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青合圈村 | 隶属:雪野街道 |
行政代码:371202008244 | 身份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车牌号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青合圈村位于莱城西北34公里、雪野镇政府西8公里处,是雪野镇地势最高的村庄之一。整个村庄坐落在北大岭的山腰上,东依东山头,西靠西山岗,青合圈村就像稳稳地坐在了一把扶手椅上。南接李家庄村,北与峰窝村相接,东与蚕场为邻,西至毛家林。全村现有78户,220口人,耕地面积300余亩。
据村碑记载,清康熙年间刘姓迁此,赵、胡、苏姓早居,始建村无考,因四周遍植核桃树,曾名核桃圈,民国初年改称青合圈。该村李、张两姓居多。
明天顺年间,青合圈一带属北乡的雪野保和西乡的王石保,沿袭至清末;民国初年,属七区、八区所辖;1941年,莱芜划为莱北、莱东、新甫三县,属莱北;同年,撤销乡(镇),划大区为小区,以区辖村,青合圈属香山区;1951年3月,莱芜县改地名区为数字区,香山区为十三区,青合圈村隶属十三区;1955年10月,莱芜县又恢复地名区,青合圈村隶属香山区;1958年3月,撤区划乡,青合圈村属大王庄乡;同年10月,上游人民公社成立,青合圈村划归上游公社;1984年4月,上游公社改为上游办事处,青合圈村隶属安子湾乡;1985年11月,上游办事处分为上游、雪野、鹿野三个乡(镇),青合圈村隶属鹿野乡;2001年,撤乡并镇后,上游镇、雪野乡、鹿野乡合并为雪野镇,青合圈村隶属雪野镇。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在上游设据点管制上游保。因村在深山里,周围是茂密的树林,日本鬼子来了3年,竞不知道有个青合圈村。知道后为报复该村不纳粮,曾三次进村实施抢劫。
青合圈村地理位置特殊,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0组织在此设立报社,为宣传抗战和革命工作印制了不少传单和革命文件,成为革命活动重要的秘密基地。解放战争时期,后勤生产股在此设烟厂,股长为李化良。解放军某部在此设立电话总局,使青合圈村成为重要的通讯基地。
0人的革命活动,激发了青合圈村人的革命热情。年轻人积极参军,参加解放战争,其中刘佃红就参加了解放济南的战斗,为人民立下了战功。
解放后,青合圈村人平分了土地,劳动热情高涨,积极建设自己的家园。1955年人了初级社,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此后,设生产组开始了集体生产。
“0”时期,青合圈村曾活跃着一个文艺刷团,他们演出节目,传播历史、文化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今日之青合圈,民风淳朴,勤劳善良。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谁家娶新媳妇,村中每户都送小饭,表示帮凑和祝贺;谁家新添了人口,每户都要送几斤面条或鸡蛋,表示祝贺;谁家老人去世了,同族人都来帮忙料理丧事,异姓人则送一刀或几刀纸,表示哀悼和安慰;八月十五要去看出嫁的闺女。这些纯朴民俗,密切了村民之间的关系。
因村庄建在山上,交通不便。1972年,村民顺着山势向南修筑了一条长2000余米、宽5米的盘山公路,与村南仲临路相接,从此开始通车。1981年,上游公社组织大会战修“村村通”公路。青合圈村积极参加,修筑环山路与周围山村相通。自此,交通四通八达。为便于农业生产,1999年村委又组织修筑了环村、绕坡的生产路20余华里。今四分之一的家庭有农用三轮车,生产、交通都很便利。
小青河从村西部穿过,为季节河,境内蜿蜒1000余米,经李家庄村后汇入通天河。夏季雨水充足时,小青河里清流不断。每到大旱年景(本地十年九旱),不用说浇地,吃水都很困难。为改变这种状况,1975年,村委会带领村民在村北山上打井,但未打出水来,从此搁置。1986年,在村北另一处打机井一眼,成功地打出了水,水量大,井边建了一个8米见方的水池,既用于饮水,也用于灌溉农田。1993年,村里又打了一口井。1997年,村里安装自来水,使全村吃上了现成水。
旧时无私塾,1959年始建小学。1968年整修,1998年小学合并到李家庄村。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村共考取了8名大中专学生。其中刘成发是村中第一位本科生,刘佃银是第一位中专生,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千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1979年村中开始通电,截至2002年,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半数村民家中安有电话。
被青山绿树环抱着的青合圈村正合了两句诗“青山郭外斜,绿树村边合”。村周围景色怡人,村民生活安乐、祥和,他们将奋发进取,用勤劳的汗水建设更美好的人间天上生活。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青合圈村附近有官正九龙山景区、莱芜孔雀山、文昌岛景区、西抬头抗日烈士纪念碑、房干生态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