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17]
641、王家村
  王家村王家村位于大珠山镇驻地东北1公里处,半岭半洼。村域东西1.3公里,南北1公里。有居民480户,1678口人,耕地413亩。位于海滨工业园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据传,明初王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取名王家村。该村除王姓外,尚有李姓、逄姓、张姓、孙姓、罗姓等村民。王家村历史上以农为主,旧社会因地少土瘠,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方式原始,村民生活较贫困。解放后该村农业生产逐年发展,后发展工业、农副业,村
642、西古镇营村
  西古镇营村西古镇营村位于大珠山镇驻地6公里,大珠山西麓,团结路西侧。东临大珠山。该村现有居民275户,960口人,耕地面积1100亩,其中,果园200亩,山场1200亩。浅海滩涂养殖1300余亩,工厂化养鱼厂7个,共计2万余水体。据传,《增修胶志》记载,金大定二十九年称梁山镇,明洪武年间在此设定海防设施,称古镇。清道光年间,此地设有兵营,称古镇营。宣统年间称西古镇营。该村明初从云南迁此立村,以魏姓
643、峡沟村
  峡沟村峡沟村位于大珠山镇驻地以北1.5公里处,东临海滨工业园,北临工业园管委会大台村,西临张家楼镇东石岭村,南临镇驻地。村域东西3公里,南北2公里,面积为6公里,其中耕地900亩。峡沟村地理位置优越,西外环路贯穿南北,交通便利。据传,明朝洪武年间,赵、仉、车三姓先祖由云南迁此立村,因地处峡谷,故名峡沟。峡沟村现有居民428户,人口1489人,除王、仉、孙三姓村民多外,还有十几个姓的村民。村历史上以
644、下泊村
  下泊村下泊村位于大珠山镇西南6.2公里处,濒临张家楼镇。村域东西0.5公里,南北0.5公里,面积0.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95亩。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穿过工业园向北0.5公里即是204国道。向南2.5公里为古镇营海滩。向西1.5公里是大珠山风景区的环行路。地势平坦,环境优美。据传,明初,毕、王、管、逄、等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坐落河道下游,地势低洼,积水成泊,故名下泊庄,解放后称下泊。现下
645、湘子门社区
  湘子门居委会湘子门居委会位于大珠山镇驻地东南11公里处,居大珠山南端,南濒龙湾。地处山岭,村内有一优良天然海湾——古镇口湾,可停泊小型渔船。据传,清朝梁姓从附近渔池村迁此立村。因地处大珠山麓,山上有一石洞,名南天门,传说为八仙之一韩湘子修仙升天处,故名湘子门。1985年5月村民转为非农业户口,特设居民委员会。现全村有居民85户,共170口人。除王姓和李姓居民外,尚有翁姓、郭姓等少数居民。近几年,该
646、小马家庄村
  小马家庄村小马家庄村位于镇驻地以西3公里处,204国道以北,村域东西0.4公里,南北0.3公里,面积0.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60亩,山林面积约700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马姓从安徽省宿县马家桃园迁此立村,现小马家庄村有206户,人口651,除马姓居民外,尚有滕、王、崔姓等少数居民。小马家庄历史上以农、林为生。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产业机构调整,形成了畜牧
647、营北村
  营北村营北村位于镇驻地东南4.7公里,大珠山东北麓,小渔路西侧,西为大珠山杜鹃旅游风景区,东隔海与灵山岛相望,地处山岭。以农为主,兼有渔业。据传,明末王氏从琅玡镇长阡地迁此立村。因坐落古兵营北,故名营后,1980年底名普查时,因重名,更名为营北。现营北村有109户,人口350人,耕地面积342亩,有王,鲍,唐,张,金,刘等姓居民。营北村历史上以农、渔为主,旧社会因山岭薄地,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原始
648、营海村
  营海村营海村位于大珠山镇驻地东南4.8公里处,大珠山东北麓,小渔公路西侧,地处北岭,东靠沿海1.5公里,有耕地400亩。据传,明末驻守兵营的李姓眷属来此立村。因坐落古兵营南,故名营前。1980年底名普查时,因重名,又因濒海,更名为营北村。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记载,清道光年间称营前庄,宣统及民国时称营前庄。李氏先祖在此择地而居,子孙繁衍,现营海村有115户,人口370人,除李姓居民外,尚有苏姓
649、渔池社区
  渔池居委会渔池居委会位于大珠山镇驻地15公里、镇驻地最南边,村域东西1公里,南北0.8公里,其中耕地293亩,非耕地1850亩,林地1275亩,水域655亩。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山、一面环海,交通非常便利,村西北面临大帽子峰,传说称神仙山之称,村南面临小帽子峰,地处山岭。据传,清康熙53年(1714年)王氏由市美迁此立村,王氏先祖王传、王世龙、王世虎、王世豹兄弟传子孙繁衍而立渔池村。1985年
