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中部百强镇[2]
21、撮镇镇
  撮镇镇位于合肥市东郊8KM处,北距县城店埠镇6KM,东望南京,南濒全国五大淡水湖巢湖。镇域面积45.7平方公里,现辖13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人口4.8万人,其中建成区面积3.8平方公里,镇区人口2.5万人。撮镇交通便捷,境内合马路、店忠路、淮南铁路纵横交错,南淝河、店埠河、马桥河穿镇而过,已形成立体化的对外交通网络。撮镇区位优势突出,位于合肥市“东拓南进”发展的主轴线上,地处合肥打造滨湖城市的桥
22、城关镇
  城关镇总面积14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28.47公顷,其中水田2608.47公顷,旱地820公顷。辖太平坊、肖家营、韩家卡、谢家营、石龙沟、朱家洲、黄坎、洪胜、茶庵、格垒嘴、老君山、柜门关、柏果树、吴家营、安家岗、曾家营、赵家坎、邱家楼、聂家滩、龚家河、三岔路、蒋家冲、莫家河、彭家山、白龙岗、胡家井、洞山寺、锅底湖等28个村,三里桥、大古桥、皮家洼、龙湾、泰山庙、过山口、城内街、顺城街、老街
23、府城镇
   府城镇位于凤阳县北部,淮河中游南岸,镇域面积178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6个社区,人口19.3万,其中农业人口7.8万人,城镇人口11.5万人。  府城,凤阳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府城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属钟离子国,唐、宋受濠州府管辖,明初,太祖元璋在此修建了闻名于世的中都城,此后一直为当地府、道、县治所,建国后成为凤阳县人民政府所设地。  区
24、双墩镇
  双墩镇位于长丰县最南端,为省会合肥市的北大门。该镇1996年被国家体改委首批列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1999年被建设部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2年被长丰县委、县0定位为长丰县经济文化副中心。2005年9月,又被批准为安徽省发展改革试点镇,享有一系列的发展改革优惠政策。在合肥市新的一轮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该镇作为合肥市城市发展“141”组团之一,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全镇区域面积238平方
25、城关镇
  固镇县城关镇不仅是全县的地缘中心,也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3个街道办事处,16个居委会,18个行政村,人口近12万人,其中非农人口6.2万人,总面积121平方公里。铁路、公路、水路相互交汇,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全镇城郊型农业特色鲜明,物产以小麦、花生、棉花、蔬菜、林果为主,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96元。个私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共有个体工商户1500多家,民营企业230家(其中规
26、新河镇
  【乡镇简况】新河,地处汉水东岸,东邻武汉,西连即将修建的汉北河公路大桥,素有汉川东大门之称,省道荷沙公路穿越全境,水陆交通便利;汉川电厂座落其中,资源丰富。全镇国土面积4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总人口3.7万,辖3个管理区24个行政村,是孝感市的五个农业示范园区乡镇之一。.
27、长堎镇
  一、基本情况: 长堎镇属新建县城关镇,位于南昌市西北郊,东*南昌市行政中心,西连望城镇,北接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南临红谷滩新区,是省会城市南昌的北大门。境内昌九高速、昌樟高速、105国道、320国道纵横东西,南昌大桥、八一大桥横跨南北,距南昌港1.5公里,昌北机场1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建设城镇,2005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全镇下辖3
28、无城镇
  无城镇位于素有鱼米之乡的无为县中部,是无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系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总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897亩,辖8个管理区,25个行政村,23个居委会,总人口13.5万人,其中城区人口8.5万人。2001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116237元,其中农业产值10785万元,企业产值105452万元,财政收人33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63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镇党委政
29、店埠镇
  店埠镇是合肥市的卫星城,肥东县的城关镇,距合肥仅12公里,总面积17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共辖2个社区,10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全镇总人口19万。 店埠镇是合肥市的卫星城,肥东县的城关镇,距合肥仅12公里,总面积17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共辖2个社区,10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全镇总人口19万。店埠镇西山驿片主要有以下几种矿产资源:第一、建筑用的石料灰质岩;第
30、八宝镇
  松滋市八宝镇是荆州市的蔬菜生产大镇和养猪大镇,蔬菜年产量达到300多万斤,年出栏肥猪10万头以上。该镇蔬菜基地主要集中在永兴场村,1999该村蔬菜大棚发展到623个。全镇蔬菜品种除茄子、黄瓜、辣椒等常规品种外,更有双季茭白、四季台韭、香椿等名特优品种和提早、延迟的反季节蔬菜,其中独具特色的“八宝绿圆茄”市场旺销,已在湖南、宜昌、荆州占领了市场。蔬菜销售通过八宝镇蔬菜产销协会,远销到湖南的长沙、岳阳
31、年陡镇
  年陡镇地处当涂县西南部,东临青山河,与黄池镇、石桥镇隔河相望,西南与芜湖县、芜湖市交界,北与太白镇接壤。年陡乡2004年元月由原查湾乡、年陡乡整建制合并而成,政府所在地年陡,2010年7月托管到马鞍山承接产业示范园区,2010年8月25日安徽省民政厅同意撤销年陡乡设立年陡镇。全镇南北长8.1公里,东西宽8.6公里,总面积约68.7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085人,辖10个行
