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衢州市卫生村[2]
41、沐二村
  沐二村位于沐一村和沐三村之间,是九华集镇所在地,距城9.5公里。沐二村的耕地面积约386亩;林地面积约1200亩;水域面积约50亩。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215户人家,共计656人。全村60岁以上老人118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18人。沐二村现有村两委成员6人,村委、支委各3人,党员17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2名,60周岁以上的7名。全村农户经济收入以柑桔种植为主,来料加工以及外出务工为辅。沐二村有
42、沐三村
  沐三村地处九华乡乡政府所在地,是九华乡政治文化教育经济的中心,古时称沐尘。全村有农户218户,人口 700人,男354人,女346人,劳动力387人,0员21人,村民代表 24人,村民小组7个,占地面积1338亩,其中耕地384亩,园地400余亩,林地554亩,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2415元,村集体收入0.4万元。(一)、经济情况:农民收入主要靠养殖业、种植柑桔230户,800亩年产2000吨,
43、九华村
  九华村位于九华乡南部,距衢州市区9公里。全村总面积2.545平方公里,包括下郑和布谷桥头2个自然村,共计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51人,588户,村干部8人,54名党员,51个村民代表。村庄基础队伍雄厚,重视党员队伍培养和村民自治。培养了一批服务群众、意识先进、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还制定了一套具有九华村特色的村规民约,用以引导村民通过依法自治来解决农村建设和管理的疑难问题,给村民提供了一个更好的
44、关溪村
  一.概述  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关溪村位于千年文化古城衢城的西北部,相距市区14公里,距九华乡政府仅5公里。关溪村由2条溪组成,东边一条发源于“天井让”流下至村口,西边一条发源于“大考山”流下至村口,两条溪在村口汇合成一条河,把整个村庄关在2条溪的中间,故得名关溪。建国后关溪村被规划于九华乡政府至今。村内有古建筑凤凰庙,该庙有一个农历“七月七”民俗,该节始于民代,一直延续340余年,庙门前左侧有3根
45、源口村
  源口村位于妙源、大候两溪汇合处,清清流水穿村而过。村民以郑氏为主,于宋代定居于此,现全村有200多户,600多人口。村庄内有郑氏宗祠、古城楼、古牌坊等文物古迹。抗战期间,为躲避日军细菌弹的袭击,县里中学就迁址到源口郑氏宗祠,创办了简易师范学校,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源口村村民团结一致,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庙源溪整治政策处理20多亩,新堰、八角堰渠道修缮90多米、竹
46、范村村
  柯城区九华乡范村位于衢州市西北方位,辖范村和芥菜坞两个自然村,有197户,总人口561人,常住人口361人。辖区面积1.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0亩,林地面积2500亩,园地面积2000亩,水域面积20亩,村民人均年收入6545,主要的收入来源为种植柑橘。范村被三条溪水穿过和环绕,风景秀丽,还有一座文武宝殿藏于郁郁的绿树之中。从文武宝殿门前的香火烛台处,仿佛能依稀看见当年的爹娘领着幼童来到这里,
47、上铺村
  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上铺村位于衢州市西北方位,距市区约14公里,辖徐木村、马庄山、张家坞、上铺四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47户,人口802人,都为常住人口,经济主要来源以外出务工、柑橘种植为主,全村有外出务工人员56人。村辖区约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150亩,林地面积为2350亩,水域面积约为60亩。上铺村地理位置优越,整个村庄沿苦狮线蜿蜒而建,主要人口均遍布在道路两侧,村民出行方便快捷。村庄拥有
48、上彭川村
  上彭川村位于九华乡东部,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410户,1216人。上彭川村地域面积宽广,东与周家乡、云溪乡相邻,南至窑墩头,西邻上清村、北至外宅。行政区域面积达4.4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占77%。上彭川村农民主要经济来源有柑桔种植、雷笋种植、来料加工、外出务工等。上彭川村原来是养殖大村,有着几十年的养殖传统,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生猪养殖。原来的村庄里臭气熏天,里垅大排渠里的水是黑得冒泡,泡
49、下彭川村
   下彭川村概况 一、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农民收入主要靠种植柑橘、养猪、种植蔬菜、水稻和外出打工,村年轻劳动力以外出打工为主。柑橘是本村主要经济来源,因产业结构单一,加上去年金融危机和橘蛆虫事件影响,柑橘收入明显减少,甚至没有收入,村民生活相对困难。但是部分家庭通过养猪、外出打工、货运等副业来增加收入。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民增收方面。村民在迈向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仍面临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一