650、宅科村
  宅科村宅科村位于大珠山镇驻地东南10公里处,村域东西0.4公里,南北0.8公里,面积0.32平方公里,全村原有耕地1200亩,近年来,退耕还林和沿海防护林工程及引进投资项目占用土地800亩,现有可耕种土地400亩左右。宅科村地理位置优越,坐落于大珠山东南麓,地处山岭,依山傍海,与美丽的灵山岛隔海相望,西靠大珠山;辛渔路在村东侧,交通十分方便,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据传,唐末宋初,夏姓迁此立村,因地处
651、朱家小庄村
  朱家小庄村 朱家小庄村现有437户,1336人,党员52名,土地800亩,大珠山人民政府驻此。朱家小庄是胶南市的城郊结合处,204国道的贯中,南有滨海大道的通过,西有西外环的环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是发展企业,经营商贸的宝地。据传,明嘉靖年间海瑞(广东琼山人)被捕入狱,有亲属恐受株连,逃至此地立村,改为朱姓。因此,临近村子,故名朱家小庄。朱家小庄村历史上以农业,铸造,采石为主,建国以后,
652、石灰窑东村
  石灰窑东村 石灰窑东村位于黄山经济区驻地南4.2公里处、黄山东北麓,地处丘陵,204国道途径该村。耕地224亩。林地400亩。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赵、殷等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立窑烧石灰,故名石灰窑。该村在东,称石灰窑东村。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石灰窑。现石灰窑东村有126户,人口372人,以薛姓、匡姓、殷姓、邵姓居民为主。石灰窑东村历史上以农为主,种植业是农民经
653、石灰窑北村
  石灰窑北村 石灰窑北村位于黄山经济区驻地南4.2公里处、黄山东北麓,地处丘陵,204国道途径该村。耕地121亩,林地300亩。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赵、殷等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立窑烧石灰,故名石灰窑。该村在北,称石灰窑北村。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石灰窑。现石灰窑北村有102户,人口335人,以张姓、薛姓、李姓居民为主。石灰窑北村历史上以农为主,种植业是农民经济收入
654、姜家屯村
  姜家屯村 姜家屯村位于黄山经济区驻地东南3.5公里处。地处山岭。耕地940亩。据传,明初姜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是军佃民屯,故名姜家屯。现姜家屯有158户,人口580人,以邓姓、陈姓、赵姓为主。姜家屯村历史上以农为主,种植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该村有40多辆车常年搞运输,最高年收入10万多元。生猪养殖800多头,100头以上的有3户,每户年纯收入近2万元。荒山800亩,茶园56亩。姜家屯石灰厂
655、山柴村
  山柴村位于黄山经济区驻地东南5.5公里处、报屋山东北侧。地处山岭。耕地942亩。据传,明初柴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坐落报屋山北麓,取名山柴家。1958年简称山柴。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山柴家。现山柴有165户,人口475人,以柴姓、赵姓为主。山柴村历史上以农为主,种植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该村有荒山2000亩,大家畜饲养突出。芋头是该村的高效特色农业,年种植200多亩
656、崔家屯村
  崔家屯村 崔家屯村位于黄山经济区驻地西3.3公里处、茂隆山北侧。地处丘陵。耕地291亩。据传,明初崔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屯垦荒地,故名崔家屯。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年间及民国时称崔家屯。现崔家屯有43户,人口128人,以庄姓、张姓、韩姓居民为主。崔家屯村历史上以农为主,种植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牧业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家家有牛,户
657、周家庄村
