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东十字路村 | 隶属:鹏泉街道 |
行政代码:371202004256 | 身份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车牌号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村碑载:“明洪武年间卞姓由安徽江淮迁此建村,因村南有两条路是十字相交,由此得名十字路。十字路现分为东西十字两个行政村。”两个村古时同称十字路,现在三个村没有明显的界线。
东十字村人耿直朴实,不畏权势,敢于抗争。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人从事革命。参加革命工作最早的,王忠炎,他是全梁坡创建党组织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王忠炎又名王延廷,很小就与兄弟设法谋生到外地去做工扛活,曾到青岛谋生,由于聪敏机智,靠自学竞通文墨,后找到任花园村当时的地下党联络员任茂先,带着介绍信件直奔抗日根据地徂徕山去找党组织,参加了徂徕山起义,后又到沂水岸堤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学习受培训,离家出走二年多以后才回来。在梁坡开始了组织建党工作,他们先后发展了田克林、田余三、黄家仓、黄家敖、王曰勇、田得雨、王佃科、王其吉、黄家和等30多名地下党员,建立了梁坡乡、龙古乡地下党组织。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帮助下梁坡党组织壮大起来,山东省委的洪涛、黎玉同志曾亲临梁坡视导。抗日战争期间的矿山区政府基本上是梁坡培养的党员。据老人们讲,原八路军四支队的负责人和泰山专员公署的领导人王芳、王醒(其夫人便是崔梁坡1938年的老党员、莱芜建国后第一任县委书记崔礼堂同志的女儿)在梁坡住过并指导工作。当年入党的老同志解放后都身居党政军要职,所以现在梁坡的老干部多。王忠炎本人解放后先后任莱芜县教育局负责人,泰安地委行政干校负责人,地委楼德农业学校书记、校长等职(于1980年病故)。他的两个弟弟在他的影响下也先后参加革命;二弟王延彬曾任新泰县过都公社社长:三弟王福梅原在南京军区工作,转业后到省物资厅工作。(现都已病故)。他们兄弟三人早年参加地下党组织,参军参战,从看庙人的儿子成长为坚定的0员,可谓革命家庭,值得后人学习和怀念。
梁坡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先后有几十位父老为革命捐躯献身。梁坡地下党组织在抗日战争期间曾被称为攻不破的小延安。梁坡革0据地的光荣革命传统及其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必须抢救整理以便传之后世,激励和教育后人不能忘记过去。
建国以来,东十字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樊守业同志,这位与王忠炎为挚友的老党员,在老伴早故拖儿带女的困难条件下,自告奋勇举家从三官庙村迁入东十字村居住,带领村民建立互助组、合作社,公社化至“文革”期间。他已两腿失去知觉,还拖着麻木的双腿为村里跑东跑西,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亓爱德同志是第二任支部书记,领导东十字路村民学大寨,整平土地,垒堰打坝修水渠,为农业机械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文波(王忠炎之二子)这位老革命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儿子,1973年从部队复员回家后,立志带领东十字村民改变面貌,他和东十字村民实行了个人承包联产责任制,解决了口粮问题,然后带领大家大搞副业,集体买上了拖拉机、打麦机,村里通了电,使十字路村的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变。王建修、王福全先后任东十字村四、五任书记,他们正处在农村发展的大浪潮中,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他们和东十字村村民,大力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各行各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村前有王建修、-友等人承包的苹果园;有樊佃厚建的制板厂;村后有王福玉的养鸡厂;在电厂运煤路两旁有曹会利的养鸡厂;王福国、曹方德的养猪场;还有正在兴建中的王纪修的带锯场;王文田的木材场。经济大发展,村民生活水平大提高。
想东十字村的过去,看东十字村的现在,无不令人振奋,东十字村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新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奋斗下,前途光明而远大,未来将一定会更加美好。
东十字路村附近有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战役纪念馆、莱芜龙山、莲花山风景区、雪野蓝湾欢乐岛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