50、谷口村
  谷口村,位于衢州市柯城区北部半山区,有原外宅村、溪淤村合并组成。全村人口940人,党员39名、村民代表40名,村三委一社共11人,70岁以上老人145人。耕地面积567亩、山地面积2250亩,东至上彭川、南至上清村、西至近山村、北至源口村,距城区12公里。谷口村,民国时期隶属毓秀乡,1948年列入毓秀乡第七保,建国后1950年起,建立农会有外宅、溪淤、清坛、上坦街、内外近山组成一个农会。后建高级社
51、大侯村
  大侯村由原大候自然村和凉棚自然村合并组成。位于山之巅,水之源,山是九华山,水为大候溪。村内庙源溪大侯支流蜿蜒而过,村庄沿公路而建,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渥,村庄竹林资源丰富,有一食用菌基地,农户以食用菌、毛竹、竹笋等农产品为主要收入。村现有农户277户,人口705人,村民代表40人,全村共有党员29人。三年前的大侯村还是一个养殖大村,污水横流,蚊虫滋生,臭气熏天。经过畜禽禁养,三改一拆,2014年禁
52、塔石岭村
  塔石岭村位于九华乡西部,与周家乡、云溪乡、万田乡毗邻。人口463人,147户,党员15名,村民代表30名。耕地面积230亩,山林770亩。村里的原来的传统产业生猪养殖、椪柑种植等。2013年开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开始彻底打破交通不便利的格局。除了下彭川通往塔石岭村主要道路之外,还修了下彭川至塔石岭(1.5公里)、塔石岭至万田碓塘底(2公里)、塔石岭至云溪山头舒(2公里)、塔石岭至山头舒水库坝
53、童村村
  九华乡童村村共有农户450户,人口1288人,党员,41人,村两委班子7人。耕地面积821亩、林地1365亩,园地745亩,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于柑桔、蔬菜及外出务工。童村村自今年开始土地整理项目,面积147亩,坐落在童村村十坞塘,东邻衢江区蓬笼坑水库,南邻富西村,西接九华乡塔石岭村,下彭川村,位于衢州市区东北9公里,交通便利。该地块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类蔬菜和花果。通过土地整理,修建了水渠、道路
54、上宅村
  上宅村位于九华乡的西南面,总人口约1008人,共330户。全村由上宅和下铺自然村组成。上宅村原先是个生猪养殖大村,2014年完成生猪禁养后,响应政府号召,将猪棚改建成大棚,共搭建大棚65个。今年上半年,村庄建立起多个以大棚为基础的家庭农场,用于种植黄瓜和辣椒及时令水果,已给种植户带来30万元的毛收入,净收入也相当可观,同时也给村里的农户提供了务工的机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带领村民致富。今年上
55、少岭坞村
  少岭坞村是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802209215。
56、治岭村
  治岭村辖徐家、朱家、上金家坞、下金家坞4自然村,共170户,550人。治岭村四面环山,空气清新,犹如一个世外桃源。属喀斯特地貌,村内有溶洞群、山羊石林、太宗祠、千年樟树等独特的自然景观。由于受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里的土特产如板粟、地瓜干、玉米、柿子等水果味美香甜,在七里乡及周边乡镇都堪称一绝。
57、平杨村
  衢江区樟潭街道平杨村,位于衢江区东侧,46省道、新320国道依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总人口1066人,316户,12个村民小组,分布三个自然村,即平塘村自然村、杨家山自然村和蔡家自然村,两委干部10人,党员41名,村民代表51名,建党对象6名。我村现有耕地面积846亩,村拥有占地面积5亩。2009年全村柑橘收入310万元,其他农业种植收入1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238元,村集体收入5.3万元,村
58、金仙岩村
  金仙岩村概况 金仙岩村位于衢江区政府以南1.5公里处,东连南山底村,北面紧靠老320国道,南西接衢江区经济开发区,村庄区域面积1.94平方公里,村庄建成面积0.3平方公里。全村336户,1104人,10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村两委干部9名,党员44名(含1名预备党员),建党对象5名,村民代表50名。我村由于衢江区新区建设、区经济开发区建设需要极大部分土地已被征用,现存耕地面积380余亩,山林面积
59、周村村
  周村村位于樟潭街道东南,地处衢江经济开发区,320国道横穿而过,交通便捷,经济发展迅速。村域面积0.5平方公里,建成区域面积0.1平方公里。辖周村、沈家、窑铺三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310户,总人口802人。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27人,村民代表41名,村办公地址设在窑铺自然村。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通过经商、外出务工和种植柑桔等。周村村原属横路乡,2005年3月,根据衢江区区划调整要求,周村村从横
60、缪家村
  衢江区樟潭街道缪家村位于衢江新城东面,320国道北侧,东临上山溪,南接320国道,西邻衢江区政府,北靠衢江,距离樟潭街道办事处5公里。整村由上堰、缪家、殿边、中央淤、石棚五个自然村组成,辖15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1956人,共708户,分布5个自然村,区域面积2073亩。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殿边通往中央淤道路的中段部位,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和从事种养殖。
