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福建省森林村庄[5]
161、溪瑶村
  在镇政府驻地西南4.5公里处。村委会设在桥仔头,辖15个自然村,废村樟田,农耕点下潮头。贵湖山麓有安溪历史名刹青林岩遗址,乌荇山麓有崇祀押迁官张纯的灵护庙,志闽生态旅游园也坐落于村境。盛产茭白笋。村民主要为蔡姓。 桥仔头、大崎、茂林、顶瑶、内瑶、尖后、烧酒湾、青林、仙洞、和尚畲、大楼、东坂、道者岭、东坂洋、潮顶、樟田、下潮湖。
162、青洋村
  地处尚卿乡政府驻地北9.7公里处,五阆山西南麓。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始祖余叔眆(号东园)寻找隐居之所,喜该地青山绿水、阳盛气清,又地处五阆山之阳,遂择居于此。该地谱志有楹联:“青山长不墨之画,春光常在;阳水歌无弦之琴,逸韵留存。”遂称为青阳,后谐音为青洋。村委会设在庵兜洋,辖8个自然村。该村有石灰石、石墨、锰铁、铁等矿藏。据清乾隆《安溪县志》载,青洋在北宋就是冶铁的官窑。境内有宋代冶铁场,
163、白坂村
  白坂村 在乡政府驻地西南9.8公里处,佛耳山西麓,海拔983米。古时该地盛产白色竹叶,故称白叶坂、白玉坂,后简称白坂。村委会设在寨仔,辖4个自然村,废村大畲。是安溪较偏僻的村。境内有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的白叶堡遗址,从今存城堡残迹看,依山构筑在山仑脊上,坐北朝南,东西宽100米,南北深130米,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建有房屋百余间。村民主要为詹姓。
164、有济村
  有济村有济村位于盖德乡南部,座落在芹山脚下,东连龙浔镇英山村,西接福阳村,南靠永春县,北通盖德村,境内地势平坦,群山环抱,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盆地形村庄。全村土地总面积6.38平方公里,有外洋、内洋、溪坂3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2004年底共有663户2426人。有济村俗称九涤,村民以吴姓居多,自吴氏祖先迁入该地始,繁衍生息。内外洋交接处的济虹格桥建于明朝,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有济村丰富历史
165、葛坑村
  葛坑村是葛坑乡政府所在地,也是德化通往尤溪的重要交通要道。全村土地总面积9.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86亩,林业用地9333亩,果园600亩,有葛坑、湖书、长徐3个自然村,居住着陈、黄、徐三个姓氏,均是汉族。1999年末全村有840户3249人,其中男1637人,女1612人,劳动力1548个。设有党支部1个,党员48人,其中女党员5人。葛坑村因盛产葛薯而得名,据传后汉乾祐二年(949年)由尤溪
166、王春村
  王春村位于桂阳乡政府西南部,距乡政府3公里,东北耸大帽山,西屏大仙岐山,形成沟谷地带,分9个自然村,全村土地面积14.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83亩,林地面积1.6万亩,果园面积530亩。1999年末全村共有249户1168人,其中男597人,女571人,劳动力560个。现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及共青团、妇代会、治保会、调解会、民兵营。王春村宋属常平乡贵湖里,明属常平乡杨梅上团,清属梅上里桂阳社
167、潘祠村
  潘祠村位于德化中南部,距德化城关15公里,分3个自然村落、8个村民小组。共有262户1160人(其中男591人,女569人),劳动力522个。土地总面积7.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41.7亩,林地面积11626亩(其中果园面积150亩)。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75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55万元,工业产值200万元,村财收入20万元,村民人潘祠开发始于唐朝,历代人才辈出,如民国时期的著名文人罗
168、连山村
  连山村位于南埕镇西南部,四面环山,中央为小盆地,土地面积15.43平方公里。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海拔670米,年平均温度18%,最高达36℃,最低-2℃,环境优美,居住集中。1950年解放后,隶属三区(水口)与蟠龙合一为蟠山乡。1953年隶属第九区(水口久住)连山乡。1956年撤区拼乡,合为蟠山乡。1958年隶属水口公社,1961年隶属许厝公社,1965年许厝公社撤拼后,隶属南埕镇至今。全村
169、桂格村
  桂格村位于上涌乡西北部,与本乡的云路、传豪、桂林、西溪村、大铭乡的大铭村、赤水镇的铭爱村毗邻,全村土地总面积13.29平方公里,有6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1999年全村共有446户2001人,其中0党员32人。据史载,在唐玄宗12年间(大约1000多年前),仙游县郑二公在此地开基定居。早期称为桂格堡,土改时称云路乡,1961年称桂格大队,1985年为桂格村,俗称半林格。相传唐朝开元期间,在九仙山
170、榜上村
