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24]
921、上雪村
  上雪村是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华丰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629100216。
922、半岭亭村
  半岭亭村是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华丰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629100211。
923、西陂村
  西陂村地处漳州市华安县北端,位于九龙江北溪中游,北临漳平芦芝,闽中通道贯穿全村,湖林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华安县城17公里,漳平市中心32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9721亩,下辖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拥有村民386户,人口1562人,0党员60人。气候温和滋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0.8度,无霜期达320天以上,适合种植高山铁观音优质茶。
924、高车村
  高车村现全村人口2257人,626户,辖8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00多元。该村拥有美蕉、柑桔、翠桃等高优水果2000多亩,无公害、纯绿色优质茶园1000多亩,引办茶叶加工厂20多家,种植速生丰产林2000亩。种植毛、麻、绿竹2000多亩。该村的晒烟在闽南一带久负盛名,全乡种植面积近2000多亩,年产量100多吨。
925、前岭村
  前岭村共有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481户1707人。全村拥有水果2500多亩,竹3500多亩、茶叶400亩,建有早钟六号枇杷、优质丛生竹、优质茶等示范生产基地;拥有蜜蜂近20000群,从事养蜂业有60多户200多人,年可创产值600多万元,是全省最大的养蜂基地村。
926、九湖村
  九湖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九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681107203。
927、琪塘村
  琪塘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九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50681107201。
928、长福村
  龙海市九湖镇长福村,又名百花村,坐落于龙海西北部,漳州市南部郊区。村区域面积5625亩,其中耕地面积1300亩、全村有1319户、5063人、人均耕地0.256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村。花卉产业是百花村的主产业,全村种植花卉面积2万亩,其中依靠村集体土地种植面积1300亩、对外承包土地种植面积1.87万亩、人均种植花卉面积3.94亩。目前,百花村花卉年产值5亿元,出口创汇7000多万元。 百花村
929、庵兜村
  庵兜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九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681107204。
930、大梅溪村
  在九龙江畔圆山东麓平原上有一美丽的村庄,生活着一群勤劳朴实的人民,他们操着地道的闽南话,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沿袭着先民们留下的基业,继续保护着漳州名片——水仙花,这就是我们古老而又美丽的村庄——大梅溪村。 大梅溪村现有居民1457人,居住在五个生产小组里,吴、洪、任、许、赵、林、石、黄、甘、杨是基本姓氏。不管以前来自何方,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勤劳不辍,共同传承着凌波仙子的衣钵。他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深深
931、田中央村