61、下张村
  衢江区樟潭街道下张村位于衢州市区以东4公里处,东靠柯城区新新街道戴家村,北连三衢路,南接320国道,西邻市经济开发区。村庄区域面积13.6公顷,村庄建成面积10公顷,村留发展用地3公顷。全村共有276户,农业人口540人,非农人口345人,6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分别为下张、徐家、张家、邵家自然村。现有党员27名。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86元,村集体经济净收益30万元。村庄交通便利,南、
62、前程村
  衢江区樟潭街道前程村位于衢江区东部,距街道办事处3公里左右,与衢江新城隔江相望。由原前松园村和郑溪村合并而成,村规模调整后全村共有农户600户,2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农户600户,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47人。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8平方公里。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于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等,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  一、前松园自然村  近年来,该自然村在樟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
63、方杨村
  方杨村位于衢江新城以北300米的江心洲,与衢江新城隔江相望,衢江溪流在方杨村境内一分为二,形成江心洲。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村在册农业人口1213人,390户居民,4个自然村和10个村民小组。目前,村两委班子共5人,党员23人,村民代表34人,2008年底全村人均收入4300元。多年以来,在樟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扎实领导之下,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以建设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
64、戚家村
  戚家村位于位于46省道以北,东临乌溪江,南以三衢路为界,西与梨园村接壤,北靠乌溪桥村。全村总人口1803人,农转非207人,全村共615户,13个村民小组,分布4个自然村(戚家、魏家、孙家、山枝园)。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33名(预备党员4名),确定建党积极分子2名,村民代表31名。我村现有耕地面积804亩,区域面积1.4平方公里,村集体拥有房屋:村办公楼一幢,9间三层楼房,店面房15间,原大会堂9
65、南山底村
  南山底村位于衢州市区东部,衢江区政府斜对面,即樟潭收费站下游老320国道旁。全村共有466户,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76人,包括南山底、排门、尤家山3个自然村,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34人,村民代表36人。我村村域面积2.8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26平方公里,土地及山林面积1195亩,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696.25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060元,村集体收入2万元。  柑桔和生猪为我村
66、芝坑桥村
  衢江区樟潭街道芝坑桥村位于衢江区政府以南二公里,处于市经济开发区和衢江区经济开发区之间,全村面积4.2平方公里,辖芝坑桥,前山,叶家,塘坑,百家仓五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422户农户,1195个人口,共有党员44人。芝坑桥一九五0年以前属樟潭乡,称“二五”村。五七年后由横路公社管辖,二00五年一月成立下张街道,由下张街道管理,同年十二月份撤销下张街道,划归樟潭街道管理自今。清朝末年抗倭寇名将罗
67、大安村
  樟潭街道大安村位于衢江城区东端,东邻高家镇,北依衢江,南邻横路办事处贺邵溪村,西邻上山溪。浙赣铁路、46省道东西贯穿大安村,320国道经过大安村,交通方便,邻城区的5公里。大安村下辖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472户,1673人,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办公室设在安仁铺自然村。主要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经商、农业柑桔种植为主。
68、徐尚村
  樟潭街道徐尚村位于衢江区经济开发区内,距衢城8公里,居住地用地处工业区,320国道从村前通过,交通优势明显。由原徐八垅村、上田甫村组建而成,办公地设在徐八垅,辖3个村民小组,346户818人,区域面积5.482平方公里。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打工和从事房屋出租收取租金。
69、浮东村
