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1、皋城村
  江干区丁桥镇皋城村地处杭州市区东部,属城乡结合村。东连余杭天都城;西连沿山村;北靠皋亭山;南有上塘河。全村总面积4300亩,山林面积2780亩,分三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710人,农户201户,外来人口400多人。全村农户的居住形式以,相对集中局部分散的形式居住,缓坡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皋城独特的居住模式。近年来,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不忘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使全村人民的生活
2、东山村
  东山村:位于河上镇集镇旁,2005年由原上山头、金坞、鲍坞三村合并组成,区域面积8.66平方公里。位于03省道旁。拥有农户874户,人口2890人,村民小组22个。
3、楼家塔村
  楼家塔村由原楼二村、楼三两个自然村撤并成立而成,是楼塔镇的集镇中心村、萧山区级文明、萧山区新农村建设优胜村、萧山区级卫生村、文化村。全村农户869户,常住人口2836人,耕地面积1345亩,小村面积3710亩,2007年人均收突破万元大关,全村工业企业门类众多,发展势头猛烈,主要集中在五金机械、化纤纺织、电镀化等七大行业,全村拥有镇级规模以上企业15家,个体工商户200多户,年创产值4个亿。
4、楼英村
  楼英村位于萧山楼塔镇中心,长街穿村而过,楼房鳞次栉比,一片繁荣景象,展示小康新貌。村中心与六个自然小村隔溪而望,青山绿水,相映成辉。19省道及沿村公路通向四面八方,给村庄带来无限发展生机,提供永久发展空间。  楼英村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537人,农户830家,耕地面积1196亩(其中围垦155亩),山林面积3248亩。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0亿元,村级收入37万元,人均收入961
5、灵山村
  灵山村位于萧山区的西南部,座落浦阳镇西侧,地处低山丘陵区,西与河上镇交界。杭金衢高速公路浦阳互通就在村头。03省道东复线连接线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在2005年全区村规模调整中由原高庄里、前山头、山前许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面积1.89平方公里,现有农户344户,人口1040人。先后获得浙江省卫生村、杭州市卫生示范村、萧山区城乡一体化工作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优胜村、文明村、一级文化村、文化示范村、
6、五杭村
  五杭村位于运河镇西北部,京杭大运河横穿我村,南邻唐公村,北邻德清县禹越镇,东邻余杭经济开放区长虹村,西邻塘栖镇泉漳村。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26户,总人口1665人。2008年全村经济收入17373万元,村级集体资产48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0.22万元,人均收入11207元,比去年增加876元。
7、丁河村
  丁河村是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110102220。
8、河西埭村
  塘栖镇河西埭村坐落在塘栖镇工业园区东侧,北接09省道,西邻塘康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公交车直达各自然村,村民出行十分方便。辖区总面积为1.5平方千米,共有7个自然村,分为12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439户,户籍人口1875人,流动人口1500人左右,河西埭村在册党员69人,经民主选举产生村民代表41人,村三委班子成员5人。在村委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村里实现了“洁化、绿化、亮化”的长效管理,
9、港南村
  余杭区良渚镇港南村位于良渚镇政府北4公里,东良渚镇新港村,西良渚镇杜城村,南良渚镇荀山村,北良渚镇新港村。现有耕地面积1931亩,其中种植水稻1251亩、花木320亩,果树110亩、大棚蔬菜200亩、葡萄50亩,下辖12个村民小组,共520户农户,常住人口1931人,暂住人口近800人;村内共有私有企业12家,工业总产值 4000 万元,工业销售 4000万元,利润 160 万元
10、白云村
  白云村位于余杭区中泰乡西部,南临富阳,西接临安,东距杭州市中心30公里。地处三市、区交接处,区域面积9.7平方公里。我村的地形地貌为浙北平原和浙西中山丘陵区的过渡地带中的高丘陵地,适合休闲农庄开发。白云村全村共有21个村民小组,770户农户,2406人,经济基础一般,2010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034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4205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4.81万元。我村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11、南山村
  与苕溪为畔,南山为邻,厚重的历史积淀,秀丽的自然风情,这就是南山村,全村共有2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361人,耕地2949.6亩,2008年村级收入20万元,人均收入10042元。近年来,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南山村呈现出了新的面貌,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全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在村委的组织和带动下,南山村以水稻种植为基础,蔬菜、水果种植为支持,逐渐走上了一条多元化特色化农村发展之路
