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2]
41、五星社区
  五星社区居委会位于夏阁镇北部,与夏阁镇紧紧相连,外环路两侧是政务新区的建设重点,交通十分便捷。全社区有15个村民小组,共665户,总人口2272人。区域面积8.5平方公里,有山有圩。五星社区居委会目前以粮油种植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为大棚蔬菜,养猪、家禽养殖业等正在不断发展之中。全社区分为三大产业基地:扬旗片属于丘陵地区,易发展经果林,同时也是发展畜牧业的好地方;三塘片交通便捷,土地肥沃,旱涝保收,
42、锥山村
  锥山村委会位于银屏镇南边、东与含山林头镇,西与无为石涧镇交界,全村有人口1996人,党员43人,土地面积3600多亩,全村主要以农业为主,以水稻棉花为主产品,外出务工人员有600多人,以手工业为辅。全村党员43人,一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有3人组成支部,书记傅守宽;副书记傅守永;支部委员黄德年,担任计生主任。村委会由3人组成:主任傅守宽,村委副主任冯时斌。下辖10个村民小组
43、青岗村
  青岗村委会位于栏杆集镇东南,东面沿滁河与全椒县接壤,南与苏湾镇毗邻,西与朱桥村委会相连。由原来的青岗、沿河、祠山庙、陈泗湾组成。境内有两条村村通水泥路,一条是青岗至陈泗湾,长约2.6公里,另一条是青岗至大陈杞,长约1.8公里。该村的九门村还被确定为第三批新农村示范村,现已开始实施。青岗村委会下辖村民组27个,共有1420户,人口约5800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好,共有耕地面积约7000亩,主要生产
44、庙集村
  庙集村位于中垾镇西北部,东与中垾居委会接壤,南与小联圩村接壤,西与广严村接壤,北与太平村接壤。境内S105省道、淮南复线铁路及庙柘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我村辖11个自然村,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82人,全村总人口3320人,耕地总面积3248亩,属半丘陵半圩区、境内现有庙集变电所、庙集一级电灌站各1座及1座庙集生猪交易市场和1座中垾食品站。大宗农产品以种植粮、棉、油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瓜果为主,总
45、姥山村
  姥山村委会隶属村巢区散兵镇,属丘陵地带,位于散兵镇南,北至佛岭行政村、南至高林村委会、西临素有五大淡水湖之水称的巢湖、东有储藏了很大的建材石料的大山。总面积13.8平方公里,村住户数1312多户,总人口5348人,耕地面积3326.14亩,有两所小学,姥山总支部下设两个支部共有党员143人,干部5人,工作人员6人,32个村庄。交通便利,省道316穿村而过。该村依托花炮附属产业来发展经济,合法花炮生
46、建中村
  建中村委会隶属于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辖11个自然村,耕地面积5360亩,总户数1403户,人口数为4853人,固补干部6人,其中镇招聘计生专干1人,后备干部1人,设立党总支1个,下辖4个党支部,党员187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计生、综治、党建等各项工作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和奖励。建中村地理位置优越,人杰地灵,黄师路、烔忠路贯穿其中,村级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刘疃、杨岗自然村已
47、沐集社区
  槐林镇沐集社区居委会位于巢湖市槐林镇同庐江县盛桥镇交界处,隔河相望。社区辖十四个自然村,一个街道,总人口约3400人左右,其中农业人口约2700人,非农业人口约700人,耕地面积2586亩,私营企业12家,个体工商户近200家。沐集社区党总支设二个党支部,党员70名,其中女党员6名,预备党员3名。
48、大坝村
  大坝村位于苏湾镇南端,距苏湾镇集镇7公里,包坝路穿村而过,四周与柘皋镇接壤,土地肥沃,环境优美。现有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23个,全村1252户,总人口4519人,外出务工人员1100人。村党总支下辖大坝、付坝、团山三个党支部,共有104名党员。该村有耕地面积4831亩,山林面积2300亩,退耕还林190亩。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棉花为主,其余为大棚蔬菜、花生、芝麻。棉花常年在2600亩,水稻在180
