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棉花社区 | 隶属:惜福镇街道 |
行政代码:370214008 | 身份证前6位:370214 |
长途区号:0532 | 邮政编码:266000 |
车牌号码:鲁B | 行政级别:社区 |
棉花社区居委会
村名由来 相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赵氏从云南迁至即墨城西莹上,又迁此地定居。据老年人讲,明末黄家善的后代二世孙从即墨迁此看管黄家莹地逐成小庄园,简称小庄。清末又有王氏从纸房村迁此入籍。其余如仲、孙氏等分别从不同地方迁此定居。因村处于山花绵延的山涧之中故名“绵花”。《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示:“绵花”,后演化为棉花村。
政区人口
位于街道驻地东约10公里,四面环山,只有一条道路可通王沙公路与空港路。全村拥有可耕地730亩,其中村内300亩为山岭薄地。其余400余亩大部分在即墨留村及三里庄一带。2004年9月,棉花村村委会改为棉花社区居委会。全村现共有306户,1012人。
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后,村民们利用山区优势,发展果树600余亩,10万多株,年产量40万公斤,主要品种有大红杏、梨、柿子、大枣、山楂、板栗、大樱珠和引进的红灯、乌克兰,个大、色艳、可口。棉花村底下蕴藏着独特丰富的矿泉资源,自1984年以来,棉花村饮料厂已发展至6家,年生产优质水30多万吨,销售全国各地,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其中东崂水业有限公司和青岛崂云饮料有限公司在青岛市饮料行业属知名企业。2002年,村有企业9家,加工业、饮食服务业、养猪、养牛专业户22家,涌现出理发、浴池、维修、缝纫加工和搞建筑的专业户。2004年,社区经济总收入13486万元,可支配财力100万元,人均收入5530元。
村居建设 为发展经济,村民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断开辟进村路。1977年,全村投入劳力10万个,利用两年时间,开山劈岭拓宽了路面。后于1993年春,在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300多万元对路面进行了加宽,并以沥青硬化。现在进村路宽达10米,总长10余华里,已开通到城阳区城的公交车。进村路两侧新建楼房20多栋。社区自然环境优美,被誉为“天然氧吧”,是“惜福生态游”重要社区之一。近几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积极开发旅游事业。于1999年投资30万元在围子顶上筑凉亭,铺设了1000多级的上山观光石级路,供游人登山游览。
社会事业 1986年投资35万元,建起棉花村学校教学楼,后又投入5万元完备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并每年投入2万元用于教学器材的补充。为保障村民生活,自1992年起每年补助1.6万元,为村民办理养老保险。2003年,根据城阳区政府和惜福镇街道关于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统筹的文件精神,全村666人办理了投保手续,参保率为91.4%,共投保险金额1151259元,其中集体每年投入62万元。2004年,有515人办理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81%;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999人,参保率100%。
特色栏目 风景秀丽的棉花村,坐落于崂山著名三标山西南麓,环绕以奇川异石,更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三标山下有一庙台子遗址。相传,很早以前,庙内只有和尚与弟子二人。有一年,每当老和尚外出,就有一个小姑娘来与小和尚玩耍。后被师傅发现,即叮嘱徒弟:她再来时,你把红线球用针别在她后背的衣服上。徒弟照办了。结果顺着红线绳找到了一棵大人参。师徒二人小心翼翼将其挖出后,回庙里洗净炖煮。此时,师傅有事又要外出,叮嘱徒弟,一定等他回来才开锅。可徒弟被人参的香味吸引,把参偷吃了。师傅回来大怒,操起扁担就打,结果徒弟却飞走了,一气之下,把锅里的汤喂了狗,狗也飞走了。师傅一看,汤也有用,就把锅刷了刷也喝了,但总飞不起来,力气却大增。他用扁担串起庙宇,背上就走,准备去仰口,途中被山撞掉了两个庙角,最后身疲力乏,扔在了马鞍石的北头。至今,还有些残砖乱石堆在那里。那撞掉两庙角的南掉角山、北掉角山仍在展示它们的雄姿。“鹰嘴石”、“官帽子石”、“响水流子”、“芍药涧”等传说一直流传到今天。
联系电话:0086-532-87988788
2021年4月,棉花社区入围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名单。
2017年9月,住建部公布了2017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名单,棉花社区入选美丽乡村示范村。
2015年10月,农业部推介棉花社区为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棉花社区附近有百福香园、青峰景区(毛公山)、惜福镇景区、童真宫、青岛方特梦幻王国等旅游景点,有山色峪樱桃、胶州湾蛤蜊、少山红杏、鲅鱼、波尼亚猪头肉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