  榜上村榜上村位于水口镇东南,石牛山麓,海拔1000多米,是个风景秀丽的村庄。周边与昆坂、南埕等村交界。有黄姓村民167户579人。全村土地总面积1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94亩,林地面积26504亩(其中果园530亩、毛竹林2534亩)。村民以种植水稻、甘薯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和林业,以及外出打工等收入。全村劳动力261个,除耕作责任田外,有150个常年或季节性外出打工。2004年,全村
171、汤头村
  汤头村是汤头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处德化通往尤溪县交通要道,海拔在800~850米之间,距离县城58公里。汤头村土地总面积23.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86亩,林地面积23410亩。汤头村有洋面、垅头、彭园、赤土寨4个自然角落,划分为8个村民小组。至2004年底,全村447户1847人。汤头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赤土寨盛产木材、毛竹、松脂、柑桔等,还有瓷土矿;垅头寨尾有铅、锌矿;彭园有钨矿等。汤
172、西北社区
  西北社区位于县城中心地带,系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总户数4256户,拥有人口12648人,全社区共有27个居民小组,分为6个大片区管理,社区党总支设4个分支部,共有党员283名。社区工作人员20人,辖区内机关、企业单位64家。县级优质达标幼儿园2所,市级文明小学1所,二级达标中学2所,专业技术培训,县级医院2所,市老年人活动中心一所,市级旅游景区1处。是集文化教育、娱乐休闲、医疗购物为一体,科教文卫普
173、互助村
  互助村位于惠安县东南部,涂寨镇边缘,至祖先开基以来,历经1500多年,地理位置特殊,可称为三面环山,一面平源,青山绿水环绕村前,是惠安蔗塘溪的发源地。全村现有人口5300多人,与5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组成一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234.6亩,山林面积2868.43亩,溪流面积158亩,总面积为2.9平方公里(不包括山地在内),正兜南面山上有互助水库一座,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开基祖先为英、梁二姓,
174、螺山村
  小岞镇螺山村位于小岞镇的西北部,面积一平方公里,总人口2800人,北临湄洲湾出口南岸,东与后内村相连,南与前群村相连,西与小岞镇七里湖工业区相连。螺山村于1984年12月与后内村分开是设立,因螺山自然村后有一座西帽山,形似海螺,故取名螺山。
175、新垵村
  新垵村位于磁灶镇北片,324国道211公里处,土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辖妹山、山仔、石湖边、新垵、杏当、高厝林6个自然村,共有1019户4500人,耕地面积1255亩。新垵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迅速,国道324线公路穿境而过,陶西路在此与其交汇,辖区内有晋江市新垵库,磁灶镇自来水厂,加油站,物流运输等设施,村村相通,有6家规模企业,主要生产内墙砖、西班牙瓦等建材产品,年产值
176、坑尾村
  [地名含义]坑尾村原名匡美,后因张姓是从南安梅岭迁入,故也称梅美,而坑尾则是匡美的音符相似,后人演变而来。[历史沿革与人文] 坑尾村先前有江、曾、杨、郑四姓,张姓者系先祖为宋进士张弥皋,承晋邑当晋江县令,后于元朝末年(1324)由南安岭兜(梅岭)张公迁入看守墓地始,现已繁衍至32世。现坑尾仅有张、曾二姓。曾姓则上曾安海前湖迁居,下曾属本镇东宅迁入。[村落与村民] 辖区面积6500亩,下有七个村民小
177、白洋村
  河市镇白洋村位于镇驻地北向2公里,东与山边村交界,西至南塘村,南至河市村,北至马甲镇新庵村,是洛江区河市镇第二大行政村,位于河市镇中北部,距区政府约14公里,距镇政府3公里,公共汽车经村通过。解放初,白灶与官洋合为一个乡,称白洋乡,清朝属泉州府晋江县四十四都玉泉乡仙溪里弼佐社。民国属泉州府晋江大猷乡白灶保。1961年分开建队,白灶仍叫白洋大队,有白灶、后佘、坑仔、大路边、深边口、土岭、岭田、坂头、
178、虹山村
  我村坐落于洛江区北郊, 位于东经:118度35分,北纬:25度16分.东接罗溪广桥、钟山、西北-松角山、南-苏山、西-白凤。虹山村环境清新,是泉州市洛江区虹山乡中心行政村, 辖区内有信用社、卫生院、幼儿园、中小学等公共设施,村里风景秀丽、古树参天、绿水滢回,有岩崖错落、垂瀑如虹的观瀑自然景观。我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建筑多座,古民居“三雕”景观资源尤其丰富,村落“山有白虹漈,有龙潭岁旱祷之”,“云气升潭
179、跃进村
  跃进村位于晋东平原,距离晋江市区4公里,东与西滨军垦农场接壤,西与陈埭镇交界,南与新塘街道接界。村于1966年从现位于泉州市洛-溪镇搬迁至此。本来叫跃进生产队,1984年村建制成立,改为跃进村。位于晋江的村史里一个新建立的行政村,历史很短。全村面积192亩,下设三个居民小组。全村现有常住人口579人,131户,外来人口1500人。村两委干部团结务实,班子成员联系群众、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廉洁自律。
180、亭川村