  周家庄村 周家庄村位于黄山经济区驻地东北3.2公里处、喜鹊山北麓。地处丘陵。耕地144亩。据传,明初周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取名周家庄。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周家庄。现周家庄有36户,人口97人,以韩姓、薛姓居民为主。周家庄村历史上以农为主,种植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该村有桃、蔬菜、蘑菇等高效特色农业近20亩,年创收10万多元。2004年,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随
658、东草夼村
  东草夼村 东草夼村位于黄山经济区驻地西北1.2公里处,地处丘陵,“同三”高速公路途径该村。耕地1383亩。据传,明初宋、马两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坐落低洼处,草木茂盛,故名草夼。清末,分为两个草夼(村),以该村较大,称大草夼。后以该村在东,改称东草夼。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年间称大草夼,宣统及民国时称东草夼。现东草夼有326户,人口986人,除龚姓居民外,尚有殷姓、王姓等少数居民。东草
659、逄猛王村
  逄猛王村 逄猛王村位于王台镇东北4公里处,逄猛山南麓,东邻逄猛张村,南邻逄猛孙,西邻巨洋河与大朱阳村接壤,是青岛高效农业示范村之一。精品园管委及康大种苗均落户本村。村域东西2公里,1公里南北,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80亩。逄猛王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东临孟山路与王黄公路、胶州湾高速公路相接,西临204国道外环与同三高速相接。据传,明朝末年,王姓从云南迁到此地立村,因在逄猛山脚下,故取名
660、张家岛耳河村
  张家岛耳河村 张家岛耳河村位于王台镇驻地东北6.8公里处,村域东西0.5公里,南北0.5公里,面积0.2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020亩。交通比较方便,北与十三华里接壤,西2.5公里处系204国道。据传 ,清初张姓从附近西漕汶(村)迁此立村,因村前后各有一条河,东临胶州湾,三面环水如半岛,村南河道弯曲似耳,故名张家岛耳河。张家岛耳河村有266户人口904人,除张姓村民外,尚有王姓、逄姓、陈姓、宋
661、庄家岛耳河村
  庄家岛耳河村 庄家岛耳河村位于王台镇驻地东北6.8公里处,在巨洋河南岸,地处平原,村东西1公里,南北2公里,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00亩,滩地600亩,南4公里为张黄公路,西4公里为204国道,东4公里为胶州湾,环胶州湾公路和胶黄铁路从村而过。据传 ,清初庄姓从附近王台(村)迁此立村,因村前后各有一条河,东临胶州湾,三面环水如半岛,村南河道湾曲似耳,故名庄家岛耳河。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
662、石梁刘村
  石梁刘村 石梁刘村位于王台镇驻地正东3公里处,村域东西2.4公里,南北3公里,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33.7亩。石梁刘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北与石梁杨村接壤,王辛公路横贯该村,西邻204国道与同三线相望,东邻工业园。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先祖刘志道由云南安阳徒步迁至山东胶县南(即今王台石梁刘),刘氏先祖在王台正东择地而居,子孙繁衍而立石梁刘村。石梁刘村有363户,人
663、魏家庄村
  魏家庄村 魏家庄村位于王台镇驻地东4公里,东邻青岛经济开发区,北邻诸黄公路,魏家庄村共有88户,总人口306人,耕地面积525亩,属丘岭地。魏家庄村历史上以农为主,有传统的编织业,如编篓子、编竹扒、扎扫帚等手工业。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分村民转入养殖业、种植业,2004年人均纯收入4996元。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得到全面发展,魏家庄村先后有8名考入大中专院校,有2人成长为党政处级干部。对
664、徐村村
  徐村 徐村位于黄山经济区驻地东北4.2公里处、错水河上游西岸,地处丘陵,“青莱”高速公路途径该村。耕地2707亩。据传,明初徐、韩、李、薛等姓从云南先后迁此立村,取名徐村。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徐村。现徐村有586户,人口1606人,除韩姓、李姓居民外,尚有薛姓等少数居民。徐村历史上以农为主,种植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芋头种植远近闻名,年种植1600多亩,收入300
665、西埠后村
