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7]
121、石门高村
  石门高,属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位居贵池区的最东南,距城45公里,地处贵池区、青阳县、石台县、九华山风景区----两区两县交界处。地处深山,地势雄险。四面高山环抱,海拔均在700米以上。境内山高林密,原始生态,景色迷人,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李白游踪、高 霁隐居之地---春台岩、桃花坞,有保存完好古城堡式的古村风韵、古老的高氏宗祠,有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山原始森林,有名胜佳境的老革0据地平天河,滴
122、南溪村
  南溪村是由原双元、上村、共和三村合并而成。位于花园乡东边,总人口1735人,505户,辖14个村民组,国土面积24.65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38000亩、耕地面积2104.5亩)。东与同春交界、南与桃源村毗邻,西至祠河、北与永镇交界,县级旅游道路插村而过,直通仙寓山旅游区。 该村主产水稻,兼作棉花、油料、吊瓜、菊花、食用菌等。同时生产名贵中药材“木灵芝”等经济作物。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
123、金鹰村
  太湖县汤泉乡金鹰村,地处花亭湖之滨,汤泉乡东北角,东与寺前镇接壤。全村446户,农业人口1576人,19个村民小组,4个行政管理组,总支下设2个支部,4个党小组,党员人数55人,有单小2所,在校学生47人,在编教师4人,村聘工友2人,村卫生室有村医3人。全村土地总面积1.2万亩,其中水田868亩,旱地245亩,山场9800亩。村有林场220亩,茶场100亩,精制茶厂1个,蔡畈水库属国务院在册中二型
124、龙潭寨村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一、地理位置 汤泉乡龙潭寨村地处安徽省太湖县东北边陲,东与潜山县相连,北靠岳西山水,南与本县寺前镇接壤,西邻本乡朱湾村,是典型的大别山区,距花亭湖风景区17公里,天柱山风景区40公里,离赤百公路6公里。二、地形地貌 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整个地形呈长方形,地势较高,山色秀美、溪流潺潺,空气清新,村内古民居、古建筑保存完好,“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在此展现,是集山水、原生态、
125、关麓村
  关麓村,位于碧阳镇西南,距县城7公里,总面积5.13平方公里,黟县——祁门县柏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较为便捷。该村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因此得名;又因过去黟县通往祁门、安庆、江西等地的主要古驿道经过村岭,故别名“官路下”。 关麓村现有古民居40多幢,景区面积3公顷,代表性建筑为宅体相通、造型精美的“八大家”住宅群,经典之作为多姿多彩、美仑美幻的“民居壁画”,2010年接
126、永丰村
  一、地理概况永丰村是于2008年4月由原卓村、岭下村合并组建而成,是永丰乡中心村落,村址驻在原卓村村部(乡政府边)。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物产丰饶。永丰村属丘陵山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环境优美。二、社会经济状况 (1)国土资源: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总面积3.112万亩,其中耕地0.28万亩,园地0.14万亩,林地2.65万亩,地势较平坦,洙溪河穿境而过,环境宜人发展余地较
127、沔青村
  沔青村处于康桥镇最东部,东与孙桥镇新丰村、黄楼镇棋杆村为界,南与人南村为邻,西、北与人西村毗连,川周公路、城市外环线与康桥东路横贯南部、中部、北部地区,全村区域面积为1.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5亩。沔青村以前没有独立的村史可查。解放初期,横沔集镇周围青年曾组织一个业余剧团,名为沔青剧团。在人民公社会运动中建立生产大队时,就取其为名。1959年6月,沔青生产大队建立。1984年2月,政社分设
128、罗田村
  罗田村位于江西省石城县大由乡西南端12公里处。境内山峦重叠,地势由南向北倾斜。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该村均为黄姓,传为祝融帝后裔,为避战乱,于晚唐广明年间由湖北蕲州迁徙至此。民谣有云:小小安义县,大大罗田黄。足见罗田黄家名声之大。该村乃当年香客赴西山万寿宫朝拜许真君的必经之地,帮店铺比肓,商贾云集,称一时之盛。该村古街、麻石板道、古车辙清晰可见,整个村庄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统。民居古建、
129、光村村
  村名的由来:始建于北齐(561-577),相传当时人们发现北郊有块地方夜间发光,故起名为光村。基本情况:光村位于泽掌镇中部,有4个居民组,396户,1585口人,劳力数740人,其中党员32人。耕地面积3160亩,近年来支村委一班人,团结一致、勤奋敬业,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主导产业以设施农业、畜牧养殖为主。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目
130、于家村
  于家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中西。1998年11月1日被河北省民俗学会命名为“于家石头民俗村”。 于家村也称石头村,距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明代的民族英雄于谦,公元 1449至1457年间中国明代的“夺门之变”的政权大变故,而“夺门之变”中的重要人物于谦本是浙江人,被杀害后,他的后人就逃到了石家庄以西井陉的太行山中,这才有了今天的于家石头村。 石头村所处地理位置可谓奇特,“不到村口不见村”。因为这村建在一
131、琉璃渠村
  琉璃渠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内,该村以琉璃闻名,被称为“中国琉璃之乡”。 琉璃渠村形成于元代之前,其出产的高品质页岩石料可加工烧制成釉色艳丽、绚丽斑斓的琉璃制品。 琉璃渠村出产的琉璃制品历来为明、清皇宫的专用制品,解放后,这个村的琉璃制品还曾被用于建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西站等场所。为使其琉璃品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延续下去,琉璃渠村的部分学校还专门开设了琉璃
