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安徽省卫生城市(县、区、乡镇)[2]
21、麒麟镇
  麒麟古镇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岱鳌山的灵气,菜子湖的润泽,地处枞(阳)、桐(城)、庐(江)三县(市)交会处的的区位优势,名播全国的“三、六、九”集市,使麒麟得天独厚,愈显勃发生机。一九九二年撤区建镇,辖十八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人口4万多人。省级枞桐公路通过镇区,麒麟自然成为枞阳县西北“第一门户”。麒麟儿女励精图治,用聪明和智慧创造了许多辉煌: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精
22、东联镇
  东联镇由原永丰、流潭乡整建制合并而成,下辖21个村民委员会,乡域面积53平方公里,总人口2.44万人,乡政府驻毛桥。我乡地处圩区,北滨长江黄金水道,南邻铜陵县金桥工业园区,地理位置较优越。全乡水土资源丰富,有耕地25260亩,山场1000亩,水面18000亩。我乡农业发达,盛产优质粮棉油、经济作物和四大家鱼等水产品,淡水珍珠、螃蟹、獭兔、莲藕等无公害水生蔬菜特色农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工业经济逐步显现
23、灰河乡
  灰河乡位于铜陵市郊区政府西北部。东临长江岸边,隔江与铜陵县老洲乡相望;西北与无为县接壤,隔枫沙湖遥望枞阳县各镇;南接普济圩农场,总面积19.2km2。1989年10月20日,根据省政府办公厅[88]138号会议纪要精神和省民政厅、省地名委名字[89]185号文件的批复,设立铜陵市灰河乡,隶属铜陵市郊区人民政府领导。1990年4月5日,灰河乡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灰河乡人民政府成立。乡辖太阳、东风
24、许村镇
  许村镇位于黄山南麓,距县城21公里,东南分别与上丰乡、富堨镇相邻,西北分别与徽州区、黄山区交界。全镇土地面积73.7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845人。许村镇是一个以粮、林、茶为主的山区乡镇,2003年全镇水田面积8355亩,旱地面积808亩,茶园面积6847亩,名优茶产量125吨,生猪年饲养量14207头,家禽年饲养量38268羽,油菜总产量338吨,发展各项经果林110
25、富堨镇
  歙县城北第一镇——富堨镇,位于歙县北郊,距县城7公里。全镇面积54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15个村民组,南与歙县县城相接;东与桂林镇相邻,西与徽州区交界,北与许村镇接壤。驻地村头有一唐初修建的堨坝,流量较大,水源丰富,故名富堨。水利资源丰富,富资河穿越镇域,丰乐北干渠和多条支渫横贯境内。文化名人辈出,旅游资源丰富,城许公路贯穿而过,是通往著名景区——许村古村落和上丰花果山的必经之地。 人口 截
26、斑竹园镇
  斑竹园镇位于鄂、皖两省交界的历史名关??长岭关脚下,全镇面积148.1平方公里15个行政村、1个街道、181个村民组,5777户,20936人,其中:农业人口18570人。   这里是一个山区重镇,210省道贯穿全镇,距省城合肥和华中重镇武汉均为230公里,距“京九”铁路麻城站和县城梅山均为85公里,即将开工的沪汉蓉铁路及合武高速公路公路穿境而过,而且分别设有路口和中转站,是华东地区通往天堂寨国家
27、青山镇
  青山镇属全国闻名的将军县??金寨县东部重镇,集库区、山区、老区为一体,20个村、2.3万人,164.4平方公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头枕抱儿山,脚掂高山湖(响洪甸水库),怀揣三件宝(茶叶、板栗、中药材),人才聚四方”,邻近国家旅游胜地天堂寨,是原麻埠、流波两大山货集散重镇移民的集中地,供电系华东电网,交通、信息四通八达,毛元竹9200亩,年产15万根,蚕桑3000亩,蚕茧225吨,茶园6255亩
28、桃岭乡
  桃岭乡地处金寨县腹地,梅山水库西北岸,距县城梅山41公里。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西三面临水, 西北环山,是一个典型的集库区、高寒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农业乡。          全乡辖14个村, 208个组, 7318户27850人,总面积 119.5平方公里,其中山场12.8万亩。耕地7000亩,人均仅0.26 亩。2004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1580元。   农业生产方面,全乡以农林和多
29、铁冲乡
  铁冲乡位于东经115. 54°C,北纬31. 26°C,地处金寨县西北部,金岗台脚下,长江河上游,界安徽,河南两省,连金寨、商城、固始三县,邻双河、汤汇、全军、苏仙石、段集、武庙六乡镇。为我县对外开放的西北窗口,是安徽西通河南、武汉进入京九、宁西铁路的重要 通道,距金寨县城24公里,固始县城32公里。现辖6 个行政村, 52个中心组, 3000多户、1.2万人,人均纯收入近2000元,乡镇企业营业
30、单龙寺镇
  坐落于霍山县东南部,位于佛子岭水库上游山区的新兴乡镇。单龙寺乡辖7个行政村,172个村民组,人口1.6万,总面积137平方公里。近年来,我乡集镇面貌日新月异,以东风桥为中心,单龙寺、五家行为两翼的小集镇建设已具雏形,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 我乡资源丰富。这里有茶园1.1万亩,栗园1万亩,油茶1.4万亩,毛竹8000亩,各类用材林8万余亩,以灵芝、花菇、木耳等为主的食用菌年产量超过20吨。这里已探明的
31、百神庙镇
  百神庙镇位于舒城县东部,距县城25公里,东与巢湖市庐江县毗邻,一九九二年并乡时,由原百神庙镇、白马宕乡、周公渡乡合并而成,全镇总面积为72平方公里,共辖18个村1个居委会,23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835公顷,林地面积428.5公顷,总人口45758人,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升,年平均气温16.5℃,无霜期235天。 百神庙镇历史悠久,相传早在明清年代,百神庙地势由伏、坐、卧三虎
32、棠树乡
  舒城县辖乡。1953年建棠树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2.6公里。面积78.8平方公里,人口3.8万。舒(城)张(母桥)公路经此。辖路西、邱岗、新安、窑墩、棉冲、棠树、丰河、三拐、峰西、西塘、寒塘、墩塘、黄岗、刘院、洪院、沙岗、八里、云雾、大官塘、桂花20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玉米、油菜子,渔业较发达。乡内企业有轮窑、液压件等厂。.
