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2]
41、安远镇
  天祝藏族自治县辖镇。1952年设安远乡,1957年改镇,1988年前曾为县府驻地。汉代军事重镇,明代设驿站,清初设安远守备,乾隆2年改为都司。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44公里。面积206平方公里,人口1.1万,其中藏族占31%。兰新铁路、312国道过境。辖安远街居委会和安远、直沟、柳树沟、极乐、野狐湾、大泉头、南泥湾、马家台、暖泉、乌鞘岭、白塔、河底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涉及皮毛加工、食品饮料、交通运
42、红山窑镇
  永昌县辖乡。1950年设红山窑乡,1961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965平方公里,人口2.4万。312国道横贯中部,交通便利。辖红山窑、山头庄、水泉子、永胜、王信堡、马家坪、夹河、姚家寨、河沿子、高古城、土沟、毛卜喇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陶瓷厂、造纸厂、榨油厂、粉丝厂等。农业主产小麦、豆类、胡麻,盛产麻黄、五灵脂。境内有汉、明长城。.
43、六坝镇
  永昌县辖乡。1955年设六坝乡,1961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口1.3万。国道312线穿境,兰新铁路经境东北并设站。辖六坝、星海、下七坝、五坝、七坝、八坝、九坝、南庄、下排、王宝、团庄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厂、砖厂。农业主产小麦、糜子、谷子、薯类。.
44、朱王堡镇
  自然环境:朱王堡镇位于永昌县东部,总土地面积61.1万亩,总耕地面积6.46万亩,平均海拔1487米。年平均降雨量124毫米,年平均气温7.8°C,全年无霜期145天。  行政区划:辖13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7251户,乡镇总人口28617人,乡镇从业人员17393人。  六通情况:13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8所,在校学生4875
45、东寨镇
  自然环境:东寨镇位于永昌县城东郊,总土地面积33.6万亩,总耕地面积10.48万亩,平均海拔1850米。年平均降雨量188毫米,年平均气温4.8°C,全年无霜期135天。  行政区划:辖1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611户,乡镇总人口15323人,乡镇从业人员8633人。  六通情况:11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通有线电视,4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3所
46、六墩镇
  六墩镇位于甘肃省酒泉玉门市。下辖:620981110200 210 柳北村 620981110201 220 昌河村 620981110202 220 安康村
47、小金湾乡
  玉门市小金湾东乡族乡是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甘肃省“两西”建设指挥部负责实施的少数民族移民基地。1990年开始移民,1996年移交玉门市管理,1998年8月8日正式成立了乡党委、政府。是玉门市唯一的移民乡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该乡位于玉门市以北62公里,祁连山北麓,东经94044/46//——97021/32//,北纬40018/20//——40055/。总面积22.4平方公里,耕地13500亩,
48、独山子乡
  独山子乡位于甘肃省酒泉玉门市。下辖: 620981208200 220 源泉村 620981208201 220 春柳村 620981208202 210 金泉村 620981208203 220 金旺村
49、锁阳城镇
  一、自然条件概况锁阳城镇位于安西县城东南38公里处,东与布隆吉乡为邻,西与南岔镇毗邻,南与肃北县接壤,北与小宛农场隔山相望,辖区交通便利,“双石”公路横穿镇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通讯网络覆盖全镇。辖区 露头泉众多,草场资源丰富,围栏封育荒漠、半荒漠草场达到120万亩,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社会经济状况全镇共辖8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止2004年底,总人口6400人,
50、腰站子东乡族镇
  腰站子东乡族镇位于安西县城东104公里处,地处疏勒河中上游,东邻三道沟镇,西至扎花移民基地,向北与河东接壤,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平均海拔1410米,年均气温7.6—8.2℃,年均降水量58.2—75.3毫米,无霜期135天。 腰站子,因隋唐时期此地是三道沟小街通往双塔堡的中间一站而得名。1986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两西”移民基地开始筹建,1996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乡政府,全乡辖4个行政村,31个
51、双塔镇
  双塔镇位于瓜州县东部,南靠长沙岭,北连布隆吉乡,东临农垦公司七道沟分场,西接双塔水库,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7公里,行政区域总面积595平方公里。-历史沿革双塔镇是疏勒河移民开发项目以整建制形式,由地方政府参与建设并移交管理的新建移民乡镇。于2002年初开工建设,2005年12月项目实施完毕并移交瓜州县管理。2006年3月正式成立双塔乡党委、政府,辖金河、古城、福泉、月牙墩和新华回族村5个行政村
52、沙河回族乡