12、平山村
  径山镇平山村地处江南佛教旅游胜地径山风景区的脚下,海拔400米左右,距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45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全村土壤结构合理,气候适宜,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山清水秀,环境怡人,盛产径山系列名茶和春笋。   全村区域面积1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0亩,绿色生态茶园1200亩,山林面积14100亩,无公害早竹林面积2735亩,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4个,
13、石竹园村
  余杭区百丈镇石竹园村位于杭州市西郊,近郊湖州安吉、德清两县,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7250亩,森林覆盖率达86%以上。村内竹海连绵,山清水秀,绿山环抱,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美。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巩固和抓好“生态示范村”建设的同时,积极构筑“平安村”,全村有护村队8名,治安信息员8名,法制宣传员5名,构筑起一张动态的治安网,维护着全村的社会稳定。石竹园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6
14、泗溪村
  泗溪村地处余杭区西北部,北与安吉交界,全村总面积7.85平方公里,有14个村民小组,农户366户,户籍人口1247人,有村民代表29人,党员37名。2008年工农业总产值2.7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12296元。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经济文化强镇为中心,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环境立区的战略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基础,搭建平台,创新载体,积
15、仙佰坑村
  鸬鸟镇仙佰坑村是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西北端的一个行政村,其西北与安吉县交界。全村有26个自然村,现有总人口2786人,总面积17.4平方公里。村庄距杭州市中心55公里,西至亚洲最大的蓄能电站天荒坪30公里,东至彭公火车站22公里,至瓶窑码头27公里,北至莫干山国家风景名胜区26公里,县级公路双后线穿村而过,与104国道相连直达杭州市。
16、坑西村
  坑西村位于银湖街道高桥北部,是原坑西乡政府所在地,紧邻杭州余杭区,东邻沈家坞,南接唐家坞,西面与金竺村接壤,距离街道办8公里、富阳市区15公里。全村总面积6.56平方公里,包括坑西、筱岭、峡岭等三个自然村,共计9个居住点,全村共有农户526户,总人口1842人。产业状况:以茶叶、矿山运输为主导产业。组织情况:村党委下设坑西、峡岭、筱岭、综合四个网格支部,共有党员92名。自村规模调整新村领导班子开展
17、方家井村
  方家井村位于富春街道西端,23省道穿村而过,由原方家井村和柳溪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农户683户,人口2215人,27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6人。村党委下设商贸、工业、农业、老协四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11名。全村区域面积10.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32亩,山林10247亩。以石矿、运输、都市农业(水果、草莓)为主要产业。2013年度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3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1元。近年来以
18、江洲村
  新桐乡江洲村所在的桐洲岛又称“大桐洲”,总面积4平方公里,江岸线长约8公里,是富春江上第二大天然岛屿。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支两委抢抓市委、市政府运动休闲之城打造契机,高度重视运动休闲旅游事业发展,以桐洲岛环岛公路建设为突破口,充分的利用本土的特色做好本土的旅游产业,全力推动运休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富裕阳光之城后花园”。桐洲岛基地建成后,将集旅游、休闲、度假、皮划艇探索旅行、皮划艇体
19、咸康村
  咸康村自古就有开采矿石的历史,2007年原尖山、赔销坞、上俞三村经行政村规模调整成新村,以“银铅”谐音并取“咸宁安康”之意,命名咸康村。咸康村位于杭州富阳区春建乡北部,距杭州市区40余公里,富阳城区约15公里,村域面积为9.617平方公里,所辖11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624户,总人口为2085人,拥有生态林1.3万余亩,耕地1400余亩,2016年人均收入28513元。咸康村山水秀美
20、唐昌村
  唐昌村:位于永昌镇东北2公里处。
21、贤德村