49、三十岗村
  三十岗村:位于双龙街中段,300路公交车终点站,成立于1973年6月,辖区面积487.38公顷,现有14个村民组,常住村民584户,1788人,流动人口320人。
50、汪堰村
  汪堰村:位于三十岗乡东北,北靠滁河干渠,其中有河北、蔡北两个村民组在河的北面和长丰县交界,南接东瞿、三十岗两村,东与柴冲村为邻,西与瞿嘴村接壤。汪堰村共446户,人口1372人,面积4872亩。
51、柴冲村
  柴冲村:位于三十岗乡东部,距三国城路1.5公里。东与大杨镇相毗邻,南有合肥科学院,西有朱岗日本侵华炮楼遗址,北与滁河干渠相接。杨岗路、柴冲路、谭岗路、王大塘路穿村而过。全村人口1401人,10个村民组。
52、路东村
  路东村简介路东村座落在南坪镇东北部约两公里,东与宿州市埇桥区钱营村相邻。西与浍北村相邻。北接半铺村。本村20个自然庄,29个村民小组,1500余户,5231人。耕地面积8535亩。党员127人,18个党小组,村两委成员8人。我们村的自然条件很好,浍河流经本村3公里。水资源十分丰富。道路畅通,省道305穿村而过,京台高速公路南坪出口经过该村,交通十分便利。濉溪县开发区南坪工业园区坐落于该村。
53、大陈村
  大陈村地处五沟镇的北部,童亭矿工人村坐落在其中,火车站、宿马路、矿区路经过大陈村,交通十分便利,地理环境十分优越,该村辖11个自然庄,劳动力3700人,其中外出务工550人,耕地4847亩,大陈村现有党员83人,其中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老年支部由陈化成同志担任支部书记,种植支部由谢永红同志任支部书记,养殖支部由赵永红任支部书记,企业支部由张开新同志任支部书记。
54、梁楼村
  梁楼村:位于铁佛镇西南隅,古城以北,濉溪县和河南省交界处。拥有耕地9060亩,下辖10个自然庄,19个村民组,共计村民5012人。
55、杨庄村
  杨庄村位于刘桥镇西南部7.5公里处,与铁佛镇相连,和永成市苗桥乡毗邻,濉岳公路穿境而过,全村共有13个村民组,人口2675人,耕地面积5400亩,党员总数是57名,预备党员4个,设2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主要以生产黄豆、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杨庄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畜禽养殖初具规模,上规模养鸡场10个,养猪场1个。正在发展之中。为了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我村实际,特提出“创先争优”党支部创建
56、陈楼村
  陈楼村基本情况简介 陈楼村位于孙疃镇西北,该村由原陈楼村、马王村、付陈村三个村合并而成。目前该村现有人口5616余人,面积17724.2亩,辖16个自然村,村“两委”班子及各种组织健全,能正常开展工作,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57名。由于该村位置偏僻,道路交通不便,群众种植农作物品种单一,群众经济收入一般,大部分劳动力靠外出务工来增加经济收入,村集体经济薄弱。为转变该村落后的面貌,村“两委”一班人正在积
57、熊庙村
  熊庙村座落在双堆镇南陈罗公路两侧,全村总人口3769人,承包土地面积9777亩,17个自然庄,22个村民小组,党员人数73人,3个支部,9个党小组,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
58、马店村
  韩村镇马店村位于韩村镇西部,省“861工程”座落在该村。共有19个村庄,人口4200人,土地面积6319亩,82名党员,2个党支部,主要以生产小麦大豆经济作物为主,特色经济餐饮服务业。
59、鲁店村
  鲁店村位于百善镇政府东3.5公里处,西邻茶安村,北至郭屯村,东到四铺乡,交通方便,泗永公路,陇海铁路穿村而过。新的鲁店村成立于2007年3月份,由原王桥村、龙王庙村、鲁店村合并而成立。全村共有26个村民组,人口4678人,土地面积11800亩,党员111人,一个总支部,三个支部,7个党小组,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为主,特色经济,麦、瓜、棉套种,村里有数个肉鸡养殖专业户和2个预制厂。王思香总支部书记
60、王冲村
