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228、汾南村
  汾南村地处陶庄镇的西南,距离善江公路汾南路约1公里,所属原钱冯、夏河、体字三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24个小组,现有村民2553人,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典型的人多地少地区。耕地总面积3140亩,其中水田面积2711亩,现有党员88名。2012年村可支配收入140万元,全村以丝织、冲床为主要产业,并以废钢铁收购以及利用铁皮为铺的经济主要收入为主。2012年底全村人均收入17008元,几年来,被评为省
229、马厩村
  马厩村位于曹桥街道的南部,东靠百寿村和当湖街道通界村,西边是野马村,西南与海盐县西塘桥镇相邻。   马厩村共有23个村民小组,总计1104户村民,总人口为4105人。  马厩村现状用地主要以农业耕作用地为主,自然村落沿河分布,共有13个村民小组,分布较为散乱,现状村民住宅建设用地面积约54.93公顷,户均住宅建设用地面积约521.16平方米,占地面积偏大,生产建筑用地教为集中。 马厩村主要基础设
230、鱼圻塘村
  据史料记载,南宋高宗绍兴初年,抗金名将刘锜以江东路副总管兼宿卫亲军领兵驻守鱼圻塘要塞时为民除害,立下了功勋。鱼圻塘人民视刘将军为保护神,为追思一代民族英豪,用大蜡烛祭奠刘将军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祠内还有一个浙北最大的露天戏台——鱼乡戏苑。这几年,鱼圻塘村一直把刘公祠建设作为开发文化资源的大事来抓,先后投入资金150余万元,建成了刘公祠大殿、刘公祠山门等,并在祠内统一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铺设了草坪,
231、山塘村
  山塘村位于平湖市广陈镇东北角,东靠新仓镇,南靠泗泾村,西靠港中村,北靠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广山公路贯穿全村,市级航道卫国河南北贯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辖区面积4.26平方公里,现有村民小组13个,农户753户,人口2777人,农户居住建筑用地46.73公顷,现有耕地4467亩,2012年度实现全村经济总收入12252.5万元,其中一产1723.5万元,二产9653万元,三产876万元,农
232、六里村
  六里村地处澉浦镇域中部,澉浦镇其他村庄围绕其分布,六里南隔01省道老线(新澉线)与南北湖风景名胜区相望,西与六忠村接壤,北连保山村,南接风景区,东靠永新村、澉东村,保六路与长山河穿境而过,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我村是由原青龙村、平丰村于2001年8月合并而成,现下设27个承包组,总户数996户,常驻人口3095人,党员102人,区域总面积5.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24.9亩。现有企业33家,
233、路仲村
  斜桥镇路仲村于2004年由原共和、路仲两村合并而成,位于斜桥镇的北部,北紧靠桐乡屠甸,东与光明交界,西与本镇仲乐村为邻,南为沪杭铁路,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环境良好,总面积5.1平方公里。全村共辖2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1203户。全村有0党员105,其中妇女党员15名。   近年来,我们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法,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34、尖山村
  尖山村地处海宁市黄湾镇南部,南邻尖山新区,北以老01省道为界,西与闸口村毗邻,东接黄湾村与黄湾集镇。1999年6月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原屯西村和群欢村组成尖山村,在此基础上,2005年6月原尖山村与群乐村撤并组成现在的尖山村,村办公地设在原群乐村。合并之后全村区域面积达1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70亩,山林面积 4041亩。辖区内有32个自然村,划分3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321户,户籍人口4
235、云龙村
  云龙村位于海宁市周王庙镇西南部,东临石井村,南与胡斗村相接,北接之江村,西与长安镇肖王村相接,云肖公路在村内侧经过,村域面积3.7平方公里。村域内胡云公路贯穿了村南端的沪杭公路和北端的01省道,村委会是128公交线的终点站,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共有19个自然村落,16个村民小组,总计923户村民,总人口3511人.村民住宅用地面积为18.45公顷,人均住宅用地面积52.5平方米.云龙村2006年度经
236、船丰浜村
  船丰浜历史悠久,最早始于宋代的前朱道院,传承延续至今。其选址及空间布局自有独到之处。船丰浜西、南临水,另有一条小河穿村而过,但河道均不太宽,皆为小河,既可满足居民日常用水,又可防止雨季洪水带来损失。居民分住穿村而过的河道两岸能够充分利用河道资源。河道两岸的香樟古树新苗和河道共同维系着村庄的生态平衡。村落东、北皆为良田,便于生产作业。古人以其独到的生存智慧为子孙辟出一块繁衍栖息地。
237、岱上村
  岱上村 岱上村位于塔石乡西南部,全村80户,235人,全村山林面积2927亩,耕地面积309亩。  塔石乡是个山区乡,境内为群山盘亘,西南多海拔1000米以后桑山峰,以“小金竹尖”海拔1336米夺金华市最高峰之冠,“小龙葱尖”海拔1324米排位次高峰。清澈甘洌的九峰水源于我乡境内,是钱塘江支源汇水区;有8000公顷大93%的森林界定为“国家级生态公益园区”。山间彩蝶翩翩、飞鸟喳喳、爬虫游动、走兽
238、上阳村
  上阳村 上阳村位于塔石乡西部,全村331户,913人,全村山林面积8812亩,耕地面积710亩。 塔石乡是个山区乡,境内为群山盘亘,西南多海拔1000米以后桑山峰,以“小金竹尖”海拔1336米夺金华市最高峰之冠,“小龙葱尖”海拔1324米排位次高峰。清澈甘洌的九峰水源于我乡境内,是钱塘江支源汇水区;有8000公顷大93%的森林界定为“国家级生态公益园区”。山间彩蝶翩翩、飞鸟喳喳、爬虫游动、走兽
239、雅金村
  雅金村简介江东镇雅金村位于江东镇西北,总人口826人,村两委9人,党员41人,村民代表35人,人均年收入10000元左右。是市政府确定的市区放心菜工程所在村。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金刚畈片放心菜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及技术部门的协助下,搭建大量钢架大棚。雅金的草莓产业和桑葚采摘产业给雅金村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雅金的桑椹采摘非常出名,每年到了桑椹采摘季节,大家都开着私家车前往雅金采
240、方山村
  方山村位于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集镇以南,距澧浦镇政府驻地4公里。全村现有农户396户,人口1020人,党员44名,现有耕地面积2561亩,山林面积4925亩,村民主要靠种植水果,苗木为主,村里水果产品丰富,尤其以香瓜、草莓、橘子最为出名,远销省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