32、灵乡镇
  灵乡镇位于大冶市西南的丘陵地区,是全国文明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标兵、全国重点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又是湖北省的文明镇、中心镇。全镇国土面积135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5.1万,2005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40亿元,完成综合财政收入1.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75元。近年来,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该镇党委、0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坚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实施绿色家
33、岗集镇
  岗集镇位于长丰县最南部,与合肥市庐阳区相连,紧倚集供水、防洪、旅游于一体的合肥市大房郢水库。全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10个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8000人。2003年人均纯收入2281元,居全县之首;2003年实现财政收入1018万元,是长丰县南部乡镇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岗集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便捷。距合肥市区仅10公里,属规划中的合肥市三环路囊括区,206国道和合瓦路两条高中等级公路交
34、陈贵镇
  大冶市辖镇。1975年建矿山公社,1984年建陈贵镇。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区16公里。面积106.8平方公里,人口5.6万。武(汉)大(冶)铁路灵支线经过境内,大金省道横穿镇区。辖高垄、上罗、黄松墩、金家庄、陈潮、太山、杨庚、石滩桥、袁伏二、李河、石头塘、陈贵、刘新监、港南、港北、方冲、堰畈桥、洪滨桥、宋家垴、杨董、九眼桥、石岭、金洪、黄志、山下吴、张礼洪、王祠、杨塘、三根祠、翁家山、雷山、陈良碧、
35、高沟镇
  高沟镇地处无为县东南部,濒临长江,无为大堤穿境而过。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耕地面积3.6万亩,劳动力2.7万人,是闻名遐迩的“电缆之乡”。高沟物产丰富,为省种棉基地之一,盛产粮、油、棉、鱼、蟹、鳖、虾、珍珠、蔬菜等。其中鱼蟹鳖虾、淡水珍珠远近闻名。 高沟镇是著名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既是“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又是“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从1995年起,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百强乡镇”
36、富池镇
  富池镇位于阳新县东部,长江中游南岸,东邻江西九江,北毗李时珍故里——蕲州,与武穴市一衣带水,南汇八百里富河,西距武九铁路38千米,京九铁路30千米。幅员面积156平方千米,辖11个村,1个居委会,1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8万人。  富池是历史重镇。自三国时期建镇至今已逾千年。因其“踞长江锁钥,扼鄂赣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东吴大将甘宁屯兵富池口,宋代文学家苏东坡题壁“楚江锁钥”,南宋
37、博望镇
  博望镇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最东端,地处南京一小时都市圈、马芜铜经济圈内,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25公里,东连宁杭高速,西近长江黄金水道,314省道横贯镇域,是安徽省通向苏浙沪等长三角地区的一个重要门户。境内北倚横山,南濒石臼湖,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全镇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现辖11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近10万人。先后被列为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镇”、“改革与发展试点镇”、“产业集群专业镇”、“新农村建
38、湖坊镇
  南昌市郊区辖乡。市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之一。1956年由顺外等6乡合并置湖坊乡,1958年改置湖坊公社,1984年复置湖坊乡。位于市区东郊,乡0驻危家,距市区中心3.25公里。面积22.6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京九铁路穿境而过,境内有洪都大道、上海路、青山湖大道、韶山路和南京东路、北京东路、洛阳路、解放路等主干街路纵横交错。辖顺外、热心、湖坊、进顺、肖坊、张燕、桃竹、石泉、永人、长春、彭桥、太和
39、铜城镇
  铜城镇系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心建制镇。该镇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曾因西汉刘邦之侄吴王刘濞在此冶铜铸钱币而得名。抗战期间曾为铜城市。1961年复为铜城镇。全镇总面积88.7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辖5个街道居委会、21个村委会。 铜城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经济繁荣。1994年起,连年被评为“安徽省百强乡镇”之前列,1989至今一直位列“滁州市十强乡镇”之首。工业发达,品种齐全。有
40、姑孰镇
  江东明珠姑孰镇建镇于2004年,是由原城关镇、围屏乡及原黄山乡、新桥乡部分村合并而成。合并后的姑孰镇人口13万,面积110平方公里,辖22个村、8个社区居委会,是全县最大的建制镇,也是当涂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古称姑孰,历史悠久。三国黄武年间筑城,为六朝古都金陵门户,境内风光秀丽,人文荟萃,名胜古迹诸多,文化底蕴深厚。修建于晋代的黄山塔和明代的金柱塔是镶嵌于姑孰镇内的两颗明珠;兴建于唐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