  亭川村是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金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583105204。
181、梅星村
  梅星村系康美镇北部,全村总人口4435人,耕地面积1200亩,山林面积6000亩,全村分成上亭.苏村.山边.雷仔脚.田中央.五斗.唐山边.曾林.肖厝.大路.大路新厝.青尤.后琅.东头等角落.,村部设在山腰头中心点.与梅星小学相邻,全村路网基本实现水泥路面硬化及夜间路灯照明,老人活动中心,各小组公厕配备,骨灰堂,等设施完善 .. 梅星村企业18家,其中铸造厂1家,石材工艺厂17家.主要产品生产墓卑石
182、高田村
  南安市眉山乡高田村,旧称泉州府十三都魁躔乡,民国年间有高田保,解放后称高田村,1958年公社化后称高田大队,1984年改为高田村委会。位于南安市西北部,因境内有座凌云山,高峻挺拔,若插云霄,称朝天门,凌云山峻岭之中辟有田数十亩,故此地得名高田,为叶姓世居之地。东有临既高且美的朝天山,秀美神奇,犹如仙境,与金淘占石村接壤;西与安溪县城相望;南有坐南朝北,范围广宽,规模宏大,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被南
183、华美村
  华美村在蓬华镇政府东北1.5公里处。村委会设在华美。有金泰、内寨、院后、芸内、水尾等5个自然村。有25个村民小组,村民1731户5698人,聚落在天柱山西南麓,呈长方形公布。有耕地1679亩,山地8765亩。主种水稻、甘薯;林果有柑桔、油茶、茶叶。有中学1所、小学1所、卫生院1所、卫生所2所、卫生室2所、农村信用合作银行1所。村道连接诗蓬、泉永德、诗安公路。华美村原名“下尾”,因自然环境优美,华侨
184、霞溪村
  霞溪村座落于英都镇的西北侧,由解放前的霞坪保和过溪保名取一字组“霞溪”,虽经体制变迁仍沿用至今。该村东有潺潺英溪水,西有巍巍的山灵脉,南有镇区群映,北与安溪县城厢相邻。村中心地带与泉安公路相距5公里。土地面积1018.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81.1公顷,山地面积456.7公顷。现全村分为5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有2163户,人口9249人。主要产业以农业为基础,水暖加工为企业龙头,共有28家水
185、黄田村
  泉港区涂岭镇黄田村位于洛江、惠安、仙游三县(区)交界点。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民小组523户,2051人口,共有党员37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划分5个党小组。全村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3383亩,耕地1111亩,是泉港区最边远的老区山村,跟泉港区28公里、涂岭镇18公里。全村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常年农作物以水稻、地瓜为主,还有黑山羊,兼作花生、大豆、芋头、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这里四
186、呈祥村
  呈祥村地处永春县西北部,是个海拔1000米的高边远的山区,全村人口2844人,总户数778户,分布于7个自然角落,最远的乌垵角落距村部45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830亩,山地面积5315亩
187、壶永村
  壶永村位于桂洋镇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东和北与德化县交界,西邻岐山村,南连文太村。以境内壶山、永水二个自然村各取首字而得名。本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383户,1422人,耕地面积1095亩,山地面积10311亩。宋至清属四都,1949年关属桂洋乡壶永保,新中国成产后称第二区壶永乡,1958年公社化为锦斗公社壶永大队,1961年为桂洋公社壶永大队,1984年改称壶永村民委员会。
188、白云村
  白云村位于湖洋镇南偏东方向,镇政府驻地西北12公里处,村庄位于海拔300米的小山上,乡村水泥路相连接,与石厝村隔山相望。村委会设在村落正中心,有洋岸、山嶺、內洋、芹菜垄、井仔、新厝垄、后垄等8个自然村角落,村庄四周青山环绕,村中碧水长流,风景优美,土地肥沃。村主要种植水稻、蔬菜、芦柑等经济作物,男方在外经商,女方在家进行副业生产。改革开放以来,村两委立足山区实际,引导农民大搞山地农业开发,大力调整
189、云路村
  云路村地处永春最高峰雪山脚下,海拔1000米,是革命老区基点村。距离镇政府10公里,东与呈祥乡紧邻,西与桂洋镇交界,南与本镇珍卿村接壤,北与德化县相接。全村总面积6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100亩,林地面积3200亩。全村420户,总人口1552人,外出务工人员430人。村民主要靠种植佛手瓜与铁观音茶叶为主,全村共种植无公害佛手瓜1200亩,高山铁观音茶叶680亩。
190、桃星社区
