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1、睢城街道
  古镇睢城,自禹定九州,划分疆域,睢宁就域属徐州,地隶邳国。睢水东经红叶社区庙湾而过。商朝,隶属徐州蒲如国。西周时期,地属取虑国。春秋战国时期,睢城地区先后为鲁、宋、齐、楚等国所有。秦始皇统一中国,睢城地区隶属泗水郡取虑县。汉末,睢陵县治所由洪泽湖中迁徙至此,睢城镇始为县城所在地,至今1800余年。睢宁县自金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置立,跨越明、清、民国,睢城一直是睢宁县府所在地。
2、金城街道
  街道办事处驻地金城社区,以居民区名称命名。
3、睢河街道
  睢水为古河流名称,因境内有小睢河,街道位于睢河两侧,得名睢河街道。
4、王集镇
  王集始名于明末清初年间。传说,明朝时有一孙姓人家从山西喜鹊窝牵来此地落户,当时他发现东来西往长途贩运的商人经常路过这里,就主动在路边搭起一处茶棚,以卖茶水为业。后在多数路人要求下,他又做起了小吃生意。随着生意兴旺,因家庭人手少,孙姓主人又收留了两名逃荒至此地的王姓弟兄俩为徒。三年后,王姓弟兄俩跟随孙姓师傅学会了手艺,积攒了工钱,也分别成家立业,就在此地长期定居。后来,这里逐渐形成了小集市。因王姓人口远远多于孙姓人口,那些在小集市上卖蔬菜、食品、小吃、农用工具的摊点,均以王姓居多,管理集市的也是王姓长老。久而久之,人们就自然称之为王集,一直沿用至今。徐淮公路通车后,因王集东部有个很小的集市也叫王集,又都处徐淮公路沿线,为便于区别汽车停靠站的地名,故又称呼大王集。
5、双沟镇
  俗话说,天上方一日,人间已百年。观音菩萨三日聚会结束,当返回南海又途经此地时,再次按下祥云往下一看,却发现她上次划出的河沟北边又居住了人烟,而且是一片低矮的茅草小屋,衣着破烂的穷苦的人家。于是她手指一动,在居住人烟和乱葬岗子之间又划了一道河沟,这就是现存北边的那条河沟。这条河沟,观音菩萨是自东向西划的,所以水流的方向也是向西的。后来,随着集市面积的不断扩大,自然地把原来的几个小村庄连到了一起,原来几个小村庄的名字也就分不清了。那些做生意的远近客商,也就自然称呼这里为双沟集,久而久之,双沟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
6、岚山镇
  岚,本意是山林中的雾气。岚山因气候特征而得名,村庄因山名得名。
7、李集镇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1——1566年),山西洪洞县大族李大仙三兄弟,因避战祸流徙到此。在此之前这个地方叫潘王集,主要是潘、王两大家,他们有钱有势,无所不为。姓李的来到后,散财货,结豪强,扩建了集西的李家圩,又乐于行善,对些要饭花子给吃给喝,帮助乡民安居乐业,在百姓中威望渐渐提高,势力和地盘也渐渐扩大,随之,人们就开始称呼李家集了。
8、桃园镇
  相传刘备军队进攻吕布,在一处休息下来,见周围桃树落英缤纷,花香醉人,停下脚步,埋锅造饭,“桃园”一名由此而来。
9、官山镇
  官山镇素有“睢宁南大门”美称。南与安徽省泗县隔河相望,西部龙、官、荆、赵等7山峰峦苍翠,境内龙河、白马河、潼河三河环绕,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特别是筹建的4A级农村旅游景点荆山,素有睢宁长白山美称。
10、高作镇
  清朝年间,此地有一条西北至东南的土大道,某年夏天发大水,附近一片汪洋,唯有这片土地无水,后一户人家搬来滩上居住。这家老人用石板架起一个很高且造型特殊的桌子卖茶水,后来高桌便谐音成高作。得名高作镇。
11、沙集镇
  明末清初,沙姓上祖沙疏川,功名为文武进士。受官方派遣来睢宁东部执行剿匪。经几年治理成绩显著,百姓安居乐业,深受官府和人民好评。沙进士奉命剿匪时所带眷属及子女就定居在今日沙庄。沙疏川有三个儿子,其中一子叫沙天禄,领导族人创建沙姓祠堂,所需资金大部分由他赞助。沙家祠堂建成后,定立每年四月八日为庙会集中活动日。以致后来每年都有很多人前来庙会烧香叩头。人员集聚,必有市场。做小买卖的,打拳卖艺跑江湖的都在庙会日设立摊点,活动十分热闹。因此,在此定居的人们逐渐增多。后来,为了扩大市场贸易,方便百姓贷币交换及生活所需,沙天禄便召集社会名流共同商定集中逢集日。在沙天禄的提议下,一致同意每十天中的三、五、八、十定为做买卖逢集日。至清宣统年间(一九0九年以后)才命名为沙家集寨。后又围绕祠堂建立一个圩墙,设有北门、西北门、东北门形成一个丁字形集市,以便于镇压土匪、流氓、捣乱集市。解放前夕,随着多种行业增多,原有贸易区域又向西扩展。集市贸易形成了一定规模。原称沙家集塞又被简称为沙家集、沙集。
12、凌城镇
  早期姓晏一姓在此居住,故称晏湖,有灵庙,故称凌庙,后改名为凌城,由此得名。
13、邱集镇
  邱集,原名邱家青菜集。清顺治进士邱园卜(号兆吉)在朝中做官,皇帝赐他在此起集,取名邱集。
14、古邳镇
  4000多年前始建古城,称为“邳国”。史载夏朝封邳国,东汉后称下邳国,明清时称邳州府、旧州,清未民初称古邳至今,1912年改名古邳,以此而得名。
15、姚集镇
  早在东汉末年,下邳南黄河南岸就有姚姓人家居住。公元182年(光合五年)孙坚为下邳丞,得次子孙权时,孙权母亲爱吃的豆腐,就是御膳房大师从黄河南岸姚家圩村一姚姓家中购买的。当时下邳城南的黄河堰下,是一片大面积的茅草荒滩。居住在这里的姚、吴、孙、程、林五个姓氏十多户人家都是从外地迁来的移民,鉴于姚姓一户是三世同堂较为完整的家庭,并有一位60多岁的年长者非常正派,经常爱做善事,乐于团结大家,其家庭实属本分人家。其他姓氏的居民在姚家的影响之下,也就自然地称之此地为姚家庄。后因黄河连年决口泛滥,为防黄水冲淹灾害,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便在村庄周围挖沟排水筑圩,后来,便自然称呼此地为姚家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