33、中店乡
  中店乡地处六安市南郊。北毗望城岗,距市中心仅11公里,六毛路、六舒路贯穿全境。全乡总面积92.4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属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乡镇。 基础设施完备。道路美化、亮化、拍油化,村村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移动电话随处可用。通过区域治理,基本实现树成行、田成方、旱能灌、涝能排。劳力丰富,气候适宜。丘岗弯畈改造扎实,有百口当家塘,千亩坡改梯,万亩示范田。 工农业产品丰富多样。年产优质
34、平桥乡
  裕安区平桥乡位于六安城区西南郊。312国道、105国道穿境而过,淠河总干渠环绕而行,宁西铁路及六安站南望不到1公里,裕安新行政中心及开发区、六安最高学府皖西学院坐落境内,六佛路、解放南路、大别山西路、龙河路、振华路等城市主干道“三纵二横”交错全乡,交通便利,信息快捷,区位优势独特。全乡总面积24.5平方公里,辖11个村、社区,111个村民组,现有人口7.2万人。2005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3亿元,
35、平岗街道
  平岗街道是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下辖街道,位于叶集区东南部,66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2.1万人,现有耕地4.6万亩,典型丘岗地貌,史河总干环绕东南部40余里,大小塘库星罗棋布,沪陕高速、合六叶高速、合武高速在我办交汇,沪陕高速连接线、G312线、宁西铁路横贯东西南北。
36、张桥镇
  张桥镇是原张桥区公所所在地,位于合蚌路沿线,距定远城南23公里,区划面积达98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210个村民组。现有人口33000人,耕地面积60000亩。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3.7亿元,财政收入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该镇集镇建设初具规模,1998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一百个”中心镇建设试点镇之一,2006年被市政府列为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镇百村”示范镇之一
37、大庄镇
  大-庄镇位于安徽省泗县城北25公里处,104国道穿镇而过,距江苏徐州观音机场40公里。全镇面积94.7平方公里,所辖33个行政村,6.2万人口,8.7万亩耕地。199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5亿元,财政收入7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00元。 镇党委政府依托泗州丝厂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全镇已发展桑园15000亩,走上了栽桑、养蚕、收烘、缫丝一条龙生产之路。全镇麦套棉3.5万亩,年产皮棉17.5万担;
38、屏山镇
  泗县辖镇。1949年设立屏山区,1958年改公社,1980年改区,1992年设镇。位于县城北,距县城10公里。面积114.7平方公里,人口3.2万。104国道过境。辖占邱、吴店、褚马、大刘、大徐、姜刘、大苏、陆邵、大史、中苏、后姚、张蒋、邢陈、白庙、大彭、大祁、平山、高邵、韩仝19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小麦、玉米、山芋、棉花、大豆、胡桑、薄荷等。乡镇企业有砖瓦厂、粮油加工厂、石灰厂等。.
39、良梨镇
  良梨镇位于砀城东15公里处,主干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310”国道擦边而过,交通极为便利。全镇耕地面积5万亩(全部为梨园),土质多为故黄河冲积的沙土或沙壤土。镇辖17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14064户,55070人。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63亿元(1990元不变价),财政收入3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49元。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14亿元(1990年不变价),财政收入
40、李庄镇
  砀山县李庄镇是安徽省政府批准的六十个中心镇之一,有着“四省通衢、商贸重镇”的地域特色和承东启西、经纬南北的区位优势。境内陇海铁路横贯东西、310国道、李永(河南永城市)、李丰(江苏丰县)公路在此纵横交织,是苏鲁豫皖边缘地区的重镇要塞。全镇辖23个行政村,5.25万人,区域面积68.5平方公里,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处温暖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人文传统深厚,产业优势明显,果香四季飘溢,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