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1、方集镇
  因方姓在此设集而得名,原称“方家集”,现称方集。又名为滨洪镇,是由方家渡口发展而来。曾为清代阜阳县丞驻地。
2、中岗镇
  传说谷河沿岸有九岗十八洼,此岗居中,得名中心岗,又称中村岗,简称中岗。
3、柴集镇
  原名柴家集,因柴氏兴集而得名,具有1400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柴家集改称柴集。
4、新村镇
  清末在张村外兴集,相对崔集而言是新集,故名。
5、朱寨镇
  朱寨镇位于阜南县东北部,东邻颍上县,北与颍州区接壤,横贯东西南北的朱三、土六两条使朱寨镇南连202省道,北接105国道,东与颍上六十铺相通,西与临泉相连,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区位优势独特,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珍贵文物“龙虎尊”就出土在朱寨镇小润河。朱寨镇属是阜南县的农业大镇,半岗半湾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物产极为丰富,占全镇总面积三分之一的沿润河湾区适宜稻类生长,也非常适合成片林网栽植。润河改道后留
6、柳沟镇
  北宋时期,当时颍州主官组织人们置陂挖塘、开挖河道,柳沟被挖沈加宽,北与润河、南与谷河想通,两岸柳树万棵,因此此地被称为柳沟。
7、赵集镇
  原名庆元集,后赵姓主导集市,更名为赵集。
8、田集镇
  明代颍州有田姓官员在此居住,兴集于此,称为田市集,后简称田集。
9、苗集镇
  苗集镇位于阜南县城东10公里处,,1992年编为建制镇,系省道 S328 必经之路,南靠谷河、北靠淘子河,是一个地势优越,早水田间作农业开发基地。全镇共 33 个行政 村,166个自然庄 ,人口 5500千人, 耕地面积63259亩, 海拔高程 22-33米,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温,光照充足,年平均降雨最 800-1000mL 无霜期 200-220天,四季分明, 适宜各种农作物的开发和生长。该
10、黄岗镇
  传黄姓移民居此,称黄五庄,所居岗地被称为黄岗,岗上曾有寺,又称黄岗寺。
11、焦陂镇
  古有焦陵,旁筑陂塘,名焦陵陂。唐宋时称焦陂或椒陂。春秋时期,此地为楚伍举的封地。唐永徽年间,颍州刺史柳宝积率民于焦陂镇北修椒坡塘,引润河水灌溉田,后兴集市,以此命名,名焦陂集。
12、张寨镇
  因张姓在此筑寨而得名张寨。
13、王堰镇
  古清陂塘堰坝,因附近多王姓居民而得名。
14、地城镇
  元颖水县城西有古迹,称地里城。颍水县城被焚毁,后在旧城遗址上兴集,以古迹为名,称地里城,后简称地城。
15、洪河桥镇
  红河桥镇位于阜南县城南20公里,距阜阳45公里,处于豫皖两省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万亩,非耕地3万亩,人口6万,辖村28个,188个自然庄,318个村民组。新建移动基站三座。全镇公路四通八达,京九铁路及s202传境而过,水路运输三条,交通便利。 全镇已形成优质水稻、红麻、黄砂、活性炭、中药、畜牧、经济林、瓜果蔬菜八大经济带。境内水源丰富,拥有可养水面8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