  贤德村位于洞桥镇西北方,与桐庐丰水镇相临,南与乍浦交界。贤德村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面积14平方公里,总户数585户、总人口1789人,党员90名,党委一个、党支部4个(农业支部1个,老年支部2个,工商支部1个)。耕地面积在贤德村农业主要以蚕桑为主,工业主要以小五金为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总产值和村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
22、大章村
  常绿镇大章村位于富阳市的南大门,毗邻萧山、诸暨,是常绿镇集镇所在地,19省道贯穿全村,交通便利。大章村现有农户1215户,人口3448人,党员125名,村民小组40个,村支两委由8人组成,各种村级组织机构健全。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070.5亩,山林面积16326.7亩。地形以陡坡丘陵为主,属于山区型村庄,形状不规划。常绿南、北溪流经村庄会合,村内溪水清澈,自然风景优美。山地土壤多为红壤土,PH值在7
23、上山村
  新登镇上山村位于富阳市西南部、新登镇的东南部,地处富阳经济开发区新登新区地块,23省道横穿上山村,交通十分便捷。上山村在2007年底作为独立村保留原村建制,全村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0余亩、林地面积3000多亩。全村陈家、对头坞、山头上、大路边、官地上五个自然村组成,有村民小组17个,农户324户,总人口1012人,村民代表51位,党员48名。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在村委班子和党
24、新一村
  湖源乡新一村是湖源乡政府驻地,位于湖源乡中部。全村共有农户217户,人口803人,劳动力700人。耕地493亩,其中水田215亩,山林面积3988亩,毛竹山200亩,地域面积5747.25。2011年度人均收入突破一万元大关,位居湖源乡之首。新一村党支部现有31名党员,其中女性比例达到35%,35周岁以下达到25%。
25、新民村
  新民村地处富阳市西北部,全村地域面积6.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65亩,山林面积7300亩。全村下辖7个自然村,共16个村民小组,345户1215人,村集体收入8.02万元,农业总收入达125.84万元,农民人就收入11321元。共有村支两委成员5名,党员56名。近几年来新民村村支两委积极遵照上级领导的要求,班子成员团结努力,致力于为民办事实,群众满意度高。利用废弃矿山和老宅基地资源,复垦土地
26、红旗村
  东洲街道红旗村处于东洲岛的中心地段,东面是杭千高速,南面是富春江,西面是中桥路,北面是中心大道,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红旗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0亩,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64名(其中女党员5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52名村民代表。全村总农户为583户,总人口2183人,是一个中等规模的行政村。红旗村是一个农业生态村,全年工农总产值9330
27、墅溪村
   墅溪村地处富阳区东面,隶属于渔山乡,距富阳城区二十二公里,东邻萧山,西接渔山村,北临富春江,春永公路沿江而过。该村于2007年12月由原曙星村、万众村和林峰村合并而成,地域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23亩,山林面积8624公亩,下辖湖塘、木桥、浦西、大坞、小坞、林峰6个自然村,共有农户715户,总人口2420人,村民代表53人。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26864元。全村以砂石建材经营、苗木种
28、泥川村
  泥川村位于太湖流域源头,地理位置优越,风景宜人,民风淳朴。该村地域面积2.66平方公里,由泥沟里和马笑地2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民小组3个,总户数128户,总人口506人,党员25名。2018年,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590元,主要收入来源为竹笋、香榧、山核桃等种植和外出务工。近年来,先后获得“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示范村”“杭州市生态文明
29、东天目村
  东天目山古寺隐,飞瀑流泉有奇景。背倚秀山筑新村,百千农户家业兴。东天目村位于太湖源镇西北部山区,由原梅家村、天目村两个村撤并组成,村委会设在原天目村。全村地处东天目山景区西麓,地形多为山地,村民大多依山而居,农业生产以种植竹笋、山核桃为主。得毗邻东天目山景区的地利之便,东天目村开办农家乐的农户比比皆是,以招徕蜂拥而至的城里游客。村里还开发了多项与旅游业相关的养殖业,如“乌羽乌骨太子鸡”和“天目牌生
30、杨洪村
  杨洪村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境内,地处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距临安市区45公里,距杭州85公里,可驱车走杭徽高速公路,於潜出口下,向凌龙线行驶20分钟车程即可到达,交通十分便利。总面积2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0亩,山林面积36800余亩。全村共有420户,共有村民小组11个,人口1335人,党员人数51人。现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竹笋,外出务工、经商等。山高谷深,坡陡林茂,一条甘溪曲折回旋其中,溪中大小
31、龙井村