  浮东村由规模调整前下岩头、松元、苏家、溪滩四个村合并而成。有6个自然村,方圆共349.9公顷,有15个村民小组,491户,1603个人口。驻地松元。下岩头,西距街道办事处所在地3公里,是浮石街道东头最远的一个村。辖下岩头1自然村,方圆92.2公顷,有4个村民小组,90户,314人。有胡、张、朱、徐等诸姓。诸姓中以胡氏卜居历史最久。据民国二十八年《孟岩胡氏宗谱》载:胡求(1338—1418),字德甫
70、姜家坞村
  姜家坞村,属城郊村,有8个村民小组,农户共499户,人口1644人。以姓姜、邵为主,为柑桔种植专业村.村党支部有20多名党员,村支委会和村委会共有6名成员,且组成结构合理,两委组织及配套组织健全。  姜家坞村地属丘陵。耕地1040亩,农作物以蔬菜、水稻、西瓜等为主;林地500亩,以柑橘为主。全村农户生猪饲养种植柑桔普遍,并有一定规模。近年来,姜家坞村经积极争取,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帮助下,加固了村池
71、窑里村
  浮石街道窑里村成立于2010年5月份,由上窑村、下窑村合并而成,位于浮石街道正东,23省道路边,主要姓胡、徐、程、吴等,有28名党员。近年来,上下窑村经积极争取,在各级支持帮助下,创建了村地埋管水利工程确保旱涝保收,实施康庄工程浇筑了村主道,还完成了村庄内道路硬化,全村安装了有线电视。拥有村集体办公场所,在新农村建设道路上迈开了新步伐。正按照中央提出的20字建设方针,巩固村级组织,进一步完善农村承
72、塔底村
  塔底村由原塔底村和上岩头、吕家等三个村合并而成。共有塔底、上岩头、外吕家、凉亭沿吕家自然村。塔底自然村西北距街道办事处驻地十三里2.5公里。辖1自然村,方圆110.5公顷,有6个村民小组,278户,809人。有张、林、胡、金、戴、徐、朱、余等诸姓。诸姓中以徐氏所居历史最久。据民国三十六年版《西河徐氏宗谱》载:徐广文(1305—?),约元·天历三年(1330)从衢城华丰楼迁塔岗,迄今674年。次这张
73、方家村
  方家村于由规模调整前的方家村和杨家村两村合并而成。有5个自然村,方圆共161.6公顷,有9个村民小组,306户,931个人口。驻地方家。原方家又名过山方。村委会驻地方家,东距街道办事处所在地2.5公里。辖主家、姜家塘表、下杨门根、叶岭山4自然村,方圆123.2公顷,有8个村民小组,264户,772人。有毛、方、吴、委、徐、苏等诸姓。诸姓中以方家方氏卜居历史最久。据《河南方氏宗谱》载:方海为姜家塘表
74、塔石塘村
  曾名塔石。村委会驻地塔石塘,东距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十三里2公里。辖塔石塘、毛家岭、六公里(马头山)3个自然村,方圆126.9公顷,有8个村民小组,268户,710人。 有吴、姜、徐、傅、张、周等诸姓,诸姓中以塔石塘吴氏历史最久。据民国十六年版《延陵吴氏宗谱》载:吴应诏(1391—?)明·永乐十八年(1420)从衢城止马湾迁入,迄今20代,历584年;毛家岭吴氏系其分支,民国十二年(1923)移居;姜
75、浮石村
  浮石村成立于2010年5月份,下属4个自然村:新田铺、十三里、王家、苏塘,总人口大约1647人,总户数为506户,主产柑桔、生猪、苗木。
76、元桥村
  元桥村于由规模调整前瓜园和仁堂桥两村合并而成。有6个自然村,有15个村民小组,491户,1603个人口。驻地瓜园。瓜园南距办事处所在地2.6公里。辖上瓜园、麻车、下瓜园、后垄4自然村,方圆145.6公顷,有5个村民小组,226户,755个人口。瓜园有许、吴、徐、邵、郑、童等诸姓。诸姓中以上瓜园许氏卜居历史最久。据1950年版《许氏家谱》载:许兴元,字圣传,行兴五,约于元·元贞三年(1297)从江西
77、段家村
  段家村东至盈川村,北至莲花镇,西至四山村,南至航墩村,是个多年的产橘区。村民收入80%来源于柑橘。全村共有286户、965人,区域面积2.35平方公里。村民有的在桔树地里套种甜瓜、西瓜、大豆和菜,效益都还可以。村支书又带了一班人种植大棚西瓜,这几年效益也不错。今年村支书又在村里种植了百亩葡萄基地,带头靠柑橘从单一品种到多元化农副产品的转换。
78、洪家村
  洪家村地处高家镇政府2公里的衢江河畔,交通便利,全村6个村民小组,367户,1217人,全村有35名党员,村民代表30人,村两委成员7人,现任支书洪元林,村主任洪建清,报帐员洪云香,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4350元.在上级党委政府帮助下,村两委干部努力工作,盘活集体经济资产,开展新农村建设,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及生活水平.
79、航墩村
  衢江区高家镇航墩村位于高家镇北面、东临衢江,全村425户、1456人,区域面积3.24平方公里。村民主要收入是种粮、种桔、养猪、养牛和外出务工, 2009年人均纯收入5611元。村相继被市、区两级评为文明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小康建设示范村、信用村、省级信息化示范村。村党支部被命名为五星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航墩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80、郑家龙头村
  高家镇郑家龙头村位于集镇以东约2公里,毗邻衢江,全村537户、1773人,党员50名,村民代表70名,12个村民小组。拥有丰富的沙石资源,有沙滩面积1000余亩。区域面积4586亩。村民主要收入是种粮、种桔、养猪、养牛和外出务工, 2009年人均纯收入4138.2元。在2007年时被镇党委政府确定为后进村,近3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级班子干部的努力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尊重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