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1、明水街道
  因境内有三大泉系(明水泉系、绣水泉系、西麻湾泉系)而命名。因泉水清澈明净,故名明水街道。
2、双山街道
  唐王李世民东征,曾在村南小山扎营,得名唐王山。当时,此村只有七户人家,给唐王的军队喂马,赐名七户屯。因唐王山东西排列两个小山包,后村中人户日益繁多,根据地理特征,改名双山屯。
3、枣园街道
  因明代的枣园寺而得名,故名枣园街道。
4、龙山街道
  龙山,汉代称巨里聚,又名巨合城;金元时期,名般水镇;宋时始称龙山镇。龙山,因“龙山文化”即是以境内城子崖遗址而得名。故名龙山街道。
5、埠村街道
  宋朝以前,埠村仅是一个由摊贩贸铺构成的集市;宋乾道元年(1165)三清观修建,南北向的青龙大街初具规模,商号林立,四周村落相继并排,遂立名埠村街;后来村落逐渐增多,沿革为埠村。因街道办事处位于埠东村,故名埠村街道。
6、圣井街道
  取“章丘八景”之首“高耸危山圣井澄”中的“圣井”命名,故名圣井街道。
7、普集街道
  据考:该村由普济、程家湾、范家辛庄、孟家、窦家庄等9个小村合并而成,命名为普集。因街道办事处位于普中村,故名普集街道。
8、绣惠街道
  因绣江河贯穿绣惠街道南北,故名绣惠街道。
9、相公庄街道
  元代以前名崖镇。相公庄之名,缘于张养浩于元代天历二年(1329),在朝廷七聘之后,扶病而起拜陕庄西行台中丞(相当于副宰相),古代拜相的例皆封公(张养浩后封滨国公),世俗称之为相公。村人取高山仰止之义,改崖镇为张相公庄。明洪武二年(1369),王姓由太原府洪洞县西关迁来张相公庄定居。后沿革为相公庄。因街道办事处位于相公庄村,故名相公庄街道。
10、文祖街道
  《山东通史·通记》记载:“丙辰七十有三载,舜受终于文祖”,尧禅让给舜,舜耕历山,罢武兴文,稳定一方,舜将其功德,归之于尧,后人为纪念这一盛举,建“尧文德之祖庙”,“文祖”当为托古建庙而得名。因街道办事处位于文祖北村,故名文祖街道。
11、官庄街道
  明初,于、杨、马三姓由枣强迁来建村,取村名官庄。另说:清代前期,该庄很多农户租种普集镇东埠村监察御史李慎修位于官庄附近的“赐田”,赐田原来都是官地,得名官庄。因街道办事处位于官庄村,故名官庄街道。
12、高官寨街道
  据清初修的《高氏族谱》载:“相传元代有一名叫高官的人,受奇人指引,得道成仙,故村名高官。因村小如寨院,又叫高官寨”。因街道办事处位于高官寨村,故名高官寨街道。
13、白云湖街道
  因境内有章丘区最大的淡水湖--白云湖而得名。
14、宁家埠街道
  明代中期,宁姓最先迁来定居,遂名宁家埠。因街道办事处位于宁家埠村,故名宁家埠街道。
15、曹范街道
  据唐开成年间(836-840)曹姓遗碑、明代牟姓墓碑和《蔡氏家谱》载:“唐代曹、范两姓在此居住,村名曹范。后迁来程、曾、牟三姓。明初,又从枣强迁来蔡、潘两姓。户数增多,乃分为南、北二村,以流经村中小河为界,此村在北,命名为北曹范”。因街道办事处位于北曹范村,故名曹范街道。