  九湖镇田中央村位于九龙江西溪南岸,漳州圆山脚下,西与南靖县靖城镇接壤,是漳州闻名朝圣名胜古迹——岱仙岩所在地。全村共550户人家,总人口2120人,分别有新村、旧社、溪州三个自然村,全村面积方圆2.5公里,长年以种植水仙花为主要种植业,村内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家庭和睦。
932、后垅村
  后垅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颜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50681108216。
933、洪塘村
  洪塘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颜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681108206。
934、下半林村
  下半林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颜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681108218。
935、园中村
  园中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颜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681108219。
936、庵前村
  庵前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颜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50681108215。
937、石牌村
  石牌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颜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50681108217。
938、巧山村
  巧山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颜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50681108214。
939、白凤村
  [地名含义]:据传:唐朝彭姓移来居住,山林繁茂,百鸟飞翔,以白凤居多,山家又称此地凤穴,时有祥云盖地,因此彭姓即在山口建彭姓祠堂,堂宇雄伟,称白凤祠堂,因而地名叫:“白凤”。[历史沿革]: 解放前叫白凤村,解放后成立白凤乡,为罗溪区管辖,1953年一1957年,建初级社及高级社,1958年成立白凤大队,为罗溪人民公社委员会管辖,1984年改为白凤村,归罗溪乡管辖,1987年归虹山乡管辖。有十二个自
940、前坂村
  [地名含义]:远古时树木居多以水尾宫为界俗称内坂,元朝取名至今,民国时统称“前坂堡”。2000年从原苏山村拆出。[历史沿革]: 民国时统称“前坂堡”。2000年从原苏山村拆出。 [人口、土地面积]:人口538户,1957人,耕地350亩,山地2500亩,建设用地11公顷。村域面积2.1平方公里。 [概况]: 1、地理状况:虹山乡前坂村距乡政府驻地1.6公里处,东连苏山,西临南安乐峰,南接罗溪。讲闽
941、虹山村
  我村坐落于洛江区北郊, 位于东经:118度35分,北纬:25度16分.东接罗溪广桥、钟山、西北-松角山、南-苏山、西-白凤。虹山村环境清新,是泉州市洛江区虹山乡中心行政村, 辖区内有信用社、卫生院、幼儿园、中小学等公共设施,村里风景秀丽、古树参天、绿水滢回,有岩崖错落、垂瀑如虹的观瀑自然景观。我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建筑多座,古民居“三雕”景观资源尤其丰富,村落“山有白虹漈,有龙潭岁旱祷之”,“云气升潭
942、松角山村
  [地名含义]:松角山村所在地松角山,因山上树木茂盛尤以松树为多,“峰”本地方言意角,村以山名,故称:“松角山”。[历史沿革]: 解放前和虹山合称:“虹山堡”,也叫“凤吟堡。”1951年,属虹山乡,1958年公社化属罗溪公社松角山大队。1985年改为:“松角山”村,1986年从罗溪乡拆出,1987年归虹山乡,仍称:“松角山”村。包括:东墘、洋埔、豕仔人、后人、申圳口、福山格、中墘、杉垵、松角山,后厝
943、苏山村
  地名含义]:民国时统称“厝斗堡”和“前坂堡”。部高山据传古远为苏姓之山,历称“苏山”,山麓居民即称“苏山”村,解放前以此山为名叫“苏山保”。解放后改为苏山村。1958年再改称“苏山大队”。村委会驻地车房街。[历史沿革]: 1951年成立苏山乡,合作化时,称初级社和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罗溪公社苏山大队。1984年改为苏山村,1986年成立虹山乡属虹山乡苏山村。 [人口]:人口660户,196