  西埠后村西埠后村位于黄山经济区驻地东北4.6公里处,地处丘陵,“青莱”高速公路途径该村。耕地537亩。据传,明永乐年间,韩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坐落土埠北面,取名埠后。清中期,分成东埠后和西埠后两各村。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西埠后。现西埠后有108户,人口348人,除韩姓居民外,尚有葛姓、冯等少数居民。西埠后村历史上以农为主,种植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该村有芋头、西瓜
666、铲尖村
  铲尖村 铲尖村位于王台镇驻地东北处7.7公里,洋河南岸,地处平原,是王台镇东北端的一个自然村,与胶州市只有一河之隔。村域东西270米,南北300米,面积130亩,其中耕地面积756亩。铲尖村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环境非常优美,洋河从村北蜿蜓而过,村东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从铲尖村往东大约3公里到胶州湾,在胶州湾边铲尖村村民在这里办的海产品养殖场,其中有著名的中国对虾、梭蟹等,是村民的一项致富项目。清初,
667、天妃庙村
  天妃庙村 天妃庙村位于王台驻地东北7公里,洋河南岸,地处平原。村域东西1.2公里,南北1.5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30亩。明末,高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邻近“天妃娘娘庙”,故取村名为天妃庙。现天妃庙村有102户,人口325人,现有五、张、李、田、高五姓,以五、张姓居多。天妃庙村属传统农业村。村民主要收入靠大棚蔬菜和生猪养殖。现有大弓棚80多个,养猪专业户10户,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
668、西漕汶西村
  西漕汶西村 西漕汶西村位于王台镇驻地北5.3公里处,204国道东侧,地处平坦,是胶南市的北大门,村域东西长2公里,南北长3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相传,宋初,张姓从云南迁此立村,以村前有漕渠,村西北有汶山,故名漕汶,因有两个漕汶(村),从本村在西,改名西漕汶,西漕汶设东西两个村委会,以在西为西漕汶西村民委员会。该村实有耕地面积1311亩,其中林地面积687亩,现有户数215户,人口794人,除张姓外
669、西漕汶东村
  西漕汶东村 西漕汶位于王台镇驻地北5.4公里处,204国道东侧,地处平坦,是胶南的北大门,村域东西长2公里,南北长3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该村地下位置优越,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据传,宋初张姓从云南迁此立村,以村前有槽渠,村西北有汶山,河沟途经村中心,故名漕汶,曾有过两个进士牌坊、壹个贞节牌坊、石人、石马等享有盛名,西漕汶设有两个村委会,以东为西漕汶东村村委会,该村实有耕地1030亩,其中林地面积3
670、小泥沟头村
  小泥沟头村位于张家楼镇驻地以北1.9公里处,南与张家楼村相接,北与大泥沟头村相连。该村地形西高东低,现有耕地907亩,经济林100亩。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赵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位于一条小泥沟的上游,故名小泥沟头。现在该村共有160户,458口人,以王姓为主,此外还有张姓、刘姓、陈姓等。 该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农闲时,年轻劳动力多到周围地区打工。近几年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零的突破,于200
671、北马家庄村
  北马家庄位于张家楼镇驻地西北6公里处,南与纪家店子村相接,西与松山子相连。该村地处丘陵,现有耕地367亩。据传,明初马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取名马家庄。后因附近有三个马家庄,1958年以该村在张家楼(村)西北,改称北马家庄。现该村共有80户,249口人,以马姓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张姓、黄姓等。该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2004年该村经济总收入达158万元,其中农业收入达73万元,约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
672、北安子村
