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4]
61、港里村
  港里村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山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5109211。
62、三楼村
  三楼村(Sanlou Cun)区划环境三楼村建于1658年,解放后属上际村管辖,至1961年与上际村分开,隶大洋公社三楼大队,三楼原名上楼村,因与大横上楼重名,且村有上楼、下楼、发春楼三个自然村,故于1979年改名为三楼。1984年撤社建乡,为大洋乡三楼村,2002年大洋乡与茂地镇合并为茫荡镇,称茫荡镇三楼村,三楼村全村下辖羊眠坑、岐头、吾岭地、上楼、下楼、新江口、发春楼等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63、漳墩村
  漳墩镇漳墩村位于漳墩镇所在地,距市区和横南铁路(火车站)50公里,曾为闽浙路程最短的古商道。全村面积为47776亩。全村现有592户,2394人,82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2名。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农民人均纯收入3697元。
64、肖家坊村
  肖家坊村位于邵武市西南部,距市区46公里,距泰宁县37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肖家坊互通口仅2公里。东南与泰宁县的朱口镇接壤、西北与本市桂林乡、和平镇毗邻,作为省级商品粮基地,现有农业人口2086人,耕地面积3178亩,本村还是邵武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常年制种面积有600亩。2013年建成新村,成为肖家坊镇的主要集市,街道长300米,新入住52户。 2013年投入农发项目300万,小农水70万,中型灌
65、横源村
  名称来厉:因河道弯曲,故名横溪,后更名为横源。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8° 10′ 30″~118° 5′ 3″,北纬28° 57′ 9″~28° 1′ 15″。地处武夷山市岚谷乡北部,与江西省毗邻,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武夷山市城区43公里,东与岭阳、山坳村接壤,南与江西省接壤,西与吴屯乡一村村接壤,北与横墩村接壤。电话区号:0599,邮政编码:354311。政区沿革:1958年成立横源大队,1
66、黎前村
  黎前村是武夷山市星村镇所辖的行政村,位于星村镇西南部,地处三黎线,与建阳市麻沙镇接壤,属少数民族村,距武夷山市区39公里,离星村镇政府17公里,原属于黎源大队,于1971年12月分队为黎前大队,1985年改为黎前村。黎前村土地面积17.9平方公里,辖有9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现全村有358户,总人口1392人,其中少数民族61户,人口460人,全村拥有耕地面积2805亩,其中旱地88亩,水田2
67、穆墩村
  穆墩村简介 建瓯市小松镇穆墩村位于建瓯市北9公里,耕地面积2000亩,林地面积7676亩,人口2173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1、种植蔬菜,2、外出务工,3、养猪、养鱼,4、物流运输,年人均收入9581元。
68、土垅村
  土垅村,俗称“铜窟”,位于大干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土垅村属于高山区,平均海拔700米以上,境内有最高山峰—宝山,海拔1305米,与西北面峨山遥遥相对。全村由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构成。有202户,612人,其中男306人,女306人,以高、张、饶姓为多。 土垅村总面积33221亩,其中林地面积28590亩,耕地面积1547.7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是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
69、水东村
  水东村位于205国道和省道花崇线交叉口,南傍临江溪,拥有良好的人居环境,现有人口2065人,四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450亩,山场面积4550亩,2013年人均收入7680元,劳动力外出转移450余人,年村财收入约8万元,主导产业为粮食、烤烟生产和丹桂产业。中心村建设规划占地面积16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60亩,可建设新房130余座,每座两户可安置260户,每户面积80-120平方米,
70、官屯村
  官屯村位于华桥乡东南部,东与吴屯村接壤,西有止马镇岛石村,南与鸾凤乡黄溪村相连,北与华桥村相接。距县城13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506米。全村共有476户,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65人。全村总面积23.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82亩。官屯村历史悠久,建于乾隆年间的诸公桥就是最好的证明。全村自然资源和物产丰富,矿产有花岗岩以及高砱土。目前,道路基本实现水泥硬化,交通相对