944、洪四村
  洛江区罗溪镇洪四村委会概况 [地名含义]:洪四茶叶土特产,远近闻名,故名洪四。 [历史沿革]:明、清为晋江县四十七都,民国为晋江县大罗溪洪岩保,解放初为晋江县第一区洪四乡,一九七一年为泉州市罗溪公社洪四大队,一九八四年为罗溪乡洪四村委会。 [人口、土地面积]:全村现有总人口4612人,1292户,辖6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 [概况]: 1、行政辖域:隶属洛江区罗溪镇,东与
945、后溪村
  罗溪镇后溪村位于洛江区北端,现有人口总数3725人,共有861户,18个村民小组,分布在8个自然片区,现有村两委成员6名,村民代表48名,党员82名,全村耕地面积712亩,山地面积8500多亩。后溪村村名取自民间。因罗溪镇区有两条主要溪流,一条位于镇区前方,一条位于镇区后方,后溪村地处后方溪流处,故名曰后溪。后溪村于2006年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标杆模范村作
946、新东村
  洛江区罗溪镇新东村委会概况 [地名含义]:无 [历史沿革]:明、清为晋江县四十七都,民国为晋江县大罗溪乡前溪保,解放初为晋江县第一区前溪乡,1958年为晋江县罗溪公社新东大队。1969年为泉州市罗溪公社前溪大队。1984年为罗溪乡新东村委会。下辖:新兴、山东两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在寮内。罗溪镇清朝称为泉州市四十七都玉尔乡常建里;民国十七年(1928)属晋江县第四区;1950年为晋江县第一区;197
947、新民村
  新民村位于马甲镇西北部,全村总人口3918人,1094户,由13个自然村组成,分为17个村民小组。新民村是个比较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小山村,现有耕地765亩,山地1350亩,全村占地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2002年至2007年,人口自然出生率始终保持在8‰——10‰以内。新民村三面环山,村里的道路蜿蜒崎岖,杂乱无章,基础设施落后,人才资源缺乏,市场信息滞后。几年来,村委会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着力对全村的
948、炉田村
  [地名含义]:本村是安溪县炉田乡王氏移居而来定名的,为纪念原地名变把此村命名为:“炉田”。 [历史沿革]:解放初炉田与梧峰合并为梧峰乡,公社化后拆队,炉田大队,梧峰,1987年体制改革,名叫炉田村委会。村委会驻地炉田。 [人口、土地面积]:全村现有总人口916人,282户,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村落面积约1平方公里,山地面积一万八千多亩。 [概况]: 1、行政辖域:炉田村位于马甲镇政府东北部
949、柏山村
  罗溪镇柏山村地处洛江北部,镇区中心交通方便,东与永生村相连,西与前溪村隔溪相望,南至三合村向东顺溪与翁山村相连,北至洪四村,山地与之相连,西北与双溪村交连。村落建于柏树山坡周围故称柏山村。明、清代为晋江县四十七都,民国为晋江县大罗溪柏山保,解放初为晋江县第一区柏山乡,1958年为晋江县罗溪公社柏山大队。1971年为泉州市罗溪公社柏山大队,1984年为罗溪乡柏山村委会。下辖:顶新园、赖厝街、美海、南
950、广桥村
  洛江区罗溪镇广桥村委会概况 [地名含义]:原有木拱桥,清末武状元黄培松重建龙潭桥,俗名拱桥,拱与广谐音,以桥名为村名,故曰广桥村。 [历史沿革]:明、清代为晋江县四十七都,民国为大罗溪乡钟山保,解放初为晋江县第一区钟山乡,一九五八年为罗溪公社钟山大队,一九七一年为泉州市罗溪公社钟山大队,一九七一年由钟山大队拆出钟山、广桥二大队,一九八四年改为罗溪乡广桥村委会,村委会设在广桥村。 [人口、土地面积]
951、前溪村
  罗溪镇前溪村位于镇中心镇区,东与风景区龟峰岩双溪、柏山村相连,西与南安相连,南与万虹公路三合村相连,北与罗溪两条溪流合龙相连,全村总人口2945人,共有628户,总耕地面积690亩,全村辖5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68名预备党员2名,村民代表45名,村各群团组织配套齐全;200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6870元;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7380元,人均收入比当地人均收入均增加400元;200
952、双溪村