  沙河回族乡属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根据-,于2008年10月正式成立。现辖5个行政村共6995人,有耕地27249亩。瓜州县沙河回族乡即原农垦建设公司所属的七道沟分场,是由农垦建设公司负责规划并实施的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综合开发既移民安置项目区,2008年10月正式移交瓜州县管理。现辖5个行政村、27个村民小组,常住农户1383户6995人,其中回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168人,占总人口30
53、布隆吉乡
  布隆吉乡位于疏勒河南岸,东邻河东乡,西距安西县城70公里,南靠祁连山,北依马鬃山,辖区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全乡辖4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1097户,4328人,总耕地面积2.3万亩。2005年全乡财政收入达到1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66元。 布隆吉乡基础条件优越。全乡道路总里程达到86公里,其中,黑色路面32.5公里,同时,312国道及兰新铁路横贯全境,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农村电网
54、广至藏族乡
   名称来历广至藏族乡系整建制移民乡,建乡时依据最新考证此地有一座故城遗址为汉代广至县治所而取名。地理位置位于东经95°31′20.0″~95°33′54.9″,北纬40°25′03.7″~40°27′19.7″之间。地处瓜州县西片,环包于南岔镇和瓜州乡之间,南至省道314线。乡政府驻新堡村,地理坐标东经98°32′22″~98°36′04″,北纬40°21′54″~40°22′51″,距瓜州县城公
55、梁湖乡
  梁湖乡属甘肃酒泉市瓜州县移民乡镇,处疏勒河中游,东距甘肃最大的农业灌溉水库--双塔湖28公里,西离瓜州县城18公里,南有截山和南干渠,北是一望无际的黑戈壁和疏勒河河道以及连霍高速G30。2008年4月8日,《甘肃省民政厅关于酒泉市在疏勒河项目农垦辖区内设立玉门市独山子东乡族乡瓜州县沙河回族乡和梁湖乡的批复》(甘民复[2008]15号)同意设立梁湖乡。2008年10月27日疏勒河移民项目梁湖农垦项目
56、七墩乡
  七墩回族东乡族乡位于瓜州县城以东100公里处,东与农垦饮马农场接壤,西与桥湾旅游景区为邻,南与三道沟镇东湖村隔河相望,北连312国道,是甘肃省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新建乡。 2001年5月开始筹建,2006年3月成立乡党委、政府,总面积4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万亩。现辖三墩、锦华、汇源三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67人,主要来自甘肃省东部的和政、宕昌两个
57、党城湾镇
   行政区划:辖2个居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875户,乡镇总人口4753人,乡镇从业人员1458人。  六通情况: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4所,在校学生1149人,教师113人。有医院、卫生院6所,医生31人,病床33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37万元,财政收入221万元,财政支出221万元。.
58、马鬃山镇
  自然环境:马鬃山镇位于县城北部,总土地面积4744.5万亩,平均海拔2100米。年平均降雨量150毫米,年平均气温6.3℃,全年无霜期163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5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12户,乡镇总人口4850人,乡镇从业人员4027人。  六通情况:5个村通电、通公路,4个村通自来水、通邮、通电话、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所,在校学生34人,教师2
59、盐池湾乡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盐池湾乡是以纯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边远乡,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党河南山北麓,东南与青海省天峻县接壤,西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为邻。全乡总面积18993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45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5℃,年无霜期仅58天。盐池湾乡是肃北县建县后第一个成立的乡镇,2006年历经撤乡并镇,于2012年底由甘肃省民政厅批复恢复重建。全乡辖五个牧业村,共有牧户217
60、阿勒腾乡
  阿勒腾乡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是该县2006年12月才设立的乡。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于2006年12月将该县原多坝沟乡、和平乡合并成阿克旗乡,原民主乡、团结乡、建设乡合并成阿勒腾乡。该乡东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临,南与青海省相接,西边为阿克旗乡,北望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县城红柳湾镇,该乡总人口1618人,主导产业为畜牧业,该乡各项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良好,群众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到位,
