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27]
1041、海门村
  海门村位于惠安县崇武半岛东南突出部,面积0.9平方公里。海岸线逶迤曲折,奇岩怪礁和洁白的沙滩,湛蓝的海洋形成独特的滨海风景线,被《中国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线之一,也是东海与南海气象分界线的位置,其所在地已成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该村因著名的“海门深处”景点而得名。 海门村所属崇武半岛历来为军事重镇。历史上外来屯兵形成现在的百家姓文化。崇武古城建于明洪武年间,为全国唯一完整的石结构城墙,
1042、溪底村
  溪底村地处惠安县崇武镇西北侧,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3330人。2008年全村社会总产值12.5亿元,纳税1760万元,村财收入165万元,人均纯收入8905元。规模化工业区达53万平方米。目前,溪底村拥有企业83家,其中年产值超500万以上23家,是崇武镇企业明星村之一,拥有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师9名。近年来,溪底村先后荣获泉州市 “敬老模范村”、“优秀警务室”,惠安县“文明示范村”、“综治工作
1043、港墘村
  港墘村系惠安县首批革命老区村,也是我县主要渔业村,位于崇武半岛东北端,大港东侧,子良港畔,三面环海,村北的西岞山主峰海拔113米,西岞山西麓“鹤山”海拔98米,陆海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有1932户,总人口7577人。全村拥有各类渔业船舶150多艘,工业企业13家,有历史文化古迹之称,岞山“八景”、天然子良港等。2007年全村社会总产值5.0809亿元,人均纯收入6818元。
1044、靖江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靖江村为惠安县东南沿海突出部的崇武镇第二大行政村。三面临海,西边连陆,与台湾一依带水,相距97海里。北距福州130海里,南距厦门84海里,西距惠安县城24公里。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约3.5平方公里,位于崇武古城内东南侧,以及古城外东接大乍、港乾两个村,南为半月湾,北至大港湾。村势开阔平缓,基岩裸露,平地零碎,溪流细小,山峰不高,海岸线曲折多岬角,全长约2000米,沙滩占四
1045、青山村
  标准名称:青山村委会设立年份:1985年人口(人):1770人面积(平方公里):1.1辖区范围:东邻东下坑村,西邻田边村,南邻埭透村,北靠青山。联系电话 :0595-87610095邮政编码:362132下级组织(下级自然村)下坂、厝西、钱炉下、炉厝四个自然村,共有六个村民小组。地名含义:青山村委会是由下坂、厝西、钱炉下、炉厝四个自然村组成,原称下坂村,因四个自然村都连成一片在青山山下南麓,198
1046、新塘村
  新塘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地处山霞镇西部山区,土地贫瘠,俗称“七沟八塘”。全村面积近1平方公里,耕地420亩,村民1866人,其中党员32人。1930年,著名的惠安武装-在这里打响了第一枪,同年成立了泉属地区第一个革命红色政权---五陈乡苏维埃政府。昔日的新塘是一个“作田靠天顺、用钱靠借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这里曾流传一首歌谣“有女莫嫁新塘村,田荒地瘦难翻身,偏僻山沟路不通,肩挑手提累死人”
1047、大淡村
  大淡村是惠安东部独具魅力的美丽乡村。全村面积1.7平方公里,辖区范围,东邻赤湖工业区,西至山腰山,南接东坑山,北至后洋村,总人口1602人,党支部党员共42人,先后被省、市、县、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惠安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惠安县文明村。近年来,大淡村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在各级领导和上级部门关心支持和村两委班子团结领导下, 始终紧跟形势发展步伐,带领群众发扬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开
1048、田墘村
  田墘村系革命老区村,位于山霞镇南部,距离镇区1.5公里,北连山霞村、东靠山腰村、南邻新塘村、西接前张村;由田墘村、坵内、埭头三个自然村组成,下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455户,总人口1778人,党员43人。土地总面积1505亩(其中耕地613亩,山地80亩),具有人均耕地少的特点,村民以农业经营和外出搞建筑收入为主,没有村集体企业。2009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026万元,村财收入8.7万元(主要
1049、黄塘村
  黄塘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黄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50521102201。
1050、下茂村
  下茂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黄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521102216。
1051、前郭村