  王冲村隶属濉溪县濉溪镇,地处濉溪镇镇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县5公里。东邻新濉河,南邻黄桥村,西邻王引喝,北邻肖淮路。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77户,有乡村人口 1956人,其中农业人口 1956 人,劳动力 112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76人。全村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适合种植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 2680亩,人均耕地1.4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
61、大殷村
  韩村镇大殷村位于韩村镇西部,淮矿集团铁运处、选煤厂座落在该村。共有11个村庄,人口4145人,土地面积5198亩,72名党员,3个党支部,主要以生产小麦大豆经济作物为主,特色经济煤泥销售。
62、刘楼村
  铁佛镇刘楼村,位于铁佛东北,濉岳路穿境而过,现有人口3468人,党员63人,耕地面积8567亩,现有新建开放式村级活动场所一个,村卫生室一个,正在打造生态村。
63、陈桥村
  陈桥村辖17个村民小组,6000亩耕地,总人口1625人,全村党员52名,其中,35岁以下的13名,36-60岁的党员23名,60岁以上的党员16名,其中初中以下的党员17名,初中的17名,高中、中专的15名,高中以上的3名,7个党小组。村级组织建设,两委班子共5人,交叉任职1人,班子健全。村党支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老党员的教育工作,积极发展农村致富能手入党;认真开展“
64、石门村
  石门村位于五沟镇东南部,下辖22个村民组,74名党员,有人口4585人,耕地面积9882亩,主要以生产大豆和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为主。
65、周陈村
  四铺乡周陈村位于四铺乡东部,宿永路北100米,辖8个自然村, 14个村民小组, 4258人,土地面积7706亩;共有105名党员,3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主要以生产小麦、大豆、玉米为主;东鑫矿业、鑫成矿业(铜铁矿)坐落境内;特色经济以依托两座铜铁矿而发展起来的矿石运输业为主。
66、沈圩村
  沈圩村位于临涣古城西,至余大桥,共有17个村民组,人口4980人,土地面积12000亩,54名党员,一个党支部,17个党小组,主要以生产小麦、大豆经济作物为主,特色经济有养殖。
67、徐暨村
  徐暨村由原来的徐暨村和王庄村合并而成,该村位于高岳街道办事处西部,周边与高岳、韩楼、双楼、李洼、滂汪五个行政村接壤。东山路从该村境内穿过,村部座落在东山路西侧、中央粮库南侧。村内有岱河一条,辖区内有军分区训练基地、矿务局水泥厂、新立机电公司、春升生态园等10余家大中小型企业。徐暨行政村下辖郭庄、王庄、蒋庄、下南、上村五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75人,可耕地面积3000亩。党总支一个,3
68、官庄村
  官庄村位于朔里镇最南端,东临淮北市东外环路,南与矿山集办事处朱北社区接壤,下辖官庄、丁庄、吕庄三个自然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570户,2832人,土地面积4821亩,耕地面积1890亩,可用水面近1000亩。设一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8名,其中男党员50名,女党员8名。农作物主要以小麦、大豆、玉米种植为主,间有油菜、棉花、芝麻等经济作物。特色经济以养殖业较为突出,牲畜或家禽几乎家家都有
69、草庙村
  本村位于古饶镇南部,有17个村民小组,人口4100人,土地面积7439亩。村设一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有党员76名。本村主要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
70、谷山村
  谷山村位于古饶镇中北部,有10个村民小组,人口4200人,土地面积7360亩。村设有一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党员89名。本村充分利用山地种植良种柿树,不仅扩大了绿化面积,而且也开辟了增收的途径。目前,谷山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积极探索新的产业项目,以不断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71、太山社区