   北安子村位于张家楼镇驻地西北8公里处,南与松山子村相接。该村地处丘陵,现有耕地390亩。据传,清初张姓从胶州迁此立村。因坐落在马鞍形山岭上,故名鞍子,后演变为安子。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更名北安子。该村 现有86户,242口人,以张姓为主。该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2004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9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达107万元,约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6%;畜牧养殖收入66万元,占当
673、庄家疃村
  该村位于古镇口湾西北侧,北距张家楼镇驻地3.5公里。该村地处平原,地形呈西高、东低趋势。现有耕地1710亩,果园80亩,经济林150亩。据传,明初庄姓从江苏海州迁此立村,取名庄家疃。现该村共有居民334户,人口1100人,逄姓是村中的第一大姓,此外还有庄姓、崔姓、刘姓等少数居民。 该村以农业为主, 2004年农业收入达304万元。该村利用靠海优势,积极发展滩涂养殖和深海网箱养殖, 7家养殖业户承包
674、海龙村
   海龙村位于张家楼镇驻地以西3公里处,北与丁戈庄村隔204国道相望,东与大崔家庄相接,位于204国道南侧,在张家楼镇新规划的龙马经济带的西端。现在海龙村共有812亩耕地,经济林130亩,山地280亩。该村地形呈西高东低趋势。据传,清乾隆年间,于纪桂从原寨里乡丁家寨迁来,在岭坡处立村,因“于”“鱼”同音,鱼称“海龙”,故名海龙山。后阎姓迁入,改称海里干。1992年胶南市地名办公室把海里干改为海龙村。
675、毕家沟村
   该村位于张家楼镇驻地以西12公里处,东与山家村相接,北与桃园村相连。该村地形呈西高东低的趋势,现有690亩耕地,经济林200亩,岭地590亩。据传,明初毕姓、纪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有沟,取名毕纪沟。清初演变为毕家沟。现在毕家沟村共有124户,366口人,以刘姓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徐姓、王姓、吕姓等少数村民。自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该村以农业为主,大力实施品种改良,运用科学的耕种方法和管理方法不断
676、东石岭村
  东石岭村位于张家楼镇驻地东北3.5公里处,南与东李村相连,西与西石岭村相接,北与土山屯相依。该村地处丘陵,现有耕地316亩,经济林30亩,山地1700亩。据传,明初孙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地处山岭,比邻村小,故名小石岭。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更名为东石岭。该村现有54户,141口人,以孙姓为主,此外还有杜姓、徐姓等。该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2004年该村经济总收入达134万元,人均纯收入45
677、张家屯村
  张家屯村位于张家楼镇驻地以北3.7公里处,东与大泥沟头村相连,西与纪家沟村相邻,南与王家洼子相接。该村地处平原,地形平坦,现有耕地589亩,经济林50亩。据传,明中期赵姓从今大场镇大营村迁此立村,取名平兰庄。后居民增多,将张家坟地圈在村中,清道光十三年(1834年)改名张家坟。后因音义改为张家屯。该村现有162户,486口人,村民以张、王等姓为主。该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2004年农业经济收入达到
678、逄家桃园村
  该村位于张家楼镇驻地西南6公里处,南与毕家沟村相接,北依204国道。地形北高南低,现有耕地1691亩,经济林500亩。据传,该村建于明初,因村西南有一片桃园,取名桃园。清初,逄孟坤从今大珠山镇下泊村迁此,后改名称逄家桃园。现在桃园村共有286户,835口人,以逄姓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徐姓、王姓、张姓、丁姓等村民。逄家桃园村以农业为主, 2004年农业收入达260万元,占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6.
679、西寨村
  西寨该村位于古镇口湾西侧,东北距张家楼镇驻地3公里,处于胶南市至琅琊台的旅游观光线路旁边。原寨里镇行政村,2001年行政区域规划后属张家楼镇。该村地处平原,地形平坦。现有耕地484亩,经济林200亩。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崔、逄、窦、于等姓从江苏海州迁此立村,因此处有兵寨,故名崔家寨。民国时以村中小河为界,分为四个村,该村位于西头,河北岸,故名西北寨,解放后因音义不好,改称西寨。现西寨村共
680、下村村
  该村位于古镇口湾西侧,东北距张家楼镇驻地8公里。该村地处平原,地形呈西高、东低趋势,现有耕地1965亩,其中果园520亩,经济林160亩。据传,明永乐年间逄姓从江苏海州镇坛集东坎庄迁此立村。始在岭上,后又迁至岭下,故名下村。现该村共有居民509户,1568人,逄姓是村中的第一大姓,此外还有徐姓、王姓、肖姓等少数居民。下村以农业为主, 2004年的农业收入达638万元,占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