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耿家营彝族苗族乡 | 隶属:宜良县 |
行政代码:530125201 | 身份证前6位:530125 |
长途区号:0871 | 邮政编码:652100 |
车牌号码:云A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数量:约1.89万人 | 人口密度:97人/km2 |
辖区面积:194.33平方公里 |
一、耿家营彝族苗族乡概况
耿家彝族苗族乡位于宜良县境东北部,东邻九乡乡,北与马龙县接壤,西邻马街乡、南邻北古城镇。占地194.33平方公里。全乡下辖9个村民委员会,72个自然村,共有人口18983人,少数民族人口6352人,占全乡人口33.5%。居住着汉、彝、苗、回、哈尼等多种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集聚的少数民族山区乡,山多地广,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经济作物是烤烟,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马蹄河由北向南贯穿全乡,为全乡主要水源。马蹄河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沿岸乔灌木丛生,多为峡谷、峭壁、岩石林立,风景秀丽,森林资源、水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水能及旅游综合开发价值。2011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4506万元,比上年增11.5%;农民人均纯收入3624元,比上年增10%;实现地方税收1058万元,比上年增48%。
二、“四群三深入”活动与“一对一”联村包户工作和“四创两争”工作有机结合,促耿家营全面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四群三深入”工作,耿家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改善民生和满足群众利益为重点,以“一对一”联村包户为主要形式,切实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进村入户积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为改善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我们把“四群三深入”活动与“一对一”联村包户工作和“四创两争”工作结合起来开展,有效推进了我乡生态建设,美化、净化了群众生活环境,实现全乡河道、水库、坝塘“水清、坡洁、岸绿、景美”,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保障了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通过历届党委的努力,2007年被云南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生态乡镇。2010年创建国家级生态乡的工作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核验收,为全市第一批,全县第一家,现待正式命名。
——创建市级生态村,美化乡村环境。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科学编制了各村委会的《市级生态村建设规划》,生态村创建工作形成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全乡九个村委会有七个通过了市级生态村的创建评审并命名。
——整治无序建房,规范村容村貌。按照“拆除一批、规范一批、冻结一批”的原则,开展农村无序建房整治。把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完成了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使村庄静建设进一步规范化。
——推进农村改厕,改善乡村卫生。加大对改厕工作的组织领导、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完成了2365个三格式化粪池卫生厕建设工作, 使农村卫生环境大为改观。
——加大综合整治,净化乡村环境。加大对马蹄河流域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2011年我乡共建成生态氧化塘43个,垃圾收集房80个,公厕17个,沼气35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
——加大园林绿化,恢复乡村生态。推广种植美洲黑杨24028株,美洲黑杨育苗6万株;完成集镇绿化、退耕还林、水源地非法定责任田和承包地退耕还林1390亩;完成县水产立体养殖周边绿化种植银华树种植、义务植树、耿羊公路沿线补植、补造、植树共15.35万株;完成道路绿化40.5公里,水系绿化8.6公里,生态得到逐步恢复,巩固了国家级生态乡创建成果。
——整治坟山墓地,转变乡村丧葬习俗。按照全面绿化、多措并举、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三沿五区”视野可见范围内坟墓进行了整治,实现了死者100%火花,100%入公墓安葬,进一步巩固了我乡殡葬改革工作成果,殡葬改革工作处全县前列。
在“四群三深入”活动中,我乡广大党员、机关干部职工深入村、组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进发展,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服务工作,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通过“四群三深入”活动的开展,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政策得到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成效;农村水源地、河道、坝塘水环境得有效保护;城乡园林绿化和退耕还林工作得到加强;坟山墓地得到整治;有效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基层党建工作得到;各村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有了创新;全乡各民族和谐相处、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巩固和推进了“一对一”联村包户工作和“四创两争”工作,为建设“幸福乡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深入开展“三个发展”大讨论活动,抢抓机遇,转变观念,全力推动耿家营乡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市委、县委的要求,在全乡范围内认真开展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深入学习领会和讨论,把思想统一到“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上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加快建设美好幸福的耿家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全力推动耿家营的跨越发展”上。
推动耿家营跨越发展的关键是牢牢把握发展良机,转变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工作。当前,耿家营乡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宜九二级公路的全面通车和宜九二级公路绿色经济走廊的建设,必将推动耿家营乡对外开放的步伐;二是县委“工业上山”、园区“哑铃状”发展的重大决策,把耿家营乡由传统的农业乡变为工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节点,全乡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必然快速推进,也必将有力地促进全乡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三个发展”大讨论活动中,全乡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认识到今后的一段时期,耿家营乡将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最为活跃的区域,在全县的政治经济地位必将大幅上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树立时不我待的理念,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推动耿家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耿家营乡党委根据“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总体要求,结合耿家营乡实际,确定了耿家营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县、乡-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紧紧抓住“工业上山”和园区“哑铃状”发展的契机,以新确立的“兴工业、稳农业、美生态、活旅游、弘文化”为思路,围绕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发展目标, 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发展现代园区服务业、烟草特色农业和观光休闲林果业,狠抓项目落实,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发展不放松,在挑战中赢得新机遇,在破解难题中实现新的发展。