  太山社区位于宋疃镇东北部,东部、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平原,东部以山为界与宿州市埇桥区相邻。太山社区总面积10000亩,耕地3600亩, 11个村民组,人口3000余人。太山社区党总支下辖2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现有党员77名。可耕地1800亩,地少人多,一直以来发展较慢。2009年列为市“难点”村,经过各级部门一年多的努力,由原来的难点村,落后村、-村转化为发展村、和谐村、先进村。一是以分析查找难
72、解沟村
  解沟村位于涡河的南岸,全村共有人口3278人,耕地面积3340亩,辖10个自然庄,党总支辖3个党支部,企业支部一个,共有党员81名。支部建设能正常开展工作,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制度,每年发展党员2-3人,是县委连续六年表彰的“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解沟村党总支以科学发展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六项载体为抓手,以党员承诺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双培双带为内容,抓党员的教育管理,
73、陆杨村
  陆杨行政村位于高炉镇东约3公里处,共12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人口4732,土地面积一万一千亩。
74、淝南村
  淝南村位于曹市西部淝河之南,与淝河村、圣严寺共同形成曹市集市。人口3444人,8个村民组,党员94人.耕地面积6700亩。本村主要以大豆、小麦、玉米为主,其中果园种植近30亩,年收入近50万元,楼板厂解决了我村的部分剩余劳动力。
75、王小庙村
  王小庙村共有人口4412人,土地8327亩,村民组14个,村两委成员7人。该村实行了村民自治制度,基层组织不断加强,党务、村务、财务按时公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强,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与群众团结一道,艰苦创业,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和该村规划要求,坚持“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使农村面貌显著变化的原则”,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以“双培双带”为载体,逐步开创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为
76、大何村
  大何村的基本情况:我村位于龙山镇北部,离镇政府5公里,村域面积3平方公里,东与段营村相邻,南与东山村相邻,与马店镇相邻,北与 马店镇相临,共有耕4354亩,人口3902 人,下辖大何、菜园、路东、路西、任庄、吴庄共 6个自然村,18村民组,共有党员52名,设3个支部,6个党小组。
77、大高村
  大高村的基本情况:我村位于龙山镇西北,离镇政府3.5公里,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东与东山村,南与龙北居委会西与董相,北与马店镇相临,共有耕5670亩,人口4080人,下辖6个自然村,12村民组,共有党员52名,设大高、北三里 共 2个支部,7党小组。
78、张老家社区
  张老家社区下辖8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共有耕地6544亩,社区居民人数4160人,有效劳动力2170人。张老家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80人.
79、赵瓦房村
  赵瓦房村位于城西镇南部,西临省道S202线,交通便利。全村辖10个自然村。共10个村民组,耕地面积4006亩,人口3130,党员51。赵瓦房村是个传统的农业村,以种植和养殖为主,村内多处养殖基地(猪、鸡)均已初具规模。人均收入逐年上升。赵瓦房村各项工作均走在城西前列,2008年被评为“五个好”党支部。赵瓦房村通过多种形式发展经济,使农民人均收入得到提高。其中卫生医疗点2个,小学两所,村村通工程已修
80、尹沟村
  尹沟村位于城西镇西部,北靠涡河,东临石雁沟,西靠狐沟,南邻省道S307线。全村共有自然村4个,村民组10个,户数701户,人口约3085人,耕地面积2857亩,共有党员65名,总支下设2个支部。尹沟村以农业种植为主。村有轮窑厂一座,吸收50多人就业。规模养猪厂7个,每年可出售成品猪5000多头。养鸡厂5个,每年出售成品鸡50000多只。村有小学1所,村卫生室3个,深水井20眼,道路硬化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