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徐封邱村 | 隶属:方下街道 |
行政代码:371202007217 | 身份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车牌号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徐封邱村在莱城西10公里处,距镇政府约2公里。东跨方下河与孙封邱村接壤,村北隔辛泰铁路与铁牛岭村接壤,村西是长埠岭,南与方北村相邻。人口1019人,耕地面积为1035亩。
据村碑记载:徐封邱村是明朝嘉靖年间徐姓由新泰迁此建村。因邻村多以封邱取名,以村名村,冠以姓氏,故名徐封邱。
史载,从民国初年至建国初年,徐封邱村归莱芜县第四区所辖;1958年归属方下人民公社,1984年后,更名方下办事处和方下镇隶属关系未变。1953年底,孟继常、姜清林等20多户农民组成村里第一个互助组。1955年42户农户成立了初级社。1956年冬天与方南村、方北村组成了一个高级社,后称为“方下大队”,分为22个生产队。1980年三个自然村经上级批准分为3个行政村。徐封邱村分为6个生产队,后在生产队的基础上演变为6个生产组至今。
徐封邱村西是长埠岭,村庄坐落在一片洼地上,方下河从村东流过。水源充足,旱涝保收,在过去这里是有名的“封邱洼”。村的东面由于河水常年累月冲刷淤积,逐渐形成一个大约100亩大小的沙滩,村里人称它谓“宝贝滩”。过去小河发大水时,总漫不过这沙滩,于是每当发大水,大胆的人们就站在这沙滩上打捞上游冲来的树木、庄稼等物。据村里人讲,在清朝乾隆年间,小河的水特大,村里宁姓后生,见一女子,伏在一根木头上被大水冲下。他拼命相救,被救女子为报答救命之恩,与他结为百年之好。
1995年,村庄综合规划。在村西铺设了沥青路,与外村相通,交通方便。大车、小车可以开进来开出去。村里在原来街道的基础上,规划整理铺设了路面,成为徐封邱有史以来最整齐平坦的街道。
徐封邱村人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虽然解放后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但还没有彻底脱贫致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里人分了地,起早睡晚,红红火火地过日子。当时以李学明、王纪泽为首的支部一班人不满足于现状,决心要改变徐封邱的面貌,让村里人真正富起来。首先帮助群众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方式,进行多种经营。李传贵就是村里的第一个种姜能手,光黄姜年收入过万元。村两委组织人从外地引进优良种猪,在技术上进行指导,全村里出了不少养猪状元户。他们致富不忘大家,在技术上进行传帮带。还根据嘶马河村的经验,指导二十几家农户建立了温室大棚,在温室大棚里种植了多种蔬菜。镇政府为支持村民致富引进外国新品种——洋香瓜,专门召开洋香瓜种植座谈会,请来山农大的专家讲课,并让种植大户到市第一职业中专进行一年的培训学习,专门学习洋香瓜的栽培技术。种植能手王德才于1998年在冬暖式大棚里种植了1200多棵洋香瓜。当年元旦上市头茬就收入10000多元,正月十九又种一茬香瓜,共1600多棵,又收入了12000多元。
支部一班人为彻底拔掉徐封邱村的穷根。他们以发展的眼光向前看,决心要办起自己的村办企业,走以厂兴村的发展路子。他们派王纪泽等人外出考察,回来后,决定建立一个中型造纸厂。但一缺资金,二缺技术。支部一班人就分头行动,一部分人跑资金,一部分人跑技术跑设备,中间他们遇到各种困难,费尽了口舌,做了多方面的工作。跑技术、设备的同志三下河南六出泰安,为建厂立了大功。经过三年半的努力,1987年2月动工,于1990年底完工并投产,一座占地30亩,总投资30多万元的造纸厂矗立在“宝贝滩”上。1999年,对造纸厂进行了扩建。又投资30万元建起了一个卫生纸厂,昔日的“宝贝滩”更加热闹了。
村办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及各行各业的发展,饭店、商店应运而生,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变成了农、工、商、贸一体发展的综合经济。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徐封邱村附近有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莱芜战役纪念馆、山东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大舟山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