  前郭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黄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521102217。
1052、后郭村
  后郭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黄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521102218。
1053、省吟村
  省吟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黄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521102207。
1054、亭林村
  亭林村东邻洛阳镇群山村,西至黄塘溪,南到洛阳镇锦峰村,北至省吟村。亭林村位于黄塘镇南端,三面依山,一面临溪,(黄塘母亲河—黄塘溪),距惠安县城约13公里,黄塘镇人民政府约4公里,境内有城西大道,泉三高速通过,与324国道连接,交通便捷。【人口、土地面积】全村共有402户,人口1610人,耕地面积2200亩,山林面积1500多亩。【村容村貌】几年来通过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村容村貌
1055、下坂村
  【地名含义】公元1602年霞坂村至1953年土改更名下坂村,1958年人民公社,更名下坂大队,1980年改革开放又更名下坂村委会。【历史沿革】明清属十七都黄田铺。民国属民安乡松溪保。1949年冬起先后属六区(洛阳),七区、九区(黄塘),黄塘区松溪乡。1958年起先后属东红公社、黄塘公社置下坂大队。(1989年划出苏塘、古井、埔尾3个村组建苏塘大队)。1985年改设为下坂村委会属黄塘乡。【人口、土地
1056、上格村
  上格村辖洋上岗、佛仔格、大份、东坑林4个自然村,建村时取洋上岗、佛仔格2个较大自然村名各一字为“上格村”。明、清属常乐里,民国属长坑区,解放后先后分属清溪区、湖头区、湖头公社,1965年12月改属白濑林场下镇大队,1984年8月属白濑乡白濑村,1991年5月从白濑村拆出成立上格村。村落面积5平方公里,辖有洋上、佛仔格、大份、东坑林4个自然村,全村有苏、傅、蔡、曾4姓,设6个村民小组,人口180户,
1057、鸿都村
  鸿都村刘---四十三郎于天佑三年、开平二年(公元906年)入“皇都”(后称黄杜)桥头保。隶属于福建省南安县小溪场。(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四十三郎是肇安入户第四户先民”。)五代时期,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属清溪县积德乡崇信里。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隶属于安溪县第9都。元、明初,隶属于安溪县积德乡崇信里。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入籍龙涓里称黄肚乡。清仍属安溪县积德乡龙涓里,称洪都乡。(黄
1058、田底村
  田底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7.5公里处,塔斗山东麓,四面山丘。原名喱斗。据传该地黄氏先祖原居住在薛坂乡,后神仙托梦必须徙居土泊下居住,其祖先经实地勘察,认为该地即在土泊下,遂筑居该地,改名为田底。原属洋乌内农场,后析出为独立村。村委会设在田底。该村黄氏长房移居中国台湾地区。村民主要为朱姓。
1059、吾邦村
  吾邦村是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524101203。
1060、鸿福村
  鸿福村是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524101211。
1061、大垅格村
  大垅格古代称“大龙格”,是大龙经过之格而得名。后人将“龙”字改为“垅”字,“大龙格”从此改名为“大垅格”,别称有“龙格”或“岱格”及“垅格”。明朝洪武年间立赤水为崇信里。赤水忠和寨关公炉下,由大垅格王氏、赤水郑氏、三垵杨氏、马石詹氏四个字姓共奉。原大龙格是安溪县积德乡崇信里赤水保大龙格,建国后,1956年属员潭大队所辖,1978年拆出为独立大队,1984年改为大垅格村委会。大垅格村区域面积1.35
1062、南斗村
  南斗村是一个有着八千人口的大村,毗邻于长坑乡镇区;是长坑乡的东大门。境内有一座内安溪仅有的土楼,具有很深厚的考古价值。而且是长坑第四中学的前身。也很有文化价值。村民都以种茶,制茶,卖茶为主。人均收入在内安溪也是的前三名。
1063、后福村
  原名“厚帽”,以两个自然角落组成,分别是福帽和后塘,取后塘和福帽各一字,改为后福村。1989年2月时任福建省省长-来村视察,改名为后福村。明清属金田乡兴二里,民国三十五年属尚卿乡中兴保,1952年属第十区中兴乡,1958年属蓬莱公社中兴大队,1965年随尚卿公社从蓬莱公社析出,1984年尚卿乡中兴村委会,1985年从中兴析出成立后福村委会。后福村该区域面积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550亩,山地8
1064、龙水村
  龙水村位于仙夹镇东北端, 距离镇中心4公里;我村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村里设有小学、老年人活动场地等;主要农副产品有芦柑、介菜等;几年以来,村两委坚持以“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村强民这一工作重心,牢牢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历史机遇,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理清思路,完善制度,优化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全村经济建设和各项公益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将全面建
