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各镇人口数量排行榜
1、城关镇
  紫阳县城关镇是紫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全镇辖15个行政村,四个社区居委会,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83元。镇内交通便捷,汉江横贯东西,恒紫、紫渔公路及城焕、城洄路使镇内连成一片,通讯发达,村村通电话,90%的地域有移动网络,能源充沛、资源丰富,瓦板岩储量达2.8亿立方米,石英石、大理石、石灰石、页岩、铌钽矿等矿产丰富,极具开发价值,
2、蒿坪镇
  蒿坪镇位于紫阳县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全镇辖22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6830户,27000人,是紫阳县北部的边贸重镇。境内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恒(口)紫(阳)公路、蒿(坪)汉(王)公路、蒿(坪)大(竹园)公路呈十字横穿全镇,村级公路伸入全镇17个村;手机、程控电话入户率居全县其他乡镇之首。  蒿坪镇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1200mm,自然资源丰富。茶叶、蚕桑、煤炭、富硒植物油、优质大米
3、高滩镇
  高滩镇位于紫阳县城西郊,东邻高桥镇,南接绕溪乡,西与毛坝镇接壤,北与广城乡交界。襄渝铁路贯穿而过,紫渔公路横跨其中。辖七个村一居委会,共15629人,总102.8平方公里,是两乡一镇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高滩镇属典型的农业乡,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煤、石灰石、铜矿、钛磁铁矿、石英石、板石等。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在不断深化镇情的基础上,依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大兴主导产业,确立了农
4、向阳镇
  向阳镇距紫阳县城6.5公里,南接芭蕉乡,北依城关镇、焕古镇,西接红椿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72平方公里,总人口14419人。  向阳镇是一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秦巴深处育明珠,汉水河畔竟风流。美丽的向阳镇栖任河而生,寄茶山而依,任、渚两河“鸳鸯水”绘就向阳锦绣山河。清朝中叶以来,向阳就有了“小汉口”的美誉,商贾如云,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客商在此都建有会馆。临江而建的“报恩塔”,饱
5、高桥镇
  高桥镇位于紫阳县西南部,距县城26公里,因清代跨东、西权河修建的两座木凉桥而得名。全镇总面积为150.77平方公里,东接双桥镇,南与四川万源县庙子乡相邻,西连高滩镇,北邻芭蕉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94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共有人口5382户20520人。有耕地30512亩(其中水田2472亩),有桑园近万亩,茶园6800余亩,有9个名优茶厂,年加工名优茶15吨。黄姜、杜仲、厚朴等药材以及核桃、
6、毛坝镇
  紫阳县毛坝镇位于紫阳县西南部,任何中游,辖八村一居委会,总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15000人。毛坝镇因地处川陕之咽喉,又名毛坝关,经济发达,集镇繁荣,长期以来,一直为紫阳任何流域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紫阳三大镇之一。近年来,毛坝镇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抓产业、促工业、办事业”的工作思路,抢抓历史发展机遇,举全镇之力,大力发展“茶、桑、畜”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全力促使“水电、矿产、农副产品加工
7、双安镇
  双安镇位于陕西省紫阳县北部,西邻汉水,南与汉王镇相邻,东与汉滨区牛蹄乡为界,北与蒿坪镇接壤,全乡面积72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65%,总人口14000人。紫石(紫阳-石泉)公路横贯全境,沿紫石公路可直达汉滨区及汉阴、石泉县城。全乡村组级公路入户率达75%,乡村公路迂回网络已经形成。境内已开通联通、移动通讯。双安乡是紫阳县富硒区的中心地带。以硒资源为载体的主导产业已具雏形:蚕桑产业发展已居全县榜首,全
8、红椿镇
  红椿镇位于紫阳县城西北,米仓山中部,渚河中下游,东邻本县焕古镇,向阳镇,南部芭蕉乡,广城乡,西邻汉中市镇巴县巴庙镇,北与东木乡、燎原乡接壤,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8公里。全镇总面积114.5平方公里,最低海拔331.9米,最高海拔1582.8米,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4183户16863人,其中农业户数3759户、15839人。  全镇农业产业以茶叶、畜牧、蚕桑为主。现有基础茶园2.2万亩,大
9、双桥镇
  紫阳县辖镇。1950年置桥镇乡,1956年改管理区,1959年建公社,1966年更名双红公社,1984年复置桥镇乡,1996年设双桥镇。位于县境东南部,大巴山北麓,距县府18.5公里。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口0.5万。权(河桥)洄(水)、双(河)六(河)、双(河)解(放)公路通达。辖双河、庄房、岩坪、东垭、金竹、柴窝、云星、中良、碑垭9个村委会。产茶叶、蚕茧,农业以种植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为