  洛江区罗溪镇双溪村委会概况 [地名含义]:无 [历史沿革]:明,清为晋江县四十七都,民国为晋江县大罗溪乡中溪保,解放初为晋江县第一区中溪乡。1971年为泉州市罗溪公社双溪大队,1984年为罗溪乡双溪村委会。 [人口、土地面积]:村落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3565人,20个村民小组。 [概况]: 1、地理状况:位于八峰山西北麓前溪后溪之间,属罗溪公社辖。东与梅山接壤至市区约25公里,西与后溪直至虹
953、翁山村
  [地名含义]:玉叶山西北麓小山,山上巨石倒悬,远看如戴笠老翁席地而坐,故称翁山。[历史沿革]:明、清为晋江县四十七都,民国为晋江县大罗溪翁山保,解放初为晋江县第一区翁山乡,1958年为晋江县罗溪公社翁山大队。1969年为泉州市罗溪公社翁山大队,1984年为泉州市罗溪乡翁山村委会。[人口、土地面积]:村落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4427人,1133户,辖4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概况]:1、地理
954、永生村
  洛江区罗溪镇永生村委会概况 [历史沿革]:明、清为晋江县四十七都,民国为晋江县大罗溪翁山保,解放初为晋江县第一区翁山乡,1958年为晋江县罗溪公社翁山大队。1969年为泉州市罗溪公社翁山大队。1984年为泉州市罗溪乡翁山村委会。1990年为永生村委会。下辖:玉西、三斗埔两个自然村。永生村原属翁山村的一个管辖点,1989年经上级政府批准,把原有翁山村一个管辖点拆分成永生村,这给永生村人民带来了机遇和
955、溪井村
  河市镇溪井村在乡驻地西北向4.9公里,东至溪山村,西至南安市四村,南至马甲彭殊村,北至南安四都,是洛江区河市镇,位于河市镇西部,距镇区5公里,东与溪山村相邻,西与南安市洪濑三林村交界南至四透山(海拔416米)北至乌潭水库与马甲镇彭殊交界。溪井村旧属晋江县四十四都,现有全村居住三姓,洪氏(400多年),林氏(250多年),丁氏(500年),泉州文物考古根据府志记载,二次到我村路亭考古挖掘砖瓦,在五代
956、坛顶村
  河市镇坛顶村在乡(镇)驻地西南向 3.4公里,毗邻东至本乡霞溪村山界,西至南安洪濑镇大洋村,南至双阳农场朝阳管区宅仔坑四中央山界北至潘厝下岑客。坛顶村是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中等行政村,位于洛江区西部,四面环山,东与下溪村接壤,距区政府所在地15公里,西与南安市交界,北至蛟南村地界,南与双阳镇山界为限。村内设有五台寿、庙会增加本村民族景观。有龙眼园1500多亩柑桔园1000多亩,年产龙眼200吨柑桔5
957、蛟南村
  河市镇蛟南村位于河市镇驻地的西向2.1公里,东至岭客村,西至溪山村,南至坛顶村,北至溪井村,位于河市镇西面,与南安四都交界,北临乌潭水库6公里,东距镇区2公里,西拥蛟蛟南,大磨山两峰矗立,气势磅礴。蛟南村现存明清古大厝10做座,胡氏厝后山上,有一颗数百年的树是专治皮肤的特效药,半山观音寺座落大磨山下,占地面积1980平方米,寺庙呈具有闽南建筑特色的古大厝状。该寺始建于明末清初,焕然一新,此处四周环
958、官洋村
  河市镇官洋村在乡驻地东北向1.1公里,东至山边村,西至河市街,南至炉田村,北至白洋村坑仔后余,是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官洋行政村,位于洛江区北部,在秀丽的仙公山底下之龙际溪畔,东与童厝山西,与河市镇区交界1公里,北连山边村交界1公里,南至炉田村交界0.5公里,及万虹公路接壤,距泉州市中心15公里。官洋村现留有建筑古居民宅与古民居建筑古厝6处,景观丰富,村落中有古井、旧巷与民谣,现有村落有多处别墅各有各
959、厝斗村
  【地名含义】:一九六一年分开建队,以主村厝斗村委会命名,村委会驻地小梧洋村,故名为厝斗村。 【历史沿革】: 厝斗原与新告合为一个大队,一九六一年分开建队,以主村厝斗村委会命名,村委会驻地小梧洋村。辖小梧洋、坑内、东寮、弯坵后、新寮五个自然村。 【人口、土地面积】:总人口547人。总面积7825亩,其中山地7500亩,田地325亩。【概况】: 1、地理状况:河市镇厝斗村位于镇驻地北面9.4公里处,东
960、市田村
  历史沿革]: 市田原与白洋合为一个大队,1961年体制下放,与白洋大队分开独立建队,1984年改为市田村委会。下古院为本村委会驻地,有市田,顶古院,下古院三个自然村。 [人口、土地面积]:现全村人口640人,176户,辖3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2平方公里。 [概况]: 1、河市镇市田村在镇驻地东北方向5.3公里处,东至新告村,西至乡草山场,南至山边村交界,北至马甲镇交界,市田村位于洛江区河市镇北部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