1065、夹际村
  夹际村位于仙夹镇南端,距离镇区7千米、距离县城22千米,南与南安市蓬华镇相邻,北与东里村相交;是一个著名的侨乡,村里设有小学、中学、卫生院、老年人活动场地等;主要农副产品有芦柑、芥菜、食用菌、茶叶等;几年以来,村两委坚持以“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村强民这一工作重心,牢牢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历史机遇,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理清思路,完善制度,优化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全
1066、美寨村
  美寨村位于仙夹镇西北端, 距离镇中心3公里的一个小村庄;我村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村里设有小学、老年人活动场地等主要农副产品有芦柑、介菜等;几年以来,村两委坚持以“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村强民这一工作重心,牢牢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历史机遇,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理清思路,完善制度,优化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全村经济建设和各项公益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1067、山后村
  山后村位于仙夹镇北偏东方向, 距离镇中心3公里;与龙美村相交;我村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村里设有小学、老年人活动场地等;主要农副产品有芦柑、介菜、茶等;几年以来,村两委坚持以“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村强民这一工作重心,牢牢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历史机遇,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理清思路,完善制度,优化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全村经济建设和各项公益事业的快速
1068、洋坪村
  洋坪村位于苏坑镇东南方向,与吾峰镇相邻,海拔高约有400米,距离县城25公里,与镇区相距10公里。有村民207户697人共计6个村民小组。村里主要种植水稻、芦柑,以永春佛手最有特色。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村领导的支持下,各位村民的努力下,全村经济发展迅速,多次获得上级领导的好评,并被评为“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合格村”、“安全村”等荣誉。
1069、福东村
  福东村地处永春县东北部,介福乡东部,距乡中心集镇1.5公里,距永春县城24公里,距德化县城12公里,与永春湖洋镇、五里街镇、桃城镇及国营永春介福林场毗邻,海拨560米,四面环山,土地平拓,山青水秀,素有山顶平原平原。全村总人口2675人,697户,划分为8个自然角落,17个村民小组,小学1所;全村共有土地总面积21613亩,耕地4193亩,林业用地17420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5517亩,其中生
1070、戴云村
  戴云村位于戴云山主峰山脉中部,与雷峰镇瑞坂村、国宝乡国宝村、东里村毗邻,全村分为李山、新村、东埔3个自然村,有陈氏316户1455人,分别居住在李山、新村、东埔等3个自然村落。全村土地总面积1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6.5亩,林地面积16238亩。水稻、甘薯、水果、饲养家畜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336.2万元,工业产值15万元,企业产值45万元,村财收入6.7万元,农民
1071、东里村
  东里村位于赤水镇戴云山脚下,与戴云、苏坂村毗邻。全村有陈姓139户1097人,分别居住在东官洋、中洋、下洋3个自然村落。全村土地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72.5亩,林地面积14575亩。村民除种水稻、甘薯外,养殖业、劳动力外出劳务是主要经济来源。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270.5万元,工业产值20万元,企业产值47万元,村财收入1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全村现有党员30人
1072、猛虎村