10、汉王镇
  汉王镇位于紫阳县城以北45公里处,是紫阳县北部的历史名镇和边贸重镇。总面积为81.83平方公里,辖8个村1个居委会,60个村民小组,3907户,14531人。本镇交通方便,水路有汉江瀛湖黄金水道,陆路有横贯全镇的紫石公路;通讯设施齐备,已实现村村通;富硒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稳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快。汉王镇党委、政府紧紧把握西部大开发机遇,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区域农业经济特色,按
11、瓦庙镇
  瓦庙镇位于紫阳县西部偏南,米仓山中,东邻高滩镇,南壤毛坝镇,西、北两面与镇巴县观音、田坝、白河乡镇交界。总面积85.48平方公里,地形南北长,东西窄,东西宽10公里,南北长25公里,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境内海拔450~1800米。镇政府驻地瓦庙子自然镇。全镇辖九个村一个居委会,总人口3445户,14156人。改革开放以来,全镇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098万元,粮食总产达
12、洞河镇
  洞河镇位于紫阳县东部,汉江、洞河、汝河交汇于此,襄渝铁路穿境而过。全镇辖13个村和1个居委会,总面积94.2平方公里,人口18944人。洞河镇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适宜。境内江河纵横,水缓波平,通航里程达100余公里,大小船只近200余艘,上至紫阳,下至岚皋、安康,舟行江波,船帆点点,是流通和商运的黄金水道。乘舟船顺江而下,颇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情画
13、焕古镇
  焕古镇位于紫阳县西北部,从县城逆汉江上20公里。焕古镇因宦姑滩而得名,集镇依江而建,通水路、公路,总面积70.15公里,辖9个行政村,72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人口11655人。焕古资源得天独厚,焕古茶历史悠久,唐代焕古茶就是宫廷贡品,清朝紫邑宦镇毛尖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是陕南茶的代表品牌,享誉西北。现有茶园1万亩,其中新建茶园3900亩,名优茶加工厂11个,注册了焕古牌茶商标,年产名优茶1
14、东木镇
  东木镇位于紫阳县西北角,距县城17公里,东、西与本县红椿镇、焕古镇相邻,南北与本县燎原乡、本省汉阴县接壤,面积72.16平方米,辖6个村47个组2280户10450人。全乡人均占有耕地1.5亩,户均拥有水田面积1.2亩。交通方便,通讯便捷,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止2002年底,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12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余元,境内有三家合资板石开发企业,年生产出口板石20万平方米,是目前全
15、洄水镇
  紫阳县辖镇。1950年置洄水乡,1959年改管理区,1966年建曙光公社,1972年更名洄水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南部,大巴山北麓,距县府19.7公里。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0.5万。权(河桥)洄(水)公路通达。辖洄水、茶稻、桦栎、响水、团包、安心6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产茶叶、蚕茧,农业以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为主。.
16、麻柳镇
  麻柳镇位于大巴山北麓,地处紫阳县西南边陲,西通汉中,南接四川,自古就有“秦川锁钥”之称。全镇面积78.56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5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000多人。  麻柳镇属于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镇内重峦叠嶂,山势嵯峨,清泉溪流,蜿蜒跌宕,水沉寨、野猪尖、二州垭、硝洞湾、一线天、石笋等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奇丽俊秀。神奇的大巴山风光和迷人的秦巴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以大巴山高腔为主调的紫
17、界岭镇
  界岭镇位于紫阳县西南部,距县城97公里,全乡辖5个行政村,1518户,6089人,境内公路村村相通,农电网入户率达80%以上,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和有线电视光缆信息输送工程都已完成。界岭乡自然资源丰富,无烟煤储量大,绿板石畅销海外。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艰苦创业、抢抓机遇、谋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偏远的界岭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退耕还林 形成满园青山绿水,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