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址坊村 | 隶属:羊里街道 |
行政代码:371202006241 | 身份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车牌号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址坊村隶属莱城区羊里镇,位于莱城西北19公里、镇驻地北3公里处。北依大舟山脉和华山省级森林公园,南与孟家洼、东温石埠村相邻,西与西魏庄、响水河毗连,东与黑虎泉接壤。地处丘陵地带,耕地面积1300亩,人口1085人。
其村名来历,说法不一。据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修建的土地庙碑记载,原名兴龙村,后村内建有造纸作坊,改称纸坊,1922年易名为址坊。另一说法为,该村在清朝乾隆年间叫止凤,光绪年间改称址坊;1935年《续修莱芜县志》改为止房,其后由本村教学的一位老师改名为址坊。作为村庄,据说杨姓最先入居,现全村共有12姓,玄、吕、张三姓人多。
民国初,属鲁西区;1959年属羊里公社;1960年4月属寨里公社;后依次隶属羊里公社、羊里办事处、羊里镇。
据记载,1926年发生水灾,连阴45天,冲毁张姓房屋10余间。
如今址坊村水利条件较为优越,因村北部山场面积大,来水面广。为充分利用水资源和减少洪灾,于1957年在村北建小型水库一座,库容量28万方,灌溉面积300多亩。到1976年,将原水库扩建为库容量167万方的大型水库,灌溉面积2100多亩,并于1977年完成配套,这样不仅缓解了本村及周围村庄的农业用水问题,如今也成为人们休闲垂钓的好地方,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址坊村由于其地理位置因素,早期环境相对闭塞,村民历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静而踏实。其中的历史遗迹和事件记录着村落的沿袭。1908年,德国天主教曾在址坊村建教堂,发展教徒,进行奴化教育。据村中人讲,当时教堂有屋7间,东屋5间,大门朝西。其中东屋为饭棚2间,其余3间为马棚。由德国教士定期来传教,每年至少来一次,其教徒达30多人。后来随着历史的前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传教活动逐渐衰退,教堂也在1980年因建学校而拆除。
在革命战争年代,址坊人民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先后有6名烈士为国捐躯。解放战争时期,址坊村两民兵(王传荣、玄立永)智擒敌人一个排的动人故事至今传为佳话。
址坊业余剧团成立于1956年,创始人为范培育,当时只有十几人,后来发展到29人。刚组建时,由于资金不足,就连最基本的道具、戏装也是买来白布后自己用笔画的。直到1964年,发动剧团成员给大舟山驻军修路,挣了700多元钱,才买上了戏装,把剧团武装起来。剧团以莱芜梆子为主,传统的剧目有《两狼山》、《对金挝》、《斩皇袍》;新戏有《红灯记》、《沙家滨》等30多个剧目。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以及入伏后,为剧团的集中演出时间。剧团还为雪野水库的移民义务演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深受群众的喜爱。
现在的址坊村,村民安居乐业,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村两委一班人,带领群众常年治山治水,大大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于1999年投资20多万元,新建渡槽一座。节水三分之二以上。同时对贯穿村庄南北的溃龙河进行了流域综合治理,已石砌河岸2400米,栽植垂柳1000多棵。生态环境美化、绿化,成为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全村一半以上的土地由原来靠天吃饭的山岭薄地改造成了水浇地。生姜和大蒜等经济作物扩大到600多亩,连续5年被评为生姜、大蒜种植专业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1980年人均收入只有79元,2001年人均收入达到3424元。1990年被评为莱芜市文明单位。
1997年的10月3日,址坊村成立了农贸市场,每月的三、八逢集,村民不出村就能把种植的农产品卖出去,既增加了收入,同时又能引来八方客商。这样以来,引进了人们急需的商品,同时也宣传了址坊村,交流了先进文化,提高了该村的知名度。
走近址坊村,溃龙河常年流水,两岸绿树成荫,一条宽阔的柏油路顺河延伸,给人以清新亮丽的感觉。现在公路东边已建起两层小楼,址坊正在建成一个崭新的小康村。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址坊村附近有嬴城遗址、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莱芜战役纪念馆、山东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