132、楼上村
  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始建于明弘治六年(1494年),是一座以周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整个村寨坐东北面西南,距石阡县城15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集古楼、古屋、古巷、古桥、古井、古树、古墓、古书、古风、古韵于一体,被誉为“佛顶山下的明清古村落”。楼上村距石阡县城15公里,该村以“北斗七星”树为中心,以“北斗七星”的天枢至摇光交天权与天玑形成四个象限,划
133、马头村
  马头村位于开阳县南部,距省城贵阳60公里,距县城开阳29公里,距禾丰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是禾丰乡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总面积14.88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寨,全村共有农户667户,人口2359人,现有耕地面积3332亩,其中田1743亩、土1589亩,人均耕地1.41亩,山林面积2736亩。该村区位条件优越,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马头村依山傍水,环境清怡宜人,村
134、增冲村
  贵州省东南部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地处黔、湘、桂3省交界的九洞地区,全村分20多个小寨。这是一个神奇而富有诗意的侗寨。由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三面绕寨,缓缓而过,寨子有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四周青山环抱,栋栋吊楼依山傍水,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融,似一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图。增冲村鼓楼最有名,几乎寨寨都有鼓楼,巍然耸立在侗寨中央,极似一株大杉树,下大上小,下部为方形亭式,上部飞阁重檐,层层而上,如树干伸逸出
135、丙安村
  丙安村位于丙安乡西北部、地域面积30平方公里,东面与艾华村相邻,南面与三佛村共界,西面与复兴镇风溪村接壤,北面与天台镇相交,总人口数2182人,农业人口2171人,非农业人口11人,有耕地面积2085亩,林地面积10478亩(其中竹林面积6200亩),辖正安、南坭、团结、平星4个村民组,已修建通村公路28.5公里。丙安村于2002年根据上级撤小村并大村精神,由原来的平星村、南坭村合并后命名为丙安村
136、夏门村
  在山西省晋中市境内,与长治、吕梁、临汾三市的接壤地带,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夏门村。地处太原盆地南端的夏门村,居住人口1400余人,用地面积约63公顷,是灵石县夏门镇政府驻地。在国家大力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工作的时代背景下,夏门村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及特色,正焕发出勃勃的发展生机。 夏门村主要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年间,居住于此的梁氏家族是当时灵石县的四大望族之一,官宦学士众多,工商财力雄
137、严台村
  江西省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古称严溪,座落在江村的最北端,紧邻安徽祁门渚口乡和闪里镇,距浮梁县城74公里。风景秀丽,历史文化悠久2008年12月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 严台村起源于东汉光武年间,到现在有l100多年的历史。严台原有1000多年前的古老戏台,戏台前全是青石板和石柱彻成,从大年初一到元宵,既有龙灯又有板灯,村内有徽派古建的民宅140多幢。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其名著《琵琶行》中就有“商人
138、窦庄村
  窦庄古堡建筑群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东南部沁河河畔,西距沁水约50公里,西依榼山,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文化深厚,是晋东南地区明代中后期名重一时的大型古堡建筑群。 窦庄古村落,西依榼山,三面环水,风景秀美,人文荟萃,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于崇祯二年( 1629 年)历时九年告成。现存古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80%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建筑除大量民宅外,还有庙宇、楼阁、祠堂、书房、校场、法庭、地牢
139、漈下村
  漈下村地处屏南县境之西南部,文笔山南麓盆地之龙漈溪畔。海拔高度 802米,距县城15公里;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甘国宝(1709-1776)的祖居所在地,于明正统二年(1437)肇基。全村人口1700多人,368户;保留有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标志性建筑是明代古城楼和马氏仙宫。有清乾隆皇帝御赐“福”字匾、甘国宝指虎画和民间习武器械石锁石蛋等存世。全村沿袭习武之风。“漈水安澜”四个字是题写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40、廉村村
  廉村原名石矶津,在福建省福安市区西南15公里处。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光禄大夫薛贺由江南迁入福建,辗转定居于石矶律。他的第六代孙薛令之勤奋读书,在唐神龙二年(706年)终成为八闽第一位进士,及第后授官左补阙、太子侍讲。时宰相李林甫弄权,东宫官受冷遇,薛令之愤懑不平,题《自悼》诗于墙上曰:“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度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