61、鸭暖镇
  鸭暖乡地处临泽县城北17公里处,东邻甘州区,南靠沙河镇,西接新华镇、蓼泉镇,北毗黑河与板桥镇隔河相望。全乡辖11个行政村,131个合作社, 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万亩,人均2.7亩,临平、临板公路穿境而过。全乡现辖11个行政村,131个村民小组,5339户,总人口20244人,小学14座,中学1座,在职教职工230人,在校学生4000人,劳动力10526人,其中妇女劳动力4994人,
62、倪家营镇
  倪家营乡位于县境东南部,地处祁连山北麓,东邻甘州区甘浚镇,西接新华镇,南依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连沙河镇。乡政府距县城15公里,耕地面积29595亩,辖8个行政村,54个合作社,9270人,有裕固族、回族、土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倪家营乡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乡域经济特色鲜明、发展潜力较大的农业乡。农作物以玉米制种、小麦、小杂粮为主,现已成为玉米制种专业乡。 倪家营乡各项工作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
63、板桥镇
  名称来历:明清时期马莲河上架木板桥而得名。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5°89′,东经107°96′,距县城13公里,东连合水县老城镇,西邻庆城县高楼乡,南接西华池镇店坊村,北与庆城县毗连。电话区号0934,邮编745401。政治沿革:板桥镇位于县城西北马莲河与县川河汇合阶地,距县城13公里。镇政府驻地板桥,明代,此地建有木桥一座。清代设有税卡。旧街建于台地沟渠堡内,有南、北二堡门。民国时期,为区辖乡地。
64、南古镇
  自然环境:南古镇位于县城最西面,总土地面积15.8万亩,耕地面积5.4万亩。平均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3.8℃,年平均降水量332毫米,全年元霜期120天。  行政区划:辖15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727户,乡镇总人口15300人,乡镇从业人员8761人。  六通情况:15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5人,
65、洪水镇
  因驻地洪水城而得名,2000年撤乡建镇。镇政府设在县城东街。辖29个村民委员会,208个村民小组。8986户,348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852人,占总人口的22.5%。全镇地势南高北低,洪水大河把全镇分割成大小悬殊的河东、河西两片。气象资料与上述城关镇的相雷同。镇区浇灌童子坝河水的村寨,在明清均属山丹管辖,其余村寨属张掖,至清乾隆八年(1743年)后,隶属东乐县丞,此时的洪水城,东街归山 丹
66、城壕镇
  宋代范仲淹曾在今城壕村置址形状取名“城壕”。 城壕镇位于华池县东南部,辖6个行政村,6910人。属半湿润农业区,气候温和,适宜农作物种植,是华池县小麦主产区之一。面积2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25亩,山、川、原康有。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突出粮食生产,狠抓改土造田,兴修水利。坚持科技兴乡,依托滴灌工程,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推广地膜小麦、玉米等农业技术。全乡经济稳步发展,粮、油、羊、果、黄
67、王咀子乡
  王咀子,因地邻一咀,原住王姓人多,故得名。 王咀子乡位于华池县西南部,距县城约50公里。面积87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6020人,境内山、原兼有,交通较方便,有“上孙”、“冠孙”两条公路穿插越本乡。全乡属农业区,以小麦为主,兼种玉米、豆类、油料等。经济林有山杏、苹果、核桃等。1998年全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7万亩,总产量467.80万公斤,人均产为粮827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920元。 全乡
68、乔河乡
  乔河,在乡以东五华里处有一自然村,旧时曾居住乔姓,加之沟水流经该村,故得名“乔河”。 乔河乡地处华池县城县城北部陕、甘交界的分水岭处,总面积1360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8万亩,是一个半农半牧的纯山区乡。全乡共辖6个行政村,5120人。 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糜谷、洋芋等。胡麻、荞麦、黄豆、白瓜籽、林果为本乡的五大支柱产业。经济发展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发挥土地面积较为宽广的自然优势,以农养牧,以
69、太平镇
  太平,据《镇原县志》记载:《魏书》初于高平置高平镇改太平群,后改为高郡领朝那等县,今邑东太平镇犹存其名。 太平乡位于镇原县东部,土地面积201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6575人。 太平乡交通便利,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境内文史遗址较多,有万佛洞遗址,古脊椎动物化石(俗称龙骨)。历代书画人才辈出,作品珍藏丰富。民间社火、刺绣艺术都较为流行。 改革开放以来,全乡农村形成了杏果、黄花、烤烟、畜禽系列开发
70、三岔镇