  桃星社区位于石鼓镇东南部,背靠魁星岩旅游圣地,面朝五里街镇。全社区有10个居民小组,总计1956人,居民间关系和睦,民风淳朴。作为主要干道连通桃星和外界的石鼓大桥和大溪桥承担着全社区经济血脉的作用。 多年来,社区按照县政府和镇政府规划标准进行建设,大力开展本土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深受社区民众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建立了乒乓球室,棋牌室,多功能活动室等文化设施,总面积200多平方米,配有专职管理人员3名
191、吾江村
  吾江村地处石鼓镇东北角,是革命老区的红点村之一。全村有650户,总人口2500人,十七个村民小组分居在(-、内吾坑、下半岭)三个自然村落。耕地面积1211亩,山地280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麻竹、芦柑、西红柿、苦瓜、红角椒、黄瓜等名优果蔬及茶叶。是本县有名的麻竹基地,麻竹笋在2001年被评为市级“名优蔬菜”,麻竹笋干远销国内外;大棚蔬菜远近闻名,吸引了不少省内外的专家、菜农前来参观学习。
192、南星社区
  桃城镇南星社区地处永春县城南部,距县城约2公里,东与本镇花石社区相邻,西与本镇榜头社区交界,北与桃溪河畔留安社区相望,南边是留安社区山林,南星社区山林至东平镇云美村交接。全社区总户数226户,总人口865人,有6个居民小组,支部现有党员26名。2001年以来,随着县政府“三郊线”与榜德工业区的开发,我社区于2006年至今兴建工业厂房1幢6层计5700多平方米,2008年完工,现在已投入使用,年收租
193、云峰村
  云峰村位于外山乡东端,与南安市向阳乡相接囊,距离镇区约有8.5公里,海拔约有700米,村内共分为云峰、后马園园、前楼、山母头、苏厝、尾宅、下坑尾、后洋、坑员、石二碣、四邦院、庵墓等自然角落,同时配有相关基础设施。我村与山青水秀,吸引众多投资者到我村进行投资,境内主要以养殖业为主,种植茶叶、芦柑为辅的经济生态模式,加快了我村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4、吾顶村
  吾顶村位于吾峰镇东南部,四面环山,东与培民、半岭接壤,西与东安、仙岭毗邻,南界马峰、吾江,北连梅林,离吾峰镇区6公里多。下辖石碧寨、蓬莱巷、坑美山、下尞四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人口3583人,1112户。现有党员74人,村两委成员7名。村民收入以种植业、务工为主,2011年村财收入0.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95元。吾顶名士辈出,其代表有梁披云、梁祖辉、梁灵光、梁良斗、梁清辉等。
195、凤溪村
  凤溪村位于玉斗镇东北部,海拔410米,全村488户、1919人党员38人。我村有三个自然角落,十个村民小组。其中有耕地2026亩,山地4200亩。村民以种植茶叶、水稻为主。是著名的佛手茶、铁观音茶生产、加工、销售区。楼房整齐,道路宽阔让人感受到一股新农村的气息。
196、云台村
  云台村地处永春县玉斗镇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距玉斗镇区7公里。云台村是闽东南革0据地之一,是省定革命老区村。全村有3个自然村落,9个村民小组,人口1326人,劳动力723人,外出打工413人。全村现有耕地724亩,毛竹1500亩,柑园400亩,茶园500亩。近年来,云台人发扬老区人固有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力发展种植业,使茶叶、芦柑成为全村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
197、南川村
  南川村村位于东圳水库西北部,全村面积5.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475亩,山地面积9600多亩。总人口1586多人,共有382多户,分为9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53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水稻,主要经济支柱是枇杷和第三产业。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9560多元。我村特色产品是枇杷,价格6元/斤。
198、宫利村
  宫利村位于华亭镇西北方向,距镇政府4公里,与常太镇交界。全村总人口4530人,辖6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设党支部一个,党员119名。全村森林总面积8600亩,农用地1700亩,耕地1082亩,全村土地总面积11622亩。农民主要经济来源靠枇杷、龙眼等果树收入及外出务工。2012年农民年均纯收入6000元。
199、涧口社区
  华亭镇涧口村位于县道241线濑榜公路旁,西邻仙游县盖尾镇,距莆永高速华亭互通口4公里。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476亩,果杂地350亩。总人口2685人,党员87名,村民以农业种植和外出经商务工为主。各项工作走在全镇前列,多次被评为区、镇“先进党支部”。2012年涧口村“幸福家园”试点以土地整理、村庄整治为切入点,围绕“建设成为浓郁田园特色的城镇社区,生产方式田园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的目标,做到
200、澳东村
  澳东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310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