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内蒙古十强镇
1、铜川镇
  铜川镇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部,政府所在地距市区约7公里,是东胜区的东大门,四个卫生镇之一,109国道横穿全镇东西,包府公路南北通过。东与准旗暖水乡接壤,北与达拉特旗耳字壕镇、敖民梁乡接壤,南与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为界。全镇南北长约27公里,东西宽约18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万亩;林地面积15万亩,自然草场面积32万亩,境内最长的哈什拉川约14公里,水土充失治理面积约30平方公里。   境内地型分东
2、萨拉齐镇
  萨拉齐镇是土右旗政府所在地,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内蒙古首批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镇面积27.8平方公里,城区面积9.4平方公里,耕地1.43万亩,辖7个行政村、12个社区,总人口6.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万人)。2003年全镇生产总值4.5亿元,财政收入48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83元。近年来,萨拉齐镇依托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型园区奶牛养殖业,先
3、棋盘井镇
  棋盘井镇是鄂托克旗重镇,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东距举世闻名的苏里格气田140公里,与阿尔巴斯苏木接壤,北与乌海市相毗邻,西与宁夏石嘴山市隔黄河相望,总面积27.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万多人。   棋盘井地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现已探明矿产资源4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9.6亿吨,石英石储量330万吨,铁矿石储量520万吨,耐火粘土3425万吨,硅石储量10亿吨,石灰石远景储量达100亿吨,此外,还有萤石
4、宗别立镇
  宗别立镇位于贺兰山东麓,东与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相连,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接壤,西与阿左旗巴彦浩特相邻,北与吉兰太镇交界,是阿左旗沿山发展战略的前沿。全镇总面积2024.4平方公里,全镇辖6个社区居委会、6个牧业嘎查,总人口近2万人。目前入住镇区民营企业如庆华集团阿拉善百灵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阿拉善福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阿拉善左旗北方和平化工有限公司、 阿拉善金纲联有限责任公司、 阿拉善左旗松
5、巴丹吉林镇
  巴丹吉林镇,即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政府所在地,阿拉善右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原名额肯呼都格镇,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巴丹吉林镇已成为集工业、农业、交通、服务业为一体的新型城镇。2011年5月24日,根据内政字[2011]143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更名为巴丹吉林镇的批复》,阿盟阿右旗旗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被批复更名为巴丹吉林镇。废止的旧
6、乌斯太镇
  阿拉善左旗乌斯太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东北部,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南接宁夏石嘴山市,北与阿左旗吉兰太、巴音木仁及乌海市乌达区接壤,下辖巴音敖包嘎查、乌兰毛道嘎查和乌兰布和社区居委会,总人口近3万,由蒙、汉、回为主的多民族构成。乌斯太镇位于中国西部“呼-包-银-兰”经济带和乌海-鄂尔多斯-阿拉善“小金三角”的交汇点。位于包兰铁路、乌吉铁路、丹拉高速、乌巴高速、110国道“五路交汇”之处,距贺
7、兴胜镇
  兴胜镇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北靠大青山,与固阳县、石拐区相接壤,南临建设路,西与青山区、东与东河区相连,紧紧环抱二0二厂,110国道、210国道交汇镇中心,丹拉高速公路、环城铁路、包石铁路穿越全镇,是西去巴盟、东经呼市、南到伊盟、北达石拐、白云、达茂旗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详情介绍  兴胜镇:辖 二道沙河南村、二道沙河北村、二道沙河西村、三道沙河、四道沙河、永和窑子、羊山窑子、
8、哈林格尔镇
  哈林格尔乡地处包头市区西南部,总面积83.3平方公里,总人口15847人,乡政府座落于昆区友谊大街南桥东侧。哈林格尔乡地理位置优越,紧靠城区,临近包钢,面对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消费市场十分广阔,交通条件也很便利,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粮食、蔬菜稳步前进,年提供商品粮5832万吨,商品菜35812万公斤,肉、蛋、奶商品量达1105吨、562吨、363吨,大大丰富了包头地区的蔬菜市场。乡镇企业初具规模,形成
9、罕台镇
  罕台镇位于东胜区的西部,距市区9公里,南与伊金霍洛旗毗邻,北与达拉特旗接壤,西与泊江海子镇相连,总面积562.5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9度39分23秒___109度56分16秒,北纬39度43分23秒___39度55分37秒。辖13个行政村,10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425人。镇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交通十分便利。以109国道为中轴分别向南北两面倾斜,属典型的丘陵沟壑地貌,为鄂尔多斯市窟野河
10、伊敏河镇
  伊敏河镇位于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腹地,境内驻有国家大型能源企业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其一期工程两台50万千瓦机组已投产发电,2003年发电量达到49.5亿千瓦时,与之配套的年产500万吨原煤的露天矿已形成生产规模。  伊敏河镇及其周边资源富集,能源充足(已探明煤炭储量56亿吨),交通、通讯发达,镇内基础设施完善,供排水、供热、供电形成有机网络,实现集中供热面积近90余万平方米,70%的居民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