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镇[2]
21、曹村镇
  曹村镇地处瑞安市中南部,东南与平阳接壤,西北连接马屿镇,离瑞安市区25公里,距瑞安动车站18.2公里,全镇总面积36.2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75万,下辖18个行政村。曾被评为“省级生态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曹村,于1946年建乡,1949年改为公社,1984年建乡,1987年改为建制镇,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并入马屿镇。几经变更,2015年12月,在原马屿镇区域内,分设曹村镇。至此,曹村迎
22、碧莲镇
  碧莲镇位于永嘉县中西部,1949年解放后建政为碧莲镇。根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位于城北四十五都,有延天台,望碧峰,龙头岩,独秀峰,并起如莲花状,故名碧莲。”明朝洪武己酉夏,刘基念族而五服,命驾来竭祖庙——永嘉郡祠赠一额,欣视溪水碧清,莲山草木葱茏,遂赐村名为碧莲。碧莲原是碧莲区公所驻地,东邻大若岩镇,南连昆阳乡,西接茗岙乡,北界山坑乡、表山乡,距县城42公里,总面积44平方公里(其中山场4.3
23、岩坦镇
  永嘉县辖镇。1949年为岩坦乡,1961年改建公社,1984年复设乡,1986年改置镇。位于县境北部,楠溪江上游两岸。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岩坦街居委会和岩坦、坦一、西壪、叶坑、三面山、源头、闪坑、岩门、屿北、蛙蟆垄、东岙、庙下12个村委会。有公路接仙(居)清(水埠)水路。产柑橘。有编织、竹木加工等行业。.
24、怀溪镇
  怀溪镇位于处平阳县西北部,与文成县交界,距县城50多公里,以境内有溪流名怀溪而命名,是浙南革命老区乡,也属省级欠发达乡镇。全乡面积28.9平方公里,现有水田1080亩、山园2190亩、林业用地27462亩,下辖17个行政村,其中有2个纯少数民族村。2003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值121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47元。由于耕地面积有限,乡党委、政府致力于效益农业的发展。2003年,该乡发展大田蘑菇种植
25、凤卧镇
  凤卧镇位于平阳县西北山区,四面环山,东临水头(距水头仅5公里),全镇总面积37.5平方公里,24个行政村,6126户,共计24621人。总耕地面积12082亩,其中水田面积8063亩,旱地面积4019亩,山地面积3.75亩,已造林2.75万亩,森林覆盖率70%,水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没有污染,鸟语花香,大自然的静与美尽显其中,是人们夏日避暑的好去处。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唤醒了这里的人们。20
26、海西镇
  海西镇地处东海西岸,由平阳滨海新区和西湾社区的名字组合而成。该镇将利用宋埠、西湾社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满足滨海新区日益增长的流动人口管理、居民就医、就学等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的需求。
27、矾山镇
  矾山镇位于苍南县东南部山区盆地,平均海拔280米,境内因盛产明矾而得名,素有“世界矾都”之称,是浙南最悠久的矿山集镇。下辖17个行政村、9个居民区、2个办事处,总人口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54%,区域面积59.6平方公里,是温州市一星级文明城镇、市级卫生城镇和双拥模范镇,是苍南县的经济文化强镇之一。矾山镇物产丰盈,资源富饶,除了有储量世界首位的明矾石资源外,还有硫磺矿、高岭土、银灰岩、石墨等
28、桥墩镇
  桥墩镇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古镇,地处浙江南大门,浙闽两省三县交界处,是苍南县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是革命老区,又是贫困山区,全镇面积80.4平方公里,下设4个办事处,辖34个行政村、6个居民区,总人口4.5万人。自古以来,桥墩就是浙闽交通咽喉之地,104国道和温福高速公路贯穿其中,规划中的温福铁路将设站而过,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素有“浙江南大门”和“县城后花园”之誉。2003年,实行工农业总产
29、霞关镇
  霞关镇古称镇霞关。明代初年,为防御倭寇入侵,朱元璋曾派兵镇守霞关,故冠之“镇”字。清康熙年间,水兵驻扎于此,据传,清晨时,水兵看到旭日东升,光照云海,红霞满天,五彩缤纷,清澈的海水映得一片通红,蔚为壮观,故又美其名为“霞关”。 霞关镇是浙江省最南端的滨海集镇,距县城37.5公里,东南濒临东海,与福建海域连接;北靠渔寮乡;西与福鼎市沙埕港隔海相望。陆地总面积34.5平方公里。经2000年行政村(居)
30、沿浦镇
  民国21年(1932年),始建沿浦乡。建国后,1950年6月,在今镇境内成立沿浦乡、云亭乡。1952年6月,增设福森、岭尾二乡。1956年3月撤销福森、岭尾二乡。1961年10月,改称沿浦人民公社。1992年5月,云亭乡并入沿浦乡。1993年,沿浦乡改为沿浦镇。 近年来,沿浦镇委、镇府致力发展效益农业,着重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广优质农副产品和海水产品品种,实施科技扶贫战略,取得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阶
31、马站镇
  四季柚,又名四季抛,因一年能多次开花结果而得名,苍南四季抽原产于苍南马站区魁里乡下魁村,系清乾隆年间魁里周之桢用普通实生柚选育而成。距今已200多年,在马站镇下魁村至今尚保留一株 150多年生老树。 清朝中叶,四季柚已被人们称之为“仙家名果”作为贡品或珍贵之礼品。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与小农经济的限制,四季柚发展缓慢,主要分布于房前屋后,解放初期,马站全区只有四季柚2500株。 1985年,苍南县四季
32、望里镇