  猛虎村位于德化西北部,与国宝乡相邻,与苏坂、岭边、湖岭村毗邻,全村共有陈姓295户1218人,分别居住在上安坂、马坑、史都洋3个自然村落。全村土地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2.9亩,村民主要以水稻、甘薯、养猪业为主,大部分劳力外出劳务。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308.7万元,工业产值45万元,企业产值75万元,村财收入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大部分村民只能解决温饱,距离小康水平
1073、苏坂村
  苏坂村位于赤水镇东部戴云山下,与猛虎、东里、戴云和国宝乡上洋、国宝等村毗邻,有陈姓氏207户1053人,分别居住在当洋、苏坂洋、格±丘头、草池、东溪等5个自然村。1935年一部分人迁居国外,现有28户325人居住在马来西亚。 全村土地总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84.5亩,林地面积4391亩。村民除种水稻、甘薯外,养猪、加工鞭炮、外出劳务是主要的经济来源。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190万元,
1074、铭爱村
  铭爱村位于赤水镇北部,九仙山南部,是通往九仙山风景区的必经之路,与小铭村、上涌乡西溪村相邻。全村现有周姓氏259户1379人,分别居住在过溪、内洋、板面等3个自然村落。全村土地总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4.8亩,平均海拔1050米,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7℃左右,因受气候影响,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经济来源靠养猪、鸭和外出劳务收人,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323万元,工业产值240万
1075、西洋村
  西洋村原名西阳,位于赤水镇西部,与苏岭、锦洋、小铭村相邻。村民大部分姓涂,山母仔姓苏,有涂、苏姓氏157户835人。村委会驻地海拔910米,距镇政府2.5公里。村内分山母仔、五溪园、加湖、半岭、梓岭墘、墓林等6个自然村。清顺治年间(约在1645~1655年)苏士璞由浔中乡宝美村迁到山母仔开基,繁衍生息;涂氏乃涂圣积于明天启年间由小铭迁往西阳,繁衍后裔。全村耕地面积397.6亩,林地面积3473亩。
1076、苏岭村
  苏岭村位于赤水镇西南部,双髻山西侧,海拔800米,与上岸村毗邻。全村陈姓295户1242人,分别居住在酒坂、路坪、土宅、大石鼓、月平丘等5个自然村落。全村土地总面积3.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779亩,村民主要种植水稻、甘薯等农作物。林地面积2833亩,种植杉、松、油柿、柑桔等林果。农闲时,男性劳动力大部分外出从事瓦匠业,妇女在家种植、饲养家禽牲畜等。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303万元,工业产值1
1077、湖岭村
  湖岭村地处赤水镇多狮峰东麓,与猛虎、锦洋、赤水街、东里、岭边等村毗邻,有周、涂姓氏197户975人,分别居住在凤霞、黄山寨、牛林棋、虎头山、湖岭洋等5个自然角落。全村土地总面积1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68亩,毛竹林面积1000多亩,村民普遍种植水稻、甘薯、蔬菜等农作物,家庭副业有养猪、米粉加工、泥水工等。1999年全村农业产值303.9万元,工业产值40万元,企业产值65万元,村财收入15
1078、西溪村
  西溪村位于戴云山的西南面,九仙山东面,与赤水镇的铭爱村、本乡的桂格村、云路村相毗邻,是个典型的人少地多居住分散的小山村。全村土地总面积15.81平方公里,有西溪、卢智、石门头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1999年底全村共有245户1006人,有卢、林姓氏。该村耕地面积1294亩(其中旱地98亩),水稻播种面积1168亩,林地面积21729亩。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474.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74.7
1079、云路村
  云路村位于上涌乡南端,东邻黄井村,西与桂格村接壤,南与西溪村相望,距离县城46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4.46平方公里,有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1999年全村共有345户1430人。解放前,云路村称云路乡杏仁村,1958年改云路大队,1985年撤销大队,建立云路村民委员会。云路村属低山丘陵地带,海拔760米,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平均降雨量1800多毫米。全村地势平坦,四周群山环抱,风景优
1080、刘坑村
  刘坑村位于德化的西北部,属乡政府所在地,东与本乡的上涌、黄井村相望,西与传豪村接壤,南与下涌村毗邻,北与云路村相连。距县城46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2.54平方公里,有7个村民小组,1999年底全村共有3l8户1336人,其中0党员38人。解放以来,刘坑村一直隶属上涌乡、上涌公社。村名初称刘坑初级社,后改刘坑大队,最后定为刘坑村。它是上涌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村有刘、林、陈姓氏。刘坑村土地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