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窝洛子村 | 隶属:龙山街道 |
行政代码:370215005229 | 身份证前6位:370215 |
长途区号:0532 | 邮政编码:266000 |
车牌号码:鲁B | 行政级别:村 |
南窝洛子村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孙氏第四世一支由楼子疃楼子里头迁至此地立村,因地处山坳、四面环山称窝洛子。清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1980年地名普查,更名为南窝洛子。
此村南原有一小村称南山宋家,1983年全部拆迁于窝洛子村。
清乾隆时(1736-1795),朗姓迁入该村东1公里处看山,后又有朱姓迁入,因朱姓居多,逐称朱家庵。
政区人口
该村位于龙山街道办事处东部,距办事处驻地4公里。东依鳌山,北邻龙泉,西与石龙庄村交界,南与南泊村接壤。所辖面积196公顷。
2007年,全村共有居民218户,2016人。有孙、朱、宋等25姓,主要姓氏为孙氏、朱氏,均为汉族。
经济发展 197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8万元,人均收入180元。198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4万元,人均收入230元。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2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245元。
第一产业,1949年,全村有耕地2600亩,主要种植地瓜、花生、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粮食亩产在100公斤左右。农业收入近万元,人民公社成立后,村集体先后修筑水库4座,保障了部分农田的灌溉。1978年,有耕地面积2030亩,粮食亩产达到300公斤,农业收入32.8万元。1981年改革开放后,由于修路、建房、建学校等占地,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至2003年,耕地面积仅有1152亩,青壮年劳力也随之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第二产业,窝洛子缸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该存村民利用当地地下蕴藏的陶土制做而成的。这种缸,质地坚硬,表面光泽,以石敲之铮铮有声,用其盛水不渗,储粮不霉。建国前,村民各户建缸窑,自己采土制做。集体化后,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制做销售,做为集体副业。年产量5万余件,年纯收入35万元,一度成为村民的经济支柱。1983年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后,窝洛子缸的制做转入个体,从事制做和销售的户数和劳力均达全村的80%,产品销遍辽东地区,制做技艺传至海阳、莱阳、胶东半岛和东北三省。直至2002年,由于原料的亏缺而封窑停产。
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随着劳动力的转移,该村的皮鞋业迅速兴起,至1990年,全村从事皮鞋业共43户200余人,年收入170余万元。
第三产业,1964年,村集体建起磨坊以后,不少村民也从事豆腐、粉条加工,还有的开起了小卖部。改革开放以来,从事经商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村民逐年增加,仅饮食服务业人员95人,年总收入70万元,纯利润50万元。
至2007年,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员800人,占全村劳力的75%。第二、三产业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1945年,村建起了村级小学,共6个班,8名教师。1950年成立扫盲班,共有160名青壮年文盲入班,分5个班,7名教师。1965年与上夼、南泊村共同投资12万元建起窝洛子联中,教室46间,占地8亩。1974年,投资7万元重建村级小学,教室33间,占地3亩。1975年扫除青壮年文盲。2000年,投资45万元迁址重建窝洛子小学,教室63间,占地33亩。至2007年,该村共有大学生23人,研究生2人。
医疗卫生,该村1950年成立卫生所,卫生员3人。2006年成立社区医疗服务站,医务人员5人。为村民的寻医求药提供了方便。
群众生活,1962年,村民人均占有粮食150公斤,人均年收入不足40元。1964年,全村通电,村民结束了用煤油灯照明的历史。1978年,人均经济收入180元,1981年,人均收入230元。1983年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6年,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同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21万元,人均收入6245元。
村庄建设,1970年前,村民住房多为土墙草披,人均住房面积8平方米,1980年,村民住房多为砖混结构,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1995年,规划村后住宅楼区,陆续有88户村民建起了二层楼房。2005年和2006年村两次投资35万元,清村中心河河道和整修村中主街道。
南窝洛子村附近有天井山龙王庙、妙府即墨黄酒工业旅游区、即墨鹤山、青岛华山国际乡村俱乐部、青岛蔬菜科技示范园等旅游景点,有白庙芋头、金口玉芽芹菜、即墨镶边、即墨老酒、海堤村芹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