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东施家峪村 | 隶属:艾山街道 |
行政代码:371203001212 | 身份证前6位:371203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车牌号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立村年代相当久远,已无从考证,原村名,叶家庄。当时叶姓立村,明洪武年间赵姓迁入,孙、齐等姓相断迁入,因生活环境极差,至少有十几个姓氏消亡,清代徐、林、尹等姓相断迁入,定居于现址,现全村共有徐、林、尹、狄、王、陈、张、沈、刘10姓。因三村近邻,为了团结一致,共御外患,三村共用一名-施家峪。东施家峪居东,遂称东施家峪村。
民国以前隶属蒙阴县;1941年划归新甫县第七区上峪乡;1945年划归新泰县寨子乡;1991年划归莱芜市寨子乡;2001年寨子乡与城子坡办事处合并,成立艾山街道办事处,东施家峪村属艾山街道办事处管辖。
东施家峪村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1938年至1939年村里的有志青年与贤女庙村、西施家峪村、中施家峪村一批进步青年成立地下党组织。1940年组织游击队,与投靠日军的陈三坎匪军进行了殊死抗击。游击队员林为孝在对匪作战中英勇牺牲。
解放战争时期,-对山东发动重点进攻,一批自济南回来的地主,-分子组成“还乡团”。他们疯狂地对党员、干部、积极分子进行了残酷的报复。东施家峪村及邻村青年奋起反击,第二次组成游击队,向还乡团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解放战争中,东施家峪村人集军粮,做军鞋,抬单架,运给养,支援各大战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有5位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东施家峪村是南五乡的文化教育中心。1940年,村人就募捐集资由当地文人安太吉执教成立私塾。1946年五村集资在原庙址建校,1968年重建新校,直到1995年西施家峪、中施家峪、东施家峪、清泉岭的村民每人集资50元建立联小一处。1990年,林古法同学第一个考取上海医科大学,现正攻读研究生,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东施家峪村靠山临河,田园风光相当不错,但多山岭薄地,村民祖祖辈辈过着贫困生活。民国以前三个村仅有600余人。 解放前战乱频仍,土匪横行,东施家峪村人,处于水火热之中。即使解放后的50年代至60年代,也没有摆脱贫困。村南的好地与北山薄地参半,好地种植小麦、玉米,因种子蜕化,肥料极少,亩产仅200-300斤,山下种高梁,谷子,亩产仅仅百余斤,旱、涝、风、雹交替袭来。除几家大户以外,绝大多数村民几乎年年青黄不接时都要断粮,只能靠南瓜、豆角、野菜、树叶糊口。徐、林几家的谱碑记载,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的人数交替增减,三五代人仅增长十几口人,饥饿和病疾夺走了若干人的生命。
历届党支部带领村民“战天斗地”,用自己的双手来改造大自然。1964年.改造河道,填没荒滩,造田50亩,1973年毁掉墓地,推平坟头,又造地十几亩。1976年建成畜水200立方米的新颜水池一座。1990年至1994年进行大规模的封山造林。挖鱼鳞坑6万多个,植柏树、槐树、松树20万株。1997年引水上山铺设管道450多米,从水自西而东铺设水管道2000多米,新挖机井口,新建120方畜水池一座。部分耕地得到灌溉,并为果树旱涝保收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富民政策激发了村民的致富热情。部分青年开始走出山村,外出经商打工,逐渐富裕起来。他们的致富经验,带动了全村人广开财路,寻找致富门路。
“靠山吃山”也不失为致富的好门路。如今的东施家峪村人,调整种植结构,广栽果树,向荒山要宝,富裕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东施家峪村附近有汶源风光区、钢城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棋山省级森林公园、山东巧夺天工红木博物馆、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鸡腿葱、莱芜黑山羊、莱芜大蒜、莱芜花椒、炒木樨肉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