为实现耿家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
(一)“兴工业”, 实现耿家营乡跨越发展
利用县委、县政府把耿家营乡列为一类工业发展乡镇,以北部为市级特色产业园,南部为省级工业园区,宜九二级公路为主轴的“哑铃状” 园区布局建设为契机。遵循“工业园区化、园区山地化、山地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做好服务工业园区建设工作,通过工业化推进全乡城镇化进程,实现耿家营乡跨越发展。
要按照“省级工业园区重要的生活配套区,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部重要的旅游服务集镇、宜良城市重要水源区生态小镇、乡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定位,推进集镇开发建设。同时认真整合资源,在做好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和跟踪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通过良好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使耿家营乡成为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
(二)“稳农业”,推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耿家营科学发展
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农村改革,增强科技支撑,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要下决心稳定200万公斤的烤烟生产任务,认真落实烤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严把烤烟生产的每个环节,精心指导,让广大烟农真正得到实惠,促进农民增收。以新庄水库建设为契机,彻底解决山区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产值的山地蔬菜和花卉苗木,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耿家营科学发展。同时加大对玉米、辣椒、蔬菜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建设,形成稳定的产业集聚,增强对市场风险的抗御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和农田节水改造工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实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
(三)“美生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保耿家营乡协调发展
要鲜明地亮出“国家级生态乡”这一品牌,巩固生态乡创建成果,加大绿化苗木基地和以板栗、核桃等干果为主的林业经济发展,推进杨树桉树产业培植,全乡已种植经济林35000亩(其中:核桃16000亩,绿化苗木4600亩,板栗5000亩,梨2000亩,其他7400亩),据初步统计,全乡经济果木林年产值达1500余万元。让生态产业化、生态效益化,变被动保护生态为主动的生态经济发展,保耿家营乡协调发展。狠抓乡村绿化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环境执法水平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积极做好省级卫生村、市级生态村的创建工作, 切实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
(四)“活旅游”,依托九乡风景名胜区打造马蹄河品牌
紧紧抓住县委县政府申报九乡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级景区、打造宜九二级公路休闲旅游走廊的契机,着力做好宜九二级公路沿线的休闲旅游景点的规划及开发建设。同时充分利用马蹄河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马蹄河沿岸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丰富的生态资源,加大对马蹄河开发力度;加大对马蹄河沿岸独特的自然风光、乡村风貌、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漂流探险等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并充分发挥我乡国家级生态乡的名片效应,把马蹄河品牌做大、做强、做响。
(五)“弘文化”,打造具有耿家营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0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对我乡红色革命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民族文艺品牌,做好“绿塘会议会址”、“宏山公社旧址”等红色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进一步保护和挖掘新庄村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背秋娃”的文化内涵;精心收集、整理、组织好独具特色的苗族服饰文化展览;为羊桥、恩脚、新石子等具有特色的彝族摔跤和苗族花山节、斗牛活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力争把这些民族文化打造成我乡的民族文化精品。
(六)始终牢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全力以赴抓好当前的抗旱保春耕及森林防火工作。
2009年以来,受连续三年特大干旱的影响。2012年我乡境内持续少雨、干旱、高温,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地脉水、地下水位下降,库塘蓄水严重不足,生产生活用水非常困难,抗旱形势严峻。我乡提前安排、及早部署,开展抗旱保供水保安全保民生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最大程度地减轻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目前全乡人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社会秩序稳定。
特大干旱同时也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巨大压力,面对压力我们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做到了机构健全、宣传到位、措施得当、经费保障、人员到位、应急高效、处置科学、管理严格、程序规范。
旱情还在继续,灾情还在扩大。但我们深信,有市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有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同心同德、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战胜这次旱灾,取得抗旱防火工作的最终胜利。
机遇难得,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委、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乡广大人民群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共谱耿家营科学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2012年12月24日,环境保护部授予耿家营彝族苗族乡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位于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彝族苗族乡玉古村委会小村村民小组村东。洪山区地处宜良、路南、陆良,马龙四县交界,原名宝宏乡(现为宜良县耿家营彝族苗族乡),当时属路南县管辖。1948年10月,为打通昆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