  浙江省苍南县望里镇处于东经120°3’厂,北纬27°28’,在苍南县城东边,距县城灵溪镇19.5公里,龙港镇13、5公里,周边与钱库、宜山、新安、括山、藻溪、云岩等乡镇为邻。全镇总面积32.8平方公里,总人口3.38万人,下辖24个行政村,8164户。其中回族164人,畲族44人,侗族31人,苗族26人,白族9人,壮族5人,土家、布依族各3人,蒙古、瑶、傈僳、仡佬族各1人,余皆汉族。地势南、北、西
33、铜铃山镇
  铜铃山镇地处文成县最西部,镇政府距文成县城42公里,东接西坑畲族镇,北临南田镇,西与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和梅岐乡接壤,南靠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全镇总面积15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10800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集中,有国家4A景区1个,3A景区2个,滑雪场3个,是我县建设“两美浙江”和打造美丽乡村山水奇观寻幽带的重点镇,更是省级特色森林氧吧小镇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
34、巨屿镇
  巨屿镇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辖镇,位于县境南部,飞云江上游,距县城10.7公里。文泰公路穿境,飞云江纵贯境内。全镇总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2.15万人(2005年)。该镇0驻云江大道,下辖33个行政村。  巨屿镇农业综合开发水果基地6100亩,蔬菜基地830亩;工业园区一期用地613亩,兴办了水泥电杆厂、高岭土厂、炼钢厂,铺筑水泥路56800平方米,修筑防洪堤2800米,兴建长2320米、宽30米的
35、峃口镇
  峃口乡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东南部,地处飞云江中上游,四面环山,距县城大峃镇10千米,东邻瑞安市高楼镇,南靠珊溪镇,西倚大峃镇,北接金垟乡。乡0驻新桥村。境内建有文成制药厂。 峃口乡 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辖乡,位于文成东南部,四面环山,纵深山高峻岭,沿江平地稀少,整体成带状分布,是全县交通枢纽和内外交汇的主要门户,距县城大峃镇10公里,东邻赵山渡引水工程——瑞安市高楼镇,南靠浙江省在建的最大水利枢
36、织里镇
  织里镇位于湖州市吴兴区东部,北依太湖,南靠318国道和长湖申航道,历史上因织造业兴盛而得名,史料中就有“遍闻机杼声”的记载。全镇区域面积135.8平方公里,辖46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1.8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约8万人,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等11个部委列为全国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1年被市委、市0列为湖州中心城市的工贸新区,2002年被中国纺织二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命名为“中国
37、溪龙乡
  安吉县辖乡。1958年属晓墅公社,1981年建溪龙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32.3平方公里,人口0.9万。辖徐湾村、后河、新丰、溪龙、横山、黄杜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砖瓦生产、农机修理为主。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茶叶等为辅。.
38、干窑镇
  干窑镇地处浙北嘉善县中部,紧邻县城魏塘。全镇区域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4.1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5万人。交通便捷,距沪杭高速公路、沪杭铁路、320国道均约4公里。建设中申嘉湖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东距上海90公里,西至杭州100公里,北接苏州90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水网交织,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明清时期多产“京砖”,瓦当文化灿烂,史称“千窑之镇”。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2
39、陶庄镇
  陶庄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7公里,处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交界点。东邻西塘镇,南接西塘镇和天凝镇,西靠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北依江苏省吴江市黎里镇和芦墟镇。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平均高程为3.45米。境内湖、河、荡星罗棋布,尤以汾湖最为著名。东西流向的有太河泾港、大寨河、圩水港、贺汇港、斜塘,南北向的芦墟塘等河流流经镇域,是西水东泻的主要泄洪通道。汾湖,系湖州至上海的“湖申乙线”航道。公路南接320
40、百步经济开发区(百步镇)
  百步--集镇成市于清末,清光绪《海盐县志》已有柏婆亭(亦作百步亭)记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百步镇位于海盐县西部,毗邻海宁市,属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开放区。东距上海137公里,南离杭州80公里。全镇面积64.71平方公里,人口35148人。百步自然条件优越,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改革开放以来,百步经济迅猛发展, 1993年起全镇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