  三岔,地处安家川河,白家川二水汇合处的浦河源头北岸,故取名三岔。 三岔镇位于镇原县北部,距县城84公里。辖13个行政村,1.7万人。土地面积240平方公里,耕地9.56万亩。 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糜谷、高梁、洋芋等,农村经济形成了杏果、黄花、烤烟、油料、畜牧等系列开发的新格局。 1935年10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同志率领中央红军长征驻此地。刘志丹同志派陕北红军在此迎中央红军,并给毛主
71、盘克镇
  盘克镇位于宁县东部,东倚子午岭,辖 20 个村委会, 213 个村民小组, 41972 口人,土地面积 418 平方公里,耕地 8.1 万亩。该镇是我县东区的重要商贸集镇,也是养殖大镇,目前全镇肉牛存栏 7861 头。盛产柴胡、远志、知母等中药材。罗山府林场、盘克林场山青林密,白吉坡水库库区风景秀美,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415 元。   自然环境:盘克镇地处位于宁县
72、湘乐镇
  湘乐镇位于宁县东部,现辖 16 个村委会, 105 个村民小组, 23321 口人,土地面积 146 平方公里。该镇是宁县东区中心集镇,粮油、蔬菜、林果业是该乡的支柱产业。乡镇企业有马尾纱厂、于家酒厂、砖瓦厂等。民间艺术有石雕、刺绣、剪纸等。 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669 元。   自然环境:湘乐镇位于宁县东部子午岭边沿,总土地面积23.3万亩,耕地面积5.55万亩。年均降雨量500毫米,
73、白水镇
  (一)政区情况:白水镇位于平凉市区郊,东邻花所乡,西连四十里铺镇,南接崇信县,北靠草峰乡,东西长约 12公里,南北宽8——10公里,面积107.47平方公里,有18个行政村,99个生产合作社,6780户,28517人。白水镇地理位置优越,国道“312”线横跨全境,这里交通便利,信息通达,文化交流广泛。白水镇历史悠长,自明代万历年间设镇,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名胜古迹颇多,境内有仰韶、齐家、周代
74、柳湖镇
  柳湖乡境内著名园林“柳湖”得名。解放前为暖泉乡、双桥乡和峻谷乡,解放初期设暖泉区。1958年建立红旗公社,1959年并入崆峒公社,1961年从崆峒公社分出成立柳湖公社,1964年将原赵堡公社并入,1983年12月改为柳湖乡,沿用至今。地理环境柳湖乡地处泾河川西段,地势略向东倾。海拔1300米至1600米。泾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颉河从安国乡流入,至城西八里桥汇入泾河。沿河川区,土地肥沃平坦,水源丰富
75、四十里铺镇
  四十里铺镇继1997年被甘肃省确定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997年12月又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镇区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现已建成面积4.53平方公里,镇区内公安、法庭、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等机构健,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学校、医院、商饮、娱乐、法律等服务功能齐全,粮油、果菜、商贸、木材、牲畜、货运、食品7大专业市场已经形成。 为了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76、索罗乡
  索罗乡位于崆峒区北部干旱塬区东端,与泾川、镇原接壤,全乡辖 10 个行政村50 个生产合作社, 3020 户 12465 人,总土地面积 85700 亩,其中耕地面积33003 亩,人均耕地 26 亩。 2002 年乡财政收入 113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50元。.
77、西阳回族乡
  西阳回族乡成立于 1984年,地处平凉市崆峒区北部干旱山区,东接寨河乡,西连青龙乡,南与安国、大秦乡相接,北与宁夏彭阳县毗邻。全乡总积约89平方公里,辖中营、清明、高梁、姚湾、陡沟洼、唐湾、西阳、罗沟、尹山、上马、下马、安河、火连湾13个行政村62个合作社2644户12228口人,总耕地面积58646亩。全乡地形走势为西高东低,海拨在1556——1742米之间,泾河一级支流大芦河、小芦河由西向东横
78、峡门回族乡
  峡门回族乡位于平凉市崆峒区东南部,东与上杨回族乡毗邻,西与崆峒镇相依,北接柳湖,南靠麻武、麻川,距城区12公里,全乡辖14个村,69个村民小组,3260户,14851口人,其中回族14056口人,是全区较大的民族乡之一,有学校15所,教师93人,学生2018人,全乡区域面积76.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490亩,人均耕地2.4亩,海拔在1500 — 2400米之间,无霜期154天,地势由南向北倾
79、香莲乡
  香莲乡位于崆峒区北部,呈东西走向柳叶形残塬山区地形,总面积 82.5 平方公里 , 海1200 ―― 1500 米 , 北与本区草峰镇、杨庄乡接临,东、南与四十里铺镇、白庙乡相连,西至寨河乡,为崆峒区北部塬区的中心“十字”。共辖 11 个行政村 53 个村民小组, 1735 户 7324 口人,总耕地面积 37350 亩,人均 5.1 亩 其中 73% 为山地。 2003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11
80、花所镇
  花所乡地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东部川区,东接泾川、北邻镇原、南依崇信,为四县(区)交汇之处,距城区45公里,全乡总面积63平方公里,312国道和北大路纵贯全境,交通便利,地势西高东低,南北两山夹峙,东西长11.5公里,南北宽7.8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年降雨量350—400mm。人口集中,政治、经济、文化发达。 全花所乡乡辖9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4070户,16535口人。总耕地面积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