  龙井村溪源纵深,森林覆盖率高,山水资源丰富。现已开发临安市杭临龙潭水电站和浙西大龙湾风景旅游公司,效益良好。龙井村虽然村民不是十分富裕,但以两家企业为支撑,使新村民向高福利的目标迈进。目前已建立了教育奖励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免费制度,电视收看免费制度,生态建设补助制度,村民年终福利制度。用于各项村民福利的资金在60万元以上,村主干道都进行了硬化和绿化。
32、迎丰村
  湍口镇迎丰村总面积11.2平方公里,8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分别是凤凰山、杨村、万家。2009年全村总户数296户,其中农户数295户,总人口944人,其中农业人口942人。耕地面积465.5亩,其中水田427亩,旱地38.5亩,林业面积14629亩,人均耕地面积0.493亩。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380元。迎丰村目前产业现状主要以农作物种植和林业生产为主,发展的设想为:扶
33、梅蓉村
  桐君街道梅蓉村又名九里洲,北靠长王山,南临富春江。村境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6.75平方公里。梅蓉村距省会杭州市90公里,杭新景高速1小时就可到达,离县城5公里,是桐庐的东大门,水路交通十分便捷。全村现有11个自然村,19个生产组,农户998户,人口3220人。
34、翙岗村
  凤川街道翙岗村位于凤川街道南面,320国道以北,由原来的凤岗、凤新、凤镇、石桥、梅山五个村合并而成,东侧与大源溪相接,北面毗邻三鑫村。明初著名政治家刘伯温这样描述翙岗“村南黄杨尖三峰插天,犹如护卫列戟于后,东面大源、小源两水滢回,呈龙盘凤翥之天子气象”,并题匾“凤翙高岗”,也这是翙岗村名的由来。翙岗村行政区域面积8.8平方公里,共有山林面积10200亩,耕地总面积3236亩。全村共有1787户,人
35、石舍村
  石舍村是桐庐县富春江镇最偏远的行政村,该村地处著名的浙西旅游带上,与建德、浦江交界。辖区6个生产组,7个自然村,由石舍、枫林、长洲、茶叶坑、传粥组成,村域总面积56.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2亩,山地面积80455亩,其中有4万亩列为国家生态公益林。全村共有农户320户,人口903,其中党员28人。2012年度人均收入达到12850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石舍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村
36、彰坞村
  彰坞村隶属于桐庐县江南镇,有农户567户,总人口1922,总耕地面积1430亩,自然环境良好,无工业污染企业。有家庭手工工厂2家,生产工艺竹编制品,其中茶道用具茶筅出口日本,成为当地村民一项比较重要的三产收入来源,帽厂2家,玩具4家,甲鱼养殖场2家,35亩,果园80亩。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00万元,其中第二、三产业收入2300万元,人均收入8220元。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增强
37、高联村
  高联村位于分水镇西面山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距镇政府15公里,2004年由原高联村、双坑村两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15个村民小组,2个党支部,居民387户,人口1116人,其中党员49人。村民多以种植毛竹、桑叶,养殖蚕,制作青笋干番薯干等农业生产为主。高联村自合并已来,严格按照规划建房修路,尤其近年来十百工程、整村污水处理、卫生改厕等,高联村改变了从前“脏、乱、差、散”的状况,实现了“道路硬化,路
38、双坞村
  在远山的映衬下,在一片翠竹的包裹中,在汩汩清泉欢快的笑声里,双坞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山村如同“落”在景中,这里的人们宛如“生”在画里。走进双坞,仿佛置身于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图。   双坞村是百江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境内山体绵亘,山高坞深、溪涧纵横,是个典型的山区乡村。村庄不大,但人居和谐;人口虽少,村民相当热情。自去年全县启动“清洁桐庐”行动后,500多名在这里生活的村民热切期望自己的家园能“旧貌
39、岭源村
  岭源村有农户763户,人口2425人,党员107人,先后荣获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县文明村、市、县卫生村、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县造田造地先进村等荣誉,正逐步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景象。  近年来,岭源村两委班子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政府“清洁乡村”的号召,在全村范围内掀起了“清洁家园”的热潮。  一、集中整治脏乱差。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卫生大整治活动,消灭
40、塘联村
  塘联村是莪山畲族乡的东大门,离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现有人口1290人,391户,分布着10个自然村,11个生产组。全村区域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0亩,山林面积1782亩。2009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5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农民人均收入770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