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朱家后戈庄村 | 隶属:北安街道 |
行政代码:370215004202 | 身份证前6位:370215 |
长途区号:0532 | 邮政编码:266000 |
车牌号码:鲁B | 行政级别:村 |
朱家后戈庄村
村居由来 公元1403—1424年(明永乐年间),高、于两家来此定居,村名于家疃。1578年(明万历六年),朱、江两姓相继迁来,后因朱姓繁衍旺盛,故改村名为朱家侯哥庄,现简称朱家后戈庄村。
政区人口 该村现属即墨市北安街道办事处,位于办事处驻地以东1.5公里,距即城区7公里,东距烟青一级公路1.5公里,南邻王家后咫尺相接,西去2公里是烟青、青威两公路交叉处,北与吕家演泉交界,村庄交通便利,是公交9路车终点站。
全村区域面积240公顷,其中农耕地193公顷。村西部是丘陵,东部是平原,土地肥沃、绿树成荫、气候宜人,龙泉河绕村而过,环绕着富饶美丽、绿树红瓦的村庄。
2005年,全村共有常住居民546户,198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45‰,现有朱、江、于等12姓,均为汉族,其中朱姓最多。
经济状况 该村1949年全村总收入3万余元,1978年12万元,2001年792万元,截止2005年人均收入达6500元。自2001年开始,四年来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与支持下,北安工业园落户在该村,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发展的步伐加快,先后有正杰威尼、TCL家电、皇润食品、金龙柱绣品、亨达鞋业、元鼎非金属等厂家落户在园区内,建起了标准厂房车间,部分厂家已投产经营,有的正在兴建。
修路建厂占去了农民大部分可耕农田,靠祖辈世代种地的传统到此结束,土地的占用,村民享受到合理的土地补偿。第一产业(农业)接近尾声,同时给村庄青壮年劳力带来了弃农务工的就业机会,实现了非农就业70%,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600多人,她们走进企业搞针织服装加工,年工资收入达万元以上。第二产业(个体经营)在原有的基础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该村的个体私营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相继建起了规模较大的富强针织厂、旭宏针织厂、茂强针织印染厂、文辉针织厂、鑫成针织厂、青岛永泰索具有限公司等15家中小企业,其中鑫成针织厂、旭宏针织厂的产品运销日本、韩国及欧美国家,年上缴利税达56万元,是即墨纳税大户。由于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给全村村民营造了大量的就业空间,全村85%以上青壮年妇女从事制衣工作,月收入可达800至1000元以上,同时吸纳了聊城、沂水、莒县、汶上、单县、菏泽外来男女150余人。全村20%的村民都从事小型的针织服装经营,年收入都在4—8万元左右,因而朱家后戈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针织村。
社会事业 村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衣、食、住、行生活的提高,目前,全村大部分农户有了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变成了老人、孩子的交通工具,全村在短短四年的时间内购买汽车61辆、按装有线电视370户、安装电话462户,分别占全村的10%、70%、90%。
2000年全村吃上了自来水,整改了电网,浆砌了街道,并进行了绿化、美化,成立了环卫保洁队,及时清扫街道,处理垃圾,使村庄整洁、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人们在自由幸福中安居乐业。
连续多年来,朱家后村重视人才的培养,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尽力支持。至2005年度,全村攻读大学的在校学生8名,普通院校的18名,荣获博士学位的1名,复旦毕业生2名,他们都在国家重要单位,为祖国贡献力量。
朱家后村几年来本着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原则,村民是满意的,上级党委对该村的工作是放心的,从1993年—1998年连年被评为“营上镇先进村庄”,2000年—2005年连续被评为“办事处突出贡献村庄”、“即墨市先进党支部”,目前,朱家后戈庄村正沿着社会和谐、村民生活福裕、安居乐业的康壮大道向前迈进。
朱家后戈庄村附近有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即墨鹤山、青岛华山国际乡村俱乐部、青岛蔬菜科技示范园、玫瑰小镇等旅游景点,有白庙芋头、金口玉芽芹菜、即墨镶边、即墨老酒、海堤村芹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