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梭山镇 | 隶属:鲁甸县 |
行政代码:530621109 | 身份证前6位:530621 |
长途区号:0870 | 邮政编码:657100 |
车牌号码:云C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3.5万人 | 人口密度:257人/km2 |
辖区面积:136.2平方公里 |
梭山镇位于鲁甸县境西北部,是全县最边远的贫困山区镇,交通状况较差,信息闭塞,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基础设施建设差,贫困面大,整体贫困程度深。位于两省、三县、八乡(镇)交汇的牛栏江畔。地处鲁甸县西北部,距县城86公里,对面与巧家县小河、红山两镇隔江相望,南与四川省金阳县对坪乡、昭阳区炎山、田坝、大山包镇毗邻,东南与水磨、乐红镇接壤。镇政府所在地海拔为1395米,全镇东北区域高,西南地段低,气温差异较大,全镇可分为高寒冷凉地区、二半山区、燥热河谷地带三部分。镇境内山高坡陡,立体气候十分突出,最高海拔3356.2米,最低海拔568米,均属于全县最高海拔和最低海拔点。
二、自然资源状况
梭山镇国土面积136.2平方公里,第二轮土地延包时共有耕地面积17040亩,2003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修路占地、泥石流等原因造成土地面积减少1007.49亩,现有耕地资源16032.51亩。2018年底,我镇粮食总产量达15795吨,人均有粮达到455公斤。全镇经济总收入21156万元,人均纯收入6103.6元。辖梭山、新田2个居民委员会和黑石、密所、查拉、挖水、黑寨、埂底、妥乐、甘田8个村民委员会(54个自然村),180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6777户34661人,全镇居住着汉、彝、苗、回、壮五种民族(其中,苗族110户562人、彝族429户1762人,彝族占全县彝族人口的三分之一)。
全镇粮食主产为玉米、水稻、洋芋、小麦;经济林果有花椒、油桐、女贞果、核桃;经济作物有甘蔗、魔芋。
三、民族风俗
梭山镇人文历史悠久,少数民族有着自己传统节日和独特的民族风俗,其中,以彝族“火把节”为代表的民族风俗在我县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性,少数民族居住在二半山以上,多少年来一直保留着他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民族习俗,每年都隆重地举办他们自己欢快的节日。
四、资源优势
梭山镇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特征相对较为特殊,在我县境内包揽了海拔的最高和最低点,行成了三级气候的自然走向,在河谷地区有“西南大峡谷”美誉之称的牛栏江大峡谷;二半山区有“西南第一大溶洞”美誉之称的黑石大洞;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相对较好,过去我镇被美誉为“小香港”之称。镇内林果资源丰富,小红甘蔗、梭山青椒、核桃和黄果。也有甘田村温泉旅游资源、黑石大洞,矿产资源有煤炭、铁矿等和莹石矿。
五、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农业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开发,畜牧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支柱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着力培育干果、蚕桑、瓜果蔬菜产业,逐渐改变以往农户收入来源单一的局面。一是畜牧产业不断壮大,2018年年底牲畜存栏7.926万头(匹、只),畜牧业总产值5300余万元;二是经济作物种植稳中有增。河谷区域的甘蔗实现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达1200亩,产值达近千万元;三是经济林果产业发展迅速。到2018年年底,全镇花椒种植面积达4.52万亩,由于受灾害影响造成减产,花椒产量86万公斤,产值6020余万元,核桃种植面积达1.5万亩,产值18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