71、梅口村
  郑墩镇梅口村位于松溪河畔,全村450户1903人,属革命老区村,2007年被列为全省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村之一。梅口村主要种植烟叶、蔬菜,种植烤烟200亩,并利用五彩蔬菜专业合作社,大力种植蔬菜,拓宽销售渠道。今年来,梅口村采取募捐的方式,投资35万元用于路灯项目,投资2万元,修缮中小学,开通梅常公路(郑墩梅口—东平护田),采取村民自筹,上级部门资助的方式,投资100万元硬化1.5公里的环村路。村民的
72、碗厂村
  碗厂村地处政和县城西部,现有3个自然村,全村205户,926人口,人均6596元。土地面积38914亩,全村现有锥栗2300亩,毛竹林3000亩,茶园690亩,农田1100亩,用材林31894多亩。
73、大东村
  大东村地处大池镇东方,东接小池镇,南与本镇红斜村山交界,雅金村山、田接壤,西北同秀东村相邻,海拔520米,全村三面一峡口,小溪穿过村中,辖两个小组,62户,243人,拥有林地面积7000多亩,田地面积315亩,是革命基点村。大东村人民勤劳朴实,经历届干部努力,保护了大竹山和坑头庐二片生态原始山场。发动村民利用自留山和开荒地种植毛竹等种植物。现在竹林种植面积1000多亩,茶叶面积200多亩,每年生产
74、北河村
  雁石镇北河村位于雁石镇西部,西与江山镇、铁山镇相邻,北与坪坑村交界,东与黄庄村接壤,南与厦中村楼墩村相邻。全村共有人口 508人,分4个村民小组,其中男性 250人,女性 258人,劳动力人口 284人,党员23人,女性4人。境内,养猪业发达。近年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北河村村民逐渐发家致富,经济日益好转。村里以种养殖业收入为主,部分务工人员的工资收入和本村企业办厂收入为来源。村里基础设施完善,会议
75、下山村
  下山村是岐岭乡最大行政村,全村总面积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09亩,山林面积1.75万亩。现有696户,2230人,0党员73人。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种植和劳务输出等。下山村是著名革命基点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闽、粤、赣著名的革0据地,牛牯扑自然村有“红色小井岗”之美称。1929年8月,毛泽东、-、陈毅、粟裕、邓子恢、张鼎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到下山村领导开展革命斗争。毛泽东在青山下
76、上金村
  上金村,原称古木督。迄今有六百余年历史,方圆14平方公里,居住着范、王、余、郑、周、赵、罗、谌等八姓人家。先祖勤劳勇敢,艰辛开垦出“田坎高过屋”的层层梯田一千多亩而驰名省内外。 上金村是福建著名的革命基点村。1927年9月成立0党支部,创立平民夜校。1928年7月,张鼎丞、范炳元等革命先驱在本村建立了福建省第一支红军部队——农民武装铁血团,组织了震惊全国的“永定-”,全村有90%的男女青壮年参加了
77、新坊村
  新坊村概况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新坊村系上杭县旧县乡东南部,地处旧白公路中段,距旧县集镇、205国道10公里(20分钟路程),与白砂镇下早康村相接壤,距白砂集镇、308省道13公里。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约2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小康、刘连、横段、茶子岗等4个自然村,342户,1368人,姓氏主要以李、邓、陈、邱、谢等5大姓为主,有54名党员,农民人均收入5524元。有耕地面积1003亩,山林面积1365
78、丰济村
  丰济村位于庐丰畲族乡东南片,紧靠庐丰畲族乡集镇市场,庐中公路纵贯全境,交通、通讯极为便利。全村现辖20个村民小组,740户,3190人,其中畲族人口2790人,农村党员104人,有老年活动中心2所,全村有耕地面积1679亩、山林面积22340亩,是一个人口多、地域较阔的行政村。主要产业为烤烟、生猪、毛竹产业,连续四年种植烤烟突破1500余亩,此项农民现金收入150多万元,被乡、党委政府评为“烤烟种
79、将军村
  将军村位于岩前镇政府以南,是岩前的一个边远的革命基点村。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12户1248人,党员52人。全村共有耕地1232亩,人均耕地1.03亩,全村山林面积37230亩。东面与本县象洞接壤,西邻广东蕉岭,交通便捷,距国道205线10公里。2013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374.6万元,村财年收入约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10元。主要农产品:马铃薯、食用菌、大豆、李子等;村内
80、当坑村
  当坑村地处集镇以南7公里,全村392户,人口1762人,分布9个自然村,拥有耕地1373.5亩,林地面积14000余亩,分12个村民小组,党员52人,其中女党员3人,全村整户外出占60%,外出人口占75%。由于在205省道未开以前,经济发展相当滞后,靠外出务工,经商为主要经济来源,在村居住的以养殖业(养猪)为主要产业,至2012年1月止才铺设一条自然村道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